本周国内创新药/改良型新药申请临床/获批临床/申请上市/获批上市数据分析
1.1总体概况
根据摩熵数据统计,2024.11.04-2024.11.10期间共有77个创新药/改良型新药临床申请/上市申请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承办(按受理号统计,不含补充申请)。其中,国产药品受理号60个,进口药品受理号17个。
本周共计17款创新药/改良型新药临床试验申请获得“默示许可”,包括化学药7款,生物药10款,无中药。其中值得注意的有:
(1)ZT-006片
11月5日,CDE官网公示:质肽生物的ZT-006片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以及成人超重或肥胖患者减重治疗。公开资料显示,ZT-006片是质肽生物自主研发的口服GLP-1类多肽药物,采用定点脂肪酸链修饰技术(QLLong)和大分子口服递送技术(QLOral)开发。
(2)LPM-682000012片
11月7日,CDE官网公示:绿叶制药的LPM-682000012片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用于治疗抑郁症。
(3)HYP-6589片
11月7日,CDE官网公示:汇宇制药的HYP-6589片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公开资料显示,HYP-6589片是一款高选择性SOS1小分子抑制剂,可特异性与SOS1的催化区域结合,阻止其与失活状态KRAS-GDP的相互作用并同时阻断SOS1驱动的反馈,减少KRAS-GTP激活状态的形成,从而抑制下游的RAS-RAF-MAPK和RAS-PI3K-AKT-mTOR两条关键信号通路,发挥抗肿瘤作用。
本周共3款新药获批上市,即灌注用盐酸氨酮戊酸己酯、马来酸阿可替尼片和阿伐可泮胶囊。
本报告基于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4.11.04-2024.11.10)的数据,对国内外医药大健康行业在创新药研发、仿制药审批、政策法规、投融资以及BD交易等方面的市场动态进行统计分析,并对重点事件进行解读。核心观点如下:
国内创新药研发保持活跃态势,多个创新药获批临床或上市,其中包括靶向PCSK9的siRNA药物、新型口服Bcl-2抑制剂、以及针对甲状腺眼病的first-in-class抗体药物等。部分领域,例如针对抑郁症和2型糖尿病的创新疗法,也取得了积极进展。
国内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持续推进,多个品种通过或视同通过评价,但部分品种竞争激烈,例如复方电解质注射液(Ⅱ)和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等。
全球医药大健康行业投融资事件频发,国内市场投融资事件数量虽然有所下降,但投资领域呈现多元化趋势,涵盖创新药、医疗器械耗材、医药制造/服务等多个领域。
本报告根据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的目录结构,对各章节的主要内容进行数据分析和解读。
本周共有77个创新药/改良型新药临床申请/上市申请获CDE承办,其中国产药品60个,进口药品17个。17款创新药/改良型新药临床试验申请获得“默示许可”,包括化学药7款,生物药10款。3款新药获批上市,分别为灌注用盐酸氨酮戊酸己酯、马来酸阿可替尼片和阿伐可泮胶囊。
报告详细解读了ZT-006片(质肽生物)、LPM-682000012片(绿叶制药)和HYP-6589片(汇宇制药)等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的创新药,以及获批上市的阿可替尼片(阿斯利康)和阿伐可泮胶囊(安进)等,分析了其作用机制和市场前景。
本周共有112项仿制药申报上市/申报临床获CDE承办,其中通过/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主要为系统用抗感染药物,剂型主要为注射剂。报告对本周过评/视同过评品种的治疗领域和剂型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过评/视同过评数量排名靠前的品种和企业进行了盘点,包括首次过评/视同过评品种和过评/视同过评达5家企业以上的品种。
报告分析了本周一致性评价的整体进展,并重点关注了竞争激烈的品种,例如复方电解质注射液(Ⅱ)和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指出其市场竞争格局。
本周重点关注了两项政策法规:一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发布的《关于公开征求对免于临床试验体外诊断试剂目录的通知》;二是国家药品审评中心发布的《抗体偶联药物分段生产试点注册申报技术要求》。报告对这两项政策的具体内容和影响进行了详细解读。
报告分析了上述政策对体外诊断试剂行业和抗体偶联药物研发注册的影响,并展望了其对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影响。
本周全球医药大健康行业共发生投融资事件50起,国内发生14起。报告对全球和国内投融资事件的数量和类型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康霖生物、中盛溯源、健尔康和月泉仿生等大额融资事件进行了详细解读,分析了其融资目的和市场前景。
报告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医药大健康行业投融资的趋势,指出国内市场投资领域的多元化趋势。
本周全球TOP10创新药研发进展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肿瘤、糖尿病、罕见病等。报告对悦康药业、亚盛医药、安进、梯瓦、质肽生物、再生元/赛诺菲、Autolus Therapeutics、迪哲医药、正大天晴和绿叶制药等公司的重点研发项目进展进行了详细解读。同时,报告还对Supernus、Viking Therapeutics、OSE Immunotherapeutics、Kite/Arcellx、Beam Therapeutics、强生、Arcus Biosciences、Tango Therapeutics、阿斯利康和ImPact Biotech等公司的临床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并对积极和失败的结果进行了总结。
报告总结了本周全球创新药研发的热点领域和技术趋势,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本报告基于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的数据,对国内外医药大健康行业近期市场动态进行了全面的数据分析和解读。报告指出,国内创新药研发持续活跃,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稳步推进,全球医药大健康行业投融资活跃,并对重点事件进行了深入分析,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参考。 未来,持续关注创新药研发、一致性评价进展、政策法规变化以及投融资动态,将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医药大健康行业的发展趋势。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