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0760)

  • 梅花数据:医药行业舆情传播报告

    梅花数据:医药行业舆情传播报告

    梅花数据
    79页
    2023-08-09
  •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OPEC+延续减产提振油价,MDI延续推涨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OPEC+延续减产提振油价,MDI延续推涨

    化学制品
      本周市场走势   过去一周,沪深300指数涨跌幅为0.70%,基础化工指数涨跌幅为-0.76%;基础化工子行业以下跌为主,跌幅靠前的子行业有:非金属材料(-3.33%),磷肥及磷化工(-2.77%),纯碱(-2.43%)。   本周价格走势   过去一周涨幅靠前的产品:轻油(30.00%),硫酸(26.67%),煤沥青(中温)(17.02%),国际尿素(11.90%),辛醇(11.32%);跌幅靠前的产品:磷酸锂(电池级)(-5.59%),国际汽油(-5.01%),三氯甲烷(-4.76%),碳酸锂(工业级)(-4.60%),PTA(-4.42%)。   行业重要动态   因沙特自愿额外延长一个月的减产期限,同时亚洲经济和需求前景向好,投资者乐观地认为稳健的需求和产量削减将保持原油价格上涨,国际原油期货持续上涨。尽管EIA原油库存创历史最大单周降幅,市场认为美国经济将实现软着陆,同时需求增长和欧佩克及其减产同盟国减产令市场已经出现供应短缺,国际油价周五收盘上涨。截至8月4日当周,WTI原油价格为82.82美元/桶,较7月28日上涨2.78%,较年初价格上涨7.66%;布伦特原油价格为86.24美元/桶,较7月28日上涨1.47%,较年初价格上涨5.04%。   本周国内聚合MDI市场延续推涨模式。当前聚合MDI市场均价17150元/吨,较上周价格上调5.86%。供方继续控量发货,叠加进口货源到港延期,场内现货流通尚不充裕;而随着供方挂结相继公布,且结算价高于市场预期,成本端支撑走强下,经销商低价惜售情绪不减,市场报盘价不断试探性拉涨。当前纯MDI市场均价21100元/吨,较上周价格涨6.03%。供方结算价高于市场预期,成本承压下,经销商低价惜售情绪不减,对外报盘不断拉涨上行。   投资建议   受库存低位,海内外需求复苏等因素驱动,三季度部分顺周期品种有望迎来持续复苏,当前时点建议关注如下主线:1、芳纶板块。芳纶作为三大超强纤维材料之一,下游应用广泛,行业需求保持较快增速,而芳纶纸、芳纶隔膜涂覆技术等新兴应用场景有望进一步打开行业成长空间,建议关注泰和新材。2、制冷剂板块。随着三年基数期结束,三代制冷剂行业供需格局有望迎来再平衡,景气存在反转预期,价格中枢有望持续上行,建议关注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永和股份、昊华科技。3、农化板块。受库存低位,海外市场交易活跃等因素驱动,以尿素、草甘膦为代表的农化品种迎来持续复苏,建议关注兴发集团、江山股份、新安股份、华鲁恒升。   维持基础化工行业“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原油价格波动,需求不达预期,宏观经济下行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7页
    2023-08-09
  • 维力医疗(603309):内销实现较快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维力医疗(603309):内销实现较快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 南微医学(688029):内镜耗材高增长,降本增效效果显著

    南微医学(688029):内镜耗材高增长,降本增效效果显著

  • 三诺生物(300298):发布回购方案,彰显发展信心

    三诺生物(300298):发布回购方案,彰显发展信心

  • 再鼎医药(09688):Q2业绩符合预期,重磅里程碑有望密集兑现

    再鼎医药(09688):Q2业绩符合预期,重磅里程碑有望密集兑现

  • 2023年中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剔除医学感染类业务高速增长

    2023年中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剔除医学感染类业务高速增长

  • 长链二元酸持续拓展,生物基聚酰胺有望加速应用

    长链二元酸持续拓展,生物基聚酰胺有望加速应用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业绩高速增长,综合实力强步入发展快车道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业绩高速增长,综合实力强步入发展快车道

    个股研报
      翔宇医疗(688626)   营收、利润高速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报:2023H1公司实现营收3.35亿元(+51.55%),归母净利润1.08亿元(+169.00%),扣非净利润0.95亿元(+269.41%),经营现金流净额1.01亿元(+450.10%)。公司营收、利润高速增长。公司为康复医疗器械细分赛道领军企业,产品线齐全、具备提供康复一体化解决方案服务的能力,充分受益于医疗机构建设和升级康复中心带来的增量,拥有较大发展潜能,我们维持对公司2023-2025年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5、2.80、3.65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35、1.75、2.28元/股,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1.7/24.3/18.7倍,维持“买入”评级。   业绩逐季提速增长,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分季度看,公司Q1/Q2收入分别为1.43亿元(+68.25%)、1.92亿元(+41.0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38亿元(+298.99%)、0.70亿元(+128.65%);扣非净利润分别为0.33亿元(+549.98%)、0.62亿元(+201.35%)。从盈利能力来看,2023H1毛利率为67.61%(-0.25pct),净利率为32.41%(+15.33pct)。从费用端来看,2023上半年销售费用率为23.35%(-8.13pct);管理费用率为19.17%(-9.1pct);财务费用率为-4.07%(+1.87pct),整体费用率在营收较快增长的基础上下降明显。   持续提升研发、渠道销售能力,拟推行股权激励充分调动核心团队积极性   公司始终重视新产品研发、不断丰富康复产品线,2023H1新增52项医疗器械注册证/备案凭证,累计获得293项医疗器械注册证/备案凭证;新增专利197项,累计获得1,436项;新增软件著作权16项,累计获得135项。渠道销售方面,截止2023H1公司在31个省级行政区域拥有近700人的营销团队、500余家代理商共同构成了国内庞大且完备的渠道销售网络,销售范围覆盖全国300余个地级行政区,市场区域覆盖率较高。此外,7月公司发布公告拟推行股权激励计划,进一步健全公司长效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充分调动公司核心团队的积极性,持续推进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实现。   风险提示:综合医院康复科建设低于预期,公司新产品推广不及预期。务摘要和估值指标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8-08
  • 投资价值分析报告:体外检测与治疗康复并驾齐驱,光电医美锦上添花

    投资价值分析报告:体外检测与治疗康复并驾齐驱,光电医美锦上添花

    个股研报
      普门科技(688389)   核心观点   行业黄金发展期,业绩实现高速增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对健康要求的日益提升,医疗器械的需求逐步增加,从而推动医疗器械行业的快速发展。根据艾媒数据中心统计,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从2013年的2,120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9,630亿元,CAGR达20.83%,预计2025年将突破1.8万亿的市场规模。普门科技专注于医疗器械的研发、制造、全球营销及服务,历经10余年的技术积累与发展,公司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90个国家和地区,覆盖全国18,000余家医疗机构和装机医院,业绩实现高速增长。2016年至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从1.75亿元增长至9.83亿元,CAGR达33.39%;归母净利润从0.1亿元增长至2.51亿元,CAGR率达71.51%。   免疫诊断成为未来体外诊断发展的主流方向   体外诊断被誉为“医生的眼睛”,其临床应用贯穿疾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应用广泛,发展迅速。根据众诚智库《2022年中国体外诊断(IVD)行业报告》统计,2015年至2020年期间,我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从362亿元增长至890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19.9%。其中,免疫诊断占据最大市场份额,成为未来体外诊断发展的主流方向,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至632.6亿元,2021-2025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5.1%,超过了体外诊断行业的整体增速。   公司打破电化学发光检测的国外垄断市场,国产化率有望提升   公司开发的包括仪器和配套试剂在内的新一代全自动免疫分析系统,成功打破了国际上电化学发光检测仪及其配套试剂的垄断,填补了国内市场的不足。但进口发光厂商仍占据着国内超过七成的市场。未来,国产化率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相较于国际巨头罗氏,公司的产品呈现出高度一致的检测能力和更高的性价比,未来有望在市场上获得广泛的认可和接受。   光电医美市场潜力巨大,公司有望加速扩容   公司通过收购重庆京渝和为人光大公司步入医美领域,光电医美具有安全高效、无痛无创伤等优势,成为受欢迎的医美项目。公司针对公立医院皮肤整形美容科室及民营医美市场分别组建了专业化的市场营销队伍,发展了一批专业化的分销商,有望加速市场扩容。   公司盈利预测与估值   预计公司2023年至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41.67、1,792.12、2,369.68百万元,YOY分别为36.48%、33.57%、32.23%;EPS分别为0.97元/股、1.01元/股、1.29元/股,YOY分别为33.60%、27.72%、27.89%,目标价为27元/股,给予公司“推荐(首次)”投资评级。   投资风险提示   核心技术员工流失风险、新产品放量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风险等
    华通证券国际有限公司
    31页
    2023-08-08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