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99957)

  • 医疗器械行业点评报告:新冠抗原检测市场已经放开,检测试剂盒全产业链将会受益

    医疗器械行业点评报告:新冠抗原检测市场已经放开,检测试剂盒全产业链将会受益

    医疗服务
      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确立,基层自检有望缓解防疫压力   2022年3月11日国务院新冠联防联控综合组下发《关于印发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的通知》,为进一步优化新冠检测策略、服务疫情防控需要,将在核酸检测基础上,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试用人群:(1)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伴有呼吸道、发热等症状且出现症状5天以内的人员。a.针对抗原检测阳性人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立即向辖区疾控部门报告。b.针对抗原检测阴性人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予以对症治疗、嘱其居家观察,自就诊当日起连续5天每天进行一次抗原检测。c.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抗原检测试剂纳入集中招标采购,可通过省级集中招采,不断降低检测试剂价格,减轻检测费用负担。(2)隔离观察人员,包括居家隔离观察、密接和次密接、入境隔离观察、封控区和管控区内的人员。由相关管理部门做好组织管理。在隔离观察期按照现行的有关防控方案要求开展核酸检测,并在前5天每天进行一次抗原自测。(3)有抗原自我检测需求的社区居民。社区居民有自我检测需求的,可通过零售药店、网络销售平台等渠道,自行购买抗原检测试剂进行自测。   新冠病毒防控形势发生改变,抗原检测将成补充手段   今年2月以来,新冠疫情在国内多个地区集中爆发,新增病例较多,使得城市疫情防控工作难度加大。集中大规模核酸筛查所消耗医疗资源较大,部分地区作为核心新冠核酸检测机构的医院也涉疫情,核酸分子诊断承载能力严重不足。抗原检测因其快速便捷等优点,可以加快封控地区的居民大规模筛查速度,降低政府疫情防控成本,缩短相关疫情区域的隔离时间。因此抗原检测在国内具有潜在的蓝海空间,尽管新冠检测的主流手段和金标准仍会是核酸检测,但不可否认抗原检测作为核酸检测方式的补充意义重大。   抗原检测方式逐步推行,相关试剂盒及上下游产业链将直接受益   目前,国内共批准5家新冠抗原快速检测POC专业版试剂盒产品,需要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可在药店、网络销售平台等渠道购买的家用自测版产品目前还没有产品获批,新政策出台有望加速家用版审批速度。已获批厂家有望取得先发优势,率先取得营收放量。此外,在上游原材料端:(1)掌握生物试剂上下游技术并积极向生物试剂下游终端产品延伸,产品种类齐全,精耕重组蛋白、抗体等细分领域的公司将直接受益。(2)生产抗原检测取样管的高分子耗材生产厂家,特别是依托高分子耗材生产线技术和模具开发优势的厂商需求量将会推动产能进一步释放。在抗原检测试剂盒的零售终端,具备门店分布广泛特征的药店龙头公司,因其规模效应有望带来更大的利润空间。   推荐及受益标的   推荐标的:义翘神州、昌红科技、益丰药房、老百姓(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受益标的:诺唯赞、百普赛斯、菲鹏生物、九安医疗、东方生物、安旭生物、万孚生物、可孚生物、热景生物、乐普医疗、亚辉龙、明德生物、基蛋生物、奥泰生物、鱼跃医疗、一心堂、大参林、健之佳。   风险提示:行业黑天鹅事件、疫情恶化影响生产运营。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9页
    2022-03-13
  • 和元生物即将上市,专注基因治疗CRO、CDMO服务

    和元生物即将上市,专注基因治疗CRO、CDMO服务

  • 新冠小分子中国临床领先,PD-1冲刺美国上市

    新冠小分子中国临床领先,PD-1冲刺美国上市

    个股研报
      君实生物(688180)   投资逻辑   国际水平的研发实力,已获验证。公司多个项目为中国或全球首个获批。①2018 年,特瑞普利单抗成为中国首个获批上市的的国产 PD-1 单抗;② 2019与 2020 年,BTLA 单抗分别在美中获批临床,为全球首个进入临床的潜在重磅新免疫检测点抑制剂;③ 2021 年,埃特司韦单抗,是首个获美国食药监局(FDA)紧急使用授权的中国原研新冠中和抗体;④ 2021 年,VV116,成为乌兹别克斯坦首个批准紧急使用授权的新冠小分子口服药;目前已完成国内 I期临床,正处于全球多中心 II/III期临床中,大概率年内完成并提交上市申请。    全球快速商业化能力,已兑现并升级中。① 特瑞普利单抗,进医保后的中国年销售额在十亿元量级;在美加地区与 Coherus 合作。公司已于 2021 年获得1.5 亿美元首付款并共计将获得最高 11.1 亿美元合作总额(含另两款临床阶段创新药)及销售分成。③ PD-1 是百亿美元量级的全球免疫重磅药,FDA 将在2022 年 4 月 31 日确定特瑞普利单抗治疗鼻咽癌的上市结果;公司已于 2021年完成 FDA 期中审查;产品符合“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我们认为,如果FDA 接受视频可替代现场核查,或将造就中国创新药出海的新里程碑事件。   可持续创新的成长性确定,在研管线丰富,近 40 亿定增再添助力。除已获批的 PD-1、阿达木单抗、新冠中和抗体和小分子药物外,公司在研管线 45 项,2021 年研发支出近 21 亿元。2022 年的催化剂有:① 获批:PD-1 美国鼻咽癌,中国非小细胞肺癌;②PD-1 新适应症提交上市:中美 1 线治疗小细胞肺癌、肝癌术后辅助,美国食管鳞癌;③数据读出:多项 PD-1 新适应症,PSCK9(昂戈瑞西单抗)、BTLA-4、IL-17A、PARP 及 PD-1/TGF-β等临床。盈利预测   根据公司业绩预告,公司 2021 年总营收过 40 亿元;我们估计来自特瑞普利单抗销售收入,Coherus 合作的首付款项 1.5 亿美元,以及与礼来合作的新冠中和抗体的销售分成与里程碑收入近 2 亿美元。我们认为,公司未来 3 年收入将主要来自于特瑞普利单抗、VV116 和 VV993、阿达木单抗以及 2023 年即将获批的昂戈瑞西单抗和 PARP 抑制剂。我们预计,公司 2021/22/23 年销售收入为 40.1/31.5/45.9 亿元,归母净利润为-7.39/-2.85/0.23 亿元。   估值与投资建议   我们采用 DCF 和市研率法对公司估值并审慎取平均值,认为公司未来 6-12 个月合理市值为 746 亿元,对应定增前目标价 81.92 元,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    研发进程、进医保销量不达预期的风险;监管政策及限售股解禁等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4页
    2022-03-13
  • 基础化工周报:强烈推荐光伏级三氯氢硅的中期投资方向

    基础化工周报:强烈推荐光伏级三氯氢硅的中期投资方向

    化学制品
      核心观点   本周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后波动, 波动区间达到 30 美元/桶, 推动油价上涨的因素在于: 一是基本面的 OPEC+实际的增产幅度小于计划增产幅度且美国原油库存连续下降; 二是东欧局势紧张, 美国将俄罗斯排除 SWIFT 结算体系之外, 加之美英两国暂停从俄罗斯进口石油, 供应中断和产量缺口较大。 但周后期, 随着俄乌局势的缓和, 以及阿联酋表示将呼吁 OPEC 提高产量, 原油价格出现了很大的下滑。 去年年底以来, 随着多套多晶硅装置的投产, 大幅拉动了三氯氢硅的需求,三氯氢硅价格上涨至 22000 元/吨以上, 多晶硅新装置投产和存量产能的日常补氯将大幅拉升三氯氢硅的需求, 而今年光伏级三氯氢硅的供给几乎没有增长, 我们看好未来多晶硅产能持续投放下三氯氢硅的行业高景气度。 在国际原油价格持续大幅上涨的背景下, 生物柴油是最受益的产品, 由于欧洲及全球其他国家的减碳要去, 因此产品近几年需求旺盛, 同时国内以废油脂为原料的生物柴油在欧洲更受到相关政策的支持, 且未来有望替代欧洲市场的棕榈油、 豆油为原材料的生物柴油, 市场空间巨大, 我们看好未来国内生物柴油企业的产能持续扩张及产品的利润扩大趋势。 近期钾肥大合同签订, 尽管签约价格为近年最高的 590 美元/吨, 但钾肥谈判价格仍然处于全球历史洼地, 考虑到全球钾肥的供需紧张以及地缘政治的影响因素, 我们仍然看好钾肥价格的上行。 同时, 我们看到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大幅上行背景下, 我们看好煤化工企业的低成本比较优势竞争力。此外,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 我们强烈推荐【华鲁恒升】 、 【宝丰能源】 , 我们建议重点关注确定性较强的高成长公司, 如三孚股份(光伏级三氯氢硅、 电子级三氯氢硅、 二氯二氢硅等)、 兴发集团(精细磷化工)、 卓越新能(生物柴油)、 亚钾国际(钾肥) 、 赞宇科技(生物基化学品及日化产品) 和泰和新材(芳纶)等个股。 。   重点数据跟踪   价格涨跌幅: 本周化工产品价格涨幅前五的为甲醇(6.86%) 、 PTA(6.82%)、醋酸乙烯(6.13%) 、 丙烯(MTO) 法(5.87%) 、 丙烯(PDH 法)(5.87%) ;本周化工产品价格跌幅前五的为醋酸乙酯(-21.93%) 、 醋酸丁酯(-20.84%)、醋酸(-13.74%) 、 双酚 A(-7.36%) 、 环氧树脂(-5.26%) 。   价差涨跌幅: 本周化工产品价差涨幅前五的为苯乙烯(632.59%) 、 甲醇(114.81%) 、 BDO(顺酐法) (61.26%) 、 磷酸一铵(50.22%) 、 醋酸乙烯(31.25%) ; 本周化工产品价差跌幅前五的为丙烯(石脑油法)(-187.65%)、醋酸乙酯(-70.32%) 、 丙烯酸丁酯(-67.32%) 、 R125(-56.48%) 、 醋酸丁酯(-51.91%) 。   风险提示: 国际原油价格大幅波动; 海外疫情控制不力导致复苏低于预期等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7页
    2022-03-13
  • 2021年度年报点评:业绩营收增长符合预期,研发创新铸就竞争优势

    2021年度年报点评:业绩营收增长符合预期,研发创新铸就竞争优势

    个股研报
      纳微科技(688690)   事件概述:公司发布 2021 年度业绩报告,实现营业收入 44634.68 万元,同比增长 117.74%;实现归母净利润 18,808.97 万元,同比增长 158.7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7,215.87 万元,同比增长 172.09%。   营收利润端延续高增长,公司发展持续加速:根据公司年报测算,公司 Q4 单季营收为 16,418.36 万元,同比增长 112.73%。 Q4 单季归母净利润为 7,282.76 万元,同比增长 119.49%。Q4单季扣非归母净利润6,266.43万元,同比增长115.62%。   深耕生物医疗行业,客户项目推进带动销售快速增长:根据年报内容,公司报告期内生物医药领域实现营业收入 39,024.39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34.17%;占本期总营业收入 87.43%,比重较上年增加六个百分点。 伴随国内生物创新药产品市场渗透率的不断增加,将会进一步带动公司中色谱填料和层析介质销量不断增长。目前应用于药企正式生产或三期临床项目的色谱填料和层析介质产品销售收入约16,414.70 万元,占本期总营业收入 36.78%。 在生物医药领域伴随客户项目不断进入临床后期,填料用量会不断加大,有望进一步促进公司相关产品销售。   深厚底层技术储备拓展未来新兴应用场景:公司大力投入技术创新,自主研发聚丙烯酸酯微球与聚苯乙烯微球等强疏水性材料的表面亲水化改性及功能化技术,设计了非特异性吸附低、机械强度高、溶胀系数小、压缩比例低等优点的层析介质。同时自主开发了高载量、耐碱、耐压的 Protein A 亲和层析介质,结合利用疏水材料的表面亲水化修饰等技术,突破了软硬胶基质、表面配基修饰等核心制备技术,开发了结合软硬胶优势的新兴亲和层析介质。在此基础上,利用硬胶自生的高强度优势,突破传统填料装柱 15cm 柱高的限制,更适用于未来下游连续化纯化的新兴需求。   投资建议:公司所处行业增长快速,长期空间明确,公司具有先发优势,作为龙头地位稳固。随着公司研发项目的不断落地和产品结构的优化,预计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81、 3.93 及 5.46 亿元,同比增长 49.3%,39.9%,38.9%,维持“推荐” 评级。   风险提示:业绩不及预期的风险、新业务投资风险、固定资产投资风险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2-03-13
  • 把握国产替代趋势,商业化项目占比提升

    把握国产替代趋势,商业化项目占比提升

    个股研报
      纳微科技(688690)   事件概要   公司公布 2021 年年度报告:营业收入 4.46 亿元,同比增长 117.74%;归母净利润 1.88 亿元,同比增长 158.75%;扣非归母净利润 1.72 亿元,同比增长 172.09%; 毛利率 83.89%,较去年同期提升 0.46pp; 归母净利率 42.14%,较去年同期提升 6.68pp。   投资要点   全线业务高速增长,商业化项目占比提升   公司高度聚焦生物医药市场,加强重点客户的需求对接和应用技术服务,积极推进色谱填料国产替代进程,促进业务高速增长。2021 年公司生物医药板块实现营业收入 3.90 亿元,同比增长 134.17%, 占总营收比例 87.43%,比重较上年增加 4.49pp。公司不断加大国内市场推广力度,全年在客户集中的多个城市举办多场学术研讨会,色谱填料和层析介质产品客户达 500家,较上年增加约 101 家,应用于商业化生产或临床三期项目的色谱填料和层析介质产品销售收入约 1.64 亿元,营收占比达 36.78%。色谱填料方面,应用于大分子药物的亲和层析介质和离子交换层析介质、抗生素/造影剂系列产品以及胰岛素高性能胶等均保持稳定高速增长;色谱柱方面,重视与国家药典委及国际仪器公司的合作,营收同比增长 77.64%。   国产化替代趋势+产品迭代升级,未来空间广阔   从市场需求角度,国内生物医药市场快速增长,国家药品集采带来的成本压力、复杂国际关系带来的药企对于核心耗材自主可控的需求、以及疫情因素带来全球填料供应效率降低,公司基于完备的技术储备、丰富的产品种类与稳定及时的供货,迎来国产化替代趋势和机遇。从公司产品角度,公司坚持底层技术创新,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不断开发新产品和提高已有产品性能,强化核心竞争优势。公司 2021 年研发投入 66.10 百万元,同比增长 98.65%,开发混合模式离子交换层析介质、胰岛素专用高性能介质产品,满足市场精细纯化要求;开发出不同的手性拆分应用技术,为客户解决毫克级到百公斤级的手性拆分问题;硬胶基质 Protein A 亲和层析介质具更高机械强度,突破传统 15cm 柱高限制,可适用于工业化连续化生产。   传统业务与新业务齐发力,奠定长期发展基础   公司持续推进产能建设,充分保障填料产品稳定供应。常熟纳微 50 吨琼脂糖和葡聚糖层析介质技改项目已进入设备安装阶段,租赁的苏州工业园区5599 ㎡新建大楼已于 2021 年四季度正式投入使用,2021 年 12 月公司与浙江独山港经开区达成协议,计划购买 60 亩土地建设新生产基地。在加强传统业务的基础上,公司积极培育新业务增长点,与西安交大保赛合作发展软胶产品,实现高流速琼脂糖微球自主生产;与江苏集萃分子工程研究院等合资设立纳微生命, 拓展 IVD 领域关键微球原材料开发和产业化应用。   盈利预测   我们认为在国内填料需求旺盛+国产替代趋势凸显的背景下,公司作为国产色谱填料龙头,横向积极提升填料性能,完善产品种类,纵向深化全流程服务能力,提供从填料制备到工业化生产“端到端”解决方案,有望迎来市场扩张和份额提升的双重红利,业绩成长空间广阔。基于此,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 年营业收入为 7.00/10.19/14.34 亿元(原 2022-2023 年为6.98/9.87 亿元) ;归母净利润为 2.82/4.40/6.31 亿元(原 2022-2023 年为2.79/4.02 亿元) ;对应 EPS 为 0.7/1.1/1.58 元/股(原 2022-2023 为 0.7/1.01元/股) ,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推出不及预期风险;客户拓展不及预期风险;部分原材料向单一供应商采购风险;医药政策变化风险;产品质量控制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03-13
  • 快手-W(01024)动态点评:政策调整基本到位,基本面维持健康增长

    快手-W(01024)动态点评:政策调整基本到位,基本面维持健康增长

  • 华熙生物(688363)公司点评报告:功能性护肤品业务带动收入高增,原料业务颇具亮点

    华熙生物(688363)公司点评报告:功能性护肤品业务带动收入高增,原料业务颇具亮点

  • 渗透泵控释制剂国内产业化龙头

    渗透泵控释制剂国内产业化龙头

    个股研报
      立方制药(003020)   投资要点:   公司是渗透泵控释制剂国内产业化龙头,技术上已覆盖了最复杂结构及工艺。公司以渗透泵控释技术为核心,建立了由配方技术、制剂评价技术、制剂工程化技术与关键设备技术四大部分组成的激光打孔渗透泵控释技术平台,并不断提升渗透泵制剂产品开发与产业化能力,产业化能力位居国内前列。公司渗透泵控释制剂技术具有成本和效率优势,并已覆盖了最复杂结构及工艺。盐酸哌甲酯缓释片原研是 Concerta,是已上市推黏式渗透泵片典型代表,它首次实现了药物的双时相控制释放。公司盐酸哌甲酯缓释片已经进入放大及工艺验证阶段,标志着公司渗透泵技术已覆盖了最复杂结构及工艺,镇痛药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已经提交上市申请。已上市产品包括非洛地平缓释片(Ⅱ)、甲磺酸多沙唑嗪缓释片和硝苯地平控释片等。未来公司将把业务拓展至精神麻醉类药物结合缓控释技术平台、眼科等领域。   化药渗透泵制剂竞争格局好,中药品种乘政策春风。 非洛地平缓释片原研企业为阿斯利康,市占率接近 90%,公司产品市占率约 9%。硝苯地平控释片公司刚获批上市,有望借助第 7 批集采切入市场。甲磺酸多沙唑嗪缓释片为辉瑞的首仿,保持高增长可期。益气和胃胶囊等中药品种将受益于当前友好的中药和基药政策,继续稳健增长。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 2021-2023 年公司收入分别为 22.76 亿元、 28.67 亿元、36.87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67 亿元、2.16 亿元、3.09 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1.81 元、2.33 元、3.33 元。以 3 月 10 日股价计算,对应 PE 为 23.8 倍、18.5 倍、12.9 倍,我们看好公司的发展,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集采落标和降价超预期;环保及安全生产的风险;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疫情变化导致需求波动的风险等。
    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2页
    2022-03-11
  • 华熙生物(688363):功能性护肤品高增,进一步打造生物活性物平台型企业

    华熙生物(688363):功能性护肤品高增,进一步打造生物活性物平台型企业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