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0760)

  • 贝伐珠单抗注册申请获受理,抗体类药物管线持续丰富

    贝伐珠单抗注册申请获受理,抗体类药物管线持续丰富

    个股研报
      华兰生物(002007)   业绩简评   2023年7月6日,公司发布公告,公司参股公司华兰基因工程有限公司于近日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贝伐珠单抗注射液境内生产药品注册上市许可《受理通知书》;此外由华兰基因申报的“重组抗BCMA和CD3双特异性抗体注射液”临床试验申请获得批准,同意开展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试验。   经营分析   贝伐珠单抗注册申请获受理,有望培育利润新增长点。根据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发布的《贝伐珠单抗注射液生物类似药临床试验指导原则》,贝伐珠单抗(bevacizumab)是由罗氏原研的特异性靶向游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重组人源化IgG1单克隆抗体,通过阻断游离VEGF与其受体结合,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发挥抗肿瘤作用。贝伐珠单抗最早于2004年获FDA批准上市(商品名AVASTIN),并于2010年于国内获批上市,全球峰值销售额约71亿美元(2019年)。贝伐珠单抗原研药物专利已陆续过期(欧洲专利2019年,美国专利2017年),华兰基因贝伐珠单抗若顺利获批上市,将有望为公司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抗体类药物研发持续推进,药物管线有望持续丰富。根据公司公告,目前华兰基因共有7个单抗品种取得临床试验批件,正在按计划开展临床试验,除此次贝伐珠单抗申请获受理外,阿达木单抗、曲妥珠单抗、利妥昔单抗、地诺单抗正在开展Ⅲ期临床研究;帕尼单抗和伊匹木单抗正在进行I期临床研究产品线。除单抗类产品外,华兰基因申报的重组抗PD-L1和TGF-β双功能融合蛋白注射液和重组抗BCMA和CD3双特异性抗体注射液分别于今年5月及7月获批开展临床试验。公司抗体类药物研发稳步推进,药物管线有望持续丰富,将持续增强公司竞争力。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维持2023-2025年盈利预期,预计公司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4.5(+35%)、16.4(+13%)、19.4亿元(+18%)。2023-2025年公司对应EPS分别为0.80、0.90、1.06元,对应当前PE分别为28、24、2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医保降价和控费风险;竞争加剧风险;研发进展不达预期等。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7-07
  • 北交所个股研究系列报告:内分泌治疗药物生产企业研究

    北交所个股研究系列报告:内分泌治疗药物生产企业研究

    个股研报
      德源药业(832735)   江苏德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德源药业)成立于2004年10月29日,2015年7月14日在新三板挂牌,2021年2月19日北交所上市。   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内分泌治疗药物研发、生产、销售的医药制造企业。公司收入主要来自于糖尿病类药物,2022年收入占比为77.82%。高血压类药物为公司第二大收入来源,2022年收入占比为21.6%。公司产品毛利率较高,2018年至2022年,糖尿病类药品的平均毛利率为80.37%,高血压类药品的平均毛利率为90.09%。   公司产品销售模式分为直销模式及配送商模式,其中以配送商模式为主,直销模式为辅。公司客户主要为实力较强的医药商业公司,包括国药控股、上药控股、南京医药、华润医药等。2020年至2022年公司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占比分别为54.01%、53.84%和56.62%,不存在对单个客户的销售金额超过销售总额50%的情况,也不存在严重依赖少数客户的情形。   截至2022年底,公司拥有化学药品注册批件14个,原料药注册批件2个,另有6个原料药批准在上市制剂中使用。在售产品涉及糖尿病、高血压、周围神经疾病、肺动脉高压、膀胱过度活动症等治疗领域,分别是瑞彤(盐酸吡格列酮片)、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唐瑞(那格列奈片)、复瑞彤(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波开清(坎地氢噻片)、甲钴胺胶囊、安立生坦片、琥珀酸索利那新片、依帕司他片、阿卡波糖片。公司产品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已经进入国家药品集中采购目录。   2018年至2022年公司收入和净利润整体上呈现持续增长趋势,公司成长性较好。2022年公司收入为6.35亿元,2018-2022年复合增长率为21.40%。2022年公司净利润为12,059.28亿元,2018-2022年复合增长率为29.22%。   2018年至2022年公司毛利率呈现下滑趋势,但净利率上涨,盈利能力提高。2022年公司毛利率为80.07%,较2018年下降2.99个百分点。2022年公司净利率为18.99%,较2018年提高4.95个百分点。   2018年至2022年公司期间费用率呈现持续下降趋势,2022年公司期间费用率为59.99%,较2018年下降了7.77个百分点。   2018年至2022年公司平均研发费用为4,596.16万元,平均研发费用率为11.12%。目前在研品种包括:阿卡波糖片(100mg)、磷酸西格列汀片、恩格列净片、非布司他片、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Ⅱ)等。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20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5项。   从公司的资产周转情况来看,公司存货周转天数较长,2018年至2022年的平均水平为171.76天,但是近5年存货周转天数呈现持续下降趋势,从2018年的188.81天降至2022年的143.64天。公司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下降,从2018年的144.77天降至2022年的88.12天,应收账款周转效率提高。   从公司的现金流情况来看,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总体上较高,2018年至2022年平均水平为6,985.71万元。公司收现比较高,2018年至2022年的平均水平为95.01%,主营业务回款情况较好。
    深圳市亿渡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15页
    2023-07-07
  • 税优商业健康险产品范围扩大点评:扩围和便捷化提升吸引力,税优政策呵护利好行业

    税优商业健康险产品范围扩大点评:扩围和便捷化提升吸引力,税优政策呵护利好行业

  • 《关于适用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的点评:税优政策惠及产品扩容,有望助力商业健康险扬帆远航

    《关于适用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的点评:税优政策惠及产品扩容,有望助力商业健康险扬帆远航

  • 非银金融行业点评:商业健康险税优政策加码,期待后续发展

    非银金融行业点评:商业健康险税优政策加码,期待后续发展

  • 行业点评:税优政策优化,助健康险需求释放

    行业点评:税优政策优化,助健康险需求释放

  • 健康险税收优惠延至重疾险

    健康险税收优惠延至重疾险

    华泰证券
    6页
    2023-07-07
  • 税优政策范围显著拓宽,利好健康险发展!

    税优政策范围显著拓宽,利好健康险发展!

  • 《关于适用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点评:税优健康险产品范围及覆盖群体扩大,利好行业负债端进一步改善

    《关于适用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点评:税优健康险产品范围及覆盖群体扩大,利好行业负债端进一步改善

  • 博采众方 广济天下

    博采众方 广济天下

    个股研报
      博济医药(300404)   投资摘要:   1. 公司为目前唯一一家可提供中药临床前、临床服务与注册申报一体化的上市公司; 受益于《中药注册管理专门规定》,中药临床服务市场迎来广阔增量空间,公司的中药临床服务业务有望高速增长。 2. 随着临床试验恢复正常进度, 积压订单将快速转化为公司营收, 有助于公司业绩进一步向好。全流程“一站式”服务, 各大业务协同发展   公司的业务范围已经从早期提供有限的临床前研究和部分临床研究服务,扩展到新药研发链条上的各个环节。   一站式的服务使得公司更准确地把握行业动态,提高新药研发的成功率,满足客户多层次的业务需求,实现服务提供的连续性、稳定性。政策助力中药临床服务市场打开广阔空间   符合条件的经典名方申请上市,免报药效学研究及临床试验资料, 整体临床规模有望达到 25.68 亿元   院内制剂有规范的人用经验资料可以替代 II 期临床研究, 带给中药临床服务的市场空间约为 26.78 亿元   已上市中药说明书的修订,已经到了非做不可的关键时刻。 3 年内可能创造26.55 亿元的市场空间。多维度的技术壁垒   公司在核心技术人才,中药专家资源,标准化流程体系,品牌及声誉方面均建立起坚实的护城河。   中药研发大环境改善叠加复苏预期, 业绩增量可期, 有望重启高增预计 2023-2025 年公司营收分别为 5.86 / 8.49 / 12.52 亿元,同比增长38.34% / 44.83% / 47.5%。   投资建议:   2023-2025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 0.38 / 0.6 / 0.94 亿元,对应每股收益 0.1 / 0.16/ 0.25 元。公司 2023 年目标价为 12.36 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政策风险; 合同执行风险; 试验延期风险; 同业竞争风险
    申港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7页
    2023-07-07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