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95464)

  • 新药周观点:百济神州研发日披露多个创新管线,彰显全球创新实力

    新药周观点:百济神州研发日披露多个创新管线,彰显全球创新实力

    化学制药
      本周新药行情回顾: 2023 年 7 月 17 日-2023 年 7 月 21 日,涨幅前 5 企业:天境生物( 9.0%)、传奇生物( 7.5%)、东曜药业( 6.2%)、欧康维视( 5.5%)、再鼎医药( 5.2%)。跌幅前 5 企业:亘喜生物( -13.9%)、和铂医药( -11.1%)、德琪医药( -7.9%)、基石药业( -7.7%)、神州细胞( -6.9%)。   本周新药行业重点分析: 本周百济神州举行了全球研发日活动,会上百济神州披露了血液瘤管线与实体瘤管线多个最新研发项目以及创新药未来研发规划,展现出了创新药头部企业的研发实力。   ( 1)血液瘤管线:下一个核心产品 BCL-2 即将进入关键 3 期临床,BTK CDAC 崭露头角   血液瘤管线中,除已上市核心品种 BTK 抑制剂泽布替尼外,公司还布局了下一个核心品种 BCL2 抑制剂 Sonrotoclax, 以及 BTK CDAC( PROTAC) BGB-16673 等药物;根据本次会议披露的数据,目前 BCL2抑制剂 Sonrotoclax 单药或联用 BTK 抑制剂泽布替尼已在 R/R 和 TNCLL、 R/R 多发性骨髓瘤等治疗方面表现出优异数据, Sonrotoclax 联用泽布替尼即将进入针对 TN CLL/SLL 的 3 期关键临床研究;BTK CDAC( PROTAC) BGB-16673 也在早期临床中表现优异。根据公司规划,未来 BTK 抑制剂泽布替尼、 BCL2 抑制剂 Sonrotoclax、 BTK CDAC BGB-16673 将在血液瘤领域显现出广泛的联用潜力。   ( 2)实体瘤管线: PD-1 已完成 FDA 现场检查, 初步公布多个 ADC 药物   实体瘤管线方面,公司披露了在 IO 领域多个靶点不同产品的规划(包括 PD-1、 TIGIT、 LAG-3、 TIM3、 OX40、 HPK1、 CCR8、 DKGζ、 PVRIG等),还披露 PD-1 已完成 FDA 现场检查; ADC 领域则首次披露了 B7-H3 ADC、 CEA ADC、 B7-H4 ADC,并初步展示了其临床前数据; CDAC( PROTAC)领域还披露了 EGFR CDAC 的临床前数据;双抗领域披露了Claudin6 x CD3、 MUC1 x CD16A 两个最新双抗分子;在小分子领域,则披露了 PanKRAS 抑制剂、 CDK4 抑制剂等最新靶点的药物。   本周新药获批&受理情况:   本周国内 24 个新药获批 IND, 20 个新药 IND 获受理, 3 个新药 NDA获受理。    本周国内新药行业 TOP3 重点关注:   ( 1) 7 月 21 日,百济神州宣布替雷利珠单抗获欧洲药品管理局人用药品委员会积极意见,支持其用于治疗晚期或转移性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   ( 2) 7 月 17 日,荣昌生物宣布泰它西普一项治疗成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 2 期临床研究,在风湿病学期刊 RHEUMATOLOGY 在线发表。研究结论表明,泰它西普治疗 pSS 患者展示出良好临床获益。   ( 3) 7 月 18 日,微芯生物宣布亚型选择性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口服抑制剂西达本胺联合 R-CHOP 用于既往未经治疗的 MYC 和 BCL2表达阳性的 DLBCL 患者的上市申请获得 NMPA 受理。   本周海外新药行业 TOP3 重点关注:   ( 1) 7 月 20 日,赛诺菲宣布 IL-4R 抗体 Dupixent 治疗 COPD 三期临床数据在新英格兰医学期刊上发表。 经过 52 周治疗, Dupixent 相对于安慰剂组,可以减缓中至重度 COPD 恶化 30%。治疗 12 周,肺功能改善为 160ml vs 77ml。耐受性良好,副作用发生率与安慰剂组相当。   ( 2)7 月 17 日,诺华宣布收购临床前阶段生物技术公司 DTx Pharma,该公司聚焦开发一种可以递送 siRNA 到中枢神经系统的 FALCON 技术平台。诺华支付 5 亿美元预付款,以及 5 亿美元里程碑金额。   ( 3) 7 月 18 日, Madrigal Pharmaceuticals 宣布已经完成向美国FDA 滚动提交 resmetirom 的新药申请,用于治疗伴肝纤维化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NASH)成人患者,该疾病尚无获批疗法。 Madrigal已要求对 resmetirom 的 NDA 进行优先审评。该疗法此前获得 FDA 授予的突破性疗法认定。   风险提示:临床试验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临床试验结果不及预期的风险,医药政策变动的风险,创新药专利纠纷的风险。
    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4页
    2023-07-23
  • 手术动力装置龙头,致力成为外科手术整体方案解决者

    手术动力装置龙头,致力成为外科手术整体方案解决者

    个股研报
      西山科技(688576)   推荐逻辑:1)手术动力装置行业一次性耗材替代重复性耗材趋势明显,公司持续推动耗材一次性化进程,2020-2022年耗材收入CAGR为86%。2)国产替代持续进行,公司在乳腺外科获批的乳房病灶旋切式活检系统注册证为国内厂商首个,打破了外资垄断局面,2022年乳腺外科整机+耗材收入接近1亿元,同比增长43%。3)公司为国产手术动力装置龙头,陆续拓展内窥镜、能量手术设备等领域,致力打造成为外科手术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拓宽多个增长极。   手术动力装置行业2022年国内市场规模为72亿元,一次性耗材使用有望逐步替代重复性耗材。一次性耗材在临床外科手术中具有更安全、更精准的优势,目前在国外市场一次性耗材的使用远高于重复性耗材,但目前国内由于医生使用习惯、医疗服务收费目录等因素影响,根据调研数据,我国的一次性耗材使用比例约为10-20%,未来随着企业的不断学术推广以及医疗收费目录的工作不断推进,国内手术动力装置行业一次性耗材替代重复性耗材的趋势较为明显,重复性耗材使用次数在几十次到上百次不等,随着一次性化进程不断推进,企业收入弹性空间巨大。   国产替代进程持续进行,乳腺外科领域增速明显。根据西山科技招股书数据,外资品牌设备中标情况2021年占比为51%,但国产品牌占比近年来持续提升,从2019年的17%提升到了2021年的30%。以西山科技为代表的国产企业已经成功打破了进口垄断,根据众成数科基于2019年至2021年终端医院公开采购手术动力装置中标情况的统计数据,国内手术动力装置行业中西山科技在传统科室(神外、耳鼻喉、骨科)的中标数量占比为16.6%,为国产第一。其中公司研制的乳房病灶旋切式活检系统是国产品牌中首个获得境内医疗器械注册证并实现产业化的产品,2022年公司乳腺外科整机+耗材收入接近1亿元,同比增长43%。   公司为国产手术动力装置龙头,持续拓展内窥镜、能量手术设备等领域,致力打造成为外科手术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公司在传统科室质量水平已经比肩国外品牌,龙头实力较强。在研管线目前包括9大项目,其中腹腔内窥镜、等离子手术设备整机(耳鼻喉科/关节)、高频手术系统整机及一次性使用双极射频手术刀头、超声骨刀整机及耗材已经取证,另有多项产品处于注册审评阶段,未来有望成为外科手术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作为手术动力装置国内龙头企业,在传统科室如神经外科、骨科、耳鼻喉科已经处于领先地位,在整机装机不断拓展的带动下,一次性耗材预计将替代重复性耗材,此外在乳腺外科领域公司凭借首个国内乳腺活检产品预计将逐渐实现进口替代,叠加内窥镜、超声骨刀等创新产品的持续放量,我们预计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40%。给予公司24年45倍PE,对应目标价130.5元,首次覆盖给予“持有”评级。   风险提示:手术动力装置整机装机进度不及预期;一次性耗材替代重复性耗材使用进步不及预期;市场竞争格局恶化的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1页
    2023-07-23
  • 合成生物学周报:发改委重视合成生物学产业结构调整,蛇床子素的全生物合成首次实现

    合成生物学周报:发改委重视合成生物学产业结构调整,蛇床子素的全生物合成首次实现

    化学制品
      主要观点:   华安证券化工团队发表的《合成生物学周报》是一份面向一级市场、二级市场,汇总国内外合成生物学相关领域企业信息的行业周报。   目前生命科学基础前沿研究持续活跃,生物技术革命浪潮席卷全球并加速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为人类应对生命健康、气候变化、资源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等重大挑战提供了崭新的解决方案。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生物经济万亿赛道呼之欲出。   合成生物学指数是华安证券研究所根据上市公司公告等汇总整理由54家业务涉及合成生物学及其相关技术应用的上市公司构成并以2020年10月6日为基准1000点,指数涵盖化工、医药、工业、食品、生物医药等多领域公司。本周(2023/07/17-2023/07/21)华安合成生物学指数下降0.10个百分点至913.38。上证综指下跌2.16%,创业板下跌2.74%,华安合成生物学指数跑赢上证综指2.06个百分点,跑输创业板指2.64个百分点。   发改委重视合成生物学产业结构调整   2023年7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3年本,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其中多项与合成生物学相关,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细分领域:农业良种技术攻关和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生物质能发电技术与应用;生物材料;生物医药配套产业。   生物基涂料166亿欧元市场规模将实现   今年初,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加快非粮生物基材料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行动方案》的发布使生物基材料这一领域备受关注。数据显示,生物基涂料市场在2022年为105亿欧元,预计在2027年将达到166亿欧元。虽然市场发展迅速,但制造商仍反映需求疲软。来自欧洲的调查机构预估生物基涂料市场份额不到10%。在树脂工业中,基于生物基的比例可能在5%左右,甚至更少,因为环保和用户友好解决方案日益重要,今后几年预计会进一步增长。   全球首座万吨级二氧化碳直接利用工业实验示范工厂投产   近日,全球首座万吨级二氧化碳直接利用工业实验示范工厂,在京韵泰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建成投产。项目通过“再生资源+二氧化碳”的方式,直接吸收工业尾气中低浓度二氧化碳,形成快速捕碳固碳的多功能复合材料。京博控股集团经营管理中心总经理、京韵泰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赵帅介绍,京韵泰博与武汉理工大学建立战略合作联盟,组建了全球一流的技术研发团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碳矿化材料CCUS技术(即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   加速布局合成生物学,两原料巨头斥巨资收购可持续生物活性成分供应商   近日,全球特种化学品公司Croda(禾大)宣布以约2.32亿英镑(约合人民币21.54亿元)的价格,从SolusAdvancedMaterials手中完成对SolusBiotech的收购。SolusBiotech在生物技术和发酵方面有30多年的研发经验,是生物技术生产神经酰胺的头部供应商之一。与此同时,另一家特种化学品巨头Evonik(赢创),也于不久前宣布收购阿根廷可持续化妆品活性物创新企业Novachem,未披露具体金额。Novachem主要采用创新生物技术,开发各类天然及可持续的化妆品活性成分。   风险提示   政策扰动;技术扩散;新技术突破;全球知识产权争端;全球贸易争端;碳排放趋严带来抢上产能风险;油价大幅下跌风险;经济大幅下滑风险。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9页
    2023-07-23
  • 重组胶原蛋白龙头锦波生物在北交所成功上市,医美注射针剂薇旖美值得关注

    重组胶原蛋白龙头锦波生物在北交所成功上市,医美注射针剂薇旖美值得关注

  • 行业周报:锦波生物北交所敲钟上市,关注重组胶原蛋白赛道

    行业周报:锦波生物北交所敲钟上市,关注重组胶原蛋白赛道

  • 行业周报:奈雪的茶开放合伙加盟,锦波生物登陆北交所

    行业周报:奈雪的茶开放合伙加盟,锦波生物登陆北交所

  • 非银金融行业跟踪周报:财富管理费率改革频繁,行业健康发展可期

    非银金融行业跟踪周报:财富管理费率改革频繁,行业健康发展可期

  • GLP-1系列专题:多肽药物研发演变

    GLP-1系列专题:多肽药物研发演变

    化学制药
      多肽类药物优势明显,适应症范围广: 多肽类药物分子量介于化学药与蛋白质药物之间,具有双重优势。 从治疗效果上看,其与蛋白质药物类似,具有副作用小、特异性强、疗效好等优势;从药品制备上看, 可以采用化学合成工艺, 其与化学药相似,具有结构确定、质量可控等优势;从适应症上看,多肽类药物可用于免疫、肿瘤、心血管等多个治疗领域。   已上市 GLP-1 药物根据半衰期可分为短效及长效。 人体分泌的 GLP-1 半衰期很短,仅为 1~2min,分泌到血液循环后易被二肽基肽酶 4( DPP-4)快速降解而失去促胰岛素分泌的活性。药物研发人员对其结构进行修饰,开发了一系列 GLP-1 受体激动剂。目前短效 GLP-1 产品需要每天注射,而改良后的 GLP-1 药品半衰期大幅度延长,变为每周注射长效 GLP-1 药物,使患者的依从性大幅度提升。   延长 GLP-1 药物半衰期使 GLP-1RA 的作用时间大大延长。 由于天然结构的 GLP-1 半衰期短,需频繁给药,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因此多种针对延长半衰期的改造策略被开发出来,包括关键位点氨基酸置换修饰、连接脂肪酸侧链、抗体偶联、白蛋白修饰、 PEG 修饰、微球制剂技术等。   GLP-1 RA 采取不同的蛋白质修饰技术或者改变剂型延缓半衰期: 艾塞那肽和利司那肽通过改变第 2 或 3 个 N 端位置的氨基酸,使其降低被 DPP-4 酶清除的可能, 从而延长半衰期。利拉鲁肽通过脂肪酸修饰延长药物半衰期。 目前长效的 GLP-1 修饰技术包括:脂肪酸链修饰( 司美格鲁肽)、融合 Fc 片段技术(度拉糖肽)、 PEG 修饰技术(洛塞那肽)。此外,微球技术通过改变药物剂型达到药物缓慢释放(艾塞那肽微球)。   司美格鲁肽在利拉鲁肽的基础上改造而来,是目前药物半衰期最长的 GLP-1RA: 司美格鲁肽是 GLP-1 (7-37)链上 8 位的 Aib 取代了 Ala, 34 位的 Arg 取代了 Lys, 26 位的 Lys 接上十八烷酸脂肪链。与利拉鲁肽相比,司美格鲁肽的脂肪链更长,疏水性增加,但司美格鲁肽经过短链的 PEG 修饰,亲水性大大增强。PEG 修饰后不但可以与白蛋白紧密结合,掩盖 DPP-4 酶水解位点,还能降低肾排泄,可延长生物半衰期,达到长循环的效果,因此延长了药物半衰期,仅需每进行一次皮下注射。   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全球及国内 GLP-1 领域研发进展,关注相关药企及其产业链投资机遇。建议关注:信达生物、恒瑞医药、华东医药、通化东宝, 诺泰生物、药明康德、圣诺生物等。   风险提示: 产品研发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产品产能不及预期风险,政策风险,仿制药风险,集采风险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5页
    2023-07-23
  • 16张图表详解,从2023Q2医药持仓我们能看到啥?

    16张图表详解,从2023Q2医药持仓我们能看到啥?

  • 医药生物周跟踪:从投融资和基金持仓看CXO机会

    医药生物周跟踪:从投融资和基金持仓看CXO机会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