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0655)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医保谈判提升用药可及性,助力国产创新药商业化提速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医保谈判提升用药可及性,助力国产创新药商业化提速

    医药商业
      主要观点   行情回顾:上周(01.02-01.06日,下同),A股申万医药生物行业指数上涨2.41%,板块整体跑输沪深300指数0.41pct、跑输创业板综指0.80pct。在申万31个子行业中,医药生物排名第11位,整体表现一般。港股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上周上涨5.99%,跑赢恒生指数0.13pct,在12个恒生综合行业指数中,排名第2位。   本周观点:医保谈判提升用药可及性,助力国产创新药商业化提速多款重磅肿瘤药、罕见病药参与竞逐,将大大提升用药可及性。1月5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的现场谈判正式开始,此次谈判将持续四天。根据通过“国谈”初审的药品名单,此次谈判的药品涉及肿瘤、罕见病、新冠病毒感染治疗等343个品种,目录内原有品种145个,目录外新进品种198个,其中非独家竞价涉及品种预计38个左右。肿瘤和罕见病的治疗,临床上尚无法满足众多患者的需求,进入医保将大大提升临床用药可及性。其中首款国产双抗(PD-1/CTLA4)卡度尼利单抗、治疗年费上百万的国产CAR-T、罕见病Castleman治疗药物司妥昔单抗等多款重磅新药首次“开谈”。   医保盈余为创新药留出空间,以使更多患者受益。2022年1-10月,医保基金总收入23677.15亿元,同比增长6.9%,总支出19187.16亿元,同比增长0.9%,医保基金结余情况持续改善。2022年医保谈判的规则改变也主要聚焦在非独家竞价单元以及简易续约规则。我们认为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的多次医保谈判和多批次的集中采购为医保基金结余情况的改善做出了贡献,也为创新药留出更多支付空间,未来可使更多患者受益。   医保谈判助力创新药商业化提速,部分创新药企或将受益。以2019年和2021年进入医保的信迪利单抗和伏美替尼为例,两款产品均在进入医保后迅速放量。我们认为在靶点或机制竞争激烈的领域中,率先进入医保有望在商业化中占得先机,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机会。而相较于传统大药企,部分创新药企商业化能力较弱,其产品亦可通过进入医保,获得迅速推广的机会,提升患者可及性,以实现迅速放量,商业化提速。   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有望在医保谈判中实现商业化提速,迎来业绩放量的创新药企,如荣昌生物、康方生物、艾力斯、贝达药业、百济神州、恒瑞医药等。   风险提示   新冠疫情反复的风险,行业政策变动风险,创新药械临床研发失败风险,医疗事故风险,产品竞争风险等。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24页
    2023-01-09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落实乙类乙管,关注疫情防控及需求复苏的投资机会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落实乙类乙管,关注疫情防控及需求复苏的投资机会

    化学制药
      平安观点:   行业观点:落实乙类乙管,关注疫情防控及需求复苏的投资机会。2023年1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方案(第十版)》,从而进一步落实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实施“乙类乙管”后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并强调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依法科学、分级分类”的原则,坚持常态化防控和疫情流行期间应急处置相结合,压实“四方责任”,提高监测预警灵敏性,强化重点人群保护。倡导公众特别是老年人积极主动全程接种疫苗和加强免疫接种;对高风险人群,在完成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满6个月后,可进行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   疫情政策持续精准化,为了在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的同时,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因此,提高老年人加强免疫接种覆盖率,提升医院的诊疗能力,提升新冠治疗药物储备和ICU床位等都将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工作。此外,在疫情政策边际逐步缓和后,此前受严格防控政策影响的需求将有望得到复苏。因此,我们建议关注疫情防控和需求复苏2条主线。疫情防控:1)新冠疫苗:新冠疫苗第2次加强针已经推出,后上市产品有望充分参与,为其销量带来较大提升;2)医疗基建:政策提出要持续加强定点医院建设,要求ICU床位要达到床位总数的10%,同时加强方舱建设,推动医疗基建发展;3)新冠小分子药:口服药可以使患者自行在家口服,降低中高风险人群的重症风险,解决医疗资源挤兑问题,是完善终结疫情恐慌的最后一块拼图。需求复苏。1)医疗服务:2022年受到就医不便所累积的患者需求将有望得到集中释放,随着疫情的有效控制,2023年医疗服务板块有望实现快速增长;2)药店:由于疫情导致的连锁药房新店爬坡期延长有望改善,此外,随着新防疫政策的出台,防疫用品、药品的需求量提升,进一步推动了药店行业的发展。   1月4日,国家药监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科学监管、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整体来看,文件从中药材种植到上市监管,对中药全产业链各个环节均提出了规划,行业站位持续提升,景气度进入质变阶段。我们认为,主要从5条主线把握中医药行业机会。1)中药创新药。新注册分类明确以临床价值为导向,“医保支持创新药放量。2)品牌OTC中药。以院外市场为主,受医保控费影响小。3)中药配方颗粒。中药板块高成长赛道,试点结束后进入量价齐升阶段,有望达到千亿以上规模。4)短期关注医保限制放松的中药注射剂,短期带来业绩弹性。5)中医医疗服务。线上线下结合模式解决中医医疗服务供给不足及结构错配问题。   投资策略:主线一:2019年后中医药行业重磅支持政策不断,其中医保对中药态度转变积极。2022年3月《“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发布,是首个由国务院发布的中医药五年规划,行业站位持续提升,景气度进入质变阶段。主线二:随着我国疫苗接种率的提升,以及Omicron毒株的重症率下降,我国疫情防控政策持续优化。新冠药物、疫苗需求有望持续走高,而医疗消费、药店等市场则有望复苏。主线三:产业升级在大方向上并没有发生改变。符合产业进化趋势的细分赛道及对应公司有更大机会能够穿越周期,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我们认为下列细分赛道的长期价值有望在2023年重新得到市场重视,迎来估值回归,如①创新药及其产业链(CXO&上游供应商);②临床价值明确的医疗器械。   行业要闻荟萃:1)默沙东新冠口服药莫诺拉韦附条件应急获批;2)FDA加速批准由卫材和渤健联合开发的Leqembi用以治疗阿尔茨海默病;3)国家卫健委印发《疼痛综合管理试点工作方案》;4)美国FDA批准罗氏的双抗药物Lunsumio治疗滤泡性淋巴瘤(FL)成年患者。   行情回顾:上周A股医药板块上涨2.41%,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2.82%,医药行业在28个行业中涨跌幅排名第16位。上周H股医药板块上涨5.52%,同期恒生综指上涨6.04%,医药行业在11个行业中涨跌幅排名第5位。   风险提示:1)政策风险:医保控费、药品降价等政策对行业负面影响较大;2)研发风险:医药研发投入大、难度高,存在研发失败或进度慢的可能;3)公司风险:公司经营情况不达预期。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8页
    2023-01-09
  • 新冠诊疗第十版中医治疗梳理:藿香正气、安宫牛黄、散寒化湿,指南推荐力度强化

    新冠诊疗第十版中医治疗梳理:藿香正气、安宫牛黄、散寒化湿,指南推荐力度强化

  • 梅花生物(600873):核心业务持续发力,利润增长能力强劲

    梅花生物(600873):核心业务持续发力,利润增长能力强劲

  • 医药生物投融资周报:君圣泰大额获融,安进ADC加速

    医药生物投融资周报:君圣泰大额获融,安进ADC加速

  • 电子行业周报:康12月表现强于预期,华为新年传递前行欣欣向荣

    电子行业周报:康12月表现强于预期,华为新年传递前行欣欣向荣

  • 关注中药细分板块投资机会

    关注中药细分板块投资机会

    粤开证券
    15页
    2023-01-09
  • 半夏宏观对冲12月月度观点

    半夏宏观对冲12月月度观点

    半夏投资
    4页
    2023-01-09
  • 中国医药、医疗行业:生化集采结果符合我们预期,正畸集采结果温和

    中国医药、医疗行业:生化集采结果符合我们预期,正畸集采结果温和

  • 医药行业研究:第十版新冠诊疗指南发布,关注常规医药复苏与医药创新

    医药行业研究:第十版新冠诊疗指南发布,关注常规医药复苏与医药创新

    医药商业
      新冠跟踪   月 6 日,根据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及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相关要求,结合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特点和感染者疾病特征,卫健委组织专家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相关内容进行修订,形成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   1 月 3 日,信立泰发布公告, 3CL 蛋白酶抑制剂 SAL0133 片获得 IND批准, 开展治疗成人轻型/普通型新冠适应症 I期临床试验。   1月 5 日,康希诺宣布其新型冠状病毒 mRNA 疫苗 CS-2034 在一项评估序贯加强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的临床研究中取得了积极的阶段性数据。    国内疫情反复,新增确诊病例和新增重症病例继续呈上升趋势。 全球疫情反复, 新增病例明显上升。 XBB.1.5 在全球占比上升至 18%,在美国占比 27.6%。周观点更新   1月份医药创新催化不断, 药品板块关注创新复苏,看好 2023 年医保谈判、全球创新进展等因素催化下的创新药行情。 关注药品板块疫后复苏对 2023 年的积极影响,当前时点建议关注龙头药企估值修复、创新型 Biotech 研发进展、 估值底部企业有机会出现反转及中医药方向。    随着 1 月份创新催化剂的不断落地,创新产业链有望迎来估值持续修复。 CXO 板块作为 2023 年的重点方向,业绩有韧性,成长确定性强,节奏有差异。关注龙头企业底部布局机遇,龙头企业估值有望随着季度业绩和新签订单的释放得到持续修复。   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发展,疫情防控方向重点关注新冠特效药和新冠疫苗研发进展,关注仿制药研发、国产特效药差异化研发的进度和进程。   医药先进制造方向继续关注原料药板块及医药上游供应链。原料药板块盈利能力逐渐恢复,产业升级+产业延展驱动板块持续稳健发展。 上游供应链关注贴息政策催化下科学仪器国产替代拐点加速进程(预计2023 年会是相关订单持续落地的元年),以及试剂耗材领域国产替代的持续放量及疫情受损部分业务的持续恢复。   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 药明生物、康龙化成、 药明康德、 阳光诺和、聚光科技等。   风险提示   新冠疫情风险,研发风险,销售风险,订单风险,政策风险等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8页
    2023-01-09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