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0656)

  • 首席营周刊

    首席营周刊

    汇正财经
    12页
    2023-01-13
  • 投资价值分析报告:多领域产品结构助力抢占市场变化先机,三大高增长赛道打开未来业绩空间

    投资价值分析报告:多领域产品结构助力抢占市场变化先机,三大高增长赛道打开未来业绩空间

    个股研报
      鱼跃医疗(002223)   核心观点   行业发展黄金期,调整战略发力点   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政策大力支持,行业迎来黄金发展期。公司调整战略方向,在持续发展血压监测、体温监测、中医设备、手术器械等基石业务的基础上,重点聚焦呼吸与制氧、血糖及POCT、消毒感控三大核心赛道,并对急救、眼科、智能康复等高潜力业务进行积极孵化。   疫情带动相关产品需求激增   公司2015年-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从2,103.74百万元增长到6,894.31百万元,2015-2019年CAGR为21.84%。2020年,受国内外疫情影响,呼吸机、制氧机、消毒感控等与疫情相关产品需求激增,海外订单爆发式增长,增长率高达45.08%。随着我国疫情“放开”,未来国内市场有较大可能复制2020年、2021年的海外订单增长趋势。   通过自身研发、外延式并购,不断延长产业链   公司在不断提升自有产品竞争力的同时,还将产业成功延伸到行业其他细分领域。目前,公司拥有产品品类达600多种,产品规格近万个。覆盖多领域的产品结构,给公司带来了较强的风险抵抗能力与应对各种突发市场状况的较快响应速度,有效保持公司在医疗器械行业的整体竞争能力。   持续血糖监测需求带动板块收入高增长   通过收购拥有了在糖尿病及传感器技术领域成熟可靠的技术、生产系统与持续血糖监测产品,公司糖尿病护理板块2022上半年营收同期增长35.29%。中国是世界糖尿病病人最多的国家,快速增长的糖尿病患者人群形成了巨大的血糖管理需求。   公司盈利预测与估值   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022.76/8,213.87/9,345.72百万元,YOY分别为1.86%/16.96%/13.78%;EPS分别为1.47/1.73/1.98元/股,YOY分别为-0.61%/18.04%/13.96%。根据合理估值测算,结合股价催化剂因素,给予公司六个月内目标价为34.5元/股,给予公司“推荐(首次)”投资评级。   投资风险提示   国内疫情造成的业绩波动,并购带来的商誉减值风险,行业发展不及预期
    华通证券国际有限公司
    36页
    2023-01-13
  • 化工行业投资组合(1月份)

    化工行业投资组合(1月份)

    化学制品
      石化:行业2022Q4业绩前瞻   2022年四季度,油价有所下降,整体仍处高位,上游油气及油服类企业盈利景气有望保持;受高油价以及市场对需求衰退担忧影响,炼化行业整体仍面临较大压力,下游化工品中白油、重芳烃、己二酸等价差扩大。在天然气方面,进入采暖季后欧洲天然气价格持续上升,预计行业将继续保持景气。建议关注:(1)低估值、受益疫情缓解的民营炼化、化纤龙头新凤鸣、恒力石化、东方盛虹、荣盛石化、桐昆股份等;(2)能源价格高位震荡,关注中国海油、广汇能源、新奥股份,以及油服龙头中海油服等。(3)白油,重芳烃价差环比扩大,关注相关标的博汇股份等。   风险提示:原油价格大幅波动;石化产品价格、价差下滑等。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38页
    2023-01-13
  • 维生素AD龙头,管理结构改善,聚焦主业发展

    维生素AD龙头,管理结构改善,聚焦主业发展

    个股研报
      华特达因(000915)   投资要点:   理顺治理结构,聚焦儿药。2020年,公司实控人由山东大学变更为山东省国有资产股份有限公司,去年8月完成董事会换届,子公司达因药业为公司收入和利润贡献的主体,为山东省国投激励试点企业,已经制定了长期的业绩考核和激励计划,公司治理结构已经理顺。今年已经剥离环保业务,其他业务有望陆续剥离,未来将聚焦医药主业,聚焦儿药领域。   伊可新扩大儿童适用年龄,并分规格提价,推升市场天花板。伊可新在儿童维生素AD滴剂市场占有率超60%,已经实现了渠道全覆盖。2022年起,伊可新扩展适用年龄至6岁,并分规格陆续提价完成,上半年粉色包装增长率超40%。基于对未来不同生育率下的出生人口测算,在低、中、高生育率假设下,预测2026年伊可新终端销售额有望超过31亿、34亿、40亿。   二线品种丰富,未来持续发力。公司二线品种丰富,维矿类产品除伊可新外,还推出了伊D新(维生素D滴剂),伊佳新(右旋糖酐铁颗粒),盖笛欣(复方碳酸钙泡腾颗粒),伊甘欣(甘草锌颗粒)等产品。此外,公司还将品类延伸至治疗领域,近日盐酸托莫西汀口服溶液获批上市,二线品种和治疗类品种有望借助伊可新完善的渠道覆盖,实现快速上量,助推业绩持续增长。   盈利预测、估值分析和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23.3亿元、28.8亿元、35.1亿元,增速分别为15.1%、23.3%、22.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5亿元、7.0亿元、8.7亿元,增速分别为45.3%、26.0%、24.7%,对应EPS分别为2.4、3.0、3.7元。以1月9日收盘价计,对应PE分别为18.3倍、14.5倍和11.6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B”评级。   风险提示:生育率降低风险,研发及新药上市、销售不及预期风险,疫情反复,政策变动风险等。
    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7页
    2023-01-13
  • 口腔种植体系统省级联盟采购开标点评:植体降幅符合预期,种植牙渗透率有望提升

    口腔种植体系统省级联盟采购开标点评:植体降幅符合预期,种植牙渗透率有望提升

    医疗服务
      投资要点   事件:2023年1月11日,四川省药械集中采购及医药价格监管平台发布《川药招【2023】9号口腔种植体系统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拟中选结果公示》。   种植体系统降幅符合预期,较集采前中位采购价平均降幅55%。2022年12月23日,四川省医保局官网发布《口腔种植体系统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公告(第2号)》,公布了口腔种植体系统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相关文件:采购品种以种植体、修复基台、配件包各1件组成种植体产品系统,采购周期3年。此次口腔种植体系统集采联盟共有55家企业参与,从拟中选结果来看,其中39家拟中选、中选率71%。本次集采根据种植体材质分为四级纯钛种植体产品系统和钛合金种植体产品系统共两个产品系统类别,中选价格区间在约600元至1850元左右。其中四级纯钛种植体产品系统(首年采购需求量为249.5万套、首年意向采购量为225.4万套)拟中选平均价格925元,较最高有效申报价(2380元/套)降幅为61%;钛合金种植体产品系统(首年采购需求量为37.5万套、首年意向采购量为33.9万套)拟中选平均价格860元,较最高有效申报价降幅为64%。根据国家医保局相关信息,本次拟中选产品平均价格与集采前中位采购价相比,平均降幅55%,预计本次集采价格将于今年3月下旬到4月中旬落地执行。   中高端品牌降价温和,价格带差距实质性缩小,种植牙渗透率有望提升。分品牌来看,定位中高端的欧美系品牌普遍降幅较为温和,其中士卓曼中标4款,最低/最高中标价分别为873元/套、1855元/套,较最高有效申报价降幅分别为63%、22%;登士柏西诺德中标2款,最低/最高中标价分别为1020元/套、1853元/套,较最高有效申报价降幅分别为57%、22%。而定位中低端市场的国产及韩系品牌普遍降幅在60%以上。考虑到此前国家医保局发布专项治理通知,将单颗常规种植牙的医疗服务价格明确在4500-6300元,耗材与服务收费加总之后不同品牌整体打包费用的差距实质性缩小,我们预计消费者对于价格敏感度将会降低,种植牙渗透率有望提升。根据我们此前发布的种植牙行业深度报告《千亿种植牙市场正启航,看好产业链国产化机遇》,2011-2020年间国内种植牙数量复合增速高达46%,2020年种植量约400万颗(约每万人种植牙数28颗),渗透率与发达国家(韩国每万人约500颗种植牙)相比仍然较低,支付可及性的提升有望使得种植牙迅速实现平民化,带来千亿以上的终端市场规模。   民营口腔服务龙头有望迎来业绩+估值的双重修复,看好产业链国产化机遇。种植牙市场供需不平衡仍然存在,降价有望带来需求爆发,会进一步加大供需缺口。考虑到种植牙医学习曲线较短,大型民营口腔连锁医生产能更具弹性,有望承接更多增量需求。此外,集采背景下个体诊所低价种植牙引流的营销策略失效,尾部机构加速淘汰,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以通策医疗、瑞尔集团为代表的民营口腔服务龙头有望迎来业绩+估值的双重修复。看好种植牙需求爆发下的产业链国产化机遇,建议重点关注产业链相关标的:正海生物、奥精医疗等。   风险提示事件:降价幅度超预期风险;疫情影响门诊恢复风险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页
    2023-01-13
  • 中外成长股图鉴-月度案例研究:医疗服务:增速、利润与估值兼得的选择

    中外成长股图鉴-月度案例研究:医疗服务:增速、利润与估值兼得的选择

    医疗服务
      核心观点   医疗服务板块:增速、利润与估值兼得的选择   我们认为,高成长的医疗服务板块个股符合我们当前选择已盈利成长股的风格判断。1)增速高。当前市场判断港股医疗服务板块23年营收增速28%,EPS增速36%;2)盈利能力强。医疗服务板块净利润率为15%;3)估值合理。医疗服务板块当前23年市盈率在35倍附近,与EPS增速基本相当;4)相对优势。港股医疗服务板块个股相比A股的折价在40%-50%。   医疗服务板块的增长要素:市场好,管理强   港股和A股中,优质的医疗服务公司往往在某专科领域深耕。在评价科室时,我们认为有三个要素:1)科室需求的刚性和弹性,这影响个股的投资节奏;2)市场供需格局(适用刚性需求);3)市场渗透率情况(适用弹性需求)。管理模式的先进性是医疗服务企业的核心要素。一方面,集团必须解决异地扩张难,优质医生资源获取难的痛点,这需要形成独树一帜的扩张策略;另一方面,并购是医疗服务公司重要的拓店方式,通过并购实现价值创造取决于协同效应,这主要通过复制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强大的供应链等手段实现。   案例研究一:固生堂(2273HK)   固生堂是线上线下结合的中医服务龙头。公司的壁垒主要在于顶尖名医资源的积累和对发达地区的覆盖。基于其丰富的名医资源、完善的地理覆盖、先进的商业模式、以及精细的运营,固生堂已经进入了强者更强的正向循环。未来,固生堂的增长点一方面在于分支机构的加速扩张;第二方面在于医生资源的丰富带动单店创收潜能得到进一步释放;第三方面在于消费升级下居民对健康的追求进一步提升。市场目前认为公司在23-24年有望维持30%以上的利润增速,目前23年PE估值在36倍附近。   案例研究二:海吉亚医疗(6078HK)   海吉亚医疗是一家肿瘤特色综合性医疗服务集团,在放疗领域尤为擅长。公司的壁垒主要在4个方面:1)资金,放疗设备本身单价高,且有较高的环境影响评估要求,许多单体医院难以满足;2)声誉,在异地扩张获取医生资源时,品牌和声誉是重点,公司在异地扩张上经历了从初步的举步维艰到现在的一马平川;3)管理,公司市场化的薪酬激励带来效率的提升;4)规模,带来强大的供应链。海吉亚医疗将长期受益于肿瘤科需求的强刚性以及供不应求的市场格局,通过床位扩张实现快速增长。目前,市场对公司23-24年的盈利增速判断在30%以上,23年PE为41倍。   案例研究三:锦欣生殖(1951HK)   锦欣生殖是一家以体外受精(俗称试管婴儿)为核心业务的生殖科连锁医疗服务机构。这是一个重度依赖声誉的行业,同时牌照也构成对新进入者的重大壁垒。由于疫情后许多患者选择延缓备孕,且公司正在进行扩张后的休整,管理层认为公司会在23年下半年开始重新发力增长。目前公司的23年PE约为24倍,性价比较高。   风险提示:行业监管政策的不确定性;不良事件导致的声誉风险;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0页
    2023-01-13
  • 医思健康(02138)港股公司首次覆盖报告:封关期深耕本土逆势扩张,开关后弹性可期

    医思健康(02138)港股公司首次覆盖报告:封关期深耕本土逆势扩张,开关后弹性可期

  • 巨子生物(02367):重组胶原蛋白龙头,高成长高盈利兼具

    巨子生物(02367):重组胶原蛋白龙头,高成长高盈利兼具

  • 业绩预告点评:预告业绩稳健增长,关注Q4新签大品种

    业绩预告点评:预告业绩稳健增长,关注Q4新签大品种

    个股研报
      百洋医药(301015)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度业绩预告。预告实现归母净利润4.70至5.10万元,同比增长11.16%至20.6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75至5.15亿元,同比增长14.94%至24.62%。其中,第四季度单季实现归母净利润1.26至1.66万元,同比增长10.53%至45.6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08至1.48亿元,同比增长-4.42%至30.97%。   公司业绩增速稳健,预计核心产品较快增长。公司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保持稳定增长,运营的品牌数量不断增加,逐渐打造出了优势的品牌矩阵,提升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与经营业绩。公司核心品牌运营业务毛利率远高于批发和零售业务,是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公司业绩增速稳健,虽然收入增速受剥离批发业务拖累,但公司核心品牌运营业务较快增长将推动公司整体利润保持快速增长。   四季度拿下阿斯利康沙格列汀片商业化运营权。2022年11月11日,公司公告批露与阿斯利康签署了关于沙格列汀片(商品名:安立泽)的推广及销售业务协议,约定阿斯利康授权百洋作为特定医院渠道内推广产品的独家推广商,在协议有效期内且在特定医院渠道内独占和排他(包括针对阿斯利康及其关联方)地推广产品;以及授权百洋作为在零售渠道内销售和推广产品的独家一级经销商,在协议有效期内且在零售渠道内独占和排他(包括针对阿斯利康及其关联方)地经销和推广产品。该药物进入中国十余年,是经典口服降糖药物,预计本次合作能充分发挥跨国药企与中国本土第三方商业化平台在各自领域的专业和优势,增厚公司业绩。   投资建议:公司发展思路清晰,以专业化的医药品牌运营迎接国内创新药发展浪潮,医药CSO业务在国内有较好的市场前景。我们预测2022-2024年营业收入为75.09/81.61/91.35亿元,归母净利润为5.05/6.28/8.04亿元,对应EPS为0.96/1.20/1.53元,对应PE为28/22/17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使得医院诊疗用药需求减少的风险、新签约产品运营推广进度不达预期的风险、医药销售合规的风险等。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01-12
  • 下半年业绩持续承压,透析器新品完成国内获批

    下半年业绩持续承压,透析器新品完成国内获批

    个股研报
      健帆生物(300529)   2023年1月11日,公司发布2022年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8.38~10.77亿元,同比-30%~-1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7.72~10.11亿元,同比-32%~-11%。单季度来看,预计2022Q4实现归母净利润-0.36~2.04亿元,同比-111%~-3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48~1.92亿元,同比-115%~-40%。   经营分析   下半年业绩表现承压,费用投入显著增长。公司2022下半年业绩承压,主要原因包括1)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同时疫情在全国各地散发,经销商资金紧张及购货能力下降;2)成本方面,报告期内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且公司金鼎、湖北等产业园陆续投入使用,导致产品生产成本持续增加;3)费用方面,公司加大人才引进和研发投入,销售费用、研发费用同比有较大幅度增长。预计后续随国内疫情形势逐步好转、院内诊疗与需求不断恢复情况下,公司业绩增长有望重回高增长轨道。   透析器新品国内完成注册获批,血液净化领域不断拓展。四季度公司新产品一次性使用血液透析器、柠檬酸消毒液分别取得注册证,其中透析器产品共13个品规,此前已在2022年3月获得欧盟CE认证,未来将于公司现有灌流器产品产生协同作用,进一步巩固公司在血液净化领域的整体竞争力,提供新的收入增量。   灌流器临床研究成果持续公布,行业龙头地位稳固。2022年下半年国际血液净化领域权威医学杂志《BloodPurification》上发表了健帆HA130多中心RCT临床研究,充分证明血液灌流器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血液灌流技术进一步得到国际医学界的认可,公司在树脂灌流领域龙头地位进一步稳固。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基于四季度实际业绩情况,我们下调公司2022-2024年业绩29%、24%、27%。预计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86、14.68、19.11亿元,同比-18%、49%、30%,EPS分别为1.22、1.82、2.37元,现价对应PE为25、17、1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产品研发不达预期;医保控费政策导致产品降价风险;产能建设及使用不达预期;产品推广及需求不达预期。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1-12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