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0906)

  • 23年一季报点评:坚定转型聚焦大健康,剥离地产业务后业绩改善可期

    23年一季报点评:坚定转型聚焦大健康,剥离地产业务后业绩改善可期

  • 一季报超预期,海内外扩张稳步推进

    一季报超预期,海内外扩张稳步推进

    个股研报
      怡和嘉业(301367)   投资要点   一季报超预期:2022年实现收入14.15亿元(+114%)和归母净利润3.80亿元(+161%)。分业务来看,家用呼吸机业务实现收入11.71亿元(+195%),耗材业务实现收入1.98亿元(+21%),医用产品业务实现收入0.44亿元(-57%)。呼吸机业务实现较大增长,主要系受竞争对手产品召回影响,美国市场销量大增所致;医用产品的销售较去年同期均有所下降,主要系2022年1-10月医用产品的需求有所下降,11-12月因原材料供应紧张无法及时响应市场需求。2023年一季报实现收入4.8亿元(+132%)、归母净利润1.55亿元(+192%)。2023年一季度营收和利润增速超出市场预期,公司国内外业务稳步推进,产品需求增加下实现营收大幅增加。   借机加速海外扩张,提升品牌影响力:公司系国内少有专注于呼吸健康领域设备和耗材的生产厂家,深耕海外市场多年,受益于竞争对手产品召回,公司凭借产品高可靠性和性价比优势加速海外扩张,依托境外合作经销商3B实现产品快速放量,2022年全年境外营收占比达84.72%,产品销售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海外主流国家认可,品牌影响力有望进一步提升。未来巩固优势区域,加快营销网络拓展,实现国内外销售业绩的可持续增长。   高度重视研发,研发成果丰厚:公司2022年研发投入0.73亿元(+51%),加快产品更新迭代,保持产品核心竞争力。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458项国内专利,其中国内发明专利81项、国内实用新型专利284项、国内外观设计专利93项;国际专利85项;软件著作权69项。自主掌握了主营产品的核心技术,并为后续新产品研发并成功商业化提供有力的支持。   股权激励彰显发展信心:公司拟向高级管理层和部分核心业务人才发布股权激励计划,授予不超过64.00万股的限制性股票,占当前公司股本总额6400万股的1.00%。业绩考核目标为以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基数,2023、2024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30%、60%,彰显公司发展信心。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收入分别为18.91/23.57/30.39亿元,增速34%/25%/2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9/6.71/8.73亿元,增速34%/32%/30%,对应PE分别为34/26/20倍。公司系国产家用呼吸机龙头,海内外业务发展势头向好,预计业绩持续增长,首次覆盖,给予“增持”建议。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失败风险;产品降价风险;市场竞争风险。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04-28
  • 培养基稳步增长,CDMO值得期待

    培养基稳步增长,CDMO值得期待

    个股研报
      奥浦迈(688293)   业绩简评   2023年4月27日公司披露年报,2023第一季度实现营收0.68亿元(-6.53%);实现归母净利润0.24亿元(-4.26%)。表观业绩增速略有下滑,主要系去年同期IVD企业对于培养基采购量临时提升和备货需求,剔除主要IVD企业客户采购培养基收入后,1Q23收入同比稳中有升。   经营分析   培养基主业稳步增长,客户研发管线数量快速提升。考虑到去年一季度IVD企业对于培养基采购量临时提升和备货需求,剔除主要IVD企业客户采购培养基收入后,收入同比稳中有升。截至目前,公司已有125个(+14)已确定中试工艺的药品研发管线使用公司的细胞培养基产品,具体看目前有临床前阶段72个(+2)、临床I期阶段25个(+6)、临床II期阶段10个(+3)、临床III期阶段17个(+3)、商业化生产阶段1个。随着客户研发管线的逐步推进,将进一步推动放大对培养基产品需求,为公司带来一定的收入增量。(注:括号内为较2022年末管线变化数量)   CDMO募投项目即将完成验证,值得期待。去年由于受资本寒冬等不利因素影响,部分项目暂缓推进。随着大环境逐步回暖,以及公司CDMO募投项目的稳步建设,预计将于上半年完成验证,有望大幅提升公司CDMO服务能力与竞争力。   加大研发投入,持续加强竞争力。1Q23公司研发投入合计973万元(+81.11%)。同时,公司进一步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去年11月与华东理工大学共同设立“奥华院”,也于1Q23处于先期投入阶段。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预计2023-2025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48/2.11/2.91亿元,对应PE分别为56/39/28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大客户流失风险;新客户拓展不及预期风险;培养基产品开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等。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4-28
  • 东华软件(002065):不只是算力,医疗IT三大预期差

    东华软件(002065):不只是算力,医疗IT三大预期差

  • 公司事件点评报告:结构优化初见成效,持续扩充品牌矩阵

    公司事件点评报告:结构优化初见成效,持续扩充品牌矩阵

    个股研报
      百洋医药(301015)   事件   百洋医药发布2022年报和2023年一季报:2022年实现营收75.10亿元,同比增长6.5%;归母净利润5.02亿元,同比增长19.08%。2023年Q1实现营收16.86亿元,同比下降9.35%;归母净利润1.22亿元,同比增长39.78%。   结构优化,利润端增长显著   2023年Q1实现营收16.86亿元,同比下降9.35%,主要系批发配送业务和零售业务营收同比下降所致,2023年Q1批发配送业务和零售业务分别实现营收6.77、0.86亿元,同比下降27.56%、8.57%。在营收下降的情况下,2023年Q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9.78%,主要为公司的主营业务品牌运营业务毛利额贡献显著提升所致,2022年品牌运营业务毛利额占比为81.87%,2023年Q1毛利额占比提升至84.03%,结构优化初见成效。   核心品种稳定放量,新品牌不断注入活力   2022年公司核心品牌迪巧系列实现营业收入16.28亿元,同比增长18.16%;海露系列实现营业收入4.27亿元,同比增长43.09%;罗氏制药的肿瘤创新药产品实现营业收入1.41亿元,同比增长92.65%;泌特系列实现营业收入3.29亿元,同比增长6.00%;安斯泰来系列实现营业收入4.14亿元,若还原两票制业务后计算,实现营业收入5.84亿元,同比增长31.19%。核心品牌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同时公司积极拓展新的合作品种,公司聚焦OTC及大健康、OTX等处方药、肿瘤等重症药、高端医疗器械四大品类形成多品牌矩阵,2022年公司新增运营品牌创新药企上海谊众的紫晟、跨国药企阿斯利康的安立泽、罗氏制药的罗盖全等,2022年罗盖全实现营业收入1.10亿,品牌运营能力获认可。   盈利预测   我们预测公司2023E-2025E年收入分别为81.07、89.79、100.0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45、8.15、9.92亿元,EPS分别为1.23、1.55、1.89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3.6、18.7、15.3倍,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品牌运营业务集中风险,合作销售不及预期等风险。
    华鑫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5页
    2023-04-27
  • 春立医疗(688236):1Q利润短暂承压,看好全年业绩恢复

    春立医疗(688236):1Q利润短暂承压,看好全年业绩恢复

  • 23Q1业绩恢复增长,股权激励有望奠定业绩基础

    23Q1业绩恢复增长,股权激励有望奠定业绩基础

    个股研报
      伟思医疗(688580)   事件   公司发布 2022 年年报和 2023 年一季报, 2022 年实现营业收入 3.22 亿元 ,同比降低 25.21%,归母净利润 0.94 亿元,同比降低 47.23%,扣非归母净利润 0.77 亿元,同比降低 48.99%。   2023 年 Q1 实现营业收入 0.96 亿元 ,同比增长 76.57%,归母净利润 0.3亿元,同比增长 76.85%,扣非归母净利润 0.26 亿元,同比增长 190.81%。2022 年业绩承压, 23Q1 恢复增长,股权激励有望奠定业绩基础,提升公司凝聚力   2022 年业绩承压,分业务板块: 2022 年磁刺激收入 1.36 亿元,同比降低19.54%,电刺激 0.59 亿元,同比降低 53.99%,电生理 0.50 亿元,同比降低 16.55%,耗材及配件 0.58 亿元,同比降低 2.33%。   2023 Q1 恢复增长明显, 根据股权激励目标 23-24 年收入比 22 年增长不低于 50%/80%,对应 4.82/5.79 亿元;利润比 22 年增长不低于 60%/110%,对应 1.50/1.97 亿元。   本激励计划拟授予限制性股票数量为 124.95 万股,约占 2023 年 4 月 25 日总股本的 1.82%; 计划首次授予激励对象共计 118 人,占 22 年末员工总数的 17.20%; 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 26.50 元/股; 有效进行人才激励, 提升公司竞争力。   产品研发持续推进, 聚焦康复基石业务,着力培养泌尿和医美新兴业务2022 年公司持续扩展产品管线,磁刺激产品、康复机器人产品、电生理产品、射频、皮秒激光等产品均取得预期进展。其中,二代盆底功能磁刺激仪、二代经颅磁刺激仪等顺利取证,实现迭代升级,康复机器人平台的上下肢和床边主被动康复训练系统取得注册证,上肢运动康复训练系统注册进展到最后阶段,并于 2023 年 1 月取得注册证。   公司 2022 年以收购科瑞达激光为契机, 科瑞达是国内首批取得钬激光治疗机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的企业, 进一步提升泌尿相关科室拓展及激光技术自主研发能力;持续加码投入医美能量源市场主流的皮秒激光、射频、塑形磁产品,对标国际标杆,助力国产替代进口,陆续进入注册申报阶段。   盈利预测与估值评级   考虑 2022 年基数较低仍需逐步恢复,我们下调 2023~2025 年预测归母利润至 1.51/1.97/2.52 亿元(前值 23~24 年 2.92/3.84 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冠疫情反复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公司经营不及预期的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04-27
  • 迈瑞医疗(300760):业绩稳健,趋势向上

    迈瑞医疗(300760):业绩稳健,趋势向上

  • 百诚医药(301096)2023年一季报点评:订单充足收入转化,业务持续高增长

    百诚医药(301096)2023年一季报点评:订单充足收入转化,业务持续高增长

  • 2023Q1业绩如期恢复,康复+医美双轮驱动

    2023Q1业绩如期恢复,康复+医美双轮驱动

    个股研报
      伟思医疗(688580)   主要观点:   事件:   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2022年营业收入3.22亿元,同比下降25.21%,归母净利润9383万元,同比下降47.23%,扣非净利润7659万元,同比下降48.99%。   同时,公司也发布2023年一季报,2023年一季度营业收入9554万元,同比增长76.57%,归母净利润3008万元,同比增长76.85%,扣非净利润2647万元,同比增长190.81%。   事件点评   2023Q1业绩如期恢复,收入超2021年同期水平   2022年由于疫情及公司内部团队调整等原因,公司收入和利润出现下滑,其中电刺激类产品下滑幅度较大(约-53.99%)。公司2023年Q1加大了学术推广等营销活动,营收和利润恢复快速增长,收入水平超过了2021年的8000万元,而且毛利率维持在71.39%的较高水平,销售净利率也保持在31.49%。   2023Q1公司业绩增长,我们认为除了原来占比较大的盆底及产后康复板块快速恢复外,公司在精神和神经康复新产品的助力也起到很大作用,2022年公司推出了二代的经颅磁产品,产品性能国内领先,2023Q1该板块的收入占比预计达到45%。   技术平台不断拓宽,磁刺激、射频、激光技术平台诞生伟生美学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在拓宽自己的技术平台,从最开始的电生理技术,到电刺激、磁刺激领域,公司每一代的技术平台都研发和推出明星单品,从而带动公司业绩高速增长。目前公司深耕磁刺激技术,在医美领域的脉冲磁治疗仪产品(减腰围)也将在2023Q2拿证,未来射频领域、激光领域的医美类设备将在2024H1拿证,伟思美学也将成为公司未来另一大核心板块。   投资建议   综合公司最新公告,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收入有望分别实现4.36亿元、5.49亿元和6.8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达到35.5%、26.0%和23.8%。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1.65亿元、2.08亿元和2.6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达到75.6%、26.2%和25.4%。2023-2025年的EPS分别为2.40元、3.03元和3.80元,对应PE估值分别为32x、26x和20x。展望未来,公司持续改善产品结构,拓展在能量源器械领域的布局,看好公司在医美、康复、泌尿等多个领域的发力,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品种研发及推广不及预期风险;   医疗事故风险;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4-27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