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0760)

  • 维生素景气待回暖,新产品放量可期

    维生素景气待回暖,新产品放量可期

    个股研报
      新和成(002001)   公司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59.34亿元,同比增长6.82%;实现归母净利润36.20亿元,同比下降16.89%。公司发布2023年一季度报告,2023Q1实现营业收入36.12亿元,同比下降16.15%,环比下降10.23%;实现归母净利润6.43亿元,同比下降46.55%,环比增长5.57%。维生素景气有待复苏,看好公司营养品、新材料、原料药等板块多种新产品带来增量,维持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维生素价格持续低迷,营养品盈利承压。2022年公司营养品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09.52亿元,同比下降1.94%;毛利率36.59%,同比下降10.47pct,主要系维生素价格下降所致。根据博亚和讯,2022年维生素产业面临市场需求不及预期等挑战,维生素A(50万IU/g)均价为157元/千克,同比下降49.81%。2023年一季度维生素A(50万IU/g)均价为89.70元/千克,同比下降61.99%,环比下降8.30%;维生素E(50%)均价为74.84元/千克,同比下降15.11%,环比下降7.90%;蛋氨酸(25公斤/件)均价为17.78元/千克,同比下降13.48%,环比下降11.72%。根据公司2022年报,我国是维生素最大生产国,市场总体需求平稳低速增长,市场价格长期呈现周期性波动。随着未来下游需求逐渐恢复、维生素行业景气度回暖,公司营养品板块盈利有望实现修复。   香精香料板块业绩稳健增长,市场空间广阔。2022年公司香精香料板块实现营业收入29.67亿元,同比增长32.04%;毛利率48.97%,较上年提升7.06pct。该板块全年营收占公司总营收的18.62%,较上年提升3.49pct,为公司业绩注入较强支撑。根据GrandViewResearch数据,2022年亚太地区占据了全球香精香料市场的最大份额,达到31.40%,未来公司香精香料板块发展空间广阔、前景可期。   公司新项目、新产品开发建设持续推进。根据2022年年报,公司5,000吨/年维生素B6、3,000吨/年B12正常生产、销售;500吨/年氮杂双环项目开始生产并销售,已打通工艺路线,处于不断提升工艺、进行技术改进的过程中。公司营养品板块蛋氨酸二期25万吨/年项目中10万吨装置平稳运行,综合竞争优势持续提升,15万吨装置按照进度有序推进,预计于2023年6月建成;公司部署液体蛋氨酸项目,合资建设18万吨/年液体蛋氨酸(折纯)生产装置;3万吨/年牛磺酸项目、5,000吨/年薄荷醇项目、7,000吨/年PPS进入试车阶段,己二腈项目处于中试阶段。随着新项目有序放量,公司业绩有望持续提升。   估值   因维生素需求疲软以及价格持续走弱等影响,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5年EPS分别为1.26元、1.51元、1.64元,对应PE分别为13.6倍、11.3倍、10.4倍。看好公司多种新产品逐步放量带来的增量,维持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项目投产不及预期,产品价格大幅下滑,下游需求持续低迷。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5-05
  • 振德医疗(603301):常规业务增长稳健,聚焦医疗+健康,内研外拓持续发力

    振德医疗(603301):常规业务增长稳健,聚焦医疗+健康,内研外拓持续发力

  • 东诚药业(002675)2022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点评:23年一季度医院诊疗秩序恢复,核药需求复苏明显

    东诚药业(002675)2022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点评:23年一季度医院诊疗秩序恢复,核药需求复苏明显

  • 倍加洁(603059):持续加码口腔大健康赛道

    倍加洁(603059):持续加码口腔大健康赛道

  • 华熙生物(688363)2023Q1季报点评报告:业绩短期承压,看好Q2功能性护肤边际改善

    华熙生物(688363)2023Q1季报点评报告:业绩短期承压,看好Q2功能性护肤边际改善

  • 2022年年报点评:营收稳增业绩承压,财务健康投资聚焦

    2022年年报点评:营收稳增业绩承压,财务健康投资聚焦

  • 华熙生物2023Q1季报点评报告:业绩短期承压,看好Q2功能性护肤边际改善

    华熙生物2023Q1季报点评报告:业绩短期承压,看好Q2功能性护肤边际改善

  • 2022年报及2023一季报点评:生猪出栏稳增,种业静待花开

    2022年报及2023一季报点评:生猪出栏稳增,种业静待花开

    个股研报
      大北农(002385)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324.0亿元,同比增长3.4%;实现归母净利润0.6亿元,同比增长112.6%。2023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77.8亿元,同比增长20.4%;实现归母净亏损3.1亿元,亏损同比扩大31.3%。   饲料主业略有下滑,原料价格高企影响盈利水平。2022年,受到下游需求相对低迷的影响,公司主业饲料业务实现收入222.9亿元,同比下滑1.8%;实现销量531.5万吨,同比下降9.9%(剔除合并报表范围变化的影响,饲料销售量同口径同比下降5.33%),其中猪饲料销量408.6万吨,同比下降10.7%,水产料销量43.0万吨,同比增长1.1%,反刍饲料销量63.6万吨,同比增长10.6%;受到上游原材料价格高企的影响,饲料业务毛利率同降1.67pct至11.5%。   生猪业务量价齐升,维持全年猪价前低后高判断。2022年,受益于下半年猪肉价格行情较好,公司的控股子公司销售生猪收入54.7亿元,同比增长16.3%。公司控股子公司生猪出栏264.3万头,同比增长5.2%。今年一季度,公司控股子公司实现生猪销售88.2万头,同比增长41.8%,实现销售收入14.1亿元,同比增长70.0%。我们仍然维持23年猪价“前低后高”走势的判断。供给端:在当下小幅亏损的市场环境中,以散户为代表的养殖主体补栏积极性正逐步转弱,且北方疫病影响仍在持续;需求端:宏观“弱复苏”及微观B端餐饮市场修复均能较好支撑23Q2后的生猪行情。我们预计2022年5月后增加的生猪产能释放将与消费复苏形成中和,后续可能构建出季节性旺季效应。   种子业务快速扩容,转基因业务贡献新增长点。2022年,公司种子销售数量为4,183.3万公斤,同比增长74.8%;销售收入为9.4亿元,同比增长68.4%。其中,水稻种子销售收入3.5亿元,同比增长12.1%;玉米种子销售收入5.6亿元,同比增长146.9%(剔除并表影响,同比增长37.2%)。随着转基因玉米种子商业化进程逐步推进,我们预计转基因业务有望为公司贡献新增长点。   投资建议及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的控股子公司2023年出栏量有望达到370万头,2023-2025年营收分别为403.9/465.8/526.6亿元(2023-24年前值为430.8/490.9亿元),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6/12.7/14.3亿元(前值为15.7/20.4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26/0.31/0.34元(前值为0.38/0.49元)。考虑到公司的高成长性,我们给予公司2023年37倍PE(前值为30倍),目标价从11.4元下调至9.5元,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猪肉价格波动、食品安全风险、生猪出栏量不及预期。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12页
    2023-05-05
  • 交接覆盖:应收账款绝对额持续减少,常规业务恢复向好

    交接覆盖:应收账款绝对额持续减少,常规业务恢复向好

    个股研报
      金域医学(603882)   公司2022年营收154.67亿元(同比增长29.58%),归母净利润27.53亿元(同比增长24.02%)。2022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19.48亿元。截至2022年底公司应收账款70.25亿元,信用减值损失2.56亿元。   公司2023年Q1营收21.18亿元(同比下降50.19%,其中常规业务同比增长19.52%),归母净利润1.50亿元(同比下降82.40%),我们认为主要原因为新冠相关核酸检测业务减少。截至3月31日公司应收账款65.89亿元,信用减值损失1.48亿元。   我们认为,公司应收账款绝对额持续减少,信用减值损失保守合理计提,我们预计新冠核酸检测业务高基数影响风险逐步降低。同时公司仍保持Q1整体常规业务19.52%同比增长,我们认为公司常规业务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高。   产品创新力度空前。公司拥有检验技术79类,2022年新开发项目超过600项,在推动产品持续升级迭代的同时,对外提供服务项目总数超过3600项。在实体肿瘤、血液病、神经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等重点疾病领域,陆续推出了血液肿瘤CAR-T全流程监测、首个NMPA获批肺癌甲基化筛查项目等众多特色检测项目。率先推出罕见病原体检测、AD(阿尔兹海默症)血液早筛、RNA全转录组测序、全癌种实体瘤检测和溶酶体贮积症检测等产品。基于靶向高通量测序技术(tNGS)自主研发的病原学靶向检测套餐,迅速弥补了现有感染性疾病临床检测技术的部分局限性,为临床提供了快速、精准、高性价比的靶向测序服务,推动病原诊断市场发生深刻变化。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认为,金域医学是国内ICL龙头,公司常规业务维持高速增长,我们预计23-25年EPS分别为2.82、3.83、4.79元,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52.2%、36.0%、25.2%,参考可比公司估值,考虑公司为行业龙头,我们给予公司2023年35倍PE,对应目标价98.56元,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不确定性风险,Drgs等行业政策执行力度和节奏不确定性风险,特检项目竞争格局变化风险。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12页
    2023-05-05
  • 2022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点评:常规产品收入维持高增速,海外业务持续拓展

    2022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点评:常规产品收入维持高增速,海外业务持续拓展

    个股研报
      百普赛斯(301080)   常规产品收入维持高增速。2022全年实现营收4.74亿元(+23.2%),归母净利润2.04亿元(+16.9%),扣非归母净利润1.83亿元(+11.7%)。其中,非新冠产品销售收入3.85亿元(+29.8%),新冠产品销售收入8928万元(+1.1%)。   分季度来看,2022Q4/2023Q1分别实现营收1.22/1.37亿元,分别同比+11.9%/+19.8%,环比增长12.3%,其中2023Q1非新冠产品收入1.19亿元(+32.37%),新冠产品收入1752万元(-27.30%)。   海外业务持续拓展。2022年公司境内/境外分别实现营收1.79/2.88亿元,分别同比+14%/+31%,其中非新冠收入分别为1.45/2.40亿元,分别同比+6.5%/+49.5%。公司现有销售渠道已覆盖亚太、北美及欧洲等地区,同时公司在欧洲、日本等地新设多家海外子公司,进一步开拓国际药企、生物科技公司、科研院所等终端客户。   加大研发投入,丰富产品种类。2022年公司重组蛋白营收3.94亿元(+21.0%),抗体、试剂盒及其他试剂实现营收5778万元(+45.3%),检测服务实现营收1485万元(+31.1%),核心产品重组蛋白维持高增速,其他品类逐步增加覆盖率。2022年公司投入研发费用1.14亿元(+91.2%),拥有研发人员189人(+54.9%),高研发投入有望支撑公司深入拓展细胞与基因治疗、伴随诊断、临床样本分析和临床用药监控等支撑临床应用的相关产品和技术服务,更大范围的满足客户需求。   风险提示:新产品研发失败风险、行业需求不确定性风险等。   投资建议: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百普赛斯是全球领先的蛋白试剂提供商,产品种类丰富,贯穿传统生物药开发流程,同时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布局细胞和基因治疗等前沿疗法领域;深耕工业端客户,产品质量体系形成高壁垒;加速全球化布局,海外收入占比不断提升。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收分别为5.83/7.28/9.1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8/2.88/3.52亿元,目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5/29/23x。结合绝对估值和相对估值,我们认为公司的合理股价区间为113.24~123.07元,相对目前股价有10%~20%的上涨空间。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3页
    2023-05-05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