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99809)

  • 糖尿病管理器械市场行业报告:糖尿病器械潜力十足,CGM市场方兴未艾

    糖尿病管理器械市场行业报告:糖尿病器械潜力十足,CGM市场方兴未艾

    医疗器械
      核心观点   糖尿病患者基数庞大,市场发展潜力巨大。糖尿病是全球患病率最高的慢性病之一,据IDF世界糖尿病报告指出,2021年全球成年糖尿病患者人数达到5.34亿,中国糖尿病报告患者人数达1.4亿人,占全球报告患者总人数的26.2%,且国内糖尿病患病率持续上升。随着未来人口老龄化趋势加深,糖尿病患病人数将持续增加。糖尿病易引起多种并发症,治疗重视度亟需提升。据统计,2021年全球糖尿病医疗开支达到9660亿美元,相比于过去15年上涨了约316%;国内糖尿病医疗开支达到1653亿美元,预计2030年达到1850亿美元,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糖尿病管理器械市场渗透率较低,千亿市场亟待挖掘。据灼识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糖尿病管理器械市场规模为423亿美元,预计2030年达1185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10.9%。2020年国内糖尿病管理器械市场规模为22亿美元,预计在2030年达102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16.7%,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监测器械:国内监测器械仍以血糖仪为主,2019年血糖仪渗透率仅在25%左右,低于全球平均水平60%,且使用频率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国内CGM产品仍处于起步阶段,市场教育有待提升,2020年雅培和美敦力占据国内近85%的市场份额,国产替代空间较大。   治疗器械:胰岛素泵由于其智能和便捷优势,有望成为未来主流治疗器械,目前国产仅微泰医疗产品获批上市,2020年市占率仅3%,仍有较高提升空间。   监测+治疗器械:人工胰腺系糖尿病管理的终极方案,可实现实时调节血糖。目前市场玩家主要系进口厂家,仅有4款产品获得商业化,且国内尚无获批相关产品,蓝海市场有待发掘。   CGM市场方兴未艾,国产重磅新品蓄势待发。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患者管理的基石,GGM较传统血糖仪可提供连续、全面的血糖信息,且患者依从性较高,临床效益渐受认可,未来有望成为监测领域重磅大单品。2020年中国CGM市场规模1亿美元,据灼识咨询预测,预计将以34%的增速增长至2030年26亿美元,国内CGM市场将保持超高速发展。国产产品端来看,2021年国内凯立特CGM产品CT-2、九诺医疗的GN-1、硅基仿生的GS1和微泰医疗的AiDEXG7陆续获批上市,迎来国产CGM商业化元年。鱼跃医疗于23年3月15日宣布CGM新品CT-3上市,三诺革新化三代传感器技术产品iCan预计二季度获批,国产重磅CGM新品接踵而至。随着未来各大厂商发力市场和渠道推广,CGM市场认知和接受度有望进一步提升,利好CGM产品快速放量,推动行业加速扩容。   风险提示:国产新品商业化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各产品研发不及预期。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2页
    2023-03-30
  • 利润端略超预期,工业端持续增长

    利润端略超预期,工业端持续增长

    个股研报
      同仁堂(600085)   事件:   公司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153.72亿元,同比+5.27%;归母净利润14.26亿元,同比+16.17%;扣非归母净利润13.99亿元,同比+15.67%。   分析点评   疫情政策调整下Q4快速恢复,降本增效带来毛利率提升   单季度来看,公司2022Q4收入为44.72亿元,同比+14.09%;归母净利润为4.23亿元,同比+37.60%;扣非归母净利润为4.09亿元,同比+36.37%。四季度恢复明显。   公司整体毛利率为48.80%,同比+1.18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30.10%,同比+0.72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19.98%,同比+1.16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含研发费用)10.15%,同比-0.20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0.03%,同比-0.23个百分点;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30.94亿元,同比-9.69%。   母公司利润增长亮眼,三大子公司全面恢复   母公司报表来看,收入为36.94亿元,同比增长8.87%,归母净利润为10.91亿元,同比增长27.34%。   子公司同仁堂科技、同仁堂国药及同仁堂商业的净利润均有所增长。   同仁堂科技: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92亿元,同比增长10.95%,利润10.02亿元,同比增长15.55%。   同仁堂国药:报告期内,同仁堂国药实现营业收入14.95亿元,同比增长15.76%,利润5.96亿元,同比增长10.39%。海外市场,同仁堂国药立足香港、布局全球,加快推进中医药国际化进程,业务网络覆盖亚洲、大洋洲、北美洲、欧洲主要国家及地区,全球拥有零售终端73家。   同仁堂商业:实现营业收入85.54亿元,同比增长2.75%,利润4.84亿元,同比增长15.17%。同仁堂商业已有门店942家,2022年新设门店24家,闭店2家。   核心产品增长稳健,积极探索科研创新与品种开发   着眼精准营销,落实精品战略。前五名系列(安宫牛黄系列、同仁牛黄清心系列、同仁大活络系列、六味地黄系列及金匮肾气系列)收入45.04亿元,同比增长9.42%,毛利率为60.26%,同比提升1.07个百分点。公司发挥“(外部)平台+(自有)平台”、直供终端、特色品种经销商三大模式组合优势,加大五大OTC重点品种(五子衍宗丸、同仁乌鸡白凤丸、坤宝丸、国公酒、锁阳固精丸)宣传推广力度。   积极探索科研创新与品种开发,筛选经典名方目录先期开发部分品种。围绕公司经营主业,加大科研项目立项,开展经典名方、清脑宣窍滴丸研发工作,对同仁牛黄清心丸等重点品种进行二次开发;完成麦冬等内控标准研究,进行生产质量问题攻关;提前布局解决濒危珍稀药材资源问题。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收入分别178.1/200.9/223.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5.9%/12.8%/11.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9/19.5/22.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8.2%/15.8%/14.6%,对应估值为44X/38X/33X。我们看好公司未来长期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的价格波动;核心品种提价销售不及预期;营销改革不及预期。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3-30
  • 莱茵生物(002166):核心业务稳健扩张,关注新兴品类远期成长

    莱茵生物(002166):核心业务稳健扩张,关注新兴品类远期成长

  • 医药行业《全国中成药集中采购文件征求意见稿》点评:政策相对温和,利好头部企业

    医药行业《全国中成药集中采购文件征求意见稿》点评:政策相对温和,利好头部企业

  • 2022年业绩符合预期,股权激励提振公司信心

    2022年业绩符合预期,股权激励提振公司信心

    个股研报
      怡和嘉业(301367)   事件:   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15亿元,同比增长113.64%;归母净利润3.80亿元,同比增长161.04%;扣非归母净利润3.65亿元,同比增长169.81%。   2023年股权激励计划:拟向管理层及核心业务人才等145人授予限制性股票不超过46万股,占总股本1%,授予价格116.53元/股。业绩考核目标为,以2022年营收为基数,2023和2024年收入增长不低于30%和60%。股权激励彰显公司信心。   点评:   受益于竞争对手产品召回,公司海外市场销售收入大增   受益于竞争对手飞利浦伟康产品召回事件,公司抓住机会,凭借中国供应链优势,以及3B公司在北美市场销售网络的拓展,共同实现了销售额跨越式越长,2020-2022年,公司对3B的销售额分别为1602.38万元、1.77亿元和8.72亿元。2022年公司海外收入达到了11.99亿元,占比约84.73%,同比增长约158.41%。   公司也还在加大海外市场产品注册工作。2022年公司产品国外资质认证通过5项,其中包括FDA认证的双水平无创呼吸机G3和单水平睡眠呼吸机M1Mini系列,并永久有效。截至2022年末,公司仍有处于注册申请中的国外资质认证22项,包括2项FDA、4项CE,以及韩国、巴西、马来西亚、哥伦比亚等全球多个国家的认证,其中仅1项延续注册,其余均为首次注册。   公司盈利能力提升,股权激励绑定员工和公司利益   公司2022年全年实现家用呼吸机销量约85.98万台,2021年全年销量约34.22万台,同比增长151.26%。2022年综合销售毛利率约41.63%,同比减少1.61pp。分项看公司家用呼吸机和面罩耗材毛利率均有提升,分别为37.09%和62.80%,分别同比增加6.65pp和4.59pp。分季度看,2022Q4公司毛利率45.93%,同比增加11.74pp,环比增加7.73pp;净利率27.78%,同比增加14.89pp,环比增加1.83pp,盈利能力逐步回升。   公司同时也发布股权激励方案,拟向管理层及核心业务人才等145人授予限制性股票不超过46万股,占总股本1%。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管理层中除实控人外有股份持有的人数偏少,此次股权激励方案也能进一步增强高管团队、核心业务人员与公司之间的粘性。此次公司层面业绩考核目标为以2022年营收为基数,2023和2024年收入增长不低于30%和60%。尽管未来飞利浦伟康何时回归市场未知,其回归市场后市场竞争格局变化如何,但公司用股权激励考核目标向市场传递信心。   投资建议   考虑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和预期摊销的费用以及公司新发布的2022年年报情况,我们调整2023-2024年公司业绩预测,增加对2025年的业绩预测,预计2023-2025年公司收入分别为18.60亿元、23.83亿元和30.34亿元(前次对2023-2024年收入预测为20.50亿元和26.25亿元),收入增速分别为31.4%、28.1%和27.3%,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4.77亿元、6.34亿元和8.26亿元(前次对2023-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5.53亿元和7.15亿元),增速分别为25.4%、32.9%和30.3%,2023-2025年EPS预计分别为7.45元、9.90元和12.91元,对应2023-2025年的PE分别为31x、23x和18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公司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风险。   公司行业竞争格局恶化风险。   汇率剧烈波动风险。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3-30
  • 汽车、医疗赛道发力带动公司走出向上拐点,23年元宇宙XR业务迎来爆发

    汽车、医疗赛道发力带动公司走出向上拐点,23年元宇宙XR业务迎来爆发

  • 复星医药2022年报业绩点评:创新再发力,看好国际化突破

    复星医药2022年报业绩点评:创新再发力,看好国际化突破

  • 腾讯音乐-SW(01698):在线音乐健康增长,持续夯实音乐版权内容库

    腾讯音乐-SW(01698):在线音乐健康增长,持续夯实音乐版权内容库

  • 巨子生物(02367):业绩高增,胶原蛋白龙头乘势而上

    巨子生物(02367):业绩高增,胶原蛋白龙头乘势而上

  • 爱康医疗(01789):关节放量可期,新品助力持续增长

    爱康医疗(01789):关节放量可期,新品助力持续增长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