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券商报告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91768)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3.09.25-2023.10.01)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3.09.25-2023.10.01)

    仿制药
    投融资
    创新药/改良型新药
    摩熵咨询
    21页
    2023-10-02
  • 2023年9月全球在研新药与靶点月报

    2023年9月全球在研新药与靶点月报

    投融资
    创新药/改良型新药
    特殊审批
    摩熵咨询
    56页
    2023-10-01
  • 氟化工行业快报:配额方案征求意见稿出台,三代制冷剂供给约束有望迎来景气改善

    氟化工行业快报:配额方案征求意见稿出台,三代制冷剂供给约束有望迎来景气改善

    化学原料
      投资要点   事件:9月21日,生态环境部发布《2024年度氢氟碳化物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HCFCs基线值65%暂不全部发放,HCFs按品种发放调整弹性控制10%。1)总量控制:以基线年(2020—2022年)我国HFCs的平均生产量和平均使用量,再分别加上含氢氯氟烃(HCFCs)生产和使用基线值的65%,以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为单位,确定我国HFCs生产基线值为18.52亿tCO2、使用基线值为9.04亿tCO2(含进口基线值0.05亿tCO2)。2)配额分配:分配的配额量为HFCs生产单位、进口单位在基线年实际生产量和进口量,以及针对有进口需求但基线年无海关进口贸易记录的进口单位所设定的进口配额等,按HCFs品种发放。对于配额总量中HCFCs生产和使用基线值65%的部分,2024年暂不全部分配到生产单位和使用单位,生态环境部将根据履约工作进展和相关行业需求,及时商有关部门研究分配方案。3)配额调整:HFCs生产单位可申请调整HFCs生产配额和内用生产配额,包括申请2024年配额时的调整和获得2024年配额后的年中调整。同一品种HFCs配额可在生产单位间进行等量调整。不同品种HFCs调整不得增加总二氧化碳当量,同时任一品种HFCs的配额调增量不得超过该品种配额量的10%。   短期成本支撑,制冷剂价格稳中有升。短期成本端上涨制冷剂攀升,根据百川数据,本周制冷剂价格稳中上涨,R22均价19750元/吨,较上周持平,较上月上涨2.6%,较年初上涨9.72%;R134a均价26083元/吨,较上周上涨1.29%,较上月上涨20.69%,较年初上涨11.7%;R125均价24666元/吨,较上周上涨1.72%,较上月上涨16.28%,较年初下跌13.79%;R32均价在15166元/吨,较上周上涨1.96%,较上月上涨10.71%,较年初上涨16.98%;R410a均价19833元/吨,较上周上涨1.06%,较上月上涨9.59%,较年初下跌6.98%。   投资建议:三代制冷剂配额初步方案出台,对总量和分配以及调整等细则作出了规定,2024年开始三代制冷剂开始冻结并将逐步削减,供给端的约束有利于行业供需格局改善,有利于行业景气回升和企业盈利修复,建议关注制冷剂一体化和弹性标的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永和股份、昊华科技和上游原料萤石标的金石资源。   风险提示:政策不确定性;下游空调汽车需求不及预期;四代制冷剂替代进度超预期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09-29
  • 磷化工系列深度:磷肥供给去化抬高价值中枢,磷矿自给企业成本优势显著

    磷化工系列深度:磷肥供给去化抬高价值中枢,磷矿自给企业成本优势显著

    化学制品
      核心要点   磷肥供给端持续去化,且新增产能受限,价格中枢有望维持较高水平   中国磷肥产能过剩,且生产过程中产生磷石膏等环境问题,国内针对磷铵的政策趋严,落后产能开工受限、逐渐淘汰,供给端持续去化。2022年中国磷酸一铵、磷酸二铵产能分别为1945、2112万吨,产量分别为928万吨、1298万吨,较2018年变化-12.46%、+1.76%,磷肥产量总体下降。自2016年以来,随着“三磷”整治的开展、环保以及能耗政策的趋严,磷铵成为限制类产能,国家出台相关文件严格控制磷铵新增产能,并加快低效落后产能出清。而磷肥需求端关系粮食安全,需求较为刚性。随着供给端持续去化,磷肥价格中枢有望维持较高水平。   2023年1-8月磷肥出口量有所回升,有望缓解国内供应压力   2021年9月,国家发改委等13部门印发通知部署各地做好今后一段时间国内化肥保供稳价工作,其中提到对进出口化肥实施法定检验。化肥出口改为法检后检测时间有一定延长,2022年中国磷酸一铵、磷酸二铵出口量下降46.9%、降42.8%。国内企业主动减少产量缓解供应压力,22H2中国磷酸一铵、磷酸二铵产量分别环比22H1下降22.51%、20.82%。根据卓创资讯数据,2023年1-8月,中国磷酸一铵出口量同比增长15.2%。中国磷酸二铵出口量同比增长51.0%。今年以来磷肥出口量有所回升,有助于缓解国内供应压力。   磷矿石是磷肥原材料中最大成本项,磷矿自给企业成本优势显著   根据云天化2022年年报,磷酸一铵成本中原材料占82.09%,磷酸二铵成本中原材料占82.25%,原材料成本是磷肥主要成本来源。磷肥主要原材料包括磷矿石、硫磺、合成氨,根据卓创资讯,磷酸一铵原材料中磷矿成本占比67.12%,磷酸二铵原材料中磷矿成本占比69.86%,磷矿石是影响磷肥原材料成本的核心因素。根据我们测算,自给磷矿大约能带来1281元成本优势。拥有较多磷矿资源的磷肥企业将获取显著的成本优势,打开盈利空间。   相关标的:云天化、川恒股份、芭田股份。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波动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新产能投产速度不及预期风险。
    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1页
    2023-09-29
  • 骨科行业深度系列一:核心细分赛道政策落地,制度设计不断优化,国产龙头开启发展新篇章

    骨科行业深度系列一:核心细分赛道政策落地,制度设计不断优化,国产龙头开启发展新篇章

    医疗器械
      行业政策端:核心细分领域集采均已落地,规则设计日益优化。   目前,关节类国采、脊柱类国采和创伤大范围联盟集采(覆盖全国大范围地区)均已开展,运动医学市场规模小且主要以国外厂商为主,目前暂时不在集采范围中,核心三大领域集采基本落地,骨科集采政策底已现。   从集采的具体规则设计来看,2021年的关节国采、2022年的脊柱国采和2023年的创伤联盟集采续约,趋势上表现为规则的不断优化和完善,对恶性价格竞争的抑制,以及降价幅度和淘汰机制的更加温和。关节集采通过不同分组、低淘汰率、复活机制等规则防止企业低价冲标,降价幅度相对温和,中选率较高;脊柱集采与创伤的集采续约均增加了保底机制,前者规定以最高有效价为基准降价超60%即可中选,后者更是明确只要企业的申报价格低于最高有效价,即大概率可获得拟中选资格。   在未来集采价格走势的判断上,我们认为骨科已走出政策底,后续出现政策进一步收紧或是价格再下降的概率较低,价格基本企稳。   建议关注骨科重点细分赛道的优质国产龙头。   (1)大博医疗,创伤行业龙头,不断丰富业务布局;(2)威高骨科,中国骨科器械领域龙头,产品线布局全面;(3)三友医疗,疗法创新奠定公司高端产品优势地位;(4)春立医疗,深耕关节领域,积极创新拓展业务领域;(5)爱康医疗,骨科关节领域龙头,业务发展稳中有进,3D打印国内领先;(6)凯利泰,椎体成形微创介入国内领先,产品特色性强。   风险提示:国产替代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导致净利润下降的风险。
    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8页
    2023-09-29
  • 产业基金备案完成,优质体外医院加强扩张信心

    产业基金备案完成,优质体外医院加强扩张信心

    个股研报
      华厦眼科(301267)   投资要点   事件:2023年9月27日,华厦眼科发布公告,公司与中电数字、西海创投、中信信托、跃慷投资共同参与投资华厦壹号产业基金,并签署相关合伙协议。   投资基金情况:根据今年8月25日公告,华厦壹号基金总认缴出资额为4.41亿元,其中公司出资8599.5万元(占比19.5%),中电数字出资1万元,西海创投出资2.2亿元,中信信托出资1.11亿元,跃慷投资出资2450.5万元。   基金内四家优质医院,华中、华东、西南深化布局。华厦壹号将主要对眼科医院及眼科相关产业进行投资和管理,为公司的高速发展提供优质项目储备,加速完善公司全国的眼科医疗服务网络。根据合伙协议约定,华厦壹号已收购四川源聚爱迪眼科医院管理有限公司51%股权,该公司控股成都爱迪眼科医院(成都三甲眼专科,120床,数据来源官网)、恩施慧宜眼科医院(湖北三级眼专科,3200平,126床,125职工,数据来源官网)、微山医大眼科医院(山东二级眼专科)及睢宁复兴眼科医院(江苏二甲眼专科,3000平,80床,60余职工,数据来源官网)。   产业基金助力连锁扩张,长期发展驱动力充足。公司未来五年将按照已经圈定的24省、120左右城市作为重点投资区域,通过新建及并购新增120-150家医院,并在医院的本地化发展中,坚持“1+N”发展战略,其中产业基金将为公司扩张提供坚实基础,2023H1除天津华厦外,新设医院均通过并购基金开设。我们认为公司扩张步伐稳健,医院扭亏明显,未来业绩有望逐步兑现。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四家医院目前均在体外培养,我们将公司2023-2024年归母净利润由6.66/8.66亿上调至7.03/9.06亿元,2025年为11.18亿元,对应当前市值的PE估值分别为54/42/3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风险;医院扩张或整合不及预期的风险;医院盈利提升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09-29
  • 医疗器械行业周度点评:省级联盟骨科创伤集采扩围,最高有效申报价提升较大

    医疗器械行业周度点评:省级联盟骨科创伤集采扩围,最高有效申报价提升较大

    医疗器械
      行情回顾:上周医药生物(申万)板块涨跌幅为0.33%,在申万32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3位,医疗器械(申万)板块涨跌幅为0.23%,在6个申万医药二级子行业中排名第3位,分别跑输医药生物(申万)、沪深300指数0.10、0.48百分点。截止2023年9月22日,医疗器械板块PE均值为26.40倍,在医药生物6个二级行业中排名第3位,医疗器械板块相对申万医药生物行业的平均估值溢价1.83%,相较于沪深300、全部A股溢价153.54%、98.04%   28省骨科创伤联盟集采规则温和,国产厂家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9月18日28省际联盟骨科创伤集中带量采购开始,涉及天津、河北、山西等28省市,仅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未参与。本次集采延续脊柱集采风格,设置多重保底复活机制,产品报价如果不超过最高有效申报价,则可保证中选,在保证竞争强度的前提下可促进更多企业中选,降低中选难度,稳定中选预期;采购量分配仍倾向于中选排名靠前(即报价较低)的企业,按复活规则中选的企业仅能分配到采购需求量的50%,且低价企业分配量占医疗机构协议采购量比例更高;系统最高申报价较21年中标价明显提升,国产厂家报量份额略有提升,本次报量份额前三的企业分别为大博医疗、威高骨科、正天医疗,分别报量27.4万套、15.1万套、12.8万套。整体来看,此次创伤续标规则较为温和,预计企业中选价格相比前一轮会有所提高。产品线和技术平台比较完整的企业而言,有望在原有市场份额得以保留的同时,凭借较灵活的报价策略、全面的产品供给及服务抢占市场,进一步提升市占率,建议关注国产骨科耗材企业大博医疗、威高骨科、迈瑞医疗等。   投资建议:9月以来医疗年会举办节奏逐步恢复,受到卫健委会议影响,上周板块情绪面有所好转,我们认为反腐本质上有利于行业激浊扬清、去芜存菁,近年来集采等政策下行业供给侧出清,医保基金腾笼换鸟,政策鼓励创新、鼓励国产替代,具备临床价值的创新产品有望快速放量,且国内医疗需求长期增长趋势不改,目前医疗器械行业估值已处于历史低位,我们看好具备自主创新能力与出海能力的医疗器械研发平台化厂家,如迈瑞医疗、惠泰医疗、开立医疗、澳华内镜、海泰新光等;同时在全民健康意识增强、人均收入持续增多背景下,我们关注疫情后期消费产品的需求复苏,建议关注受益于集采和国产替代的眼科器械创新型企业爱博医疗、家用器械企业鱼跃医疗、三诺生物等。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集采政策变化,政策力度不及预期等。
    财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1页
    2023-09-28
  •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产品升级&自产+听力扩店卡位驱动公司健康成长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产品升级&自产+听力扩店卡位驱动公司健康成长

    个股研报
      可孚医疗(301087)   家用医疗器械领军企业, 正处快速成长期, 首次覆盖, 给予“买入”评级   可孚医疗专注家用医疗器械 14 载,经过多年渠道深耕和研发扩品,已形成健康监测、康复辅具、呼吸支持、医疗护理、中医理疗五大核心家用医疗器械板块,以满足客户一站式购物需求。 考虑公司目前处于精益管理优化费用支出、横向扩品类别纵向升级迭代、新产能推升自产比例、健耳听力门店扩店卡位阶段,收入利润有望快速增速, 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57/5.69/7.15亿元, EPS 分别为 2.19/2.73/3.43 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17.5/14.0/11.2 倍,与可比公司比较具备估值性价比且成长性较强, 首次覆盖, 给予“买入”评级。    家用医疗器械为医疗器械第二大赛道,国内龙头在后疫情时代将大有可为   据医械汇测算,中国家用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从 2017 年的 750 亿元增长到 2022 年2086 亿元, CAGR 为 23%,目前是第二大医疗器械赛道,此赛道正处于器械生命周期的前期快速发展阶段。同时在后疫情时代,人们对自身健康管理更加重视,及国内老龄化进一步加深,即时家庭健康监控、智能诊断和快速治疗尤显必要,家用检测和康复保健器械需求中长期将持续释放,其中品牌形象好、客户粘性高、全渠道布局早、品类丰单品突出的头部企业有望在β机会中大有可为。   可孚医疗通过产品升级和提升自产有效提高毛利率,立体式渠道为产品赋能   公司具有清晰的产品研发上市规划,通过拓展中高端产品类别,升级迭代老产品,以及长沙和湘阴基地募投项目产能爬坡,自产比例有望不断提升,公司整体毛利率有望持续改善。公司拥有 102 家线上自营门店、 20 多万家药店合作和 11家仓储大卖场立体式渠道,可为公司新产品快速导入市场打开销售赋能,同时线上快速一站式购物和线下体验式购物相结合助力品牌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2023年 8 月“可孚”正式亮相央视频道,围绕制氧机、血糖仪、血压计等核心产品开展为期半年的立体化投放,知名度提升也正式进入加速阶段。   健耳听力验配中心正加速扩店卡位,潜在第二成长曲线已露锋芒   健耳听力业务处于助听器赛道,此赛道国产替代空间大(外资五大听力集团占90%市场份额)、国内渗透率低(不足 5%,远低于欧洲 20%、日本 14%)、老龄化加剧助听器需求较大和验配中心集中度不高。公司通过内延并购快速扩店卡位,截止 2022 年底,公司共有助听器验配中心 432 家和 1000 余名专业验配师,正逐步提高区域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且公司正积极研发真耳分析仪、高端数字助听器和定制机等产品,打造测听设备—助听器产品—助听器验配服务的产业链闭环,以满足不同消费需求,未来门店扩张量变有望带来利润释放质变。   风险提示: 公司新产品推广不及预期, 宏观经济下行致居民消费力大幅下降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8页
    2023-09-28
  • 医药行业政策点评:安徽集采纳入羟考酮口服剂,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医药行业政策点评:安徽集采纳入羟考酮口服剂,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医药商业
      事件:2023年9月21日,安徽省医药集中采购平台发布关于征求《安徽省2023年度部分化学药品及生物制剂集中采购文件》意见的通知,根据安徽省医疗保障局《关于印发2023年度安徽省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方案的通知》(皖医保秘〔2023〕27号)相关规定,现就《安徽省2023年度部分化学药品及生物制剂集中采购文件》及拟报量目录公开征求意见,征集时间为2023年9月21日至2023年9月25日。   质量分组+先入围再竞价,独家品种通过专家谈判定价,规则相对温和。   本次安徽省药品集采的约定采购量为全省公立医疗机构、医保定点社会办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上报采购量基数的90%。采购周期原则上为2年,采购协议每年一签,续签约定采购量原则上不少于上年约定采购量。   采购目录范围内、获得国内有效注册批件的上市药品拥有申报品种资格。企业须承诺申报价不低于本企业该药品成本价。   首次报价要求:有集采中选/备选价的,不高于本企业同品规药品全国最低集采中选/备选价;无集采中选/备选价且有2022年安徽省采购记录的,不高于2022年本省有效最低价及全国省级最低有效挂网价;无集采中选/备选价且无2022年安徽省采购记录的,不高于同组同品规药品2022年本身有效最低价及该药品全国省级最低有效挂网价。   质量分组:申报药品分为AB两组,其中,监测(保护)期内国家一类新药、过保护期专利(原研)药品、仿制药参比制剂及本公告发布前通过(含视同通过)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品为A组,其它药品为B组。   3家以内先入围再竞价:对符合申报资格的产品从企业维度和药品维度进行综合评审。同品种参评数量≤3个,全部入围;同品种参评数量>3个,AB组各取评审分前两位/只有单组取评审分前三位入围。入围组内仅单品的药品纳入专家谈判,谈判成功的“谈判价”作为“中选价”,其余药品直接进行最终报价,以同品规“最终报价”最低者作为拟中选品,其报价为该品“中选价”。   羟考酮纳入拟报量目录,打破精麻药不参与集采的原有预期,但国产替代有望加速。本次安徽省集采发布的拟报量目录公包含49种药品,其中羟考酮口服剂(缓控释)属于管控严格的麻醉药品,此前市场预期不在集采范围内。羟考酮缓释片原研为奥施康定,目前国内羟考酮缓控释口服剂型拥有2家仿制药获批上市,分别是人福医药(2022年获批)和立方制药(2023年获批)。根据人福医药公告,公司羟考酮缓释片2022年销售收入为270万元,2023年1-6月销售收入为1500万元,目前体量较小。根据PDB样本医院数据,2022年和2023H1原研奥施康定在国内销售额分别为2.83亿元/1.35亿元,人福医药销售额分别为11.5万元/123.7万元,国产市场占有率不足1%,国产替代空间巨大,国产药品有望通过集采快速实现以价换量。此外,恩华药业获批上市的羟考酮注射液不在本次安徽省集采范围内。   投资建议:安徽省本次集采征求意见时间为9月21日至9月25日,关注后续集采正式文件及正式保量目录公布。羟考酮口服剂(缓控释)纳入集采超出此前预期,但国产份额不足1%,看好国产药品加速实现替代。建议关注人福医药、立方制药、恩华药业。   风险提示:集采范围超出预期风险,集采价格低于预期风险,集采降价扩散速度快于预期风险,集采产品销售额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等。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页
    2023-09-28
  • 电池级溶剂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电池级溶剂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化学制品
      摘要 电池级溶剂是一种用于制备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和其他电池的化学品。它们在电池中的作用是作为电解质和溶剂,帮助锂离子、钠离子和其他离子在正、负极之间往返传递电荷,从而产生电能。   电池级溶剂行业定义   电池级溶剂是指应用于电池行业的溶剂。电池级溶剂是一种专门用于制备电池的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和溶剂作用在电池正负极之间传递离子或电荷,产生电能以及提高电池的充放电性能。电池级溶剂是电解液的重要组成成分,在电解液中的占比达83%,而电解液是锂电池的核心材料。电池级溶剂要满足高介电、低粘度、低熔点、高沸点、高燃点、低成本等特征,目前,碳酸二甲酯DMC、碳酸甲乙酯EMC、碳酸二乙酯DEC、碳酸乙烯酯EC、碳酸丙烯酯PC为国内五种主流电池级溶剂。
    头豹研究院
    24页
    2023-09-28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