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磷化工系列深度:磷肥供给去化抬高价值中枢,磷矿自给企业成本优势显著

磷化工系列深度:磷肥供给去化抬高价值中枢,磷矿自给企业成本优势显著

研报

磷化工系列深度:磷肥供给去化抬高价值中枢,磷矿自给企业成本优势显著

  核心要点   磷肥供给端持续去化,且新增产能受限,价格中枢有望维持较高水平   中国磷肥产能过剩,且生产过程中产生磷石膏等环境问题,国内针对磷铵的政策趋严,落后产能开工受限、逐渐淘汰,供给端持续去化。2022年中国磷酸一铵、磷酸二铵产能分别为1945、2112万吨,产量分别为928万吨、1298万吨,较2018年变化-12.46%、+1.76%,磷肥产量总体下降。自2016年以来,随着“三磷”整治的开展、环保以及能耗政策的趋严,磷铵成为限制类产能,国家出台相关文件严格控制磷铵新增产能,并加快低效落后产能出清。而磷肥需求端关系粮食安全,需求较为刚性。随着供给端持续去化,磷肥价格中枢有望维持较高水平。   2023年1-8月磷肥出口量有所回升,有望缓解国内供应压力   2021年9月,国家发改委等13部门印发通知部署各地做好今后一段时间国内化肥保供稳价工作,其中提到对进出口化肥实施法定检验。化肥出口改为法检后检测时间有一定延长,2022年中国磷酸一铵、磷酸二铵出口量下降46.9%、降42.8%。国内企业主动减少产量缓解供应压力,22H2中国磷酸一铵、磷酸二铵产量分别环比22H1下降22.51%、20.82%。根据卓创资讯数据,2023年1-8月,中国磷酸一铵出口量同比增长15.2%。中国磷酸二铵出口量同比增长51.0%。今年以来磷肥出口量有所回升,有助于缓解国内供应压力。   磷矿石是磷肥原材料中最大成本项,磷矿自给企业成本优势显著   根据云天化2022年年报,磷酸一铵成本中原材料占82.09%,磷酸二铵成本中原材料占82.25%,原材料成本是磷肥主要成本来源。磷肥主要原材料包括磷矿石、硫磺、合成氨,根据卓创资讯,磷酸一铵原材料中磷矿成本占比67.12%,磷酸二铵原材料中磷矿成本占比69.86%,磷矿石是影响磷肥原材料成本的核心因素。根据我们测算,自给磷矿大约能带来1281元成本优势。拥有较多磷矿资源的磷肥企业将获取显著的成本优势,打开盈利空间。   相关标的:云天化、川恒股份、芭田股份。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波动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新产能投产速度不及预期风险。
报告标签:
  • 化学制品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2990

  • 发布机构:

    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3-09-29

  • 页数:

    31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核心要点

  磷肥供给端持续去化,且新增产能受限,价格中枢有望维持较高水平

  中国磷肥产能过剩,且生产过程中产生磷石膏等环境问题,国内针对磷铵的政策趋严,落后产能开工受限、逐渐淘汰,供给端持续去化。2022年中国磷酸一铵、磷酸二铵产能分别为1945、2112万吨,产量分别为928万吨、1298万吨,较2018年变化-12.46%、+1.76%,磷肥产量总体下降。自2016年以来,随着“三磷”整治的开展、环保以及能耗政策的趋严,磷铵成为限制类产能,国家出台相关文件严格控制磷铵新增产能,并加快低效落后产能出清。而磷肥需求端关系粮食安全,需求较为刚性。随着供给端持续去化,磷肥价格中枢有望维持较高水平。

  2023年1-8月磷肥出口量有所回升,有望缓解国内供应压力

  2021年9月,国家发改委等13部门印发通知部署各地做好今后一段时间国内化肥保供稳价工作,其中提到对进出口化肥实施法定检验。化肥出口改为法检后检测时间有一定延长,2022年中国磷酸一铵、磷酸二铵出口量下降46.9%、降42.8%。国内企业主动减少产量缓解供应压力,22H2中国磷酸一铵、磷酸二铵产量分别环比22H1下降22.51%、20.82%。根据卓创资讯数据,2023年1-8月,中国磷酸一铵出口量同比增长15.2%。中国磷酸二铵出口量同比增长51.0%。今年以来磷肥出口量有所回升,有助于缓解国内供应压力。

  磷矿石是磷肥原材料中最大成本项,磷矿自给企业成本优势显著

  根据云天化2022年年报,磷酸一铵成本中原材料占82.09%,磷酸二铵成本中原材料占82.25%,原材料成本是磷肥主要成本来源。磷肥主要原材料包括磷矿石、硫磺、合成氨,根据卓创资讯,磷酸一铵原材料中磷矿成本占比67.12%,磷酸二铵原材料中磷矿成本占比69.86%,磷矿石是影响磷肥原材料成本的核心因素。根据我们测算,自给磷矿大约能带来1281元成本优势。拥有较多磷矿资源的磷肥企业将获取显著的成本优势,打开盈利空间。

  相关标的:云天化、川恒股份、芭田股份。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波动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新产能投产速度不及预期风险。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磷肥市场供给侧持续去化,新增产能受限,价格中枢有望维持较高水平;磷矿自给企业因其显著的成本优势,将获得更大的盈利空间;2023年磷肥出口量回升,缓解了国内供应压力,但仍需持续关注出口情况变化。

磷肥市场供需格局变化

中国磷肥市场长期存在产能过剩问题,但近年来环保政策趋严以及“三磷”整治的持续推进,导致落后产能逐步淘汰,供给侧持续去化。2022年,中国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的产量分别为928万吨和1298万吨,较2018年分别下降12.46%和增长1.76%,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同时,国家严格控制磷铵新增产能,进一步限制了供给端的扩张。而磷肥需求端与粮食安全密切相关,需求较为刚性,因此供给侧的持续去化将推高磷肥价格中枢。

磷矿自给的成本优势

磷矿石是磷肥生产中最大的成本项,其成本占比在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中分别高达67.12%和69.86%。磷矿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磷肥的生产成本和盈利能力。拥有磷矿资源自给能力的企业,能够有效降低原材料成本,获得显著的成本优势。根据测算,自给磷矿大约能带来1281元/吨的成本优势,这将显著提升企业的盈利空间。

主要内容

2022年磷肥市场复盘

2022年上半年,由于硫磺和合成氨价格上涨,国内磷肥企业盈利承压。但同时,海外磷肥价格高企,磷肥出口增厚了部分企业的利润。2022年下半年,随着能源价格回落,硫磺和合成氨价格下降,磷肥企业盈利有所修复。然而,由于出口法检政策的影响,2022年中国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出口量分别下降46.9%和42.8%,国内供应压力加大,企业主动减产。

磷肥供给侧分析

中国磷肥产能持续去化,新增产能受限。环保和能耗政策的趋严,以及磷石膏的消纳问题,都限制了磷肥产能的扩张。未来,行业内预计不会出现新建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产能。磷酸一铵的竞争格局相对分散,而磷酸二铵则较为集中。

磷肥需求侧分析

磷肥需求与粮食安全密切相关,呈现一定刚性。全球种植面积较为稳定,但粮食价格上涨刺激了农民的种植热情,这将对磷肥需求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磷肥出口情况分析

磷肥出口是消纳国内产能的重要手段。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磷肥出口国,但2022年出口量大幅下降。2023年1-8月,磷肥出口量有所回升,这有助于缓解国内供应压力,但仍需持续关注后续出口情况。

磷肥成本及盈利分析

原材料成本是磷肥生产的主要成本。磷矿石价格坚挺,对磷肥成本构成支撑。硫磺和合成氨价格与能源价格相关,2022年上半年大幅上涨,下半年回落。2022年上半年磷肥盈利承压,下半年有所修复。2023年以来,磷酸二铵盈利为正,但磷酸一铵仍有压力。拥有磷矿资源自给能力的企业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

相关标的分析

报告重点分析了云天化、川恒股份和芭田股份三家公司。云天化作为国内磷肥龙头企业,拥有丰富的磷矿资源,成本优势显著。川恒股份拥有磷酸一铵产能,并拥有充足的磷矿资源。芭田股份是国内硝酸磷肥龙头,其生产工艺避免了磷石膏问题,未来磷矿自给能力提升后,成本优势将进一步增强。

总结

本报告对磷肥行业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磷肥市场供给侧持续去化,磷矿自给企业成本优势显著,2023年出口回升缓解了国内供应压力。 报告建议持续关注磷肥出口情况以及磷矿价格波动对行业的影响,并重点关注拥有磷矿资源自给能力的企业。 报告最后列举了云天化、川恒股份和芭田股份三家公司作为相关标的,供投资者参考。 需要注意的是,投资市场存在风险,投资者需谨慎决策。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31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