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2738)

  • 百克生物(688276):业绩受疫情影响承压,带状疱疹疫苗申报稳步推进

    百克生物(688276):业绩受疫情影响承压,带状疱疹疫苗申报稳步推进

  • 诺唯赞(688105):生物试剂行业领军者,未来成长可期

    诺唯赞(688105):生物试剂行业领军者,未来成长可期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2022年度重点推荐智飞生物,抗疫新时期重视新一代新冠疫苗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2022年度重点推荐智飞生物,抗疫新时期重视新一代新冠疫苗

  • 医药生物行业双周报2022年第6期总第55期: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诊断方案相继更新发布 关注六大方面投资机会

    医药生物行业双周报2022年第6期总第55期: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诊断方案相继更新发布 关注六大方面投资机会

  • 新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发布,关注产业链投资机会

    新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发布,关注产业链投资机会

  • 医药行业周报:疫情防控任重道远,建议关注新冠口服药及疫苗

    医药行业周报:疫情防控任重道远,建议关注新冠口服药及疫苗

  • 美股医药行业:预计今年FDA新药批准和并购交易将增加

    美股医药行业:预计今年FDA新药批准和并购交易将增加

  • 医药行业周报:优质公司回调性价比越发凸显,以及关注抗原检测相关标的

    医药行业周报:优质公司回调性价比越发凸显,以及关注抗原检测相关标的

  • 细胞基因治疗CDMO高速成长,核心能力铸就一体化稀缺平台

    细胞基因治疗CDMO高速成长,核心能力铸就一体化稀缺平台

    个股研报
      和元生物(688238)   十年磨一剑,细胞基因治疗CXO稀缺标的:和元生物为国内较早开始布局CGTCXO的企业,经过近十年发展,已经成为为基因治疗药物开发提供全面解决方案的一体化平台。公司业绩高速增长,2021年营收2.55亿元,同比增长78.57%,2014-2021年CAGR约为65.34%。公司为首家实现盈利的CGTCXO企业,2021年公司归母净利润5425.73万元,较2020年有所下滑主要系2020年存在艾迪斯处置收益。2021年扣非归母净利润4098.67万元,同比增长53.69%。CGTCDMO业务作为公司目前占比最大的业务,发展动能充足,有望继续带动公司业绩高速增长。   细胞基因治疗市场持续扩容,创造外包繁荣沃土:基因治疗目前正处于萌芽期,有望引导下一代治疗技术的浪潮,行业景气度高涨,融资活跃,BigPharma与Biotech积极布局,全球市场规模有望从2020年的20.8亿美元增长至2025年的305.4亿美元,2020-2025年CAGR高达71.2%,处于快速增长前夕。CGT药物高昂的生产成本、较难的生产工艺以及匮乏的GMP产能创造了CGT外包的沃土,外加CGT药物的商业化加速开启,重磅产品开始放量,细胞基因治疗CXO市场需求旺盛,其中CDMO的全球市场规模有望从2020年的17.19亿美元快速增长至2025年的78.55亿美元,2020-2025年CAGR为35.5%。   公司先发优势明显,丰富的项目经验有望不断加深护城河:公司由于布局较早,已经形成了完备的技术平台,同时公司加速产能建设,现有5000㎡+的综合研发生产平台和10000㎡+的GMP生产车间,在临港新建77000㎡GMP生产基地一期有望2023年投产,规模已达国外同类企业水平。此外公司具备丰富的项目经验,累计合作CDMO项目超过100个,执行中CDMO项目超过50个,我们认为公司的项目经验有望进一步加深公司护城河。截至2021年8月公司在手项目42个,未执行订单31259.64万元,具备充足且持续的发展动能。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为国内细胞基因治疗外包稀缺标的,行业具备高景气发展,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营收分别为2.55亿元,3.68亿元,6.5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4亿元,0.81亿元,1.23亿元;以发行价计算估值分别为120×,80×,53×,我们认为公司后续增长空间较大,建议投资者积极关注。   风险提示:技术快速迭代风险;政策及监管收严风险;上游原材料及设备提价风险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8页
    2022-03-21
  • 化工行业周报: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管理新规发布,汽车产品碳足迹标识启动

    化工行业周报: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管理新规发布,汽车产品碳足迹标识启动

    化学制品
      主要观点:   我们认为化工行业的投资策略是:投资系统性创新和低成本扩张。化工的下一波行业格局取决于人才竞争。化工行业已从单纯的资本密集型行业,变为人才和资本密集型行业,后来者无法通过资本反超,只能瞠乎其后,化工行业的周期性也因此变弱。优秀的公司凭借有效的激励、卓越的管理和持续的创新,打造出难以撼动的技术迭代优势、低成本优势和高效服务优势,在全球市场中攻城略地。   碳中和或带来化工行业颠覆性变革和机遇   碳中和对化工行业的影响深远。据 NPCPI 统计,中国石化和基础化工行业碳排放量排在所有行业中领先,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 18%左右,其中“工艺排碳”占比 6%左右,“工程排碳”占比 12%左右,受 3060 碳中和目标影响很大。从行业演变看,我们认为未来 40 年化工行业在碳中和背景下预计经历 3 个阶段:   第一阶段分步达峰。化工产品众多,每种产品的能耗和碳排放量不同,其碳达峰的要求或不同。我们理解对于高耗能的产品或产业不代表没有发展,只是会优先达峰,低耗能的产品或产业有望获得更长成长窗口;   第二阶段未来的竞争在下游和海外。随着碳达峰,中国化工行业上游大宗原料由于相对高耗能而触达天花板,但在无大量新增产能情况下盈利中枢大幅提升,大化工企业获得的巨大现金流或投向下游精细化工品和新材料领域,亦或是继续扩大同类产品产能,只是将新增产能转移至碳容量更大的国家或地区。在第二阶段,化工企业或许会面临公用工程的大面积技改,利用绿色能源替代方案降低能耗,以减少与碳中和相关的税费成本;   第三阶段生物基材料和能源的时代。化工产品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需求不会因为政策而消失。但在碳中和目标下,化石基材料或在局部面临颠覆性冲击。生物基材料是一种可能的替代/补充方案。随着生物基材料成本下降、化石基材料成本上升(碳排放税费增加)、以及“非粮”原料的生物基材料的突破,生物基材料有望成为全球工业新的底层材料。   值得强调的是,以上是长达 40 年的行业演变思路, 3060 主要影响的是远期高耗能产品或产业发展的天花板,对于已获批的规划项目影响较小。此外,在 3060 目标下会演变出一系列可操作的政策。随着具体政策的落地,以及新技术(包括合成生物学、新型储能技术、新型核电技术、新型回收技术等等)的突破,我们理解的 3 个阶段也可能相互交错进行。   生态环境部发布 2022 年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管理新规   3 月 15 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关于做好 2022 年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管理相关重点工作的通知》,加强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管理工作,强化数据质量监督管理,并发布《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发电设施(2022 年修订版)》。   全国电网排放因子调整。 在核算 2021 及 2022 年度碳排放量时,全国电网排放因子由 0.6101 tCO2/MWh 调整为最新的 0.5810 tCO2/MWh。化石燃料燃烧排放计算公式变更。 化石燃料燃烧排放量是统计期内发电设施各种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加和。   参加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工作的发电企业范围。 2020 和 2021 年任一年温室气体排放量达 2.6 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综合能源消费量约 1 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发电行业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火力发电、热电联产、生物质能发电),需要开展 2021 年度温室气体核算和报告工作。符合上述年度排放量要求的自备电厂(不限行业)视同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管理。《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发电设施》的适用时间。 2021年度以及 2022 年 1 至 3 月仍按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发电设施》(环办气候〔 2021〕 9 号)要求开展温室气体排放核算、编制排放报告。自 2022 年 4 月起,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按《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发电设施(2022 年修订版)》要求,通过环境信息平台更新数据质量控制计划并组织实施。   发电企业信息公开要求。 发电行业重点企业依法开展信息公开,在 2022年3月31日前通过环境信息平台公布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2019-2020 年度)经核查的温室气体排放相关信息。   工信部发布 2022 年汽车标准化工作, 启动汽车产品碳足迹标识   工信部 18 日发布 2022 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提出, 强化绿色技术标准引领,支撑双碳目标实现。 在汽车碳排放领域, 开展道路车辆温室气体管理通用要求、术语定义、碳中和实施指南等基础通用标准研究和立项。推进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碳排放及核算办法相关标准研究和立项。启动汽车产品碳足迹标识、电动汽车行驶条件温室气体碳减排评估方法标准预研。   一 、持续完善标准顶层设计,加强各方统筹协调 1.健全完善汽车技术标准体系。 2.统筹推进汽车标准化工作。 3.强化标准全生命周期管理。   二、加快新兴领域标准研制,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三、强化绿色技术标准引领,支撑双碳目标实现   能源消耗量领域。完成轻型、重型商用车第四阶段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征求意见,加快推进乘用车第六阶段燃料消耗量、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限值标准制定。开展高效电机等乘用车循环外技术装置评价方法标准研究,启动乘用车道路行驶能源消耗量监测规范标准预研。完成轻型汽柴油车、可外接充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纯电动汽车能源消耗量标识标准审查和报批。   碳排放领域。开展道路车辆温室气体管理通用要求、术语定义、碳中和实施指南等基础通用标准研究和立项。推进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碳排放及核算办法相关标准研究和立项。启动汽车产品碳足迹标识、电动汽车行驶条件温室气体碳减排评估方法标准预研。   四、完善整车基础相关标准,夯实质量提升基础   行业检修情况:【石化板块】   纯苯:本周处于检修状态的产能共 101.34 万吨,比上周增加 35.5万吨。   甲苯:本周处于检修状态的产能共 94.1 万吨,比上周增加 30 万吨。   丙烯:本周处于检修状态的产能共 716 万吨,比上周减少 65 万吨。   丁二烯:本周处于检修状态的产能共 39 万吨,比上周增加 6 万吨。   异丁烯:本周无处于检修状态的产能,与上周持平。   双酚 A:本周处于检修状态的产能共 24 万吨,比上周减少 24 万吨。   PX:本周处于检修状态的产能共 214.5 万吨,比上周减少 90 万吨。   PTA:本周处于检修状态的产能共 2412 万吨,比上周增加 115 万吨。   丙烯酸:本周处于检修状态的产能 24 万吨,与上周持平。   丙烯酸丁酯:本周处于检修状态产能共 40 万吨,与上周持平。   环氧丙烷:本周处于检修状态的产能共 179.5 万吨,与上周持平。   【煤化板块】   乙二醇:本周处于检修状态的产能共 963.8 万吨,比上周增加 26万吨。   醋酸:本周处于检修状态的产能共 631 万吨,与上周持平。   醋酐:本周处于检修状态的产能共 31 万吨,与上周持平。   己二酸:本周处于检修状态的产能共 91.5 万吨,与上周持平。   DMF:本周处于检修状态的产能共 7 万吨,与上周持平。   【聚氨酯板块】   MDI:本周处于检修状态的产能共 167 万吨,与上周持平。   TDI:本周处于检修状态的产能共 223.7 万吨,与上周持平。   【化纤板块】    聚酯切片:本周处于检修状态的产能共 10 万吨,与上周持平。    聚酯瓶片:本周处于检修状态的产能共 335 万吨,与上周持平。   涤纶短纤:本周处于检修状态的产能共 287 万吨,比上周增加 30万吨。   涤纶长丝:本周处于检修状态的产能共 1391.82 万吨,与上周持平。   锦纶切片:本周处于检修状态的公司共 3 家,比上周增加 1 家。   【农药和化肥板块】   合成氨:本周处于检修状态的公司共 68 家,比上周增加 2 家。重点公司多维度跟踪   【国瓷材料】   行业信息:   据国家专利局,国瓷材料本周新增专利公开 0 项。   价格信息:   钛白粉(金红石型,国内)本周均价 19800 元/吨,环比上升0.41%,所处历史分位 73%;金红石型钛白粉本周价差 19800 元/吨,环比上升 11.74%,所处历史分位 100%。   【万华化学】   行业信息:   据百川盈孚消息,此周 MDI 装置情形未发生变化,仍延续上周情况:遭遇不可抗力而处于停车状态的万华宝思德已恢复运行其 35万吨/年 MDI 装置。此外,宁波万华一期 40 万吨/年 MDI 装置于11.27 开始停车检修,近期逐步恢复;二期 80 万吨/年装置于12.11日停产检修,预计检修 45 天。   MDI:本周处于检修状态的产能共 167 万吨,与上周持平。据百川盈孚,本周各厂家均无新的检修计划。   据国家专利局,万华化学本周新增专利公开 0 项 。   公司信息:   3 月 15 日,发布关于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变动的公告。万华化学于近日收到霍澎涛先生递交的书面函,根据本人意愿和公司工作安排,霍澎涛先生申请辞去公司副总裁职务。截至本公告披露日,霍澎涛先生未持有公司股份。霍澎涛先生辞去副总裁职务后,仍将继续在公司工作。   3 月 15 日,发布续聘会计师事务所公告。公司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对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的执业情况进行了充分的了解,并对其在 2021 年度的审计工作进行了审查评估,认为该所具备良好的执业操守和业务素质,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较好地完成了公司 2021 年度财务报告和内部控制的审计工作,项目成员不存在违反《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对独立性要求的情形,最近三年未受到刑事处罚、行政处罚、行政监管措施和自律监管措施。同意向董事会提议续聘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公司 2022 年度财务及内部控制审计机构。   3 月 15 日,发布 2021 年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公告。经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1 年度实现净利润 250.39 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 246.49 亿元,加计以前年度归属于母公司的未分配利润 402.81亿元,并派发上年度现金红利 40.82 亿元后,合并口径本年度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为 608.48 亿元。母公司 2021 年度实现净利润166.50 亿元,根据《公司法》及《公司章程》有关规定,本年度不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 2021 年度净利润加计以前年度未分配利润 130.44 亿元,并扣减 2020 年度利润分配 40.82亿元,本年度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为 256.12 亿元。本次利润分配方案:以 2021 年 12 月 31 日总股本 31.40 亿股为基数,用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发 25 元现金红利(含税),共计分配利润总额为 78.49 亿元,剩余未分配利润 177.63 亿元结转以后年度分配。   3 月 15 日,发布关于对公司联营企业提供担保公告。本次共计为联营企业福建省东南电化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最高额为 20 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的连带责任保证担保。但该担保以福建省东南电化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石油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提供合计100%担保额的反担保为先决条件。   3月 15 日,发布独立董事提名人声明。提名人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现提名武常岐、王化成、张锦为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八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候选人,并已充分了解被提名人职业专长、教育背景、工作经历、兼任职务等情况。被提名人已书面同意出任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八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候选人(参见该独立董事候选人声明)。提名人认为,被提名人具备独立董事任职资格,与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之间不存在任何影响其独立性的关系。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4页
    2022-03-21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