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2739)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CDMO业务快速发展,盈利能力逐渐增强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CDMO业务快速发展,盈利能力逐渐增强

    个股研报
      普洛药业(000739)   CDMO业务快速发展,盈利能力逐渐增强   普洛药业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2023Q1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13-2.45亿元,同比增长40.05%-61.09%;扣非归母净利润2.11-2.52亿元,同比增长55.26%-85.42%。公司利润端快速成长,主要系三项业务收入均取得增长,其中CDMO业务大幅提升;同时,随着上游大宗化工品价格见顶回落,公司产品毛利率同比提升较快。2022年公司的API与制剂产品上市进程加速,多款产品已完成欧美规范市场的注册,上下游一体化布局在仿制药集采中优势明显。鉴于上游化工成本仍处于高位,我们下调2023年并新增2024-2025年的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56/13.98/18.04亿元(原预计2023年为17.40亿元),EPS分别为0.98/1.19/1.53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2.3/18.4/14.3倍,我们看好公司的长期发展,预计盈利能力逐步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CDMO项目数量与质量持续提升,加速先进产能布局   2022年公司加快CDMO业务的建设,全年实现营收15.77亿元,同比增长13.17%,毛利率41.02%。截至2022年底,CDMO报价项目820个,进行中项目524个,同比增长62%;API询价项目数不断增多,全年合作项目数55个,同比增长23%,项目数量与附加值持续提升。同时,公司充分利用制造端优势加速先进产能布局,多个柔性车间与高活车间陆续投产,CDMO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海内外需求逐渐回暖,制剂业务有望借集采东风实现快速放量   疫情管控放开后,行业需求逐步回暖,预计2023年有望延续回暖态势。2022年原料药与中间体业务营收77.37亿元,同比增长18.19%,毛利率16.69%;随着上游大宗化工品价格见顶回落,我们预计2023年API业务毛利率将持续改善。2022年制剂业务营收10.80亿元,同比增长24.48%,毛利率52.13%。公司加速新品种的申报,2022年共有5个制剂产品获批上市,3个品种集采中标,制剂业务有望借集采东风实现快速放量。   风险提示:CDMO行业竞争加剧、化工原料价格走高、制剂放量不及预期。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3-27
  • 新材料周报:新材料板块小幅震荡,合成生物学应用有望持续成长

    新材料周报:新材料板块小幅震荡,合成生物学应用有望持续成长

    化学原料
      投资要点   本周化工与新材料板块小幅震荡,子板块普遍上涨。基础化工涨跌幅为-0.2%,跑输沪深300指数1.93%,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4位。新材料指数涨跌幅为1.15%,跑输沪深300指数0.57%。观察各子板块,除半导体材料下跌,其余板块均上涨,锂电化学品上涨3.42%、膜材料上涨2.6%、OLED材料上涨1.6%、可降解塑料上涨1.13%、碳纤维上涨0.19%、有机硅上涨0.15%、半导体材料下跌1.64%。   观察估值,新材料各子板块估值水平处于历史较低水平。新材料指数市盈率为22.75倍,处于近三年0%分位数水平。有机硅市盈率为14.67倍(2%,近三年分位数水平);碳纤维市盈率为41.01倍(0%);锂电池市盈率为33.26倍(0%);锂电化学品市盈率为17.37倍(0%);半导体材料市盈率为97.99倍(15%);可降解塑料市盈率为18.31倍(66%);OLED材料市盈率为105.14倍(47%);膜材料市盈率为50.29倍(53%)。   从交易拥挤度情况看,当前新材料具备显著的配置优势。本周新材料指数交易拥挤度为4.13%,处于近两年0.0%分位数水平,具备显著的配置优势。   超六成个股上涨:上周新材料板块中,实现正收益个股占比为62.16%,表现占优的个股有清溢光电(9.63%)、壹石通(8.09%)、新纶新材(7.32%)等,表现较弱的个股包括建龙微纳(-7.42%)、美瑞新材(-7%)、嘉必优(-6.72%)等。机构净流入的个股占比为28.83%,净流入较多的个股有新宙邦(1.35亿)、恩捷股份(1.26亿)、泰和新材(0.76亿)等。77只个股中外资净流入占比为64.94%,净流入较多的个股有万华化学(2.5亿)、德方纳米(0.85亿)、光启技术(0.46亿)等。   行业动态   行业要闻:   发改委、环境部:扎实推进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科学稳妥推进源头减量替代日本帝人:使用超细碳纤维/芳纶纤维开发出最薄气体扩散层亿纬锂能:百亿储能与动力电池项目开工,公司产能释放和新建进入快车道中石化:投资埃力生科技,入局气凝胶行业液态储氢加氢示范系统及其关键设备研制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拜登政府公告:目标在20年内用生物基塑料取代现有90%的塑料   重要上市公司公告(详细内容见正文)   投资建议   以生物制造实现传统化工品替代,合成生物学应用有望持续成长。合成生物学是指基于工程化学、分子生物学和计算机科学基础,通过设计、构建和优化生物系统来实现特定的功能的学科。凭借成本和低碳优势,基于合成生物学的生物制造具有广阔的物质分子创新潜力,将是中国突破传统石化原料限制,实现碳中和的重大机遇。合成生物学技术仍处于成长期,未来在医疗、农业、化学品、能源、食品饮料等领域的发展空间巨大。Markets&Markets预测至2027年全球合成生物学市场规模将达到357亿美元,2022-2027年CAGR为25.65%。   政策支持叠加产业化积累,我国合成生物学产业有望追赶欧美。政策端看:   2022年,发改委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包括合成生物学在内的生物经济是未来中国经济转型的新动力;科技部投入1.86亿支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合成生物学”重点专项。产业化端看:一方面我国生物发酵品产量年产超3000万吨,氨基酸、有机酸和维生素等大宗生物发酵制品的产量全球领先,占据全球超70%产能;另一方面我国化工行业储备了扎实的分离纯化技术,因此虽然我国起步较晚,但有望凭借制造业基础、人力成本优势以及科研进步实现对欧美国家的追赶。   我们建议关注已经在产业化应用形成一定竞争力的合成生物学公司:   凯赛生物:覆盖从基因工程到聚酰胺全产业链生物制造技术,DC11-DC18产品占据全球80%以上份额,以PA56为代表的生物基聚酰胺产品应用空间巨大。华恒生物:全球首家以发酵法产业化生产L-丙氨酸且市占率全球第一,未来L-缬氨酸市场需求广阔,有望持续放量。   风险提示   疫情可能引发市场大幅波动的风险;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政策风险;技术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7页
    2023-03-27
  • 巨子生物(02367)22年年报点评:业绩延续高增长,推新加码,渠道铺设加快

    巨子生物(02367)22年年报点评:业绩延续高增长,推新加码,渠道铺设加快

  • 医药生物周跟踪:中药再迎催化,强调量增周期

    医药生物周跟踪:中药再迎催化,强调量增周期

  • 关注“AI+医疗”机会,一季报前瞻梳理

    关注“AI+医疗”机会,一季报前瞻梳理

  • 巨子生物(02367):业绩提速增长,可复美&线上直营表现亮眼

    巨子生物(02367):业绩提速增长,可复美&线上直营表现亮眼

  • 亚盛医药-B(06855)2022年年报点评:耐立克加速放量,业绩符合预期

    亚盛医药-B(06855)2022年年报点评:耐立克加速放量,业绩符合预期

  • 巨子生物(02367):收入略超预期,产品和渠道拓展双驱动

    巨子生物(02367):收入略超预期,产品和渠道拓展双驱动

  • 巨子生物(02367):可复美线上护肤爆发

    巨子生物(02367):可复美线上护肤爆发

  • 恒瑞医药(600276):由癌症向慢性病治疗延伸的制药龙头

    恒瑞医药(600276):由癌症向慢性病治疗延伸的制药龙头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