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机接口:临床与商业化并进

脑机接口:临床与商业化并进

研报

脑机接口:临床与商业化并进

  导读:3月11日,国家医保局印发《神经系统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其中专门为脑机接口新技术前瞻性单独立项,设立了“侵入式脑机接口置入费”、“侵入式脑机接口取出费”、“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适配费”等价格项目。3月20日,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宣布中国自主研发的“北脑一号”智能脑机系统已顺利完成第三例植入。脑机接口技术作为未来产业的关键领域之一,在全球医疗领域的关注度持续升温,国内外在技术突破、临床应用以及产业化方面皆取得了显著进展。   脑机接口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Interface,BCI)是一种在人脑或动物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建立的直接通信通路。它通过读取大脑的神经信号,并将其转换为可被计算机或其他外部设备识别和处理的指令,从而实现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的直接交互。   脑机接口需要从大脑中获取神经信号,这些信号主要来源于大脑的神经元活动,根据脑信号采集的方式,可分为侵入式和非侵入式脑机接口,侵入式脑机接口需要通过手术将电极植入大脑内部,这种接口可以获取到更高质量、更精确的神经信号,在一些需要高精度控制的应用中具有优势,如对精细运动的控制。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是通过在透皮表面放置电极来采集神经信号,不需要进行手术植入。   脑机接口技术的应用呈现多点开花态势,在医疗、军事、娱乐等领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和研究,其中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已逐渐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研究人员持续探索脑机接口对各类疾病的治疗意义,从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渐冻症),到失语症等语言功能类疾病,再到抑郁症等精神类疾病的辅助治疗,脑机接口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正以极快的速度扩张。   脑机接口技术在全球医疗领域受到高度关注,被视为未来医疗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麦肯锡预测全球脑机接口医疗应用市场规模有望在2030年达到400亿美元,2040年达到1450亿美元,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了众多科技公司和研究机构在该领域的投入。   根据《脑机接口全球临床试验注册现状分析》,截至2024年10月,全球共注册194项脑机接口相关临床试验,其中美国以80项位居首位,其他国家均为超过20项,注册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相关临床试验集中于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和治疗,主要适应症包括卒中、脊髓损伤、肌萎缩侧索硬化和四肢瘫痪等。   从临床应用的角度来看,海外在脑机接口的临床应用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多个国际企业相继于2024年开展临床试验,如由马斯克创办的Neuralink开发的全侵入式脑机接口设备N1,植入于颅腔,通过1024个电极记录神经活动,并将信号无线传输到应用程序进行解码,其自2024年1月以来已经完成了三例脑机芯片植入人类大脑之中,Neuralink计划在2025年再植入约20至30例,目标是2030年为超过2.2万人植入芯片;除此之外,总部位于美国的Synchron用于治疗瘫痪的微创脑机接口设备已于2024年4月宣布着手准备大规模的人体脑植入试验,目前该公司已为6位美国患者和4名澳大利亚患者植入了其脑机接口系统。   脑机接口在国内同样激起业内的广泛关注,我国正全面踏入脑机接口这一全球高度关注的前沿领域,如清华大学与博睿康公司联合开发的无线微创硬膜外脑机接口NEO系统,其于2024年8月成为我国首款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的脑机接口产品,目前已成功植入3名患者。2025年3月20日,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宣布中国自主研发的“北脑一号”智能脑机系统已顺利完成第三例植入,此前“北脑一号”于2023年3月20日实现全球首例无线植入式脑机接口对卒中偏瘫患者的手术,目前所有植入者恢复良好。
报告标签:
  • 医疗器械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771

  • 发布机构:

    深圳来觅数据信息科技

  • 发布日期:

    2025-03-28

  • 页数:

    6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报告摘要

  导读:3月11日,国家医保局印发《神经系统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其中专门为脑机接口新技术前瞻性单独立项,设立了“侵入式脑机接口置入费”、“侵入式脑机接口取出费”、“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适配费”等价格项目。3月20日,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宣布中国自主研发的“北脑一号”智能脑机系统已顺利完成第三例植入。脑机接口技术作为未来产业的关键领域之一,在全球医疗领域的关注度持续升温,国内外在技术突破、临床应用以及产业化方面皆取得了显著进展。

  脑机接口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Interface,BCI)是一种在人脑或动物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建立的直接通信通路。它通过读取大脑的神经信号,并将其转换为可被计算机或其他外部设备识别和处理的指令,从而实现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的直接交互。

  脑机接口需要从大脑中获取神经信号,这些信号主要来源于大脑的神经元活动,根据脑信号采集的方式,可分为侵入式和非侵入式脑机接口,侵入式脑机接口需要通过手术将电极植入大脑内部,这种接口可以获取到更高质量、更精确的神经信号,在一些需要高精度控制的应用中具有优势,如对精细运动的控制。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是通过在透皮表面放置电极来采集神经信号,不需要进行手术植入。

  脑机接口技术的应用呈现多点开花态势,在医疗、军事、娱乐等领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和研究,其中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已逐渐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研究人员持续探索脑机接口对各类疾病的治疗意义,从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渐冻症),到失语症等语言功能类疾病,再到抑郁症等精神类疾病的辅助治疗,脑机接口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正以极快的速度扩张。

  脑机接口技术在全球医疗领域受到高度关注,被视为未来医疗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麦肯锡预测全球脑机接口医疗应用市场规模有望在2030年达到400亿美元,2040年达到1450亿美元,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了众多科技公司和研究机构在该领域的投入。

  根据《脑机接口全球临床试验注册现状分析》,截至2024年10月,全球共注册194项脑机接口相关临床试验,其中美国以80项位居首位,其他国家均为超过20项,注册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相关临床试验集中于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和治疗,主要适应症包括卒中、脊髓损伤、肌萎缩侧索硬化和四肢瘫痪等。

  从临床应用的角度来看,海外在脑机接口的临床应用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多个国际企业相继于2024年开展临床试验,如由马斯克创办的Neuralink开发的全侵入式脑机接口设备N1,植入于颅腔,通过1024个电极记录神经活动,并将信号无线传输到应用程序进行解码,其自2024年1月以来已经完成了三例脑机芯片植入人类大脑之中,Neuralink计划在2025年再植入约20至30例,目标是2030年为超过2.2万人植入芯片;除此之外,总部位于美国的Synchron用于治疗瘫痪的微创脑机接口设备已于2024年4月宣布着手准备大规模的人体脑植入试验,目前该公司已为6位美国患者和4名澳大利亚患者植入了其脑机接口系统。

  脑机接口在国内同样激起业内的广泛关注,我国正全面踏入脑机接口这一全球高度关注的前沿领域,如清华大学与博睿康公司联合开发的无线微创硬膜外脑机接口NEO系统,其于2024年8月成为我国首款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的脑机接口产品,目前已成功植入3名患者。2025年3月20日,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宣布中国自主研发的“北脑一号”智能脑机系统已顺利完成第三例植入,此前“北脑一号”于2023年3月20日实现全球首例无线植入式脑机接口对卒中偏瘫患者的手术,目前所有植入者恢复良好。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6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深圳来觅数据信息科技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