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矿石行业分析框架

磷矿石行业分析框架

券商报告

磷矿石行业分析框架

  1)磷矿石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其具有稀缺性,用途广泛。含磷矿物是全球重要的非金属矿物资源之一。磷矿石是磷化工的起点,其具有不可再生性、不可循环利用性等特点,属一次性矿产资源。磷化工产品主要为磷肥、磷酸、磷酸盐、农药等,被广泛应用于农业、食品、阻燃剂、洗涤剂、电子等行业,重要性凸显。   2)全球磷矿石供给及贸易格局:全球磷矿资源分布严重不均衡,中国以4.5%的磷矿石储量贡献着全球磷矿石40.2%的产量。据USGS2021年预测数据,从储量上看,全球磷矿石储量共710亿吨,其中摩洛哥和西撒哈拉储量最大,达到500亿吨,占比超过70%;中国储量为32亿吨,占比为4.51%,较摩洛哥和西撒哈拉规模差距较大。从产量上看,2021年全球每年开采磷矿约2.2亿吨,中国、摩洛哥、美国、俄罗斯均为磷矿石主要供给国。其中,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磷矿石生产国,贡献了全球磷矿产量的约40.2%(2020年中国磷矿石产量8800万吨)。即:中国以4.5%的磷矿石储量贡献着全球磷矿石40.2%的产量,且储采比仅为36(远低于世界平均值324),开采过度问题突出。从全球贸易角度看,在2020年全世界生产的大约2.2亿吨磷矿石中,只有大约3000万吨(13.6%)在国际上交易。根据CRU的数据,摩洛哥OCP是最大的磷矿石出口商,2020年市场份额占全球出口量的31.9%,其次是约旦、秘鲁、埃及、俄罗斯,各自的市场份额分别为17%、12.6%、10%、8.7%,中国在国际磷矿石出口市场中所占份额为1.1%。   3)我国磷矿石供给端:2017-2020年中国磷矿石产量延续下降趋势,未来供给扩张增量有限且有望持续收紧。矿产资源安全事关国家发展,磷矿资源保护逐渐受到重视,从2005年起,国内逐渐开始出台政策以提高磷矿开采行业准入门槛、控制磷矿开采量、限制磷矿石出口。同时,安全、环保政策趋严对磷矿石减产的影响不可忽视:2016年,我国磷矿石产量达到峰值后,2017-2020年期间,我国磷矿石产量已连续五年下降。目前,我国前十大磷矿石生产企业贡献近一半的磷矿石产量。我国现有磷矿石大型企业包括贵州磷化集团、云天化、兴发集团、川恒股份、川发龙蟒、新洋丰、司尔特、湖北宜化等,2021年磷矿产能分别达到1700、1450、415、250、115、90、80、30万吨,合计约4130万吨。未来磷矿石在行业准入门槛提高、环保高压的背景下,其供给端有望持续趋紧;在磷矿石成本面支撑下,磷化工产业链产品价格也将偏强运行。   4)我国磷矿石供需格局:磷酸铁需求高速增长,我国磷矿石供应将中长期延续偏紧态势。磷矿石的传统下游需求主要为湿法磷酸(一体化装置下游主要为磷肥)、黄磷以及磷矿粉肥/普钙/钙镁/脱氟磷酸钙/硝酸磷肥等。我们假设磷矿石边际产量有所增加、磷肥行业持续减量增效,黄磷行业将持续淘汰落后产能。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需求与渗透率、磷酸铁锂电池需求与渗透率快速增长,上游磷酸铁前驱体需求量将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我们预计2022-2025年我国磷酸铁需求量将分别达到65.6、108.1、169.8、240.3万吨,折合磷矿石消耗量184、303、476、673万吨;我国磷矿供应缺口(产量-表观需求-出口)将分别为230、133、19、-25万吨。中长期来看,我国磷矿石供应将延续偏紧态势。   投资建议:我国磷化工产业的发展处于转型期,近1-2年来,我国以磷矿石为起点的磷化工行业景气度已发生了较大变化。从上游来看,未来磷矿石在行业准入门槛提高、环保高压的背景下,其供给端有望持续趋紧,资源品稀缺属性凸显;中间产物黄磷由于其高能耗、高污染的特点,行业受到了更严格的监管,产能过剩问题得到缓解;从下游来看,世界各国更加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农业种植面积增加,磷化工下游化肥需求刚性。此外,磷酸铁锂电池需求激增提升了“湿法磷酸-磷酸铁”产业景气度。2021年年初迄今,磷化工行业全产业链持续共振。未来,全球及我国农化产品需求仍将支撑我国磷化工需求的“基本盘”,磷酸铁等精细磷化工产品将助力于推进我国磷化工行业转型升级并提高产业价值水平。建议关注:云天化、兴发集团、云图控股、湖北宜化、川发龙蟒、川金诺、新洋丰等公司。   风险提示:下游产品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在建项目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矿业安全生产风险等。
报告标签:
  • 化学原料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1971

  • 发布机构: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2-06-10

  • 页数:

    71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报告摘要

  1)磷矿石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其具有稀缺性,用途广泛。含磷矿物是全球重要的非金属矿物资源之一。磷矿石是磷化工的起点,其具有不可再生性、不可循环利用性等特点,属一次性矿产资源。磷化工产品主要为磷肥、磷酸、磷酸盐、农药等,被广泛应用于农业、食品、阻燃剂、洗涤剂、电子等行业,重要性凸显。

  2)全球磷矿石供给及贸易格局:全球磷矿资源分布严重不均衡,中国以4.5%的磷矿石储量贡献着全球磷矿石40.2%的产量。据USGS2021年预测数据,从储量上看,全球磷矿石储量共710亿吨,其中摩洛哥和西撒哈拉储量最大,达到500亿吨,占比超过70%;中国储量为32亿吨,占比为4.51%,较摩洛哥和西撒哈拉规模差距较大。从产量上看,2021年全球每年开采磷矿约2.2亿吨,中国、摩洛哥、美国、俄罗斯均为磷矿石主要供给国。其中,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磷矿石生产国,贡献了全球磷矿产量的约40.2%(2020年中国磷矿石产量8800万吨)。即:中国以4.5%的磷矿石储量贡献着全球磷矿石40.2%的产量,且储采比仅为36(远低于世界平均值324),开采过度问题突出。从全球贸易角度看,在2020年全世界生产的大约2.2亿吨磷矿石中,只有大约3000万吨(13.6%)在国际上交易。根据CRU的数据,摩洛哥OCP是最大的磷矿石出口商,2020年市场份额占全球出口量的31.9%,其次是约旦、秘鲁、埃及、俄罗斯,各自的市场份额分别为17%、12.6%、10%、8.7%,中国在国际磷矿石出口市场中所占份额为1.1%。

  3)我国磷矿石供给端:2017-2020年中国磷矿石产量延续下降趋势,未来供给扩张增量有限且有望持续收紧。矿产资源安全事关国家发展,磷矿资源保护逐渐受到重视,从2005年起,国内逐渐开始出台政策以提高磷矿开采行业准入门槛、控制磷矿开采量、限制磷矿石出口。同时,安全、环保政策趋严对磷矿石减产的影响不可忽视:2016年,我国磷矿石产量达到峰值后,2017-2020年期间,我国磷矿石产量已连续五年下降。目前,我国前十大磷矿石生产企业贡献近一半的磷矿石产量。我国现有磷矿石大型企业包括贵州磷化集团、云天化、兴发集团、川恒股份、川发龙蟒、新洋丰、司尔特、湖北宜化等,2021年磷矿产能分别达到1700、1450、415、250、115、90、80、30万吨,合计约4130万吨。未来磷矿石在行业准入门槛提高、环保高压的背景下,其供给端有望持续趋紧;在磷矿石成本面支撑下,磷化工产业链产品价格也将偏强运行。

  4)我国磷矿石供需格局:磷酸铁需求高速增长,我国磷矿石供应将中长期延续偏紧态势。磷矿石的传统下游需求主要为湿法磷酸(一体化装置下游主要为磷肥)、黄磷以及磷矿粉肥/普钙/钙镁/脱氟磷酸钙/硝酸磷肥等。我们假设磷矿石边际产量有所增加、磷肥行业持续减量增效,黄磷行业将持续淘汰落后产能。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需求与渗透率、磷酸铁锂电池需求与渗透率快速增长,上游磷酸铁前驱体需求量将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我们预计2022-2025年我国磷酸铁需求量将分别达到65.6、108.1、169.8、240.3万吨,折合磷矿石消耗量184、303、476、673万吨;我国磷矿供应缺口(产量-表观需求-出口)将分别为230、133、19、-25万吨。中长期来看,我国磷矿石供应将延续偏紧态势。

  投资建议:我国磷化工产业的发展处于转型期,近1-2年来,我国以磷矿石为起点的磷化工行业景气度已发生了较大变化。从上游来看,未来磷矿石在行业准入门槛提高、环保高压的背景下,其供给端有望持续趋紧,资源品稀缺属性凸显;中间产物黄磷由于其高能耗、高污染的特点,行业受到了更严格的监管,产能过剩问题得到缓解;从下游来看,世界各国更加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农业种植面积增加,磷化工下游化肥需求刚性。此外,磷酸铁锂电池需求激增提升了“湿法磷酸-磷酸铁”产业景气度。2021年年初迄今,磷化工行业全产业链持续共振。未来,全球及我国农化产品需求仍将支撑我国磷化工需求的“基本盘”,磷酸铁等精细磷化工产品将助力于推进我国磷化工行业转型升级并提高产业价值水平。建议关注:云天化、兴发集团、云图控股、湖北宜化、川发龙蟒、川金诺、新洋丰等公司。

  风险提示:下游产品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在建项目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矿业安全生产风险等。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71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