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
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多肽药物行业深度报告:慢病领域疗效显著,带动多肽药物需求激增
下载次数:
2352 次
发布机构:
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4-02-27
页数:
22页
投资要点:
多肽药物兼具小分子化药和蛋白药物优点。多肽药物是指通过生物合成法或者化学合成法获得的具有特定治疗作用的多肽,多肽药物分子大小介于小分子化药和蛋白药物之间,相对于一般的小分子化药,多肽药物在生物活性、特异性等方面具有优势,尤其在治疗复杂疾病方面优势更加明显;相对于蛋白质药物,多肽药物具有相对较好的稳定性、纯度高、生产成本低等优势。总之,多肽药物在质量控制水平接近小分子化药,活性接近于蛋白质药物,兼具二者优点。
以GLP-1药物为代表的多肽药物市场规模快速扩张。2023年,GLP-1药物司美格鲁肽全年实现营收212.01亿美元。其中司美格鲁肽注射液Ozempic(2型糖尿病)收入139.17亿美元,同比增长60%;司美格鲁肽片剂Rybelsus(2型糖尿病)收入27.26亿美元,同比增长66%;司美格鲁肽注射液Wegovy(肥胖)收入45.57亿美元,同比增长407%。根据Frost&Sullivan数据预测,全球多肽类药物的市场规模有望从2020年的628亿美元增长到2030年的1419亿美元。随着以GLP-1为代表多肽药物在慢性肾病、NASH、阿尔茨海默病、心血管疾病、心衰和骨关节炎等众多慢性疾病适应症的广泛拓展,多肽药物的市场空间有望持续提升
投资策略:维持医药生物行业超配评级。由于多肽药物在慢病领域疗效显著,带动全球以司美格鲁肽等GLP-1药物为代表的多肽药物需求激增,带动上游多肽原料药需求激增。同时,原研药企的自身现有产能不能满足现在全球多肽药物需求的爆发式增长,而多肽药物具有复杂性和高技术性等特性,导致原研药企短期无法迅速扩张产能,诺和诺德为解决产能问题,于2023年6月发布公告拟投产23亿美元扩建丹麦工厂,但该工厂要到2029年才正式投产API,因此原研药企积极寻求外部产能支持,国内多家公司先后获得重大多肽生产订单。随着以GLP-1药物为代表的多肽药物在慢性肾病、NASH、阿尔茨海默病、心血管疾病、心衰和骨关节炎等众多慢性疾病适应症的广泛拓展,多肽药物市场规模有望持续提升,进而带动整个多肽产业链发展。标的方面,建议关注上游多肽合成试剂公司昊帆生物(301393)、签订多肽原料药生产合同的诺泰生物(688076)、加快多肽商业化产能建设,持续开拓多肽商业化生产外包业务的凯莱英(002821)等。
风险提示: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商业化周期不及预期风险、产品产能不及预期风险、减重药安全性风险和行业竞争加剧风险等。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多肽药物市场规模快速扩张,尤其以GLP-1药物为代表,其在慢病领域的显著疗效驱动了全球需求激增。原研药企产能不足,积极寻求外部支持,为国内多肽产业链带来重大发展机遇。报告建议超配医药生物行业,并重点关注上游多肽合成试剂、原料药生产及CDMO领域的企业。
全球多肽药物市场规模持续增长,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1419亿美元。GLP-1药物作为多肽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糖尿病和肥胖症治疗领域的显著疗效,以及不断拓展的适应症(慢性肾病、NASH、阿尔茨海默病等),进一步推动了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张。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等明星药物的销售额增长强劲,展现了多肽药物巨大的市场潜力。
原研药企产能受限,无法满足全球爆发式增长的多肽药物需求,为国内企业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国内多家公司已获得重大多肽生产订单,例如诺泰生物与欧洲大型药企签订了1.02亿美元的中间体采购合同,翰宇药业也获得了数千万美元的GLP-1多肽原料药和利拉鲁肽注射液采购合同。此外,国内CDMO企业如药明康德和凯莱英也在积极扩产,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本报告深入分析了多肽药物行业,内容涵盖多肽药物概述、GLP-1药物在代谢性疾病领域的应用、GLP-1药物市场规模扩张以及重点公司梳理等方面。
报告首先介绍了多肽药物的特性,指出其兼具小分子化药和蛋白药物的优点,并在生物活性、特异性等方面具有优势。随后,报告详细阐述了多肽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生物合成法和化学合成法,并重点分析了固相合成法的优势和应用。最后,报告总结了多肽药物的主要应用领域,特别是其在代谢性疾病(糖尿病、肥胖症)和肿瘤领域的应用。
报告对比了多肽药物、小分子化药和蛋白质大分子药物的特性,突出了多肽药物在生物活性、特异性、免疫原性、纯度和成本等方面的优势,为其市场前景奠定了基础。
报告详细介绍了多肽药物的生物合成法(天然提取法、酶解法、发酵法、基因重组法)和化学合成法(液相合成法、固相合成法),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最终指出固相合成法在多肽药物工业化生产中的主导地位。
报告分析了多肽药物在代谢性疾病和肿瘤等领域的应用现状,并指出代谢性疾病(特别是糖尿病和肥胖症)是目前多肽药物应用最广泛的领域。
报告重点分析了GLP-1药物在糖尿病和肥胖症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和临床优势。GLP-1作为一种肠促胰岛素,通过作用于多种器官参与血糖调控,具有降糖、减重等多种功效。报告还预测了全球糖尿病和肥胖症患者人数的增长趋势,以及由此带来的巨大市场需求。
报告详细阐述了GLP-1的作用机制,包括其对胰岛素分泌、胰高血糖素分泌、食欲调节等方面的作用,并解释了GLP-1药物如何通过模拟GLP-1的生理作用来治疗糖尿病和肥胖症。
报告比较了GLP-1药物与其他糖尿病治疗药物的优缺点,突出了GLP-1药物在降糖、减重以及改善心血管功能方面的优势,并分析了口服GLP-1药物的市场前景。
报告分析了GLP-1药物在肥胖症治疗中的疗效,并指出其逐渐成为肥胖治疗的主流药物。
报告分析了GLP-1药物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张,并预测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等明星药物的销售额增长强劲,展现了GLP-1药物巨大的市场潜力。报告还分析了GLP-1药物持续拓展适应症的趋势,以及由此带来的市场机遇。
报告详细分析了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的销售数据,并指出其有望成为新一代药王。
报告分析了GLP-1药物在慢性肾病、NASH、阿尔茨海默病等领域的临床研究进展,并指出其持续拓展适应症的趋势将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
报告梳理了国内多肽产业链上的重点公司,包括上游多肽合成试剂公司、原料药生产企业以及CDMO企业。这些公司积极参与全球多肽药物的生产和研发,并从中受益。
报告分析了昊帆生物、诺泰生物等上游企业的业务模式和市场地位。
报告分析了药明康德、凯莱英等CDMO企业的产能扩张计划和市场竞争力。
报告建议维持医药生物行业超配评级,并重点关注上游多肽合成试剂公司、原料药生产企业以及CDMO企业。同时,报告也指出了研发进展不及预期、商业化周期不及预期、产品产能不及预期、减重药安全性以及行业竞争加剧等风险。
本报告对多肽药物行业,特别是GLP-1药物市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指出其市场规模快速扩张,并为国内多肽产业链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报告建议投资者关注上游多肽合成试剂、原料药生产以及CDMO领域的企业,但同时也需要关注行业发展中的潜在风险。 报告数据主要来源于公开信息,投资者应谨慎判断,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基础化工行业双周报:国际能源署发布《2025年全球氢能评估》报告
事件点评:出海步伐不断加速
医药生物行业双周报:第十一批国采临近
基础化工行业双周报:涨价背景下,关注制冷剂板块机会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