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海外医疗器械公司24Q3业绩回顾:创新单品引领增长,关注国内医疗设备采购复苏
下载次数:
520 次
发布机构: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4-11-25
页数:
40页
报告摘要
医疗器械MNC整体业绩表现:2024年前三季度,多数医疗器械MNC营收增长稳健,其中波士顿科学、直觉外科、史赛克、康乐保、希森美康同比实现双位数增长,强生、史赛克上调全年收入指引;此外,飞利浦、Illumina、丹纳赫分别出现同比10%/3%/1%的下滑,主要系受到宏观经济、中国区拖累等因素影响。综合业绩表现来看,耗材>体外诊断>设备,设备受到经济周期影响较大。分品类看,创新大单品相关公司业绩表现最佳,技术创新产品放量带来的增长可部分抵御宏观经济周期及竞争的影响,例如电生理、结构性心脏病、手术机器人、CGM、ICL、高端内窥镜、高端伤口护理、呼吸道检测、伴随诊断等业务,是相关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医疗器械MNC中国市场表现:2024年前三季度,大多数公司在中国市场均遇到一些短期挑战(集采、消费疲软、反腐、招标延迟、竞争),造成在中国地区收入下降,对于公司全球收入增速造成一定拖累,其中设备表现尤为明显,GE医疗、西门子医疗、奥林巴斯、Illumina中国市场收入分别同比下降17%/12%/21%/25%;部分MNC公司对于24Q4甚至25H1中国市场设备更新招标进程仍不乐观,持观望态度。从中长期来看,各器械MNC公司均表现出对中国市场发展潜力的看好。
细分赛道投资观点:
医疗设备:受到经济周期影响较大,国产龙头企业在该领域全球竞争力相对最突出,产品高端升级+海外市占率提升是提供业绩稳定增长的重要因素。短期宏观经济周期影响院内、院外设备采购,反腐及设备更新延迟使该领域24年业绩表现雪上加霜;近几年国产企业产品不断实现中高端升级,疫情加速提升国产品牌在海外影响力,短期看好在经济复苏及设备更新招标推进双重驱动下该板块25年的业绩表现,中长期看好国产龙头企业在全球市占率的进一步提升,建议关注国产医疗设备龙头迈瑞医疗、联影医疗、澳华内镜、开立医疗等。
高值耗材:创新层出不穷,国内集采已覆盖大部分同质化竞争产品,创新+出海有望为国产企业带来广阔市场空间。产品创新带动术式创新,美敦力、强生、雅培等龙头企业引领该领域全球创新浪潮,国产企业在该领域与MNC仍有差距,目前主要为跟随式创新,工程师红利、人口基数大、复杂病例多、医保政策鼓励创新药械等都是驱动中国高值耗材企业加快创新追赶的内、外部因素,关注该板块龙头公司惠泰医疗、爱博医疗、爱康医疗、三友医疗等。
体外诊断:精准诊断是有效临床治疗的先决条件,集采推动下国产龙头市占率加速提升,平台型布局+出海是该领域龙头企业的必由之路。罗雅贝西+国产发光五小龙形成国内相对较清晰的竞争格局,而国产企业在该领域全球竞争力相对较弱,随着上游试剂原材料、仪器零部件等底层技术实现进步,生免流水线、分子诊断、质谱等新兴业务领域不断突破,国产企业在该领域的全球市场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建议关注国产IVD龙头企业迈瑞医疗、新产业、安图生物、亚辉龙、艾德生物等。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失败、市场竞争加剧、集采降价超预期、招标进展不及预期、地缘政治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氟化工行业:2025年6月月度观察:三代制冷剂长协价格落地,重视供给侧受限品种
医药生物周报(25年第25周):2025 ADA大会数据总结,关注潜在出海机会
医药生物周报(25年第24周):政策出台加速+AI应用落地有望带来医疗服务行业新增长
创新药盘点系列报告(22):IBD治疗领域存在未满足的需求,关注新靶点、新机制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