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医药行业2023年投资策略:积极布局新周期中的投资主线

医药行业2023年投资策略:积极布局新周期中的投资主线

研报

医药行业2023年投资策略:积极布局新周期中的投资主线

  我们认为,医药行业在过去2年经历较大幅度回调,主要是由于:1.估值过高;2.政策压制因素持续,集采从化学药开始,逐步向生物药、中药、高值耗材、IVD试剂甚至消费医疗等“政策免疫”领域拓展,市场预期一再被打破,对于以内需为主的医药和医疗器械产品型公司(包括药品、高值耗材等)的业绩和估值形成压制;3.地缘政治和宏观经济政策等外部因素扰动,对以CXO为代表的制造型公司的估值形成压制。   我们认为,目前医药行业多个细分领域(包括仿制药、创新药、中成药、生物制剂、IVD试剂、高值耗材、种植牙服务和消费医疗等)均已经经历过政策扰动,继续拓展的空间已经不大。其次各类政策(包括化学药国家带量采购、中成药地方集采、种植牙服务价格调整、关节/脊柱集采等)的规则演变、实际中标价格等均好于市场预期,也体现出政策制定方在医保控费和产业的长期健康发展之间积极寻求平衡点。我们认为随着政策压制因素的缓和,行业“政策底”特征显著,持续近2年的估值收缩已经结束,现阶段医药板块已经具备较高的投资性价比。从估值角度看,目前医药行业处于周期底部;从经营趋势角度看,政策对于医药和医疗器械产品型公司,特别是药品行业公司业绩的扰动已经逐步接近尾声,后续即将进入新的盈利增长周期。   经过过去2年行业整体估值的持续回调和各细分领域之间估值的再平衡,目前医药板块的估值水平和估值结构已经调整到位。我们认为无论是行业龙头和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均具有较好的投资机会,但个股机会多于整体性板块机会,需要放宽选股的视野,着眼于产业趋势和估值性价比,进行标的挖掘。长周期角度看,医药行业主要体现为成长属性而非价值属性,投资需要重点着眼于未来业绩的成长性和边际变化趋势,同时注重估值与业绩增速的匹配度。   我们建议积极布局新周期中的投资主线:一、药品行业总量增长空间有限,但细分领域的景气度、生命周期阶段、公司经营趋势和竞争壁垒有较大差异,存在较多结构性投资机会,主要集中在创新药、特色仿制药和独家中成药等领域。二、医药制造板块中,1.中长期角度看,CXO行业景气度仍有望处于较好水平,在估值回到合理区间、消化业绩高基数因素后,有望通过业绩的成长驱动股价增长;2.特色原料药板块中经营趋势向好,有望迎来估值和业绩双击的公司;3.药品包材、药品辅料和制药装备相关公司。三、具有清晰产业逻辑,行业保持高增长,具有较大进口替代空间的生命科学上游领域。   风险提示:   随着治疗药品的储备增加和疫苗接种率提升,以及疫情防控政策的不断优化,预计线下医疗机构正常诊疗秩序将逐步恢复正常,但仍存在局部地区疫情散发导致出现管控的可能,影响到药品、器械正常销售,导致上市公司业绩不及预期。   创新药研发流程长,各临床阶段均存在一定失败风险。医保谈判存在不确定性,目录内药品有可能出现续约失败或医保支付价格降幅超预期的情况,目录外药品有可能出现谈判失败,未能纳入医保目录或医保支付价格降幅超预期的情况,导致上市公司业绩不及预期。   由于仿制药、非独家中成药竞争仍然较为激烈,且政策规则演变方向仍有不确定性。产品在国家集采或地方集采中降价幅度过大,导致上市公司业绩不及预期。   受到地缘政治、贸易摩擦等因素影响,导致全球制药工业产业链分工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对CXO、特色原料药行业造成不利影响。   全球和国内生物医药行业投融资恢复力度不及预期、我国研发与试验发展经费增速放缓,导致CXO、生命科学上游产业链景气度下滑。   生命科学产业链目前景气度较高,存在潜在进入者增加,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导致行业盈利能力出现下滑。
报告标签:
  • 化学制药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93

  • 发布机构:

    首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2-12-12

  • 页数:

    66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我们认为,医药行业在过去2年经历较大幅度回调,主要是由于:1.估值过高;2.政策压制因素持续,集采从化学药开始,逐步向生物药、中药、高值耗材、IVD试剂甚至消费医疗等“政策免疫”领域拓展,市场预期一再被打破,对于以内需为主的医药和医疗器械产品型公司(包括药品、高值耗材等)的业绩和估值形成压制;3.地缘政治和宏观经济政策等外部因素扰动,对以CXO为代表的制造型公司的估值形成压制。

  我们认为,目前医药行业多个细分领域(包括仿制药、创新药、中成药、生物制剂、IVD试剂、高值耗材、种植牙服务和消费医疗等)均已经经历过政策扰动,继续拓展的空间已经不大。其次各类政策(包括化学药国家带量采购、中成药地方集采、种植牙服务价格调整、关节/脊柱集采等)的规则演变、实际中标价格等均好于市场预期,也体现出政策制定方在医保控费和产业的长期健康发展之间积极寻求平衡点。我们认为随着政策压制因素的缓和,行业“政策底”特征显著,持续近2年的估值收缩已经结束,现阶段医药板块已经具备较高的投资性价比。从估值角度看,目前医药行业处于周期底部;从经营趋势角度看,政策对于医药和医疗器械产品型公司,特别是药品行业公司业绩的扰动已经逐步接近尾声,后续即将进入新的盈利增长周期。

  经过过去2年行业整体估值的持续回调和各细分领域之间估值的再平衡,目前医药板块的估值水平和估值结构已经调整到位。我们认为无论是行业龙头和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均具有较好的投资机会,但个股机会多于整体性板块机会,需要放宽选股的视野,着眼于产业趋势和估值性价比,进行标的挖掘。长周期角度看,医药行业主要体现为成长属性而非价值属性,投资需要重点着眼于未来业绩的成长性和边际变化趋势,同时注重估值与业绩增速的匹配度。

  我们建议积极布局新周期中的投资主线:一、药品行业总量增长空间有限,但细分领域的景气度、生命周期阶段、公司经营趋势和竞争壁垒有较大差异,存在较多结构性投资机会,主要集中在创新药、特色仿制药和独家中成药等领域。二、医药制造板块中,1.中长期角度看,CXO行业景气度仍有望处于较好水平,在估值回到合理区间、消化业绩高基数因素后,有望通过业绩的成长驱动股价增长;2.特色原料药板块中经营趋势向好,有望迎来估值和业绩双击的公司;3.药品包材、药品辅料和制药装备相关公司。三、具有清晰产业逻辑,行业保持高增长,具有较大进口替代空间的生命科学上游领域。

  风险提示:

  随着治疗药品的储备增加和疫苗接种率提升,以及疫情防控政策的不断优化,预计线下医疗机构正常诊疗秩序将逐步恢复正常,但仍存在局部地区疫情散发导致出现管控的可能,影响到药品、器械正常销售,导致上市公司业绩不及预期。

  创新药研发流程长,各临床阶段均存在一定失败风险。医保谈判存在不确定性,目录内药品有可能出现续约失败或医保支付价格降幅超预期的情况,目录外药品有可能出现谈判失败,未能纳入医保目录或医保支付价格降幅超预期的情况,导致上市公司业绩不及预期。

  由于仿制药、非独家中成药竞争仍然较为激烈,且政策规则演变方向仍有不确定性。产品在国家集采或地方集采中降价幅度过大,导致上市公司业绩不及预期。

  受到地缘政治、贸易摩擦等因素影响,导致全球制药工业产业链分工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对CXO、特色原料药行业造成不利影响。

  全球和国内生物医药行业投融资恢复力度不及预期、我国研发与试验发展经费增速放缓,导致CXO、生命科学上游产业链景气度下滑。

  生命科学产业链目前景气度较高,存在潜在进入者增加,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导致行业盈利能力出现下滑。

医药行业2023年投资策略:积极布局新周期中的投资主线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医药行业在经历近两年的大幅回调后,已呈现出“政策底”特征,估值处于周期底部,具备较高的投资性价比。 报告建议积极布局新周期中的投资主线,包括:药品行业结构性机会(创新药、特色仿制药、独家中成药等)、医药制造板块(CXO、特色原料药、药用包材等)、以及具有清晰产业逻辑的生命科学上游领域。 报告强调,投资应着眼于未来业绩的成长性和边际变化趋势,同时注重估值与业绩增速的匹配度。

主要内容

一、行业整体观点

  • 行业底部特征明显,长期具有较高投资性价比: 医药生物指数PE(ttm)已降至近10年低位,行业经历大幅回调,主要由于估值过高、政策压制(集采等)、以及地缘政治和宏观经济等外部因素扰动。
  • 政策影响逐步缓和,行业估值结构回归常态: 多个细分领域已经历政策扰动,政策规则演变、实际中标价格好于预期,体现出政策制定方在医保控费和产业长期健康发展之间寻求平衡。
  • 着眼成长性,注重估值与业绩增速匹配度: 医药行业主要体现为成长属性,投资需关注未来业绩成长性和边际变化趋势,同时注重估值与业绩增速的匹配度。
  • 疫情冲击下,医药行业需求具有较强韧性: 台湾地区数据表明,即使在疫情高峰期,医药行业上市公司业绩仍保持稳健,显示出行业需求的韧性。
  • 严肃医疗场景下各类需求恢复有望成为医药板块的投资主线之一: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预计2023年严肃医疗场景下各类需求恢复将成为医药板块的投资主线。

二、药品板块:总量约束下紧抓结构性机会

  • 药品市场:总量小幅平稳增长,结构性机会突出: 预计未来药品市场规模将保持平稳增长,但增速不高,结构性投资机会为主。
  • 创新药:关注产品临床价值和公司自身的商业化: 创新药研发标准提高,投资需关注产品临床价值、竞争格局变化趋势和公司商业化能力。
  • 创新药支付体系不断完善: 商业保险将成为创新药支付的另一重要途径,城市惠民保等补充支付方式的出现,为创新药支付提供了有利补充。
  • 医保谈判规则更加明确,有利于稳定创新药市场预期: 简易续约规则的明确,有助于稳定创新药销售金额预期,对创新药板块形成利好。

三、医药制造板块:CXO逐步进入配置良机,看好特色原料药、药用包材和药用辅料等细分领域投资机会

  • 我国比较优势依旧明显: CXO行业兼具人力密集型和重资产型行业属性,我国凭借“工程师红利”、上下游产业配套齐全等优势已经在全球医药研发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
  • 一级市场投融资数据与CXO股价有较强相关性: 生物医药二级市场走势与投融资数据高度相关,投融资数据表现不佳的阶段,CXO公司股价表现较为低迷。
  • CXO板块有望逐步迎来配置机会: 随着业绩高基数的逐步消化、行业景气度的回升,CXO板块有望逐步迎来配置机会。
  • 特色原料药板块:寻找景气度处于提升周期的公司: 关注ROE处于上升周期,未来估值有弹性,同时现阶段估值与业绩匹配度高,具有安全边际的特色原料药公司。
  • 药用包材:注射剂一致性评价和集采带动一类模制瓶市场规模迅速扩大,行业龙头受益显著: 高品质包材的需求已经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其中山东药玻作为国内中硼硅模制瓶龙头,有望显著受益。
  • 药用辅料:迎来进口替代良机: 在进口替代和集中度提升带动下,国产药用辅料龙头迎来发展良机。
  • 制药装备:进入景气度验证阶段,2023年市场预期有望逐步改善: 预计2023年起,随着高基数因素消化,预计制药装备企业合同负债有望恢复增长,市场对于制药装备板块的预期有望逐步修复。

四、生命科学上游产业:短期景气度有所波动,不改长期向好趋势

  • 生命科学领域研究投入快速增长: 我国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资金投入保持高速增长,增速远高于全球水平。
  • 生物科研试剂行业快速增长,国内企业迅速崛起: 生物科研试剂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国内增速显著快于全球,国产替代空间大。
  • 模式生物需求旺盛,国内企业快速发展: 我国模式生物行业集中度不高,国内模式生物企业迅速发展,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 国内生物药步入商业化阶段,耗材需求快速增长: 国产生物药陆续获批上市并步入商业化阶段,预计生产阶段各类耗材需求量也将同步增加。

总结

本报告认为,医药行业已进入“政策底”,具备投资价值。 建议关注药品行业结构性机会、医药制造板块(CXO、特色原料药、药用包材等)、以及生命科学上游领域。 投资需关注业绩成长性、估值与业绩增速匹配度,并关注行业风险。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66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首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