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0907)

  • 和元生物(688238):业绩受疫情及投融资等因素影响增长承压,CRO业务有序恢复,未来伴随临港新产能逐步释放有望恢复高增长

    和元生物(688238):业绩受疫情及投融资等因素影响增长承压,CRO业务有序恢复,未来伴随临港新产能逐步释放有望恢复高增长

  • 稳健医疗(300888):2022年高速增长,2023年预计回归健康

    稳健医疗(300888):2022年高速增长,2023年预计回归健康

  • 省内外协同发展,业绩恢复增长可期

    省内外协同发展,业绩恢复增长可期

    个股研报
      何氏眼科(301103)   业绩简评   2023年4月25日,公司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2022年公司实现收入9.55亿元,同比-0.74%;归母净利润0.33亿元,同比-61.55%;扣非归母净利润0.28亿元,同比-63.69%。   分季度来看,2022年Q4公司实现收入1.84亿元,同比-15.59%;归母净利润-0.33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0.35亿元。   公司同时发布2023年一季报。2023Q1公司实现收入3.07亿元,同比+26.91%;实现归母净利润0.57亿元,同比+117.8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55亿元,同比+112.93%。。   经营分析   屈光视光正增长,白内障服务承压。分产品看:1)屈光不正手术矫正服务实现收入2.0亿元(+1.5%),毛利率43.69%(-2.89pcts);2)白内障服务实现收入1.3亿元(-15.3%),毛利率31.16%(-5.67pcts);3)视光服务实现收入3.5亿元(+1.3%),毛利率48.35%(-0.15pcts);4)玻璃体视网膜诊疗服务实现收入0.7亿元(+4.2%),毛利率21.36%(-4.85pcts);5)非手术治疗实现收入1.6亿元(+5.7%),毛利率20.25%(+0.39pcts)。   扎根辽宁辐射省外,不断完善三级眼健康医疗服务模式。2022年,公司在辽宁省内收入为9.1亿元(-1.5%),省外收入0.4亿元(+78.2%)。截至2022年底,公司拥有三级眼保健服务机构3家,二级眼保健服务机构35家(同比+3家),初级眼保健服务机构64家(同比+9家)。   22年费用端受规模扩大影响,23Q1盈利能力大幅改善。2022年,公司销售/管理费用率分别为14.5%(+1.7pcts)、17.0%(+3.8pcts),费用提升主要系医院规模扩大新增人员导致人工成本增加;综合毛利率为38.4%(-1.9pcts),净利率为3.4%(-5.5pcts)。2023Q1,公司销售/管理费用率分别为11.0%(-1.7pcts)、13.2%(+1.2pcts),公司综合毛利率为47.2%(+6.9pcts),净利率为18.3%(+7.5pcts)。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公司在辽宁省内外持续完善眼科医疗服务网络,短期承压业绩有望在疫后回归正常增长轨道。预计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5、2.08、2.73亿元,同比增长368%、34%、31%,EPS分别为0.98、1.32、1.73元,现价对应PE为31、23、17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政策环境变化风险、省外市场扩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4-26
  • 伟思医疗(688580):23Q1业绩恢复增长,股权激励有望奠定业绩基础

    伟思医疗(688580):23Q1业绩恢复增长,股权激励有望奠定业绩基础

  • 八因子销售过10亿,新冠获批,在研可期

    八因子销售过10亿,新冠获批,在研可期

    个股研报
      神州细胞(688520)   事件   2023年4月25日,公司发布年季报,2022年和2023年1季度,营收10.23/3.29亿元,同比增长661%/111%;归母净亏损5.19/1.53亿元,扣非净亏损3.96/0.59亿元。业绩符合预期。   点评   重组八因子首年销售超10亿,新批儿童适应症夯实增长后劲。(1)公司首个产品安佳因(重组人凝血因子VIII)在首个完整销售年度突破10亿元销售额。2023年1月底,其新增12岁以下儿童适应症获批,将进一步提高该产品市占率。(2)2023年1季度,在1月全国各地收到疫情影响、医院端销售整体下降的情况下,安佳因仍然取得3.29亿元的销售业绩,同比翻倍增长。   全球首个4价新冠疫苗获批紧急使用,原研实力再获验证。公司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2价变异株重组S三聚体蛋白疫苗安诺能®2,于2022年12月被纳入紧急使用;2023年3月,公司的全球首个4价重组蛋白新冠疫苗,安诺能®4,被纳入紧急使用,该产品在海外3期临床试验中,与灭活苗和辉瑞mRNA疫苗对照均达到了预设的优效终点;且在热稳定性、生产及储存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由此,公司重组蛋白疫苗的领先研发水平获验证。   产能蓄力,在研丰富,海外布局兑现在即。(1)产能方面:公司于2022年6月,具备生产新冠重组蛋白疫苗和14价HPV疫苗的条件与资质;2023年3月,再新增获批4价新冠重组蛋白疫苗的生产范围,新建了自动化立体库提升供应链管理能力。目前二期在建生产基地已完成1条2x5,000L规模原液线、3条制剂灌装线、3条包装线、常温库及其他辅助车间的净化装修,另有两条同等规模的原液生产线正在建设中。(2)在研管线:CD20瑞帕妥单抗已于2022年获批,且安全性更优。阿达木单抗、贝伐单抗等有望在2023年获批。全球领先的14价HPV疫苗也将开始3期临床。PD-1单抗的肝癌一线及头颈癌一线适应症均已完成入组,正在随访阶段,预计2023年内申报上市。(3)海外布局:公司已与多个“一带一路”国家企业签约合作重组八因子,2025年开始或将在境外市场陆续上市。澳洲子公司投建也将推进公司海外研发开展。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根据最新年季报,我们上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4/25年营18.23/28.32/45.00亿元,归母净利润-0.37/3.10/9.23亿元。我们认为,神州细胞,是拥有一体化的领先重组蛋白研发与生产工艺技术的稀缺优质生物药标的,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临床进展不达预期、新药商业化进展不达预期等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4-26
  • 海康威视(002415):业绩持续承压,复苏驱动发展

    海康威视(002415):业绩持续承压,复苏驱动发展

  • 登康口腔(001328):口腔护理赛道龙头,品类拓展多点开花

    登康口腔(001328):口腔护理赛道龙头,品类拓展多点开花

  • Q1净利润再超预期,持续看好派格宾放量

    Q1净利润再超预期,持续看好派格宾放量

    个股研报
      特宝生物(688278)   事件:   2023年4月24日,特宝生物公布2023年一季度业绩,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9亿元,同比+21.53%,归母净利润0.84亿元,同比+46.51%,扣非归母净利润1.02亿元,同比+35.6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0.22亿元,同比-73.66%。公司一季度业绩未受去年末入组显著影响,净利润实现超预期增长。   点评:   2023年一季度再超预期,销售费用减少势头渐显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整体毛利率为91.00%,同比+1.61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44.39%,同比-5.89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10.00%,同比+1.88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9.00%,同比+3.1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0.26%,同比+0.04个百分点。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减小,主要原因是公司销售增长,货款回笼及时,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增加,同时支付的职工薪酬及其他经营费用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研发投入合计同比增长71.26%,公司在研管线稳步推进,研发投入相应增加。随着学术推广计划的结项与入组完成,公司销售费用率将逐步减少,未来对净利润将有进一步的贡献。   学术计划推广扩大适用患者,乙肝行业深耕先行者   公司在乙肝领域深耕多年,大队列真实世界研究“珠峰计划”和“绿洲计划”于2022年分别顺利结项、完成入组。其中“珠峰计划”将带来乙肝治愈真实世界数据,中期数据实现HBsAg<100IU/ml人群清除率56.1%,为现有治疗手段中可达到的最高乙肝疾病治愈率。乙肝治愈大III期临床预计最晚将在2023年9月完成,乙肝治愈将有望写进派格宾说明书,进一步支持派格宾临床应用。   2023年1月,公司先后两项临床试验申请获监管批准: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开展临床试验,拟用于降低新冠病毒暴露后的感染风险;AK0706片获批开展用于HBsAg持续阳性的HBV感染治疗的临床试验,继续扩大乙肝领域版图。公司继续就蛋白药物长效修饰技术平台,拓展抗病毒及免疫疾病领域,积极布局新靶点及新适应症。   多项催化持续利好利润增长,23年业绩持续收益   自2022年10月罗氏旗下干扰素产品派罗欣,正式宣布退出中国市场后,公司乙肝治疗头部产品——派格宾为乙肝领域独家长效干扰素,有望替换部分罗氏退出带来的份额,临床在研竞品短期内难估获批预期,公司有望受益。随着学术计划的进展、结项,有利于公司销售费用逐渐降低,贡献净利润增长。在同类生物制品公司中,特宝生物净利率仍处在上升爬坡阶段,持续看好公司派格宾放量带动高速增长。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1.06亿元、27.15亿元、35.0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7.9%/29.0%/29.1%;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60亿元、6.58亿元、9.25亿元,同比增长60.3%/42.9%/40.6%,对应的PE为41X/28X/20X。我们看好公司现有病毒性肝炎、肿瘤等多个用药领域的产品及公司多年积累下来的渠道力量,看好公司派格宾产品竞争格局、产品学术项目推进顺利、适用人群范围持续扩大,继续维持“买入”的评级。   风险提示   药物审批进度不达预期,新药研发风险,销售浮动,行业政策不确定性等。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04-25
  • 年报及一季报点评:品牌运营业务稳健增长,优化结构聚焦核心业务

    年报及一季报点评:品牌运营业务稳健增长,优化结构聚焦核心业务

    个股研报
      百洋医药(301015)   核心观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及2023Q1业绩。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75.10亿元(+6.50%),归母净利润5.02亿元(+19.08%),扣非归母净利润5.03亿元(+21.60%)。其中,2022Q4实现营业总收入19.90亿元(+9.58%),归母净利润1.58亿元(+39.85%),扣非归母净利润1.35亿元(+19.97%)。2023Q1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6.86亿元(-9.35%),归母净利润1.22亿元(+39.78%),扣非归母净利润1.26亿元(+32.10%)。   核心业务稳健增长,剥离分销优化结构。公司核心业务品牌运营业务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37.00亿元,同比增长27.36%;2022Q4实现业务收入约10.55亿元,同比增长35.89%;2023Q1实现业务收入9.17亿元,同比增长10.97%。批发配送业务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34.34亿元,同比减少7.32%;2023Q1实现营业收入6.77亿元,同比下降27.56%。公司剥离北京分销业务,出售北京万维,经营性现金流大幅改善。2023Q1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1.54亿元,同比增长219.87%。   持续拓展合作品牌,海露和安斯泰来增长亮眼。2022年,公司新增运营品牌创新药企上海谊众的紫晟、跨国药企阿斯利康的安立泽、罗氏制药的罗盖全等。公司代理品牌迪巧系列收入16.28亿元(+18.16%),泌特系列收入3.29亿元(+6.00%),海露系列收入4.27亿元(+43.09%),安斯泰来系列收入4.14亿元(还原两票制+31.19%),罗氏制药的肿瘤创新药产品收入1.41亿元(+92.65%),罗盖全收入1.10亿。   投资建议:公司以专业化的医药品牌运营迎接国内创新药发展浪潮,医药CSO业务在国内有较好的市场前景。我们预测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6.43/8.10/10.12亿元,对应EPS为1.23/1.54/1.93元,对应PE为24/19/15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使得医院诊疗用药需求减少的风险、新签约产品运营推广进度不达预期的风险、医药销售合规的风险等。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4-25
  • 如何看待成本侵蚀与产品结构升级的矛盾?

    如何看待成本侵蚀与产品结构升级的矛盾?

    个股研报
      山东药玻(600529)   公司于4月24日发布2022年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报表反应出公司当前主要矛盾是成本压力侵蚀利润,与产品结构升级带来利润水平提升的矛盾。我们认为外部的成本压力是暂时的,产品结构升级是内生可持续的,仍然看好公司成长性,维持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收入与利润均持续增长,现金支出增加。公司2022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1.87亿元,同增8.05%;归母净利6.18亿元,同增4.60%。2023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37亿元,同增18.66%;归母净利1.67亿元,同增8.69%。2022年全年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的现金流入共37.17亿元,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2.52亿元,现金净流量较2021年减少较多,主因原材料成本上升,经营活动现金支出增量较大。2023年一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的现金流入共10.75亿元,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2.11亿元,一季度现金净流量表现较好。   成本压力侵蚀利润,产品结构升级的改善被暂时掩盖。我们分析公司年报认为,产品结构升级与成本压力的矛盾是影响当前公司业绩的核心因素。当前公司主要的原燃料成本纯碱、五水硼砂、煤炭等原燃料价格均处于相对高位,我们测算一季度纯碱市场均价2779.19元/吨,同比上涨235.28元/吨,仅纯碱就侵蚀了公司较多利润。而另一方面,公司内生的成长性即在于中硼硅产品替代普通钠钙产品的趋势仍然在进行中。中硼硅产品单价更高,利润率也更高,我们认为中硼硅产品占比的提升是模制瓶产品相对于其他玻璃产品毛利率韧性更高的核心原因。   未来展望:成本压力是暂时的,内生增长是长期的。纯碱期货价格已显示下降趋势,后续纯碱现货价格或随之下行。而随着集采、一致性评价与关联审评政策的推行,中短期内药用玻璃产品升级,中硼硅替代钠钙玻璃,从而带来综合毛利率的提升;长期看,我国药品安全的要求不断提升,药包材质量的持续升级为公司带来更长期的成长性。   估值   根据公司年报及一季报,我们下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5年公司实现营收47.94、54.31、63.02亿元;归母净利7.83、9.32、11.47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1.18、1.40、1.73元,对应市盈率21.4、18.0、14.6倍。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风险提示:中硼硅需求不及预期,成本持续高位。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8页
    2023-04-25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