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99838)

  • 和黄中国医药(HCM):美FDA拒批索凡替尼上市用于治疗胰腺和非胰腺神经内分泌瘤

    和黄中国医药(HCM):美FDA拒批索凡替尼上市用于治疗胰腺和非胰腺神经内分泌瘤

  • 点评报告:渠道转型仍待显效,彩妆恋火初露锋芒

    点评报告:渠道转型仍待显效,彩妆恋火初露锋芒

    个股研报
      丸美股份(603983)   报告关键要素:   2022 年 4 月 29 日,公司发布 2021 年年报和 2022 年一季报。2021 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17.87 亿元(YoY+ 2.41%),实现归母净利润 2.48亿元(YoY -46.61%) ,扣非归母净利润 1.79 亿元(YoY-55.70%) 。 2022Q1,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3.83 亿元(YoY -5.31%),实现归母净利润 0.65亿元(YoY-34.61%),扣非归母净利润 0.57 亿元(YoY -40.20%),整体业绩表现符合市场预期。   投资要点:   渠道转型仍待显效,营收保稳盈利下滑:拆分 2021 全年业绩,上半年营 收 保 持 稳 定 增 长 , 利 润 有 所 下 滑 。 2021H1 营 收 8.74 亿 元(YoY+10.09%)、归母净利润 1.89 亿元(YoY-29.46%)。而自 2021Q3 以来,受疫情冲击较大,线下日化专营店渠道恢复未达预期,叠加公司自建团队运作“丸美天猫旗舰店”、大力布局抖音、快手等新兴直播渠道,转型线上业务投入成本大幅增加而仍待显效,公司转型未如预期顺利,导致 Q3 单季度首次收入下降, 归母净利润为上市以来首次单季度亏损。Q4 受“双十一”等大型销售活动影响,拉动 2021 业绩边际改善。渠道收入来看,2021 线上/线下营收分别贡献 10.28/6.99 亿元,分别占比59.54%/40.46%。2022Q1 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3.83 亿元(YoY-5.31%),实现归母净利润 0.65 亿元(YoY-34.61%),营收同比略微下降,收入已恢复至 2019 年疫前水平。然而随着公司自营业务持续推进改革,各项费用同比增长,叠加疫情压力未减,2022Q1 归母净利润水平仅恢复至2019 年的 54%。   彩妆领跑打造 21 年业务新增长曲线,眼部产品量减价增拖累 Q1 业绩:公司 2021 实现眼部类、护肤类、洁肤类、彩妆及其他类产品营业收入分别为 5.23/9.67/1.59/0.78 亿元, YoY 分别为 -17.12%/7.22%/-15.97%/247.85%,眼部类、洁肤类营收同比均下降,护肤类产品表现较好,彩妆实现大幅增长态势。主因彩妆品牌恋火完成品牌焕新,半年时间 GMV 销量 60 万支,实现收入 6617.46 万元,增辐 463.49%,有望打开公司第二业务增长曲线。2022Q1 眼部类、护肤类、洁肤类产品营业收 入 分 别 为 0.80/2.03/0.45 亿 元 , YoY 分 别 为 -24.54%/-20.90%/32.44%。眼部类/洁肤类产品量减价增,销量分别同比下降42.14%/14.04%,单价同比上升 30.41%/54.07%,主要系上年同期眼部套盒、眼膜及洁肤产品销售量大,拉低了平均单价所致,另 2022Q1 洁肤新品售价较高且销售占比大,带动 Q1 洁肤产品营收正增长。   净利率下滑,渠道转型致销售费用大幅提升:2021 年公司毛利率64.02%,同比略有下滑(-2.19pcts) ,主要系生产成本及运输成本略有上升所致,其中彩妆及其他类产品贡献亮眼营收基础上,毛利率同比增加 7.27pcts。21 年净利率 13.50%,同比下降 13.06pcts,主要系公司积极布局新渠道、拓展新业务致各项费用增长所致。2021 期间费用率47.92%,同比增加 11.50pcts,有显著增加。其中销售费用率 41.48%(+9.16pcts),主要系推广费用、职工薪酬及办公费用增长所致;研发费用率 2.83%(-0.05pct);管理费用率 5.62%(+ 1.11pcts),主要由于公司业务发展,职能部门职工薪酬增加、办公费用增长;财务费用率-2.00%(+1.28pct)。22Q1 公司净利率为 16.77%,(-7.70pcts) ,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37.49%/6.46%/3.45%/-0.81%,分别同比+8.35/+1.23/+0.55/+1.95pcts,主因本期收入同比略微下降及扩大自营业务,造成各项费用同比增长所致。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从 1 季度表现来看,公司渠道转型仍未显效,我们 下 调 公 司 盈 利 预 测 , 预 计 2022-2024 年 公 司 归 母 净 利 润 为2.22/2.63/3.00 亿元(调整前为 2022-2023 年 2.90/3.24 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10%/19%/14%, EPS 为 0.55/0.66/0.75 元,4 月 29 日收盘价对应 PE 分别为 38/32/28 倍。由于各大品牌纷纷大力向线上转型,导致线上竞争急速升温,费用投入加大而仍待显效,公司转型未如预期顺利,线下业务受各地零星疫情持续发酵恢复受阻,业绩承压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但长期来看公司彩妆品牌恋火成功焕新,在探索中找到零售方法论,有望打开公司第二业务增长曲线。加之公司坚持在转型中调整,于变局中开局,创新与科技并举,始终将产品放在第一位,持续研发投入,拓宽技术边界,严守产品品质,保障品效输出;持续夯实品牌,践行品牌年轻化科技化;持续数字化投入,推进云仓建设等,或有机会在新一轮化妆品行业变革中承接发展机遇,维持“观望”评级。   风险因素:线上增速不达预期、产品推新不达预期、市场竞争加剧。
    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05-05
  • 海尔生物2022Q1点评报告:新场景持续迭代,海外拓展加速

    海尔生物2022Q1点评报告:新场景持续迭代,海外拓展加速

  • 化工行业新材料周报:三星3nm芯片将于Q2开始量产,万润股份一季度归母净利同增76.67%

    化工行业新材料周报:三星3nm芯片将于Q2开始量产,万润股份一季度归母净利同增76.67%

    化学原料
      投资要点:   核心逻辑   化工新材料领域是化工行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传统化工行业随着下游需求增速放缓,市占率向龙头集中是大趋势,核心竞争门槛为成本和效率;下游仍处于快速增长的新材料领域则不同,核心的竞争壁垒为研发能力、产业链验证门槛、服务能力等,随着政策支持,国内化工新材料行业有望迎来加速成长期。我们推荐处于核心供应链、研发能力较强、管理优异的化工新材料优质标的,主要包括电子化学品(半导体材料、显示材料、5G材料等)、新能源材料、医药中间体等领域。给予行业“推荐”评级。   行业信息更新:   半导体相关:   4月29日,全球半导体观察报道:三星3nm芯片将于Q2开始量产。三星电子4月28日宣布,将在本季度开始使用3GAE(早期3nm级栅极全能)工艺进行大规模生产,这不仅标志着业界3nm级制造技术的到来,也表示这是业界首个使用环栅场效应晶体管(GAAFETs)的节点。4月上旬,台积电对外公开表示,公司在3nm工艺开发上取得突破。其中在今年8月将可能率先投片第二版3nm制程的N3B,2023年第二季度将有可能量产3nm制程的N3E,比预计提前了半年。   显示材料相关:   4月28日,集邦咨询:2021-2026年UVCLED市场规模CAGR为24%。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2022深紫外线LED应用市场与品牌策略》报告指出,长期展望之下,空气杀菌与大型表面杀菌仍是领导家电品牌厂商重点布局领域。同时UV-CLED也将有机会导入原厂汽车空调、动态水杀菌、制造业设施与工厂自动化应用,TrendForce集邦咨询分析2021-2026年UV-CLED市场规模年复合成长率为24%。   新能源材料相关:   4月2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2年一季度光伏发电建设运行情况,2022年一季度新增光伏发电并网容量1321.0万千瓦,其中集中式光伏电站434.1万千瓦,分布式光伏887万千瓦,分布式光伏中户用分布式254.7万千瓦。同日,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发布2022年3月各省级区域新能源并网消纳情况。2022年3月全国光伏利用率为97.2%、风电利润率为96.1%;2022年1-3月全国光伏利用率为97.20%、风电利润率为96.80%。   重点企业信息更新:   万润股份:4月28日,公司发布2022年一季度报告:2022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71亿元,同比增加74.2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3亿元,同比增加76.6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0亿元,同比增加79.46%;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34亿元,同比减少38.88%;基本每股收益0.25元,同比增加78.57%;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06%,同比增加1.54个百分点。   重点关注公司:   重点推荐万润股份,公司OLED+沸石分子筛双向发力将带动公司持续成长。   建议关注鼎龙股份,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全面掌握CMP抛光垫全流程核心研发技术和生产工艺的CMP抛光垫供应商,在国内抛光垫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   重点推荐国瓷材料,公司是我国无机新材料平台型公司,熟练掌握了水热法核心技术,内生的MLCC陶瓷粉、氧化锆、氧化铝均达到世界级水平;外延并购的王子制陶(陶瓷制品)和爱尔创(氧化锆下游制品)均是公司产品的下游,都迎来快速增长。   重点推荐飞凯材料,公司是电子化学品龙头企业,5000t/aTFT-LCD光刻胶项目向客户稳定供货,5500t/a合成新材料项目和100t/a高性能光电新材料提纯项目的产能正稳步提升,OLED材料的试验能力和生产线建设亦在有序推进,看好上述项目推动公司未来新增长。建议关注濮阳惠成,公司专注顺酐酸酐衍生物和功能中间体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受益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智能电网、超/特高压输电线路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新型复合材料的广泛应用,对顺酐酸酐衍生物的需求持续增长。   建议关注巨化股份,公司拥有完整的氟化工产业链,主要产品采用国际先进标准生产,核心业务氟化工处于国内龙头地位(其中氟致冷剂处于全球龙头地位),特色氯碱新材料处国内龙头地位。重点推荐万盛股份,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有机磷系阻燃剂生产商,通过多年的研发投入和实践积累,公司差异化的产品能够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产品逐步被高端客户所接受。   重点推荐江化微,公司是国内产品品种最齐全、配套能力最强的湿电子化学品生产企业之一,产品能够广泛的应用到平板显示、半导体及LED、光伏太阳能等多个电子领域,同时能在清洗、光刻、蚀刻等多个关键技术工艺环节中应用。   重点推荐合盛硅业,公司在工业硅及有机硅产业链完整,具备规模优势、成本优势,上下游协同效应有望持续加强,随着在建项目的稳步推进,公司业绩有望持续向好。   建议关注彤程新材,公司积极推进电子材料业务,紧紧抓住关键材料急需国产化替代的契机,巩固半导体光刻胶和显示光刻胶板块协同发展的优势,实现光刻胶横向产业新突破,并反溯核心原材料的开发,加快公司电子酚醛树脂在光刻胶领域的开发及导入,充分发挥公司产业链优势,形成产业链一体发展的新模式。   风险提示:疫情可能引发市场大幅波动的风险;替代技术出现;行业竞争加剧;经济大幅下行;产品价格大幅波动;重点关注公司业绩不达预期。
    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7页
    2022-05-05
  • 华东医药(000963):Q1业绩略超预期,工业微生物和医美板块高增长

    华东医药(000963):Q1业绩略超预期,工业微生物和医美板块高增长

  • 振德医疗(603301):业绩符合预期,常规业务环比仍有良好表现

    振德医疗(603301):业绩符合预期,常规业务环比仍有良好表现

  • 新材料行业周报:0到1的颠覆性突破,我国率先实现超临界CO2规模化无水染色

    新材料行业周报:0到1的颠覆性突破,我国率先实现超临界CO2规模化无水染色

    化学原料
      本周(4月25日-4月29日)行情回顾   新材料指数上涨0.31%,表现弱于创业板指。OLED材料跌2.03%,半导体材料跌3.7%,膜材料跌3.04%,添加剂涨0.36%,碳纤维涨4.92%,尾气治理跌1.98%。涨幅前五为呈和科技、山东赫达、石英股份、万润股份、斯迪克;跌幅前五为神工股份、方邦股份、上海新阳、道明光学、瑞丰新材。   新材料周观察:超临界CO2无水染色前景可期,我国率先实现规模化应用   纺织印染是我国典型的高能耗、高水耗、高污染的行业,节能减排成为印染行业的重中之重。超临界CO2染色技术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无需用水,无废水产生;能在较低温度下进行染色且能大大减少染色时间;染色后无需烘干,缩短工艺流程,节省能源;上染速度快,匀染和透染性能好,染色重现性好;CO2稳定性好,易得且可重复使用,减少污染,符合双碳政策;可对某些高性能纤维进行染色。工信部、中国印染行业协会都将超临界CO2流体染色列为重点发展的前瞻性技术,在“十四五”期间要重点突破并实现产业化应用。国际市场基于对环境友好产品的支持,对采用这项技术生产的产品格外青睐,相关产品往往供不应求,并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超临界CO2无水染色技术发展空间广阔,并将同步带动无水染色装备业的崛起。昊华科技光明院最新交付使用的2250L超临界CO2无水染色装备已经在青岛即发集团基地连续稳定地生产了五个月。这套2250L超临界CO2无水染色装备能年产600吨聚酯纤维筒子纱,每年可节省10万吨以上的淡水资源,并大幅提升了印染效率,从传统水染的8-12小时缩短至3-4小时。这套装备首次实现了超临界CO2无水染色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是目前国内最大、全球唯一能够连续平稳运行的产业化示范装备。受益标的:昊华科技。   重要公司公告及行业资讯   【昊华科技】季度报告:公司2022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8.54亿元,同比增长25.56%;实现归母净利润2.23亿元,同比增长41.58%。   【万润股份】季度报告:公司2022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71亿元,同比增长74.26%;实现归母净利润2.33亿元,同比增长76.67%。   【濮阳惠成】季度报告:公司2022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76亿元,同比增长31.72%;实现归母净利润0.84亿元,同比增长78.40%。   受益标的   我们看好产业转移背景下功能膜材料的广阔市场,看好高端电子材料国产替代从0到1的突破,看好新能源浪潮中新材料的新机遇。受益标的:昊华科技、瑞联新材、宏柏新材、利安隆、濮阳惠成、阿科力、黑猫股份、普利特、斯迪克、彤程新材、东材科技、长阳科技、洁美科技、蓝晓科技、松井股份等。   风险提示:技术突破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7页
    2022-05-05
  • 医药行业2021年报和2022年一季报业绩综述:强劲内生增长与疫情共同拉动,板块持续呈现高景气状态

    医药行业2021年报和2022年一季报业绩综述:强劲内生增长与疫情共同拉动,板块持续呈现高景气状态

  • 2022年一季报点评:2022Q1业绩稳健增长,工控、医疗、汽车电子等领域需求旺盛

    2022年一季报点评:2022Q1业绩稳健增长,工控、医疗、汽车电子等领域需求旺盛

  • 22Q1营收yoy-5.31%,以研发为本多维转型调整,线上进程加速&恋火持续发力

    22Q1营收yoy-5.31%,以研发为本多维转型调整,线上进程加速&恋火持续发力

    个股研报
      丸美股份(603983)   事件:公司2021年实现营收17.87亿元,yoy+2.41%;归母净利2.48亿元,yoy-46.61%,归母净利率13.87%,同降12.74pct;扣非后归母净利1.79亿元,yoy-55.7%,扣非归母净利率10.01%,同降13.13pct。2021Q4实现营收6.49亿元,yoy+6.85%;归母净利1.06亿元,yoy-16.23%。2022Q1营业收入3.83亿元,yoy-5.31%;归母净利润0.65亿元,yoy-34.61%,归母净利率17.11%,同降7.67pct;扣非后归母净利0.57亿元,yoy-40.2%。   营收端:分品牌看,21年主品牌丸美营收15.94亿元,yoy-3.82%,占比92.36%,同降2.7%;恋火营收6617.46万元,同比高增463.49%。分品类看,1)眼部类21年营收5.23亿元,yoy-17.12%,占比30.27%,同降5.89pct;22Q1营收0.80亿元,yoy-24.54%,占比20.9%;2)护肤类21年营收9.67亿元,yoy+7.22%,占比55.99%,同增4.3pct;22Q1营收2.03亿元,yoy-20.90%,占比53.1%;3)洁肤类21年营收1.59亿元,yoy-15.97%,占比9.22%;22Q1营收0.45亿元,yoy+32.44%,占比11.9%;4)彩妆及其他类21年营收0.78亿元,yoy+247.85%,占比4.52%,同增3.23pct;22Q1营收0.51亿元,占比13.4%快速提升。   成本端:2021年毛利率64.02%,同减2.19pct,主要系生产成本及运输成本略有上升所致。分季度看,21Q1至22Q1毛利率分别为63.91%/64.19%/57.28%/66.69%/66.71%,2022Q1同增2.79pct。   费用端:2021年期间费用率47.92%,同增11.5pct,其中销售费用率41.5%,同增9.2pct,主要系形象宣传及品牌推广投入较大;管理费用率5.6%,同增1.1pct;研发费用率2.8%,同减0.05pct;财务费用率-2%。2022Q1期间费用率46.59%,同增12.07pct,其中销售费用率37.49%,同增8.35pct;管理费用率6.46%,同增1.23pct;研发费用率3.45%,同增0.55pct;财务费用率-0.81%。   现金流: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21年为-0.07亿元,yoy-102.07%,2022Q1为-0.67亿元,去年同期为-0.62亿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2021年为-6.81亿元,2022Q1为-0.95亿元。货币资金截至2021年底为8.06亿元,yoy-51.73%,截至2022Q1为6.39亿元,yoy-65.83%。   投资建议:行业加速变化,业务转型必要且重要,但积极变革的过程往往伴随着阵痛期。公司坚持创新与科技并举,始终将产品放在第一位,持续研发投入,拓宽技术边界,严守产品品质,保障品效输出;持续夯实品牌,践行品牌年轻化科技化;持续数字化投入,推进云仓建设等。公司坚持在转型中调整,过程的反复不改公司品牌长期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未来有望于变局中开局,静候黎明。预计2022-24年净利润2.4/3.0/3.6亿元,对应PE34/28/23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渠道拓展失败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2-05-05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