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0760)

  • 医药行业周报:持续聚焦基本面趋势向上个股

    医药行业周报:持续聚焦基本面趋势向上个股

    化学制药
      投资要点   行情回顾:本周医药生物指数下跌2.36%,跑赢沪深300指数0.24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22。2024年初以来至今,医药行业下跌11.88%,跑输沪深300指数24.55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32。本周医药行业估值水平(PE-TTM)为27倍,相对全部A股溢价率为84%(-0.28pp),相对剔除银行后全部A股溢价率为37.03%(+0.14pp),相对沪深300溢价率为131.5%(+0.14pp)。本周相对表现最好的子板块是化学制剂,下跌0.9%,年初以来表现最好的前三板块分别是医药流通、原料药、化学制剂,涨跌幅分别为+1.5%、-1.7%、-2%。   优化药品补充申请审评审批程序改革,扩大基层药品储备范围。11月22日,国家药监局发布批复,同意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广东、重庆、四川省(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开展优化药品补充申请审评审批程序改革试点。《国家药监局关于印发优化药品补充申请审评审批程序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强调,推动国家与省级药品监管部门联动,提高省级药品监管部门药品监管和服务区域发展能力;优化药品补充申请审评审批程序,省级药品监管部门为药品上市后变更研究提供前置服务,大幅缩短需要核查检验补充申请的技术审评用时;提升技术审评队伍能力,健全技术审评网络,严格技术审评标准,不断提高药品审评审批的质量和效率。同日,国家卫健委、工信部、医保局、中医药局、疾控局、药监局6部门正式发布《关于改革完善基层药品联动管理机制扩大基层药品种类的意见》,明确提出多项利好基层医疗机构药品配备的政策,包括(1)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和国家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的药品为重点,确定紧密型医联体用药目录,规范扩展基层联动药品种类,且调整周期不超过1年;(2)建立健全基层药品联动配备使用机制,推动二、三级医院用药目录中的慢性病、常见病药品向基层下沉满足转诊用药需求;(3)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病用药不受“一品两规”限定;(4)医保定点的村卫生室配备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病用药基本与乡镇联动,2025年起,乡镇卫生院用药品种与县级医院保持联动。此外,医疗器械方面国家医保局放射检查类立项指南出台CT、磁共振、X光收费将执行新规。收费立项坚持以检查效果为导向,为减少价格项目与检查设备绑定。国家医保局后续预计合理下调放射检查服务价格水平,促进检查结果互认,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预计影像类单次检查价格将会降低,影像类设备采购价格预计也会进一步下降。   重申2024年中期策略,我们看好医药板块下半年行情,重点看好低估值、出海、院内刚需三大主线。1)方向之一——红利板块包括高股息OTC个股;国企改革预期相关板块值得关注。2)方向之二——器械出海包括IVD、呼吸机及呼吸道检测产品、手套、冠脉支架等。创新药及类似物出海持续渐入佳境。3)方向之三——医疗反腐后,关注院内医疗刚性需求,比如血制品、骨科、麻醉药、胰岛素、IVD、电生理等领域。消费医疗属性品种,以及上游等板块中长期值得跟踪。此外,上半年减肥药和AI医疗主题投资性机会符合我们预期。   推荐组合:赛诺医疗(688108)、恩华药业(002262)、上海莱士(002252)、怡和嘉业(301367)、美好医疗(301363)、亿帆医药(002019)。   港股组合:荣昌生物(9995)、和黄医药(0013)、科伦博泰生物-B(6990)、先声药业(2096)、亚盛医药-B(6855)、康方生物(9926)。   稳健组合:恒瑞医药(600276)、新产业(300832)、华东医药(000963)、甘李药业(603087)、济川药业(600566)、贝达药业(300558)、马应龙(600993)。   科创板组合:首药控股-U(688197)、泽璟制药-U(688266)、圣湘生物(688289)、博瑞医药(688166)、普门科技(688389)、澳华内镜(688212)。   风险提示:医药行业政策风险超预期;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业绩不及预期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3页
    2024-11-25
  • 2025轻装上阵,反转源于三大机会

    2025轻装上阵,反转源于三大机会

    国金证券
    50页
    2024-11-25
  • 治疗药物研究)(2024.11.18-2024.11.24)

    治疗药物研究)(2024.11.18-2024.11.24)

  • 化工行业新材料周报(20241118-20241124):本周缬氨酸、环氧树脂、废油脂生物柴油价格上涨,财政部公示燃料电池奖励16.25亿

    化工行业新材料周报(20241118-20241124):本周缬氨酸、环氧树脂、废油脂生物柴油价格上涨,财政部公示燃料电池奖励16.25亿

  • 医药生物行业跨市场周报(20241124):中成药集采持续温和,不确定中紧握确定性资产

    医药生物行业跨市场周报(20241124):中成药集采持续温和,不确定中紧握确定性资产

  • 康方生物(09926):双抗龙头挑战药王成功,国际化向纵深推进

    康方生物(09926):双抗龙头挑战药王成功,国际化向纵深推进

  • 医药行业:本周医药板块下跌2.36%,第十批集采即将启动

    医药行业:本周医药板块下跌2.36%,第十批集采即将启动

  • 市场分析:防御行业领涨,A股震荡整固

    市场分析:防御行业领涨,A股震荡整固

  • 企业竞争图谱:2024年太阳能电池背膜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企业竞争图谱:2024年太阳能电池背膜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化学原料
      太阳能电池背膜,也叫光伏组件背板,是一种位于太阳能电池组件背面的光伏封装材料。太阳能电池背膜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供应环节,主要原材料包括PET基膜、氟树脂和胶粘剂;产业链中游为太阳能电池背膜的制造和生产环节;产业链下游由光伏组件制造商和光伏电站等光伏项目运营商组成。伴随上游原材料国产化进程及产品升级迭代速度加快,预计太阳能电池背膜行业的市场规模及行业集中度趋于提升。
    头豹研究院
    25页
    2024-11-25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设备更新招标浪潮起,突破性疗法新药品种数量创新高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设备更新招标浪潮起,突破性疗法新药品种数量创新高

    生物制品
      主要观点   设备更新招标规模持续增长,内窥镜采购逐渐“冒头”。据众成数科数据,从第40周(240930-241006)起设备更新招标项目数量呈现明显上扬趋势,并在第44周招标预算金额(仅披露)出现高涨,达到3.95亿元,环比增长581.03%。第45周招投标规模再创历史新高,预算金额达6.56亿元,环比增长66.08%;第46周依旧维持较高水平,招标预算金额超6.10亿元。截至11月17日,我国医疗领域设备更新招标公告已披露的预算总金额达48亿元,采购意向预算总金额达177亿元。从产品类别情况来看,截至11月10日,全国各省设备更新招标采购品种逐渐增加,涉及产品类别(细分品种)达252个;但目前大部分省份最优先采购的仍然是以超声、CT、MR、DSA、DR为代表的大型医学影像设备和IVD设备。各省市头部医院纷纷发布超高端128排及以上CT、3.0T磁共振设备的招标公告,次一线医院及县域医共体也在着手采购中高端大型医学影像设备。与此同时,以消化道内镜、关节镜为代表的各类内窥镜也开始进入各大医院的采购计划,陆续有医院公布内窥镜的招标公告;超声骨刀、中央监护系统等其他医疗设备的招标量也逐渐增多。除了部分经过单一来源论证的进口设备,大部分医疗设备采购仍只接受国产设备。2024年前三季度,医疗行业整顿及部分医院等待设备更新政策落地导致终端医院采购延迟,医疗设备招标活动同比明显减少。我们认为,未来随着大量财政专项资金落实完毕以及设备更新招标项目进展火热,我们看好市场复苏下相关国产设备公司业绩的持续修复及释放。此外,“只采购国产设备”的规定也将进一步推动高端领域进口替代进程提速,研发实力突出、产品竞争力强的企业最先受益。   获CDE纳入突破性治疗的药物品种数量创新高,国产药物占比高,ADC在生物药中拔得头筹。突破性治疗是中国药监局加速药物获批的特殊通道之一,主要适用于具有明显临床优势的创新药或者改良型新药等。据Insight数据库,2020-2023年,纳入突破性治疗的药物从开始关键临床到批准上市,所需时间大幅缩短,比普通路径的药物平均快7-8个月。今年以来(截至11月20日),已经有76项临床申请(按受理号统计,不含拟纳入药品)被CDE正式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涉及69款药物,数量已超过2023年全年,创突破性治疗程序推出以来历史新高。其中:国产药数量最多,占比75%(有52款),进口药有17款;药物类型来看,生物药有39款,多于化药(30款);适应症方面,抗肿瘤药物最多,有45款,占比65%。从成分类别来看,生物药中抗体偶联药物(ADC)数量最多,有14款,其中有12款都是来自于国内企业;单抗药物其次,有12款;细胞与基因疗法(CGT)有6款。CDE认定的突破性治疗药物的临床价值毋庸置疑,这些药物往往有着更优秀的临床数据、更差异化的临床靶点、更确定性的疗法。百利天恒BL-B01D1今年先后4次被纳入突破性治疗;恒瑞SHR-A1811(瑞康曲妥珠单抗)今年有2项申请被纳入,目前SHR-A1811已有6项申请被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数量多足以彰显上述企业的研发硬实力获得权威认可。我们认为,随着国家层面对创新药物发展的全链条支持全面铺开,国产创新药物有望迎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在这大环境下,能做出真正满足临床需求、有价值的创新药物的企业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联影医疗、开立医疗、澳华内镜、艾力斯、康方生物、科伦博泰、迈威生物等。   风险提示   药品/耗材降价风险;行业政策变动风险等;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等。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3页
    2024-11-25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