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券商报告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91768)

  • Q3业绩实现扭亏,转基因布局持续推进

    Q3业绩实现扭亏,转基因布局持续推进

    个股研报
      大北农(002385)   事件:公司披露2022年三季报。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共实现营业收入220.94亿元,yoy-5.75%,实现归母净利润-3.29亿元,yoy-405.94%。其中单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7.01亿元,yoy+6.46%,实现归母净利润1.82亿元,yoy+146.48%。   养殖景气带动Q3业绩实现扭亏。受益于生猪价格持续回暖,公司Q3业绩实现扭亏,单三季度养殖板块盈利约3亿元。公司前三季度控股生猪出栏187.1万头,参控股合计出栏300.4万头,出栏同比保持稳定,按照目前的出栏节奏,我们判断公司全年能够实现400万头以上的整体出栏量。目前公司参控股基母+后备合计存栏30万头,能够支撑明年600万头左右的规划出栏。成本方面,公司前三季度完全成本为17.4元/公斤,截止Q3部分优秀养猪平台已经达到16元/公斤以内,未来公司整体成本目标也是实现16元/公斤以内。我们认为,随着公司养殖成本持续优化,出栏规模稳步增长,养殖板块盈利有望持续增长,市占率也有望逐步提升。   饲料产能扩张有序推进。饲料业务作为公司的基础业务,为公司持续贡献较为稳定的盈利和现金流。受下游养殖规模减少影响,公司前三季度共实现饲料总外销量378万吨,同比有所下降,但盈利仍较为可观,前三季度公司饲料业务合计创利约4-5亿元,有力弥补了公司其他业务亏损和总部费用支出。虽然公司终止了对正邦和九鼎饲料项目的收购,但公司饲料产能扩张仍在有序推进中,目前公司自有饲料产能已达1000多万吨,近期公司也在开展定增项目,拟建设6个新饲料生产项目,目前已获证监会受理,未来投产后公司饲料市占也有望进一步提升。   转基因布局持续推进。公司积极落实种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决策,加快布局传统种业和生物育种赛道。公司今年以来陆续收购云南大天与鲜美种苗的股权,强化在玉米、水稻、蔬菜等优质种质资源的竞争力。生物育种方面,公司目前已与130多家种子公司展开合作,积极探索转基因业务的商业模式,玉米和大豆转基因品种储备仍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未来有望在转基因商业化正式落地后快速贡献业绩。   我们持续看好公司饲料养殖基础主业持续稳步发展,市占率有望逐步提升。转基因业务作为公司持续布局多年的战略性板块有望迎来国内收获期,并打开公司长期增长空间。   公司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6、13.82、14.36亿元,EPS为0.01、0.30、0.32元,PE值为697.50、30.96、29.79倍。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生猪价格波动、原料成本变动、公司出栏不及预期等。
    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2-11-03
  • 2022年三季报点评:盈利能力快速修复,生物育种蓄势待发

    2022年三季报点评:盈利能力快速修复,生物育种蓄势待发

    个股研报
      大北农(002385)   事件:2022 年 10 月 28 日,公司发布三季度报告。   投资要点:   公司业绩符合预期,三季度扭亏为盈。2022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20.94 亿元,同比下降 5.75%,剔除合并口径影响同比下降 2.2%;归母净利润亏损 3.29 亿元,同比下降 405.9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亏损 4.02 亿元,同比下降 650.73%。2022 年第三季度,在生猪价格高位运行的带动下公司业绩扭亏为盈。2022Q3,公司实现营收 87.01 亿元,同比增长 6.46%;实现归母净利润 1.82 亿元,同比增长 146.4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1.66亿元,同比增长 141.53% 。   生猪养殖景气回升,生物育种渐行渐近。2022 年 5 月,猪价在二次触底后迎来反弹,三季度维持 20-25 元/公斤的高位震荡,并在10 月创下年内新高,最高涨至 28 元/公斤附近。2022 年三季度,市场上生猪出栏量减少,叠加秋冬季节来临消费端回暖,推动猪价加速上行。2022 年四季度仍是猪肉消费需求旺季,预计市场上生猪继续处于供需偏紧状态,生猪价格有望继续维持高位震荡,养殖户出栏享受较高盈利水平。2022 年 10 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种业作为农业产业链的“芯片”,实现种业自主可控,种业科技自立自强对我国具有重要意义,生物育种技术商业化实施也是大势所趋,2022年有望成为我国生物育种元年。   公司业务多板块布局,生猪养殖盈利水平大幅增长。从细分业务来看,2022 年前三季度,公司饲料板块收入 159 亿元,占总营收比例 71.97%;生猪养殖板块收入 34 亿元,占比 15.39%;原料贸易收入 21.5 亿元,占比 9.73%;种子板块收入 2.09 亿元,占比0.9%。饲料销售方面,剔除合并口径影响销量同比下降 40.5 万吨,下降比率为 9.7%,主要受到上半年市场生猪产能下滑,公司猪料销售减少所导致。同期,公司水产料、反刍料销量同比增速分别为 2.6%、13.8%。生猪养殖业务方面,2022 年前三季度,公司参控股企业共出栏生猪 300.42 万头,同比增长 1.84%,合计销售收入 55.04 亿元,同比下降 16.08%;其中,2022Q3 公司共出栏生猪 102.1 万头,实现销售收入 25.8 亿元,控股加参股企业单位头均盈利水平恢复至约 380 元/头。2023 年公司生猪出栏目标为600 万头,随着产能的释放,公司生猪养殖板块业绩将充分受益于此轮猪价反弹。此外,公司通过外延并购的增长模式加速布局种业板块。2022 年以来,公司先后收购了云南大天和广东鲜美种苗51%股权,进一步深化生物育种板块布局。公司已获得转基因玉米、转基因大豆品种的生物安全证书,与国内 130 多家种业企业开展了相关合作,覆盖种植面积超过 2 亿亩,待转基因技术在我国实现商业化后,有望率先获得行业红利。   公司拟通过定增融资提升核心竞争力。2022 年 6 月,公司发布定增预案,拟募集不超过 22.60 亿元用于项目融资和补充流动资金。公司拟使用 8.1 亿元募集资金投入饲料生产加工项目,2.37亿元投入种猪养殖及研发项目,4.61 亿元投入建设位于北京的大北农生物农业创新园项目,6.76 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其中,大北农生物农业创新园项目实施后将围绕生物育种、生物饲料、农业生物制剂、农业大数据、农业人工智能等现代农业关键核心技术进行研发,全面提高公司研发和管理的综合实力。2022 年三季度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 60.06%,较 2021 年末增加了 7.3 个百分点。目前,公司定增预案已获得股东大会通过,尚待证监会审核。通过此次定增有利于公司抓住行业机遇,进一步提升公司长期的核心竞争力及盈利能力,帮助公司优化资本结构,提高公司整体抗风险能力。   维持公司“增持”评级。考虑到行业周期性的变化及种业板块的成长性等因素,预计公司 2022-2024 年 EPS 可实现 0.04、0.42、0.49 元每股。根据饲料、生猪养殖行业及种业可比上市公司情况,给予公司 2023 年整体市盈率 20 倍,考虑到公司转基因性状储备丰富,有望抢占市场先机,继续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原料价格大幅波动,猪价大幅波动,生物育种商业化应用推进不及预期。
    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2-11-03
  • 混改稳步推进,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混改稳步推进,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个股研报
      太极集团(600129)   业绩总结:公司发布2022年前三季度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05.4亿元(+10.17%);归母净利润2.5亿元(+35.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2亿元(+238.3%)。单三季度实现收入分别为33.6亿元(+7.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亿元(-27.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亿元(+1326.9%)。扣非净利润前期市场预期1.2亿元,主要系营收增长和毛利率提升。   收入端:大品种持续增长,工业毛利率持续改善。工业67.2亿元(+10.1%),商业58.8亿元(+6.33%)。工业毛利率为56%(+5.6pp),主要系大品种提价和剔除低毛利和负毛利小品种所致。藿香正气口服液14.2亿元(+63%)。急支糖浆收入2.8亿元(+67%),鼻窦炎口服液1.5亿元(+54%)。神经系统9.1亿元(+34.5%),其中通天口服液2亿元(+54%)。抗感染类13.7亿元(+20.9%),其中头孢唑肟钠11.6亿元,大单品持续快速增长。   省外扩张加速,逐步拓展全国渠道。分产品区域来看,省外收入增速快速增长。西南以外地区收入增速较快。华东、华中、华南、西北地区均有15~20%不等的收入增长,西南地区收入63.2亿元,占比60%,同比增速9%。   Q3业绩超预期增长,现金流持续改善。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主要由于去年同期太阳能股价变动贡献投资收益,今年太阳能计划全部减持回笼资金。从费用端来看:2022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率为33.2%(+1.1pp),略有上升主要系公司核心产品的营销投入,预计2023年开始控制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率为4.6%(-0.6pp),主要系公司团队精简;研发费用率为0.7%(+0.1pp),主要系公司研发新品种,后续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财务费用率为1.0%(-0.5pp),主要系公司处置资产偿还借款,利息支出大幅减少。我们预计随着公司非主营业务资产逐步处置,财务费用将继续下降。公司前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4.6亿元(+807.6%),其中Q3为1.3亿元(+381.2%),现金流显著改善,主要系销售回款增加所致。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鉴于国药入主太极带来经营业绩快速改善,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亿元,6亿元,8.6亿,对应PE分别为56倍、30倍和2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费用管控不及预期、核心品种销售不及预期、处置土地资产不及预期。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11-03
  • 子公司拖累业绩,国内业务持续增长

    子公司拖累业绩,国内业务持续增长

    个股研报
      同仁堂(600085)   事件: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9.0亿元(+2.0%),归母净利润10.0亿元(+9.0%),扣非归母净利润9.9亿元(+28.9%)。单三季度营业收入33.9亿元(+2.1%),归母净利润2.6亿元(-12.33%),扣非归母净利润2.5亿元(-12.96%)。   收入端:国内疫情好转,收入保持增长。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09.0亿元,同比略有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高效统筹疫情防控与务实推进生产经营各项工作,持续深化营销改革,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散发等不利因素影响。商业前三季度有所恢复。公司上半年在疫情影响下,严格落实市场流速监测与分析,精细化实施产品进销存管理,提高产品在战略终端单位的销售驱动力,有效推动终端产品的实销增长。上半年新开门店13家,截至上半年末一共有933家,其中配备医疗诊所数量583家。2022年9月1日起,北京市个人账户实现定向使用,可用于在定点药店和医疗机构使用,公司在北京密集布局,有望受益此政策实现快速恢复。   费用管控得当,经营效率持续提升。)前三季度销售毛利率48.4%,同比上0.4pp;销售净利率13.4%,同比上涨0.3pp。毛利率的增长主要来大品种提价与聚焦大品种战略,随着一季度提价品种在Q3放量,我们预计毛利仍有提升空间。2)前三季度营业成本51.6%(-0.4pp),销售费用率19.7%(-0.5pp),管理费用率9.2%(+0.1pp),研发费用率1.0%(+0.1pp),财务费用率0.1%(-0.1pp)。公司成本费用得到有效管控,实现了前三季度净利润增幅高于营业收入增幅。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主要受疫情因素影响,部分子公司业绩有所波动且公司各季度间费用支出不均衡。   母公司经营持续向好,子公司拖累业绩。母公司受益于安宫牛黄丸提价放量,预计三季度延续上半年增长趋势,子公司同仁堂科技前三季度未经审计营业收入约41.4亿元,未未经审计归母净利润3.8亿元。我们预计主要系澳门在三季度疫情散发,同仁堂科技由于物料供应困难等不利因素导致中成药总体产量及产值较上年同期相比小幅下降,安宫牛黄丸海外销售受到影响。   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年EPS分别为1.01元、1.28元、1.58元,对应PE分别为47倍、37倍和30倍。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风险,医药行业政策变化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11-03
  •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获批,填补该领域国产空白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获批,填补该领域国产空白

    个股研报
      爱博医疗(688050)   事件   2022年11月1日,公司发布公告,公司的“非球面衍射型多焦人工晶状体”于近日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获批注册。   点评   公司非球面衍射型多焦人工晶状体获批,填补国产多焦人工晶状体产品空白。非球面衍射型多焦人工晶状体属于高端屈光性人工晶状体,该产品利用衍射光学原理实现分光,结合非球面扩景深技术,在治疗白内障的同时,可一定程度上弥补单焦点人工晶状体视力不佳的不足,使患者获得更好的术后视觉和生活质量。目前国内多焦人工晶状体产品全部依赖进口,公司开发的非球面衍射型多焦人工晶状体产品基于多项创新技术,已获得多项专利授权,有望填补国产多焦人工晶状体产品的空白。   多焦人工晶体推出,有望带动公司人工晶体产品出厂价提升。公司人工晶状体产品型号为AM1UH、AM2UH、AM3UH、AM4UH,产品规则为光角度+6.0D~+30.0D,以0.5D为间隔,适用范围为成年人白内障患者的近视矫正。考虑到多焦人工晶体属于高端晶体,价格预计高于单焦人工晶体,随公司多焦人工晶体的放量,有望带动公司人工晶体产品出厂价提升。   公司研发实力强劲,长期增长动力充足。近年来,公司在近视防控领域不断突破,离焦镜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目前公司有晶体眼人工晶体、Edof晶体均在研发中,我们认为公司在研产品丰富,长期增长动力充足。   盈利调整与投资建议   考虑公司角膜塑形镜产品持续放量,我们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9、3.16、4.0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0%、32%、29%,对应EPS分别为2.27/3.00/3.87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人工晶状体带量采购风险;市场推广不及预期;产品研发获批不及预期。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11-02
  • Q3环比改善,期待Q4大促发力

    Q3环比改善,期待Q4大促发力

    个股研报
      丸美股份(603983)   事件简评   公司3Q22营收3.3亿元、+24%,归母净利294万元、同比扭亏,净利率0.9%,扣非净亏损1160万元。Q3增速回正、录得19年来单季最高增速。   经营分析   3Q22主品牌抖音增长提速,播主结构优化,望接棒淘系贡献增长。据魔镜和飞瓜数据,1-3Q22丸美品牌淘系+京东+抖音三平台合计销售额同比+1%/-10%/-2%,略输大盘的+2%/-0.4%/-1%,淘系承压,抖音快增、3Q22规模首超淘系。1-3Q22品牌抖音销售额分别+287%/26%/155%,同期抖音美妆大盘+263%/185%/83%,3Q22抖音大盘增速有所放缓、丸美品牌增长提速、跑赢行业。公司大力发展自播以控制折扣力度和费用,今年来抖音小店自播占比总体在40%+、维持相对良性水平,对比龙头薇诺娜/珀莱雅差异不大。3Q21公司在抖音、快手的自播销售占比仅11%、达播占比89%。   恋火线上表现亮眼、丰富底妆产品突围彩妆赛道。根据魔镜,21年8月恋火开始在淘系起量,3Q22排名47,3Q21-1Q22环比持续增长,4Q21/1Q22环比+72%/+34%,2Q22环比-13%,3Q22淘系+京东+抖音三平台合计销售额突破1.1亿元、环增57%、同增217%,延续强劲增势。   眼部产品贡献主要增长、彩妆环增40%,新品带动均价明显提升。3Q22眼部/护肤/洁肤/彩妆收入1/1.13/0.42/0.66亿元,yoy+38%/-23%+33%,眼部增速回正(Q1-2同比-25%/-23%),彩妆环增40%、主要系恋火贡献。3Q22眼部/护肤/洁肤/彩妆销售均价同比+52%/31%/36%/4%,预计主要系高单价新品小金针双胶原系列、二代小红笔、巧克力四抗系列等贡献。   毛利率升、费用率降,周转放缓。3Q22毛利率65%,同增7.6PCT,环降6.5PCT;销售/管理费率53%/8%、同比-11/-2PCT。存货/应收账款周转102/11天,同比放缓9天/9天,预计主要系大促备货。   投资建议   1H22业绩承压,Q3渠道&产品结构&品牌营销逐步调整,期待Q4大促催化环比进一步改善;恋火望延续高增。下调22-23年盈利预测12%/5%,维持24年盈利预测,预计22-24年归母净利2.7/3.2/3.8亿元,+9%/+18%/+18%,对应PE42/36/30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新品牌培育/产品研发/渠道拓展不及预期。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2-11-02
  • 收购科瑞达激光,能量源器械领域又增新布局

    收购科瑞达激光,能量源器械领域又增新布局

    个股研报
      伟思医疗(688580)   主要观点:   事件:   公司发布公告披露拟收购合肥科瑞达激光:依据公司战略规划,为进一步推进公司在能量源器械领域的战略布局,拟投资 5,880 万元人民币收购科瑞达激光 70%的股权,收购完成后,科瑞达激光成为公司控股子公司,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事件点评   完善公司能量源器械布局,与医美能量源设备技术研发相协同   科瑞达激光是一家从事医用激光研发生产与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其拥有钬激光相关产品三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 Ho:YAG 激光治疗机)和二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治疗激光用石英光纤),主要应用于泌尿外科、皮肤科、耳鼻喉科、妇科等科室。 而且除钬激光相关产品外,其还相继研发了绿激光治疗机、激光治疗机、半导体激光治疗仪、激光采血仪、 YAG 激光治疗机、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机、半导体脱毛仪和1470nm 激光治疗机等医用激光设备。   公司收购完成后,科瑞达的研发团队作为单独的研发小组并入公司   整体的研发队伍,与公司其他能量源设备的研发一起。科瑞达拥有十多年的医用激光技术的积累,拥有较好的生产、质控管理体系,也能够帮助公司之后在医美能量源设备上开拓更多新产品。 同时,公司相较科瑞达的资金、人才、市场实力更强,也能够帮助科瑞达进一步在医用激光领域做大做强。   借助科瑞达在泌尿科的渠道优势,带动公司电刺激和磁刺激设备进入泌尿科   科瑞达的钬激光相关产品主要用于泌尿科, 临床多用于碎石手术,是泌尿科开科必备的设备之一,公司目前拥有 1000 多家不同等级医院客户,全国范围内有 8000-10000 家潜在客户,公司在泌尿科有较强的渠道资源和品牌影响力。 公司的电刺激设备和磁刺激设备在泌尿科同样也较大的应用空间,例如对前列腺炎、神经源性膀胱、膀胱过度活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等临床症状的治疗。 后续随着科瑞达销售团队、经销商团队的整合,预计也将带动公司盆底康复类设备在泌尿科的装机放量。   投资建议   由于今年以来公司电刺激设备收入持续下滑,我们调整了公司的盈利预测,在不考虑此次收购的情况下, 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 收入有望分别实现 3.47 亿元、 4.53 亿元和 5.60 亿元( 前值分别为 4.63 亿元、5.67 亿元和 6.95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达到-19.3%、 30.6%和 23.5%。   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 1.39 亿元、 1.82 亿元和 2.35 亿元( 前值分别为 1.95 亿元、 2.32 亿元和 2.85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达到-21.8%、 30.6%和 29.5%。 2022-2024 年的 EPS 分别为 2.04元、 2.66 元和 3.44 元,对应 PE 估值分别为 28x、 22x 和 17x。 而且2023 年此次并购并表后,也会进一步增强公司业绩增长的确定性,展望未来公司持续改善产品结构, 拓展在能量源器械领域的布局,看好公司在医美、康复、泌尿等多个领域的发力, 维持“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新品种研发及推广不及预期风险;   医疗事故风险;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11-02
  • 业绩符合预期,看好集采推动需求放量

    业绩符合预期,看好集采推动需求放量

    个股研报
      山东药玻(600529)   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9.89亿元,同增6.53%;归母净利4.95亿元,同增5.35%,EPS0.83元。单三季度实现营收10.12亿元,同增1.88%;归母净利1.73亿元,同增2.51%。公司业绩基本符合预期,维持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业绩符合预期,毛利率环比小幅下降。公司业绩基本符合预期,单三季度营收与利润同环比均实现小幅增长,总体持平。我们预计Q3公司业绩基本持平微增的原因在于:1)Q2受疫情影响华东地区发货不畅,在Q3情况好转后发货回补。2)集装箱海运费价格环比回落,出口成本压力下降。Q3公司毛利率为26.81%,净利率为17.08%,分别环比回落2.61/0.97pct,同比回落1.59/上升0.10pct。我们预计公司毛利率回落的主要原因或在于1)煤炭、天然气、纯碱价格均仍在高位,2)产品结构变化,低硼硅与钠钙产品等普通产品占比阶段性提高,中硼硅产品占比阶段性小幅下降。   集采即将放量,见效或在11月。第7轮集采中选结果将于2022年11月开始实施,根据中选结果,第七轮集采共有29个品种的注射剂中标,注射剂规格共239种,共有211种明确规定要采用中性硼硅包装。中硼硅产品渗透率随集采提高基本能够确认,11月中选结果开始实施时,中硼硅产品需求或能够进一步放量。   持续推荐山东药玻的产品结构优化升级逻辑。公司高端产品产能建设顺利,已达到点火条件。我国的中硼硅产品渗透率有望在一致性评价、关联审批审评乃至药品集采的推动下不断提升,山东药玻作为中硼硅模制瓶的行业龙头有望充分受益。   估值   公司业绩符合预期,我们维持原有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年公司收入为45.0、50.3、55.7亿元;归母净利分别为7.1、8.5、9.5亿元;EPS分别为1.19、1.43、1.59元。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中硼硅产能消化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海运成本上涨。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2-11-02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Q3收入、利润双增长,长期稳健增长可期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Q3收入、利润双增长,长期稳健增长可期

    个股研报
      新天药业(002873)   收入、利润双增长,长期稳健增长可期,维持“买入”评级   2022年10月30日,公司发布2022年三季报: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69亿元,同比增长16.63%;实现归母净利润1.05亿元,同比增长17.9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02亿元,同比增长17.9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0.63亿元,同比减少35.60%。EPS0.63元/股(-0.1395元/股)。公司业绩符合我们的预期。考虑到疫情影响,我们下调对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9(原1.21)、1.43(原1.64)、1.72(原1.94)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52、0.62、0.74元/股,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0.1、25.1、20.8倍,公司于中药细分领域领先,OTC渠道扩展助力业绩提速,成长潜力大,维持“买入”评级。   大力拓展OTC渠道,加强商业品牌建设   经过多年积累,公司已建立了专业、稳定的职业化的营销队伍。公司自2018年大力拓展OTC渠道,以OTC渠道销售占比提升到50%及以上为目标,有望进一步推进产品销售,提高盈利能力。公司正加强展开“和颜”品牌建设,持续提高产品在消费者中的品牌影响力。公司将根据“和颜”品牌定位,系统展开“和颜”系列品牌建设和产品推广,品牌力提升将带动产品销量持续提升,且品牌效应有望带动其他品类产品销售。   持续进行研发储备,夯实核心竞争力   持续进行中药新药、中药配方颗粒和经典名方等产品研发储备,中长期产品研发布局发展预期明显。截至2022H1,公司拥有发明专利36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外观专利13项,获得国家新药证书11个,药品批准文号32个。公司积极开展现有品种的新适应症,已上市品种再评价选择临床疗效最好的药物进行对比试验,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   风险提示:药品研发失败,渠道推广不及预期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2-11-02
  • 中药Ⅱ事件点评:饮片联合采购文件公布,促进中医药产业健康发展

    中药Ⅱ事件点评:饮片联合采购文件公布,促进中医药产业健康发展

    中药
      事件:   三明采购联盟省际中药(材)采购联盟采购办公室于2022年10月31日发布《关于公示<三明采购联盟省际中药(材)采购联盟中药饮片联合采购文件>的通知》:采购联盟采购办公室按照“保质、提级、稳供”的思路,研究制定了《三明采购联盟省际中药(材)采购联盟中药饮片联合采购文件》(下文简称“《采购文件》”),探索通过中药饮片联合采购,进一步创新中药饮片质量、价格、供应管理举措,促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质优价宜的中医药服务,满足群众用药需求。   联采要件梳理——联采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南、云南、西藏、青海、宁夏、新疆、兵团等地区以省或以部分市为单位。采购品种:黄芪等21个中药饮片品种,每个品种划分为选货、统货2个规格,分别对应2个评审分组。采购周期:1年。视情况可延长不超过1年。任务量:首年约定采购量为医药机构报送的预采购需求量的80%;对于中选产品,医药机构填报的“约定采购量的60%”分配给该中选产品,剩余40%纳入待分配量;医药机构填报采购需求的产品未中选,或该中选药品的供应区域不包含该医药机构所在地,则该医药机构填报的约定采购量全部纳入到待分配量中,“待分配量”由医药机构在供应本地区的中选药品中结合样品质量、中选价格自主选择分配。中选规则:通过综合评审、竞价报价两个环节确定拟中选药品。   不以降价为导向。据环球网,不同于西药集采,中药饮片联采明确不以降价为导向,中药饮片从原材料的种植采收,到饮片的炮制加工,都需要进行严格的质控才能保证“优质”,优劣质饮片的成本也相差极大。中药饮片省际联采将通过优质优价机制引导,促进中药的整体“保质提级”,助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据微医,提升中药质量是我国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盲目追求低价有悖于中医药发展政策。微医依托中医药数字化平台优势,与三明采购联盟共同打造以“保质、提级、稳供”为目标的互联网中药(材)交易平台,通过建立质控溯源等五大核心体系构建“优质优价”机制,引导行业不以降价为目的,促进良性发展。   引导企业更加注重标准执行和质量管理。据山东省医保局,中药饮片省际联采工作对完善中药材标准和质量管理体系、规范生产和流通市场,引导企业更加注重标准执行和质量管理,医疗机构开展挂网采购、阳光采购,促进中医药产业健康发展、提高医疗机构采购质量水平和满足群众就医需求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惠及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企业、中药工业企业和人民群众。   《采购文件》设置综合评审、竞价报价两个环节确定拟中选药品。在综合评审阶段,包括加分项在内,满分120分的综合评审指标中,价格分为15分;其他如“申报品种供应能力”、“联盟医药机构覆盖”“种植/养殖基地”“追溯体系”等与饮片保质、提级、稳供直接相关的分值105分。我们认为这体现了中药饮片联采更加注重标准执行和质量管理,料有助于提升和保障饮片质量,利于行业集中度提升。在竞价报价阶段,报价降幅20%,或报价不超过同组最低申报价1.2倍获得拟中选资格,且“选货”最高申报价平均是“统货”最高申报价的1.18倍,此次联采有望在价格不发生较大变动的情况下实现“选货”对“统货”的替代,实现饮片“提级”。   行业评级及投资策略:政策支持中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维持“推荐”评级。   重点推荐个股:产业链下游,建议关注连锁中医医疗龙头固生堂;产业链上游,中药配方颗粒由中药饮片加工而成,中药配方颗粒龙头企业具备中药饮片全产业链生产和管理能力,建议关注中国中药,红日药业,华润三九,以及在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方面前瞻布局的太极集团。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联采降价超预期的风险;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重点关注公司业绩不及预期的风险。
    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2-11-02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