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2738)

  • 化工行业深度报告:AI赋能,助力化工行业转型升级——AI赋能化工之二

    化工行业深度报告:AI赋能,助力化工行业转型升级——AI赋能化工之二

    化学制品
      人工智能未来有望赋能化工“研发-设计-建造-运营”全生命周期。   AI提升研发效率   在研发环节,AI可提高研发效率,对实验数据建模,并使用该模型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和筛选催化剂等,加速研发进程;还可用于分子设计,并在分子性能预测的基础上,提前筛选出合适的化学物质。尤其是在合成生物学领域,AI已在元件工程、基因线路、代谢工程、基因组工程中广泛应用,大幅提升合成生物学的各环节效率。基于AI的研发平台,可预测蛋白质结构,进而构造具有目标功能的物质。另一方面,AI也促进了实验室自动化,对传统劳动密集型实验室进行技术革命。其中微流控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集成、高通量、高效率等多种优势,对合成生物学的研发和应用起到了巨大作用,加速合成生物学行业发展。   AI优化化工设计和建设   AI使工业领域落地周期逐步缩短。管道设计软件及流体力学仿真软件是设计研究和生产部门强有力的辅助工具,有效提高设计生产效率;一体化工程设计软件推动卓越运营和智能制造,助力化工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数字化孪生工厂的产生为企业后续运营储备了丰富的数据资产。众多的工程企业尤其是设计院,正在谋求以数字化工厂与数字化交付为突破,从而实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AI赋能化工生产和运营   AI技术助力化工生产实现底层数据采集、中层数据管理和上层工厂运营以及顶层企业管理全方面多维度的智能化、数字化,具有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用人数量、提升安全性、降低能耗等多维度优势。   AI在工业中具有巨大潜力   AI与工业数据的结合有助于有效获得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并预测及优化特定参数。在工业中,已应用于精馏塔、反应器、锅炉、控制器、冷水机组、压缩机、泵、管道等各种工艺设备的校正、工艺参数预测、故障诊断与优化;在纺织,水处理,化肥,核电站和油气等领域均有应用。   投资建议:   重点关注:合成生物学:凯赛生物、华恒生物;基因测序:华大智造(医药);设计与建造:中国化学、东华科技、中国石化、中国石油;AI应用:万华化学、江南化工;智能制造典型:森麒麟;智能工厂整体方案供应商:中控技术(机械);智能仪表:川仪股份(电新);智能设备管理系统:容知日新(机械)。   投资建议:AI赋能化工产业,助力化工行业转型升级。综合考虑AI对化工行业的赋能和带动效应,维持基础化工行业“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重点关注公司业绩不及预期;宏观经济大幅下滑;项目进展不达预期风险;行业政策大幅变动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7页
    2023-04-19
  • OLED材料行业更新点评:2025年全球OLED材料产值有望达30亿美元,中国材料厂商积极布局

    OLED材料行业更新点评:2025年全球OLED材料产值有望达30亿美元,中国材料厂商积极布局

    化学制品
      事件:据集邦资讯统计,2022年全球OLED材料产值已达22.3亿美元,年增逾3成,随着品牌厂的推波助澜,至2025年预计行业产值将达30亿美元。   随着渗透逐步提升,OLED材料市场有望于2025年达30亿美元。OLED有机材料身为产业链的核心材料,占手机面板制作成本约23%。据集邦资讯统计,2022年全球OLED材料产值已达22.3亿美元,年增逾3成,随着品牌厂的推波助澜,至2025年预计行业产值将达30亿美元。   京东方柔性OLED市场份额Q1达27.3%,今年用于智能手机的可折叠OLED出货量有望翻番。据OLEDindustry,此前举行的2022年业绩发布会,京东方宣布将OLED出货量从去年的8000万片增加到今年的1.2亿片。就用于智能手机的可折叠OLED而言,预计今年将翻一番,从去年的500万增至1000万。这是继LCD领域通过供应攻势成功主导市场后,OLED进一步扩大影响力的策略。京东方还考虑建设第8代或更高版本的IT OLED生产线。IT用OLED是三星显示最近宣布计划投资4.1万亿韩元并开始抢占市场的领域。受去年LCD产业不景气、苹果8代需求有限等因素影响,京东方有望获得投资审批。根据市场研究机构Stone Partners的数据,截至一季度,京东方柔性OLED市场份额为27.3%,较去年同期(19.2%)增长超过8%。出货量从1610万增加到2920万。另一方面,三星显示的市场份额为44.3%,保持第一的位置,但低于去年第一季度的58%。LG Display的份额从11.7%小幅下滑至10.4%,进一步拉大与京东方的差距。   国内企业涉猎中间体较多,而终端产品亟需突破。OLED有机发光材料的生产流程是由原料单体合成中间体,再加工形成OLED升华前材料,最后升华纯化达到OLED终端材料。一开始的原料经由化学合成形成中间体,毛利率较低约10~20%,此部分供应主要来自中国厂商如奥来德、瑞联新材、阿格蕾亚、万润股份等。而终端材料是直接通过升华前材料纯化来生产,其结构在后续生产不会发生改变。因此其化学结构及制程、配方均为终端材料厂商的核心机密,主要还是由海外少部分厂商掌控,国内企业继续突破。其他的功能层材料除了原本的德山集团、出光、LG等大厂外,目前已有中国厂商进入市场供应,如莱特光电的红色Prime。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1)莱特光电:R-Prime终端材料率先破局,客户为头部屏厂;2)奥来德:Tokki蒸镀设备国内龙头,功能层及发光材料突破维信诺等企业;3)瑞联新材:突破功能层及氘蓝中间体材料,率先给德国默克、杜邦、LGC、SDI供货;4)万润股份:单体中间体材料主要供应商,客户覆盖海外头部企业德国默克、陶氏、LGC等。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波动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页
    2023-04-19
  • 国际医学(000516):嘀咕已过,23年1季度单季收入超10亿

    国际医学(000516):嘀咕已过,23年1季度单季收入超10亿

  • 毕得医药(688073)2022年报及2023一季报点评:公司业绩延续高增长态势,持续开拓新产品新领域

    毕得医药(688073)2022年报及2023一季报点评:公司业绩延续高增长态势,持续开拓新产品新领域

  • 振德医疗(603301)公司首次覆盖报告:渠道品牌建设+产品产能升级助力企业长足发展

    振德医疗(603301)公司首次覆盖报告:渠道品牌建设+产品产能升级助力企业长足发展

  • 德琪医药(6996.HK):核心产品长期空间巨大,自研实力进入关键验证期

    德琪医药(6996.HK):核心产品长期空间巨大,自研实力进入关键验证期

  • 稳健增长符合预期,省外拓展值得期待

    稳健增长符合预期,省外拓展值得期待

    个股研报
      寿仙谷(603896)   事件:   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8.29亿元,同比+8.07%;归母净利润2.78亿元,同比+38.32%;扣非归母净利润2.53亿元,同比+27.39%。   分析点评   收入端稳健增长,毛利率提升&费用率控制带来利润端高增长   单季度来看,公司2022Q4收入为3.21亿元,同比+11.84%;归母净利润为1.48亿元,同比+29.77%;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43亿元,同比+15.26%。   公司整体毛利率为84.42%,同比+0.89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53.19%,同比-3.43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38.52%,同比-3.16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含研发费用)16.12%,同比-0.60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1.45%,同比+0.33个百分点;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3.41亿元,同比+15.03%。   主力品种稳步增长,省外影响因素消除,今年值得期待   分产品来看,2022年灵芝孢子粉类产品营收5.79亿元,同比+8.14%;其中主力单品破壁灵芝孢子粉营收2.6亿,同比增长17.4%。铁皮石斛类产品营收1.29亿元,同比+5.36%;其他营收1.09亿元,同比+7.40%。   分地区而言:   浙江省内地区营收5.23亿元,同比+8.38%,公司产品省内接受程度高,品牌有较高忠诚度的稳定客户群。   浙江省外地区营收0.98亿元,同比+5.84%,目前公司累计已签约加盟城市代理商14家,公司销售代理网点实现昆明、贵阳、重庆、南昌、武汉、连云港及长三角多点散发。   互联网方面营收1.97亿元,同比+6.42%。主要通过天猫官方旗舰店、京东官方旗舰店等网络渠道。2022年营收占比24%,公司互联网销售已成为传统销售渠道的重要补充。   全产业链布局、研发助力,2035“三个百亿”远景目标踏上征程   全产业链持续布局。公司已形成灵芝、铁皮石斛等系列产品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优良品种从源头为下游的标准化种植提供了保障;建立中药材种植基地通过有机认证;先进的现代中药饮片炮制等工艺提高了利用效率及产品品质;建立自身的销售渠道,增强流通渠道的控制力。研发持续推进,新品迭出,2022年公司产品研发呈现多元化趋势。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丸和金锁固精丸完成生产地址变更和再注册;二冬汤、桃红四物汤两个经典名方完成毒理研究,芍药甘草汤等七个经典名方完成基准物质研究。另外,寿仙上品牌破壁灵芝孢子粉颗粒/粉/片等5个保健食品完成备案;寿仙谷牌破壁灵芝孢子粉颗粒取得再注册批件,其余系列产品开发进展顺利。   公司紧紧围绕“打造有机国药第一品牌”“打造世界灵芝领导品牌”战略目标、2035年“三个百亿”远景目标。计划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均达到20%以上。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收入分别10.3/12.7/15.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4.3%/23.0%/23.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4.4/5.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4.4%/26.8%/27.0%,对应估值为28X/22X/17X。我们看好公司未来长期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自然灾害风险、省外拓展不及预期风险、种源流失风险等。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4-19
  • 2022年年报点评报告:灵芝孢子粉稳定增长,稳健布局全国市场

    2022年年报点评报告:灵芝孢子粉稳定增长,稳健布局全国市场

    个股研报
      寿仙谷(603896)   事件:   4 月 18 日, 公司发布 2022 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 8.29 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78 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 8.07%、 38.32%, EPS为 1.43 元。   点评:   灵芝孢子粉类主要贡献营收, 全年销售稳定增长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后疫情时代人们关注自我保健与免疫力提升,2022 年公司营收稳步提升。 分季度看,公司第一至第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 2.04/1.46/1.58/3.21 亿 元 , 较 去 年 同 比 增 长 16.99%/1.71%/-2.55%/11.84%。按产品类别看, 灵芝孢子粉类/铁皮石斛类/其他产品营收分别为 5.79/1.29/1.09 亿元,同比增长 8.14%/5.36%/7.40%。按产品营收占比计算, 2022 年灵芝孢子粉类产品与铁皮石斛类产品合计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 86.68%,其中灵芝孢子粉类 70.87%,为最主要营收来源。   学术研究推广品牌,市场拓展逐见规模   因公司创立之初确定在浙江本省做好精耕细作的战略规划,而且浙江省经济发达,居民收入水平较高,在公司努力经营下, 目前以省内市场为主,客户源稳定且忠诚度较高。 主营收入分地区看,浙江省内/浙江省外/互联网营收分别为 5.23/0.98/1.97 亿元, 占比分别为 63.91%/11.95%/24.14%。 省内市场份额稳定, 公司为进一步推广产品走向全国市场, 积极通过学术研究提升品牌知名度,如参加“服贸会”“进博会”等公开活动及平台,展现公司实力与产品质量。省外地区, 公司已累计签约加盟城市代理商 14 家, 销售代理网点实现昆明、贵阳、重庆、南昌、武汉、连云港及长三角多点散发。在互联网渠道方面,公司聚焦天猫及京东渠道,加大营销,互联网渠道既成为传统销售渠道补充,同时又可作为传播媒介提升品牌宣传力。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公司持续提升产品品质,在学术研究推广基础上, 加大市场营销力度,为全面布局全国市场做好品牌影响力建设, 我们预计 2023-2025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 10.45 亿元、 13.19 亿元和 16.24 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47 亿元、 4.44 亿元和 5.61 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1.76 元/股、 2.25元/股和 2.84 元/股,对应 PE 分别为 28 倍、 22 倍和 17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渠道拓展不及预期, 自然灾害风险, 种源流失风险
    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04-19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利润高速增长,多样化营销不断开拓渠道成长空间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利润高速增长,多样化营销不断开拓渠道成长空间

    个股研报
      寿仙谷(603896)   利润高速增长,提质增效盈利能力持续增强,维持“买入”评级   2023年4月18日,公司发布2022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29亿元,同比增长8.07%;归母净利润2.78亿元,同比增长38.32%;扣非净利润2.53亿元,同比增加27.39%。公司利润端实现高速增长。考虑到公司大力开拓渠道费用投入阶段性增加,我们下调2023-2024并新增2025年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5(原3.45)、4.04(原4.48)、4.87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8.4、23.5、19.5倍,公司产品具备临床价值,未来拓展省外市场成长空间大,维持“买入”评级。   各渠道增长稳步向前,多样化营销不断开拓渠道成长空间   省内渠道:2022年公司浙江省内地区实现营收5.23亿元(+8.38%),销售占比63.91%(+0.46pct,较2021年底数据),毛利率85.23%(+0.68pct),随着公司不断开拓省内空白市场,我们预计省内销售仍将保持稳健增长。省外渠道:浙江省外地区2022年实现营收0.98亿元(+5.84%),销售占比11.95%(-0.2pct,较2021年底数据),未来省外经销商模式的顺利推进,有望带动收入实现快速增长。线上渠道:互联网业务2022年实现营收1.97亿元(+6.42%),销售占比24.14%(-0.26pct,较2021年底数据),公司产品优势明显,线上消费者有望维持较高的复购率。营销模式多样化,截至2022年底公司累计已签约加盟城市代理商14家,公司持续在全国品牌推广以及线上营销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产品具备种源、培育、加工核心闭环优势,为公司走向全国奠定坚实基础   公司产品具备种源、培育、加工闭环核心优势,为产品的全国推广奠定良好基础。种源方面,公司自主选育九大自主知识产权优质种源,育种有效成分含量高,为公司铸造护城河。培育方面,公司通过仿野生有机栽培确保药材高品质,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种植全程追溯。加工方面,公司自主研发的超音速气流破壁技术显著提升产品安全性,独创去壁纯化技术提升有效成分含量8倍以上,专利保护期较长。   风险提示:省外推广不及预期,中药板块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3-04-19
  •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渠道品牌建设+产品产能升级助力企业长足发展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渠道品牌建设+产品产能升级助力企业长足发展

    个股研报
      振德医疗(603301)   感控/敷料等赛道内扩外延助力企业长足发展,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公司不断提升品牌力,打造销售尖兵,构建渠道优势,对内品类扩增和产能扩张,对外并购重组助力产品升级和发挥协同效应,已形成成熟的手术感控、造口和现代伤口护理、基础伤口护理、压力固定和感染防护5大业务板块,考虑诊疗复苏、个护意识提升和感染防护产品需求常规化,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06/7.51/8.92亿元,EPS分别为2.65/2.82/3.35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3.6/12.8/10.8倍,具备估值性价比和安全空间,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国内诊疗复苏助推公司医疗端产品放量,产品协同助力业务横向发力   诊疗复苏和医疗健康升级有望带动公司院端产品恢复性增长,公司现已覆盖医院超6300家,其中三甲医院超950家,各业务板块院内品牌协同效应逐渐显现。手术感控:据CMI机构统计,2026年全球市场规模有望达37亿美元,其中一次性和定制化为确定性大方向,定制化手术包届时市场有望达213亿美元,公司此业务收入从2018年3.9亿元达到2021年15.5亿元(CAGR58%);伤口护理:2022年全球市场规模为137亿美元,其中高端占比54%,国内伤口护理为百亿市场,但高端占比不足两成,渗透率提升空间较大,公司基础和现代伤口护理业务有望通过渠道协同、产品升级、品类扩增和质量与成本优势抢占更大市场份额。压力固定:国内有静脉曲张和血栓预防需求的患者较多,静脉曲张袜和抗血栓梯度压力带市场虽分散但空间可期。感染防护:疫后将回归常态化需求,业绩短期承压,长期依然为稳定现金牛业务。   后疫情时代个护意识加强,消费健康端有望借品牌和渠道实现销售共振   后疫情时代随个人家庭健康护理意识增强,及国内老龄化加深保健护理需求释放,公司家庭健康产品有望借品牌和渠道力迎来销售共振。渠道方面:百强连锁药店覆盖率超97%,共计门店10万余家,商超便利店超1.5万家;品牌方面:公司荣获2022年度中国创新品牌500强和2021-2022年度西鼎奖医药零售市场畅销品牌。   国外市场OEM起家,技术能力、产品质量和优质服务广受认可   公司凭多年敷料等产品OEM经验,不断积累技术生产工艺、提升研发能力、建立客户粘性,现已通过高质量产品、快速响应和优质服务获得70多个国家和地区客户认可,其中老产品客户粘性及需求稳定性较强,新产品业绩弹性值得期待。   风险提示:公司新产品推广不及预期,贸易争端影响海外订单。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8页
    2023-04-19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