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0701)

  • 钙钛矿行业深度:从0-1机遇与挑战并存,重视材料体系演进中的投资机会

    钙钛矿行业深度:从0-1机遇与挑战并存,重视材料体系演进中的投资机会

    化学原料
      1.1钙钛矿介绍   光伏电池从第一代以晶硅为主,第二代以薄膜电池为主,典型代表为铜铟镓硒(CIGS)、碲化镉(CdTe)电池,第三代为以钙钛矿为代表的新型太阳能电池。钙钛矿作为经典的材料体系,具有悠久的历史。1839年,在俄罗斯乌拉尔山脉,德国矿物学家GustavRose发现了矿物质钛酸钙CaTiO3,后将结构式为ABX3形式且具有与CaTiO3相似晶体结构的材料统称为钙钛矿。自然界中,钙钛矿材料分布广泛,种类多样且丰富,一般为立方体或者八面体形状且具有光泽。   ABX3属于四方晶系。1个金属B原子与6个卤素X原子配位形成[BX6]八面体结构,A原子被周围的共享顶点的8个八面体骨架包围,在较弱的范德华力相互作用下保持结构稳定。   A代表一价有机或无机阳离子,如甲脒离子(HC(NH2)2+)、甲铵离子(CH3NH3+)、铯离子(Cs+)、铷离子(Rb+),或者多种阳离子混合等   B代表二价金属阳离子,如铅离子(Pb2+)、锡离子(Sn2+),锗离子(Ge2+),或者多种金属离子混合等   X代表一价卤素阴离子,如溴离子(Br-)、碘离子(I-)、氯离子(Cl-),或者多种卤素离子混合等。   1.2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工作原理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光照条件下,钙钛矿材料吸收光子,电子从价带跃迁到导带,随后以极快的速度注入到电子传输层ETL,对应空穴被传输至空穴传输层HTL;然后电子和空穴被电极收集,接上负载后,电池便可对外做功,具体来看主要分为以下5个过程:   1、光子吸收过程:受到太阳光辐射时,电池的光吸收层材料吸收光子产生受库仑力作用束缚的电子-空穴对,即激子;   2、激子扩散过程:激子产生后不会停留在原处,会在整个晶体内运动。激子的扩散长度足够长,激子在运动过程发生复合的几率较小,大概率可以扩散到界面处;   3、激子解离过程:钙钛矿材料的激子结合能小,在钙钛矿光吸收层与传输层的界面处,激子在内建电场的作用下容易发生解离,进而成为自由载流子;   4、载流子传输过程:激子解离后形成的自由载流子,其中自由电子通过电子传输层向阴极传输,自由空穴通过空穴传输层向阳极传输;   5、电荷收集过程:自由电子通过电子传输层后被阴极层收集,自由空穴通过空穴传输层后被阳极层收集,两极形成电势差,电池与外加负载构成闭合回路,回路中形成电流。   1.3钙钛矿材料的特征   1.4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结构   钙钛矿电池结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是层状结构,主要包括金属对电极、空穴传输层、钙钛矿吸收层、电子传输层和透明导电玻璃,常见的钙钛矿电池结构有正式结构(也称n-i-p型)结构和反式结构(也称p-i-n型)两种,两种结构的区别是传输层位置相反,传输方向不同。   考虑到材料的可选性和大规模量产的可行性,目前主流是用反式平面结构。   1.5钙钛矿电池各层结构及特点   1.6钙钛矿电池应用场景   BIPV:钙钛矿电池具有轻薄、透光性强、颜色可调的特点,适用于BIPV;BIPV市场空间广阔,有望成为钙钛矿首选应用市场。   地面电站:钙钛矿与晶硅叠层电池有望率先实现突破。   车载光伏:钙钛矿电池具有轻薄、透光性强、颜色可调、柔性化的特点,在车载光伏领域应用空间较大。目前已有部分车企进入钙钛矿领域。   室内光伏:理论预测表明,光学带隙1.6eV的PSCs在荧光灯或白光LED照明下可实现高达50%的光电转换效率。   2.1光电转化效率高   理论光电转换效率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单结理论最高转化效率可达31%,高于晶硅电池的29.4%。当前量产效率接近15%,向18%迈进。长期来看,叠层将进一步打开效率天花板,其中钙钛矿三节叠层电池转换效率最高可突破40%。   钙钛矿电池转换效率提升迅速。单晶硅及多晶硅电池转换效率提升走过漫长的路程,而钙钛矿效率在近10年来显著提升,发展迅猛。   2.2综合成本下降空间大   从综合成本看,钙钛矿总成本约为5-6毛/W,是晶硅极限成本的50%。   材料占比少:钙钛矿在其组件成本中仅占5%,而晶硅电池片在其组件中占比达到61.2%。硅片的厚度通常为100-180μm,纯度要求高;钙钛矿电池原材料储量丰富,可由人工合成,且原料用量少,厚度大概是0.3μm。   能耗低:晶硅纯度需要达到99.9999%(6-7个9),且需要反复提纯,消耗大量资源。钙钛矿纯度要求95%,远低于晶硅电池,晶硅单瓦能耗1.52KWh,钙钛矿单瓦能耗仅为0.12KWh,只有晶硅的1/10。   2.3产线投资低,生产流程短   钙钛矿工艺流程简单,产业链显著缩短。晶硅电池在四个不同工厂内分别加工硅料、硅片、电池、组件,此过程需要至少耗时3天。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生产流程简单,仅需要一条300百米长的全自动生产线,就能实现从原材料光伏玻璃的磨边清洗,到化合物半导体薄膜的制备,再到最后光伏组件成品封装测试的完整生产流程。根据协鑫纳米披露,可在45分钟内将玻璃、胶膜、靶材、化工原料在单一工厂内加工成为钙钛矿组件,产业链显著缩短,价值高度集中。   产线投资成本低。光伏企业投资1GW产能晶硅电池,需要建四个工厂,硅料、硅片、电池和组件,合计投资金额超过9亿元;投资1GW产能钙钛矿电池仅需1个工厂,投资金额仅约5亿元,其投资强度仅为晶硅的一半。   3.1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进展   钙钛矿转换效率持续突破。十多年来经过不断的改进变革,钙钛矿转换效率从最初的3.8%提升到25.7%,其他各种结构的钙钛矿电池效率也在不断打破纪录。   3.2钙钛矿电池产业化进展   3.3钙钛矿产能测算   3.4钙钛矿产业化的挑战及应对   钙钛矿材料稳定性、大幅面制备及高效率是钙钛矿商业化的主要瓶颈,学术界和产业界正在针对性的解决。光伏始终是降本为导向,因此钙钛矿的发展方向也将沿着安全稳定地提效降本去突破。   3.4钙钛矿产业化的挑战及应对——稳定性   4.1钙钛矿生产工艺   协鑫光电正计划启动100MW的钙钛矿电池产线,从公布的工艺流程图看,整个工艺需要9步,钙钛矿组件产线主要设备分为四部分:PVD设备、涂布设备、激光设备及封装设备。其生产工艺包括制备空穴传输层、钙钛矿层、电子传输层、电极及激光划线等部分。   4.2钙钛矿设备空间测算   目前还没有钙钛矿GW级产线设备招标,所以参考协鑫100MW产线的设备投资额进行测算,整条产线造价1.2亿元,纯设备不含厂房装修。我们假设镀膜设备占比70%,涂布设备占比10%,4台激光设备一共占比10%,封装及自动化、检测设备占比10%,测算得到:截至2026年钙钛矿设备空间共164.3-189.3亿元,2026年钙钛矿设备市场空间预计103.75-128.75亿元。   4.3钙钛矿层生产方法及设备   钙钛矿光吸收层:位于中心位置,吸收能量高于其带隙的光子并在该层生成载流子对。目前最常见的钙钛矿层材料为甲胺碘化铅(MAPbI3)和甲脒碘化铅(FAPbI3)   在早期研究阶段,传统器件薄膜制备的一步旋涂法最早应用,而后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一步反溶剂法。同时还有两步旋涂法(相互扩散法)制备钙钛矿薄膜。但他们制备出的钙钛矿薄膜往往是小面积的。   刮刀涂布和狭缝涂布法是目前产业化应用较多的工艺,而热蒸法是硅/钙钛矿叠层电池比较主流的工艺。目前,钙钛矿薄膜的产业化制备技术可分为四大类:   软膜覆盖法   溶液涂布法:由涂布装置带动钙钛矿前驱体溶液在基底上相对运动,由液体的表面张力和基底接触形成一层均匀薄膜   通过在喷头内部施加压力的方法将钙钛矿前驱体溶液从喷头内挤出并在基底上成膜的方法   基于固态材料的气象沉积技术   4.3钙钛矿层生产方法及设备   4.4钙钛矿层制备工艺的专利布局   4.5钙钛矿其他层生产方法及设备   电子传输层:通常为TiO2、SnO2、Al2O3等金属氧化物和一些有机物材料。可以用PVD(蒸镀、磁控溅射、离子镀)或涂布方法制备。在反式结构中,用RPD沉积电子传输层以减少PVD高能量对钙钛矿层的损伤。   空穴传输层:目前最常用的空穴传输层材料主要可分为以Spiro-OMeTAD、PTAA、PDPPDBTE等为代表的有机类材料,和以NiO、CuI、CuSCN、CuO、Cu2O等为代表的无机类材料。也可以用PVD(蒸镀、磁控溅射、离子镀)或涂布方法制备。   透明电极层:通常是N型氧化物半导体氧化铟锡(简称为ITO)或者掺杂F的SnO2(简称为FTO)。TCO玻璃基板可以直接采购,或在玻璃基底上采用PVD制备透明导电层,较为成熟。   背电极层:通常是Au、Ag、Al等导电金属,一般通过热蒸镀法或磁控溅射法制备得到。   钝化或连接层:ALD   用于封装用的氧化铝致密层;如金属电极替换成ITO,ITO使用溅射工艺,那么在电子传输层和ITO之间需要插入一层致密的氧化锡,这一层用ALD做合适。(单结钙钛矿)晶硅和钙钛矿连接位置需要一层ITO,这一层ITO用ALD做,上方会有一层氧化锡溅射。(钙钛矿-晶硅叠层)   4.6钙钛矿-激光为标配设备,精度要求提高   激光工艺涉及到整个钙钛矿薄膜电池的制备流程,功能重要度较高。激光设备精度提升可以有效减小死区面积。根据极电光能专利:   P1:通过对底电极层进行P1激光刻蚀,并标记P2刻蚀和P3刻蚀定位点;   P2:形成第一载流子传输层、钙钛矿光响应层和第二载流子传输层并基于P2刻蚀定位点进行P2激光刻蚀;   P3:形成顶电极层并基于P3刻蚀定位点进行P3激光刻蚀,得到具有串联结构的钙钛矿电池组件。   P1激光刻蚀、P2激光刻蚀和P3激光刻蚀中分别独立地利用分光系统对激光光源发射出的激光进行分光处理,以得到多条相互平行且垂直于待刻蚀层的子光束,同时可结合聚焦刻蚀工艺利用多条子光束形成同一刻蚀线或多条间隔布置的刻蚀线。   钙钛矿激光刻蚀是0.3-0.5微米的级别,加工精度的要求更高,以达到精确控制P1、P2和P3线的线宽,降低钙钛矿电池的死区面积,提高光电转换效率,简化刻蚀工艺,提高生产效率的效果。   5.1投资逻辑   1.重视产业进度带来的整体行情催化:钙钛矿产业在大幅面、稳定性、量产效率三个方向的平衡值得关注,三方面的突破都将有望助力产业化进程的推进,也为钙钛矿产业投资带来行情催化。   2.重视钙钛矿在材料端的多样性,重视先发优势:区别于晶硅材料体系趋于成熟,钙钛矿电池不论空穴、电子传输层或钙钛矿层,材料体系都在不断研发和改进过程中,材料体系的不断创新要求靶材、设备等与之进行匹配。因此,重视和下游合作的紧密程度,能够和下游研发进度配套改进的供应商,将有望获得更大的先发优势。   3.重视更具确定性的赛道:钙钛矿的材料体系的科研属性,决定了设备及材料的不同选择具备不确定性,重视确定性更高的赛道,如TCO导电玻璃、激光设备赛道,在不同的材料体系中均有应用,更容易产生具备产业粘性及明确先发优势的上游公司。   5.2产业链公司梳理——材料相关公司   5.2产业链公司梳理——镀膜设备   5.2产业链公司梳理——涂布设备   5.2产业链公司梳理——激光设备   5.2产业链公司梳理——封装设备   风险提示   1.钙钛矿产业化不及预期风险。钙钛矿稳定性、大面积制备等仍是制约产业化的瓶颈。若并未在预期时间内有效解决问题,钙钛矿产业化将推迟,相关公司布局进度、扩产及业绩将不及预期。   2.钙钛矿电池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3.政策变动风险。   4.测算市场空间的误差风险。   5.研究依据的信息更新不及时,未能充分反映行业最新状况的风险。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8页
    2023-03-20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辉瑞430亿美元收购Seagen,海外并购潮预期再起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辉瑞430亿美元收购Seagen,海外并购潮预期再起

    化学制药
      本周观点   本周周报我们对阳光诺和以及行业进行梳理。公司目前仿创CRO双布局,随着研发转化和权益分成的落地,驱动公司业绩进入加速期。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药物“临床前+临床”综合服务供应商。在仿制药CRO业务上持续深耕10余年,形成了全流程一体化业务模式,同时持续布局创新药CRO业务,并开始向CDMO业务拓展。公司除了开发客户指定的品种外,也持续推进品种自研储备战略,截至2022年底,公司内部在研项目累计已超250项。   研发技术成果转化即将进入收获期,权益分成将于2023年开始兑现。预计未来每年将有6-8个仿制药品种获批并陆续推荐至客户,研发技术成果转化即将进入收获期。同时,大部分品种均为带权益转化,预计公司将于2023年获得权益分成。   战略布局CDMO业务,实现“CRO+CDMO”一体化协同发展。(1)业务向产业链下游拓展,将降低公司自研项目研发成本,且可自主安排生产进度,利于公司提高研发效率;(2)打造“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定制化生产”一体化综合服务体系,打通药物研发和生产全流程服务,助力公司前端受托CRO订单向后端生产导流,同时在自研项目技术成果转化上提前锁定后续订单,增强公司议价能力。   我们预测公司2023/24/25年营收为9.48/13.06/17.55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22/3.29/4.41亿元,对应当前PE为40/27/20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投资建议   医药板块连续第七周出现回调,本周继续跑输沪深300指数。从交易量来看,仍旧维持较低水平。板块内部来看,子板块涨跌互现,医药外包、生命科学和医疗设备跌幅靠前,医药商业、中药和血制品涨幅居前。我们短期仍旧建议弱化个股,重视板块β的投资策略,尤其是在市场流动性支撑所带来的机构提仓位动作下,偏白马标的的投资机会:   CRO——前期受海内外一级市场投融资不景气,中美关系及新冠大订单等多因素扰动,整体医药外包板块估值出现快速回撤,但相信随着行业内部分优质公司业绩和医药一级投融资市场都有望在今年Q1出现加速回暖,板块有望迎来估值与业绩双升。建议关注:昭衍新药(603127)、药明康德*(603259)、泰格医药*(300347)等。   创新药——聚焦药品的临床价值,精选年内催化剂丰富的标的。监管政策正合力加速创新药行业的供给侧改革,行业出清有望消弭低质量内卷。2022年CDE批准创新药数量、科创板医药类企业IPO数量均同比下降。相关政策包括但不限于:1)药监部门发布多项创新药研发指导原则,包括要求3期临床使用阳性药物或最佳SOC作为对照、NDA申请应纳入风险/收益总结等,逐步收紧创新药品上市标准;2)上交所科创板监管逐渐加强对拟上市药企自主研发硬实力的要求。我们认为创新药投资应回归关注药品的临床价值。建议关注年内催化剂丰富、核心管线进入密集数据发布期的加科思(01167.HK)、海创药业*(688302)、德琪医药*(06996.HK)、康宁杰瑞*(09966.HK)、康方生物*(09926.HK)。   医疗消费——疫情防控放松加快,政策持续支持民营医疗服务。国内防控政策已进一步放松,因疫情对医疗服务机构的影响也将出现边际减弱。民营医院或将显著受益,建议关注:国际医学*(000516)、爱尔眼科*(300015)等;同时,医院诊疗量反弹将提高血制品临床用量,推动需求端快速修复。叠加进口白蛋白供给紧缺,血制品行业进入半年至一年的去库存周期。持续的供需不平衡或使院外市场终端产品出现涨价趋势。血制品行业迎来基本面全面修复,建议关注:派林生物*(000403)、博雅生物*(300294)、天坛生物(600161)。   原料药——在上游原材料成本不断下降,海运价格逐步回归疫情前和美元Q3以来走强汇兑损益及收入端提升的背景下,整个板块业绩有望在今年出现快速反转,beta效应叠加部分个股的短期催化或引领整个板块走出低谷。建议关注:同和药业(300636)等。(其中,标注*的暂未深度覆盖)   风险提示:   创新药进度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全球疫情变化超预期风险;政策超预期风险。
    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20页
    2023-03-19
  • 点评报告:康柏西普再注册,持续增长可期

    点评报告:康柏西普再注册,持续增长可期

  • 康方生物-B(09926):商业化能力初步验证,创新药布局进入收获期

    康方生物-B(09926):商业化能力初步验证,创新药布局进入收获期

  • 化工行业周报:通用股份定增完成,全钢胎开工率再度提升

    化工行业周报:通用股份定增完成,全钢胎开工率再度提升

    化学原料
      基础能源(煤油气)价格回顾:(1)原油环比大幅下跌。截至3月15日当周,WTI原油价格为67.61美元/桶,较3月8日下跌11.81%,较2月均价下跌12.01%,较年初价格下跌12.11%;布伦特原油价格为73.69美元/桶,较3月8日下跌10.85%,较2月均价下跌11.79%,较年初价格下跌10.24%。(2)天然气环比有涨有跌。截止本周三(3月15日)东北亚天然气中国到岸价上调0.78至13.76USD/mmbtu,环比上调6.01%。纽交所天然气期货价格为2.439USD/mmbtu,较上周下调4.39%;北美天然气现货价格2.2701USD/mmbtu,较上周下调7.16%。(3)动力煤环比下跌。本周国内动力煤价格小幅下跌,截止到3月16日,动力煤市场均价为998元/吨,较上周同期均价下跌6元/吨,跌幅0.80%。   基础化工板块市场表现回顾:本周基础化工板块下跌2.59%,表现劣于大盘。本周(2023.3.10-2023.3.17),沪深300下跌0.21%至3958.82,基础化工板块下降2.59%;申万一级行业中涨幅前三的行业分别是传媒(+5.86%)、建筑装饰(+5.46%)、计算机(+4.50%)。基础化工子板块中,化学制品板块下跌2.18%,下跌幅度最小,化学原料板块下跌2.23%,农化制品板块下跌2.72%,化学纤维板块下跌3.01%,橡胶板块下跌3.07%,塑料Ⅱ板块下跌3.11%,非金属材料Ⅱ板块下跌7.04%。   通用股份定增发行完成。公司3月18日发布《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发行情况报告书》,公告称,本次发行价格为3.48元/股,发行股数2.93亿股,募资资金总额10.18亿元,发行对象最终确定为17家,包括财通基金、中庚基金、泰康资产、诺德基金、淳厚基金、瑞华资管、银创资管、UBSAG、国泰基金、诺安基金、兴证基金等内外资机构。   波罗的海货运指数(FBX)在2021年9月10日达到历史高位11108.56点,随后开始震荡回落,2023年3月17日收于1462.58点,比前一周(2023.3.10)下跌6.75%。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在2022年2月11日达到历史高位3587.91点,随后表现出明显回落,2023年3月17日收于992.50点。随着世界各国码头拥堵情况持续缓解,疫情情况逐渐缓解,港口陆续运力提升,我们认为海运价格有望结束大幅波动状态,稳定在合理区间,利好出口行业。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不景气导致需求下降的风险;原材料成本上涨或产品价格下降的风险;经济扩张政策不及预期的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8页
    2023-03-19
  • 新药周观点:SHR-A1811新适应症拟纳入突破性治疗,恒瑞医药ADC布局快速推进中

    新药周观点:SHR-A1811新适应症拟纳入突破性治疗,恒瑞医药ADC布局快速推进中

    医药商业
      本周新药行情回顾:2023年3月13日-2023年3月17日,新药板块涨幅前5企业:迈博药业(44.9%)、云顶新耀(20.8%)、康宁杰瑞(20.2%)、天演药业(17.7%)、康方生物(17.0%)。跌幅前5企业:永泰生物(-11.5%)、复宏汉霖(-7.6%)、德琪医药(-6.5%)、艾力斯(-4.3%)、前沿生物(-3.7%)。   本周新药行业重点分析:   3月16日,恒瑞医药HER2ADC药物SHR-A1811治疗既往含铂化疗失败的HER2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适应症被CDE拟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公示名单。基于其新型ADC技术平台,目前恒瑞医药已在ADC领域布局多个药物,已有6款新型ADC药物进入临床开发阶段,成为国内拥有ADC管线最多的企业之一。其中,HER2ADCSHR-A1811是进度最快的产品,其乳腺癌二线适应症已进入3期临床。   ADC结构设计方面:根据恒瑞医药相关ADC药物专利,恒瑞医药ADC与第一三共DXd系列ADC药物具有近乎一致的的linker以及payload(依喜替康类似物),区别仅在于在依喜替康类似物酰胺α位引入一个环丙基,微小的改动有望维持原型药物的有效疗效。专利布局方面:目前恒瑞医药已经披露多个ADC专利,从相关专利布局来看,目前其ADC产品在HER2靶点外还布局了HER3、CEA、PSMA、B7H3、TROP-2、CD79B、Claudin18.2等多个靶点。    本周新药获批&受理情况:   本周国内有1个新药或新适应症获批上市,43个新药获批IND,28个新药IND获受理,3个新药NDA获受理。   本周国内新药行业TOP3重点关注:   (1)3月16日,据NMPA官网显示恒瑞医药右美托咪定鼻喷雾剂获批上市,用于治疗成人术前镇静(如成人全身麻醉),为国内用于术前镇静的首款鼻喷制剂。   (2)3月16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云顶新耀1类新药依拉环素(Xerava)上市,适应症为成人复杂性腹腔内感染。此前,依拉环素已在美国、欧盟、英国和新加坡获批上市。   (3)3月13日,信达生物自主研发的抗PCSK-9单克隆抗体托莱西单抗在中国杂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HeFH)受试者中的3期临床研究结果已在国际医学期刊BMCMedicine在线发表。   本周海外新药行业TOP3重点关注:   (1)近日,CalliditasTherapeutics公布Tarpeyo用于治疗原发性免疫球蛋白A肾病患者3期试验的积极顶线结果。与安慰剂组相较,Tarpeyo组患者在两年期间的eGFR上显著获益。   (2)3月14日,安斯泰来宣布在中国3期研究ARCHES中达到了主要终点,证实了至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进展时间具有显著统计学改善。   (3)3月16日,据NMPA官网显示拜耳口服雄激素受体抑制剂达罗他胺片新适应症国内获批上市,联合多西他赛治疗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成年患者。   风险提示:临床试验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临床试验结果不及预期的风险,医药政策变动的风险,创新药专利纠纷的风险。
    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3页
    2023-03-19
  • 新股覆盖研究:科源制药

    新股覆盖研究:科源制药

    个股研报
      科源制药(301281)   投资要点   下周二(3月21日)有一家创业板上市公司“科源制药”询价。   科源制药(301281):公司主要从事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覆盖降糖类、麻醉类、心血管类及精神类等重点疾病领域。公司2020-2022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67亿元/4.21亿元/4.43亿元,YOY依次为18.02%/14.67%/5.22%,三年营业收入的年复合增速12.50%;实现归母净利润0.69亿元/0.78亿元/0.91亿元,YOY依次为127.73%/13.87%/16.77%,三年归母净利润的年复合增速44.67%。公司初步预测2023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在2,700-3,200万元之间,同比变动-1.63%-16.58%。   投资亮点:1、公司是格列齐特、盐酸罗哌卡因原料药国产龙头,在盐酸二甲双胍、单硝酸异山梨酯原料药领域亦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化学原料药为公司核心产品领域,公司现有原料药品种均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目前公司是格列齐特、盐酸罗哌卡因领域龙头厂商,根据IMS数据库数据,2020年公司格列齐特销售量占全球同类原料药消耗量比重达36.00%,盐酸罗哌卡因销售量全球占比达25.41%;同时,公司亦为盐酸二甲双胍、单硝酸异山梨酯原料药的重要供应商之一。在国家集采中,相当比例的中标企业为公司客户或已处于新增公司为供应商过程中,具体来看,格列齐特、盐酸二甲双胍、盐酸罗哌卡因、单硝酸异山梨酯关联公司原料药的客户在集采中标中份额分别达到44.72%、20.68%、72.27%、39.55%,公司相应领域业绩或具备较强的持续性。2、公司拥有单硝酸异山梨酯“原料药-制剂”一体化生产优势,报告期内产品拓展情况良好。公司于2019年实现了对同一控制下的力诺制剂的收购,形成了“原料药+制剂”一体化生产能力,具备较好的成本及质量优势。公司该优势较好地体现在了单硝酸异山梨酯相关产品中,目前相应制剂单硝酸异山梨酯片已通过一致性评价并于2022年7月纳入国家集采,根据集采中标文件,公司单硝酸异山梨酯片的集采中标价格为0.41元/片,显著高于公司2021年销售均价0.15元/片,同时约定的年度采购金额为5,598.62万元(不考虑配送等相关费用),预计将为公司带来一定业绩提升。3、公司已切入化妆品用中间体领域,相应产能的建设有望为业绩增长提供较好支撑。公司中间体产品包括OR10127及OR10154,均用于欧莱雅防晒产品,其中OR10127为OR10154的上游原材料。随着海外疫情管控放开,国外出行、旅游需求快速增长,报告期内公司OR10154中间体销售呈现良好增长;基于此,公司拟使用IPO募集资金新增OR10154年产能300吨,建成后公司该产品生产能力相较2021年产能64.8吨将有大幅提升,或有望为公司业绩增长产生一定贡献。   同行业上市公司对比:公司专注于化学原料药、制剂及中间体的生产,其中主要产品为化学原料药;选取主要产品为特色原料药且品类与公司相似度较高的公司九洲药业、普洛药业、奥翔药业、美诺华、同和药业、亨迪药业为可比上市公司。从上述可比公司来看,2021年第四季度至2022年第三季度行业平均收入规模31.62亿元,可比PE-TTM(剔除最高值/算术平均)为37.84X,销售毛利率为34.84%;相较而言,公司的营收规模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但销售毛利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风险提示:已经开启询价流程的公司依旧存在因特殊原因无法上市的可能、公司内容主要基于招股书和其他公开资料内容、同行业上市公司选取存在不够准确的风险、内容数据截选可能存在解读偏差等。具体上市公司风险在正文内容中展示。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2页
    2023-03-19
  • 创新药系列深度报告(四):脱敏治疗,兼具空间与格局的优质赛道

    创新药系列深度报告(四):脱敏治疗,兼具空间与格局的优质赛道

    化学制药
      核心观点:   过敏性疾病包括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特应性皮炎、荨麻疹、湿疹、过敏性结膜炎等,虽然一般很少危及生命,但妨碍患者的注意力、导致患者睡眠障碍,情绪烦躁、抑郁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因此被WHO列为二十一世纪重点防治的三大疾病之一,是当前世界性的重大卫生学问题。从分子机制上来看,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可以分为5个步骤:当患者首次接触变应原时,患者的树突状细胞摄取变应原蛋白,并诱导产生变应原特异性的Th2细胞,Th2细胞与B细胞相互作用,诱导其产生变应原特异性的IgE,IgE结合在肥大细胞上,完成致敏;当变应原再次进入黏膜时,抗原可以直接肥大细胞上的IgE,导致肥大细胞释放多种生物活性介质,作用于多个效应器官,导致过敏症状的发生。   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较高,根据世界过敏组织(WAO)的估计,全球有10%-30%的成人以及40%的儿童受到过敏性鼻炎的困扰;根据ALK公司年报数据,全球受到过敏性鼻炎影响的人群超过5亿人。近年来我国主要城市成人过敏性鼻炎的发生率有显著增长趋势。以北京为例,2005年,北京自我报告的成人过敏性鼻炎发生率为8.7%,而2011年,这一数字上升到20.2%。研究中过敏性鼻炎发生率最高的上海,2011年成人自我报告过敏性鼻炎发生率达到23.9%;而相对较低的长春,这一数字也达到16.8%,高于2005年的水平。我国儿童的过敏性疾病患病率总体高于成人,并有显著增长趋势。2008-2009年对北京、重庆、广州的24,290例儿童患者调查结果显示,上述三个城市的儿童哮喘患病率分别为3.15%、7.45%和2.09%,儿童过敏性鼻炎患病率分别为14.46%、20.42%和7.22%。另外一项针对我国儿童哮喘发生率的研究表明,从1990年到2011年,我国儿童哮喘的发生率有显著的增长趋势。   从患者自身的易感性来看,过敏性疾病的易感性同时受到基因和环境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各占50%。在控制遗传因素影响的情况下,经济发达地区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超过经济欠发达的非洲地区。另外,空气污染可以加重过敏性疾病的症状。研究表明,对于遗传易感的个体,当同时接触变应原和空气污染物—柴油机排气颗粒时,IgE的产生与单独接触变应原相比增加20-50倍。从过敏原来看,尘螨是世界性分布最为广泛、致敏性最强、患者过敏数量最多的过敏原之一。在中国17个城市6304个单纯哮喘、单纯鼻炎、哮喘合并鼻炎的患者调查发现,59.0%的患者对粉尘瞒过敏,57.6%的患者对户尘瞒过敏,分别居过敏原阳性率的第一、第二位。除了尘螨类过敏原外,花粉也是世界性分布广泛、致敏性强的一类过敏原。花粉引起的过敏性疾病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中国南方区域的气候特征更容易促使粉尘大量繁殖,因此南方区域粉尘鳞过敏性疾病患者人数较多:而蒿属花粉的过敏率则呈现北方高南方低的区域特征。
    中航证券有限公司
    30页
    2023-03-19
  • 康恩贝(600572)首次覆盖报告:混改优势创新局,强基提质快发展

    康恩贝(600572)首次覆盖报告:混改优势创新局,强基提质快发展

  • 中国生物制药(01177)事件点评:F-star收购完成,全球化布局再下一城

    中国生物制药(01177)事件点评:F-star收购完成,全球化布局再下一城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