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92558)

  • 化工行业研究周报:醋酸、烧碱供应持续紧张,钛白粉节后涨声再起

    化工行业研究周报:醋酸、烧碱供应持续紧张,钛白粉节后涨声再起

    化工行业
      本周重点产品价格跟踪点评   本周 WTI 油价下跌 3.47%,为 59.32 美元/桶。   重点关注子行业:电石法 pvc 周涨幅 1.9%、乙烯法周跌幅 0.9%、轻质纯碱周涨幅 0.8%、重质周涨幅 1.3%、烧碱周涨幅 13.2%、醋酸周涨幅 16.8%;粘胶周跌幅 2.6%、维生素 A 周涨幅 1.4%、聚合 MDI 周跌幅 3.7%、纯 MDI 周跌幅 2.2%、TDI 周跌幅 1.3%、橡胶周跌幅 2.2%、DMF 周跌幅 1.5%本周涨幅前五子行业:醋酸(16.8%)、硝酸(15.8%)、烧碱(13.2%)、环氧氯丙烷(12.4%)、环氧树脂(10.0%)醋酸(16.8%) :华东及华北地区部分醋酸厂家装置故障存停车情况,且河南顺达装置周内并无货源提供,导致整体市场资源进一步收紧,供应端再次陷入紧张局面,市场各方心态利好向上,业者在买涨不买跌的心理下,入市较为积极,节后下游存补货操作,需求坚挺。   硝酸(15.8%) :浓硝市场开工负荷偏低,部分厂家减停产持续,且厂家库存节后低位,市场现货供应量紧张。原料合成氨价格依旧高位,硝酸成本承压,推动市场行情上行。主力下游苯胺、TDI、对邻硝等行业产品利润较大,采买动力充足,对酸市提供利好支撑。   烧碱(13.2%) :北山东地区东部大厂本周检修恢复,但 4 月中旬检修安排较多,局部地区液碱供应或有紧张表现,预计下周厂家多根据自身走货情况调整出货价格;华东地区液碱资源紧张,液碱价格仍有上涨空间;其他地区液碱市场成交表现温和,预计下周价格持稳为主。   钛白粉(6.1%) :本周,各大厂家调价函接连不断,节后钛白粉市场正式进入强景气周期。清明节小假期过后钛白粉涨价潮再起,受钛精矿长期稳步给予的成本支撑,钛白粉市场报价对于下游采购商来说已经不足为奇,年内几经报价上调市场接受度得到磨练,经短期消化排解尚可继续采购下单。   本周化工板块行情表现   基础化工板块较上周上涨 0.57%,沪深 300 指数较上周下跌-2.45%。基础化工板块跑赢大盘 3.02 个百分点,涨幅居于所有板块第 9 位。据申万分类,基础化工子行业涨幅较大的有: 粘胶 8.22%,日用化学产品 6.21%,维纶 6.05%,其他化学原料 5.87%,氯碱 5.48%。   重点子行业及公司观点   (1)全球化工品供给逐步恢复,预计后续化工品价格走势将分化,Q2 是重要观察窗口期,看好外需受益的化纤、农药产业链。化纤产业链中重点推荐粘胶短纤龙头三友化工。农化产业链中重点推荐一是产业链一体化、技术及单品竞争优势突出的细分领域龙头扬农化工、利尔化学;二是建议关注制剂企业安道麦,以及利民股份和广信股份。(2)国产替代加速,看好成长确定的新材料公司。 国际车厂加码电动汽车,疫情短期影响不改行业中长期趋势,继续推荐业绩超预期的锂电材料龙头新宙邦。柴油车国六推行致沸石需求高增长,OLED 业务进入业绩释放期,推荐万润股份。 (3)长期看好细分龙头万华化学(大乙烯投产临近,疫情结束后 MDI 重回提价周期)、华鲁恒升(产品价格周期底部,新项目陆续投放) 。   风险提示:油价大幅波动;重大安全事故;环保政策的不确定性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1页
    2021-04-12
  • ICL服务业务全面提速,IVD自产产品成为新亮点

    ICL服务业务全面提速,IVD自产产品成为新亮点

    个股研报
      迪安诊断(300244)   事件:公司近日发布 2020 年年度报告, 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106.49亿元,同比增长 25.98%; 归母净利润 8.03 亿元,同比增长 131.20%,剔除商誉影响后归母净利润 12.5 亿元; 扣非净利润 7.39 亿元,同比增长 171.97%。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提升 220.21%至15.47 亿元。   ICL 服务业务全面提速, 集中盈利期到来   2020年公司 ICL 检验服务实现收入 48.18亿元,同比增长 62.31%;其中, 杭检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0.56 亿元,净利润 9.14 亿元,净利率为 18.07%,同比提升 12.03pct。 公司的 38 家 ICL 实验室, 已有 34家实现盈利(其中 13 家 ICL 实验室于 2020 年实现扭亏) ,集中盈利期已经到来。   ( 1)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表现突出: 公司 36 家实验室均被指定为第三方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指定机构,其中 14 家实验室承担集中隔离点检测业务,全国日均最高可检测量达 60 万例, 全年累计核酸检测量超2500 万人份(我们测算对应收入体量约 20 亿元) ,截至目前核酸检测量累计约 5000 万人份; 此外,公司在线上通过天猫、支付宝、百度、微信等渠道入口,截至目前线下设 382 个采样点,覆盖全国 100 个城市,完成超过近 40 万人份的预约量检测。   ( 2) 三级联动织密网络: 公司加速推动“中心实验室+区域实验室+合作共建实验室”三级联动的服务网络模式,以成本优势和技术优势扩大区域市场份额;院外诊断外包业务与院内合作共建共同发展、互为补充,不仅增加了客户的粘性和延长合作周期,更是内化长周期持续挖掘增量外包需求。公司现已形成 32 家中心实验室, 6 家区域实验室, 500 余家合作共建实验室(含约 200 家核酸共建)的规模; 其中,一级及其他医疗机构占客户总数 68%,收入占比为 49%;二级及以上医院占客户总数 32%,收入占比为 51%。 随着分级诊疗的纵深推进,公司覆盖的基层医疗机构外包需求有望持续有效释放。   ( 3) 重点学科推动特检业务: 公司围绕肿瘤、 感染、 慢病、 妇幼四大学科, 重点打造临床专业诊断品牌,不断开发以疾病为中心的全病程诊断检测方案。 2020 年虽受疫情影响,但精准业务稳健增长,公司新增 5 家省外精准中心,累计共有 20 家精准诊断中心,其中 7家实现盈利。扣除新冠核酸和抗体检测, 特检业务(分子诊断业务、病理诊断业务、微量元素和质谱诊断业务)贡献的收入占公司检验服务收入比例超过 35%, 对应 10 亿元左右的收入体量。 在近几年精准医疗相关技术快速发展、实验室自建项目( LDT)逐步放开的背景下,第三方医学诊断机构更加专注于创新诊断技术的开发与临床应用的推广,特检业务成为公司 2021 年经营计划中的重点发展方向。   IVD 产品业务实现突破, “两弹一星”产品初露锋芒   2020 年公司产品业务实现总收入 60.32 亿元, 同比增长 10.17%,其中,自有产品业务收入 3.76 亿元,同比增长 214.54%,渠道产品业务收入 56.56 亿元,同比增长 5.6%。   ( 1)“两弹一星”产品初露锋芒: 2020 年, 公司自有产品新增2 个 3 类证书,4 个二类证和 16 个一类证书。公司旗下的凯莱谱精准医疗、迪谱诊断和迪安生物,正在成为公司“两弹一星”事业: ①液相质谱领域,控股子公司凯莱谱是“原子弹” : 2020 年引进高瓴等战略投资人完成第二轮市场化融资, 25-羟基维生素 D 检测试剂盒等 3 个二类试剂盒已完成注册并上市。 ② 核酸质谱领域,参股子公司迪谱诊断是“氢弹” : 2020 年 12 月,迪谱自产产品 DP-TOF 飞行时间质谱检测系统, 获批国内首款通用型核酸质谱,并启动药物基因组检测试剂盒的临床注册。③ 病理诊断和分子诊断领域,全资子公司迪安生物是“人造卫星” : 在 HPV、 HBV、 CT/NG/UU 等试剂盒获证的基础上, 2021 年 3月,迪安生物新型冠状病毒 2019-nCoV 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 PCR 法)正式获证。   ( 2)渠道业务转型升级产品化和服务化: 公司渠道网络已覆盖16 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共计代理国内外近千个产品,客户多为各省市龙头医院,三级医院占比达 60%以上。 虽然渠道业务在 2020 年一季度受到疫情影响严重,后续随着疫情控制,恢复较快。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基于公司核心业务板块分析,我们预计2021-2023 营业收入分别为 112.04 亿/101.13 亿/123.04 亿, 同比增速分别为 5%/-10%/2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9.59 亿/8.56 亿/10.53 亿,分别增长 19%/-11%/23%; EPS 分别为 1.55/1.38/1.70,按照 2021 年 4月 9 日收盘价对应 2021 年 23 倍 PE。维持“ 买入”评级。风险提示: 商誉减值风险; 监管政策变动风险;市场竞争风险;检验项目价格下降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1-04-12
  • 化工行业周观点:国际原油价格震荡,双酚A市场持续走高

    化工行业周观点:国际原油价格震荡,双酚A市场持续走高

    化工行业
      上周市场回顾:   上周中信行业指数中,基础化工板块上涨0.45%,同期沪深300下跌2.45%,基础化工板块同期领先大盘2.90个百分点。石油石化板块下跌0.07%,同期领先大盘2.38个百分点。其中,云南能投(35.15%)、中农联合(33.14%)、澳洋健康(27.27%)、江苏索普(18.80%)、宝丽迪(17.66%)位列涨幅前五;跌幅前五分别是:红太阳(-16.74%)、广信材料(-11.53%)、金禾实业(-10.28%)、鼎龙股份(-9.71%)、六国化工(-9.11%)。   行业核心观点:   国际原油:上周国际原油价格震荡。据百川数据显示,4月9日,WTI原油价格为59.60美元/桶,7日环比上涨0.74%;布伦特原油价格为63.20美元/桶,7日环比下跌0.54%。供给方面,OPEC+逐渐减少减产量,并达成5月起小幅增产的协议,而最大石油出口国沙特阿拉伯本月和下个月自愿减产100万桶/日;需求方面,OPEC+将其2021年原油需求增长预估调降了30万桶/日,而美国原油库存大降,或显示美国原油需求回暖。市场聚焦美伊关系,伊朗制裁有望取消,伊朗原油或将快速回到市场,后市原油有望小幅震荡上涨,建议关注相关国际能源组织动态。   双酚A:上周双酚A价格持续走高。据百川数据显示,4月9日,国内市场双酚A均价为29000元/吨,7日环比上涨8.49%,年初至今上涨129.69%,继上期达到十年最高位后双酚A市场价格再创新高,市场供求紧张状态依旧持续。下游端来说,环氧树脂、PC等材料持续跟涨,下游企业成本压力显现,采购积极性一般。但燕山石化酚酮装置停车检修,同时伴有后续中石化三菱双酚A装置计划停车检修,中石化三菱12万吨/年双酚A装置计划4月10日至5月12日停车检修,供应端进一步缩减。预计双酚A价格仍有小幅上涨空间,建议关注企业开工率。   投资建议:我们建议关注2条主线:1.顺周期阶段下价格及景气度持续上涨的传统化工品及相关龙头企业;2.具有政策支撑的国产替代相关的新材料板块,如碳纤维、涉及5G、半导体产业链的相关新材料。   风险因素:海外疫情严重、国际原油价格持续震荡、双酚A和尿素下游市场需求不及预期。
    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0页
    2021-04-12
  • 疫情下全年依旧实现正增长,在研活性生物骨有望打开成长空间

    疫情下全年依旧实现正增长,在研活性生物骨有望打开成长空间

    个股研报
      正海生物(300653)   事件:公司近日发布2020年年底度报告:公司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2.93亿元(+4.82%);归母净利润1.18亿元(+10.19%);扣非净利润1.10亿元(+5.50%),经营活动现金1.18亿元(+14.45%)。   同时,公司发布2021Q1业绩预告,实现归母净利润3,883.20万元~4,854.00万元,同比增长100%~150%。   下游医疗机构的口腔手术开展受限下,全年业绩依旧实现正增长。   分业务看:2020全年,公司口腔修复膜实现收入128.72百万元,同比减少5.88%,主要因为下游医疗机构的口腔手术开展受限,其中口腔民营渠道的收入贡献由2019年的50%降至2020年的35%。2020全年,公司可吸收硬脑(脊)膜补片实现收入137.33万元,同比增长13.16%,超过行业增速。   分季度看:Q1-4单季度分别实现营业收入0.45亿(-27.04%)、0.90亿(+25.77%)、0.82亿(+19.1%)和0.77亿(-1.7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19亿(-28.22%)、0.36亿(+48.7%)、0.40亿(+40.9%)和0.23亿(-17.17%)。Q4单季度业绩下滑,收入端主要原因是公司为有效应对带量采购(脑膜),主动调整了终端的库存量和产品规格,具体来看公司的可吸收硬脑(脊)膜补片在2020H1收入同比增长21.56%,而在2020年全年收入同比增长13.16%;费用端主要原因是公司新厂区建设收尾和产品研发推进等产生了相对较大费用。   2020全年的盈利水平保持高位。2020年公司净利率为40.35%,同比提升1.97pct,主要原因为:2020年公司毛利率为92.23%(同比降低0.89pct),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2020年公司期间费用率为50.49%(同比降低3.60pct),主要因为销售费用率同比降低4.19pct(降至35.59%),疫情期间公司主要通过线上进行学术推广,全年在各省级产品挂网进展持续推进。   活性生物骨及子宫内膜的应用前景广阔,各在研项目有序推进。   活性生物骨的技术审评发补工作顺利推进,根据公司目前的临床数据,活性生物骨的修复性能和引导再生性能优异,获批后有望进入广阔骨科市场,成为公司新的业绩驱动。   其他在研产品,引导组织再生膜处于临床试验疗效分析阶段,生物硬脑(脊)膜补片进入到了病例入组阶段,高膨可降解止血材料已完成临床试验的病例入组,2020年公司各在研项目有序推进。   投资建议:国内种植牙渗透率提升空间大,种植牙领域将保持快速增长,公司作为国内口腔耗材领域优质稀缺标的,受益于口腔行业快速发展,以及口腔修复膜进口替代,业绩快速增长。公司活性生物骨获批将开启广阔骨科市场,其他在研品种引导组织再生膜、新一代生物膜等为现有品种升级版,将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0/1.63/2.05亿元,对应PE分别为35/28/22倍,继续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集采政策变动风险;市场竞争风险;研发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1-04-12
  • 化工行业周报:万华再创最佳一季

    化工行业周报:万华再创最佳一季

    化工行业
      我们认为化工行业的投资策略是:投资系统性创新和低成本扩张。化工的下一波行业格局取决于人才竞争。化工行业已从单纯的资本密集型行业,变为人才和资本密集型行业,后来者无法通过资本反超,只能瞠乎其后,化工行业的周期性也因此变弱。优秀的公司凭借有效的激励、卓越的管理和持续的创新,打造出难以撼动的技术迭代优势、低成本优势和高效服务优势,在全球市场中攻城略地。   碳中和或带来化工行业颠覆性变革和机遇   碳中和对化工行业的影响深远。据NPCPI统计,中国石化和基础化工行业碳排放量排在所有行业中领先,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18%左右,其中“工艺排碳”占比6%左右,“工程排碳”占比12%左右,受3060碳中和目标影响很大。从行业演变看,我们认为未来40年化工行业在碳中和背景下预计经历3个阶段:   第一阶段分步达峰。化工产品众多,每种产品的能耗和碳排放量不同,其碳达峰的要求或不同。我们理解对于高耗能的产品或产业不代表没有发展,只是会优先达峰,低耗能的产品或产业有望获得更长成长窗口;   第二阶段未来的竞争在下游和海外。随着碳达峰,中国化工行业上游大宗原料由于相对高耗能而触达天花板,但在无大量新增产能情况下盈利中枢大幅提升,大化工企业获得的巨大现金流或投向下游精细化工品和新材料领域,亦或是继续扩大同类产品产能,只是将新增产能转移至碳容量更大的国家或地区。在第二阶段,化工企业或许会面临公用工程的大面积技改,利用绿色能源替代方案降低能耗,以减少与碳中和相关的税费成本;   第三阶段生物基材料和能源的时代。化工产品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需求不会因为政策而消失。但在碳中和目标下,化石基材料或在局部面临颠覆性冲击。生物基材料是一种可能的替代/补充方案。随着生物基材料成本下降、化石基材料成本上升(碳排放税费增加)、以及“非粮”原料的生物基材料的突破,生物基材料有望成为全球工业新的底层材料。   值得强调的是,以上是长达40年的行业演变思路,3060主要影响的是远期高耗能产品或产业发展的天花板,对于已获批的规划项目影响较小。此外,在3060目标下会演变出一系列可操作的政策。随着具体政策的落地,以及新技术(包括合成生物学、新型储能技术、新型核电技术、新型回收技术等等)的突破,我们理解的3个阶段也可能相互交错进行。   万华化学受益行业景气,再创最佳一季   2021年一季度,万华实现营收313.12亿元,同比增加104.08%;归母净利润66.21亿元,同比增长380.82%。(1)聚氨酯板块:价格处于历史较高水平,盈利水平出色。2021年一季度,聚氨酯板块实现营收137.58亿元,同比增加115.97%。与去年同期相比,公司一季度的聚氨酯板块业务大幅增长,主要因为量价齐升。2021年一季度公司聚氨酯板块销量为92.44万吨,同比增加53.80%。聚氨酯板块单季度销量同比环比都出现上升。价格方面,MDI价格在一季度依旧维持在较高水平。(2)石化板块:石化产品价格上涨,乙烯项目贡献业绩。2021年一季度石化板块实现营收120.60亿元,同比增长120.84%,营收占比38.52%(同比增加2.93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公司一季度的石化板块盈利能力增强,主要得益于乙烯项目开始贡献业绩,销量大幅增长,2021年一季度公司石化板块销量为235万吨,同比增长83.60%。(3)新材料板块:销量持续提高,未来可期。2021年一季度新材料板块实现营收30.17亿元,同比增长114.65%,营收占比9.63%(同比上升0.47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公司21年一季度的新材料系列业务稳步增长,主要得益于销量的持续提升。   行业检修情况:   【石化板块】   纯苯:本周处于检修状态的产能共248.5万吨,比上周增加了46万吨。   甲苯:本周处于检修状态的公司有7家,比上周增加了2家。   丙烯:本周处于检修状态的产能共359万吨,与上周持平。   丁二烯:本周处于检修状态的产能共111.5万吨,比上周增加了16万吨。   异丁烯:本周无处于检修状态的产能,与上周持平。   双酚A:本周处于检修状态的产能共24万吨,比上周增加了24万吨。   PX:本周处于检修状态的产能共1160万吨,与上周持平。   PTA:本周处于检修状态的产能共2242万吨,比上周持平。   丙烯酸:本周处于检修状态的产能超过52万吨,与上周持平。   丙烯酸丁酯:本周处于检修状态的产能超过72万吨,与上周持平。   环氧丙烷:本周处于检修状态的产能共10万吨,与上周持平。   【煤化板块】   乙二醇:本周处于检修状态的产能共792.5万吨,比上周减少了260.3万吨。   醋酸:本周处于检修状态的产能共65万吨,比上周减少了30万吨。   酸酐:本周处于检修状态的产能共2万吨,比上周减少了16万吨。   DMF:本周处于检修状态的产能共7万吨,与上周持平。   己二酸:本周无处于检修状态的产能,与上周持平。   【聚氨酯板块】   MDI:本周处于检修状态的产能共112万吨,比上周减少了20万吨。   TDI:本周处于检修状态的产能共122万吨,与上周持平。【化纤板块】   聚酯切片:本周处于检修状态的产能共119万吨,与上周持平。   聚酯瓶片:本周处于检修状态的产能共195万吨,与上周持平。   涤纶短纤:本周处于检修状态的的产能超过409万吨,比上周增加10万吨。   涤纶长丝:本周处于检修状态的产能共121.6万吨,与上周持平。   锦纶切片:本周处于检修状态的产能共55万吨,比上周增加了6.5万吨。   【农药和化肥板块】   合成氨:本周处于检修状态的公司共15家,比上周减少了2家。   纯苯:本周处于检修状态的产能共202.5万吨,比上周增加了17.5万吨。   甲苯:本周处于检修状态的公司有5家,比上周减少了1家。   丙烯:本周处于检修状态的产能共359万吨,比上周增加了68万吨。   丁二烯:本周处于检修状态的产能共95.5万吨,比上周增加了23.5。   异丁烯:本周无处于检修状态的产能,与上周持平。   双酚A:本周无处于检修状态的产能,与上周持平。   PX:本周处于检修状态的产能共1160万吨,比上周增加了259万吨。   PTA:本周处于检修状态的产能共2242万吨,比上周增加了350万吨。   丙烯酸:本周处于检修状态的产能超过52万吨,与上周持平。   丙烯酸丁酯:本周处于检修状态的产能超过72万吨,与上周持平。   环氧丙烷:本周处于检修状态的产能共10万吨,与上周持平。   重点公司多维度跟踪   【万华化学】   公司信息:   4月7日,据万华微视界讯,公司推出Clarnate特殊应用级聚碳酸酯及解决方案,满足细分领域的差异化要求。Clarnate车灯面罩级、导光级、高光黑聚碳酸酯应用于汽车前大灯&雾灯配光镜、导光条、透镜和饰圈等,赋予车灯造型时尚美观的设计自由度。Clarnate红外线吸收级、透明阻燃级聚碳酸酯应用于汽车和轨道交通车窗,轻量化设计创新,满足低碳出行要求。   4月8日,公司有机硅业务经过多年研发,为有机硅在动力电池组方面的各类应用提供了以下解决方案:1,灌封胶WANICONE SD628m具有低粘度、优秀的自消泡性能以及友好的工艺适配性等特点;其优良的导热性和耐高低温性能够加速电芯散热;优异的介电性能可减少在高压变频电流下来自胶体内部产生的热量。2,硅胶粘剂WANICONE SF757具有卓越的抗冷热、耐老化和电绝缘性能,对箱体的铝合金壳体/铝塑膜包覆PP/铝材/PC等粘接良好,且无腐蚀。3,导热凝胶WANICONE SE2135具有硬度低、质地柔软、良好的耐候性、更好的表面润湿性、耐高低温性以及绝缘性良好等特点。4,涂覆胶WANICONE SC3001具有优异的耐水及耐化学气体腐蚀性能、耐高低温性及绝缘性能,对多种基材都有很好的粘结性。室温快速表干,可加热快速固化,配合专用稀释剂使用以适应各种工况。   4月10日,2021年第一季度,本季度公司营业收入313亿元,同比增长104.0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6亿元,同比增长380.82%。   行业信息:   据百川盈孚消息,烟台万华一套丙烯酸及酯装置目前处于检修状态,重启时间未定。万华福建10万吨TDI生产装置计划于2021年3月20日开始停车检修,重启时间未定。   MDI:本周处于检修状态的产能共112万吨,比上周减少了20万吨。海外Sadara的40万吨MDI生产装置因故障停车检修,目前尚未恢复重启。欧洲亨斯迈位于荷兰罗镇堡的47万吨MDI生产装置计划于2021年3月份开始检修,预计检修完成在4月份。沙特陶氏40万吨MDI生产装置预计于2021年5月进行检修,重启时间未定。日本东曹20万吨MDI生产装置预计于2021年5月进行检修,预计检修时间为45天。   据国家专利局,万华化学本周新增专利公开30项,包括一种调节简便密封可靠的倒锥旋塞阀;一种C10不饱和醛精馏塔釜液制备环柠檬醛的方法;一种氧化催化剂、制备方法及苯乙烯空气氧化联产环氧苯乙烷和苯甲醛的方法;一种无钴高镍四元正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一种抗菌聚酯多元醇及其制备方法,及一种抗菌聚氨酯;一种颜色稳定的聚碳酸酯粉末的制备方法;一种多异氰酸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含环氧基团的有机硅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环氧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含有脲二酮基团多异氰酸酯的制备方法;一种叔丁醇的精制方法;一种苯丙醛合成α-甲基肉桂醛的方法;透光性改进的浇注型聚氨酯弹性体制造方法及其作为抛光垫窗口材料的应用;一种改性MQ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一种多异氰酸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低色号柠檬醛及其制备方法;一种氨基功能化催化剂和制备方法以及一种牛磺酸母液中脱除乙二醇及其衍生物杂质的方法;一种高色牢度水性丙烯酸酯树脂色浆的制备方法、树脂色浆及其应用和使用方法;一种连续生产过程中降低硫含量的镍钴锰三元前驱体的制备方法;一种光学活性薄荷醇的制备方法;一种牛磺酸母液脱色除杂的方法;一种高色牢度印花用水性聚氨酯分散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一种阻燃硅烷改性聚醚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不对称氢化催化剂及其催化柠檬醛制备R-香茅醛的方法;一种反相悬浮聚合连续制备的高吸水性树脂;一种硅-石墨复合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制成的锂离子电池;一种丝状外观高性能阻燃椰壳纤维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一种基于氨基甲酸酯共聚物的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一种低色号高稳定性碳化二亚胺改性异氰酸酯的制备方法;一种抗菌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一种低色号香茅醇的制备方法;一种单质硅水解制备超高纯硅溶胶的方法、超高纯硅溶胶及其应用。   据万华化学官网信息公开,2021年3月,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9000吨/年PDMS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公示,产品包括PDMS9000吨/年,总投资9114万元。PDMS主要用于电子、汽车、医疗、保险等高端需求领域。2019年全球有机硅特种硅氢加成硅氧烷聚合物消费量达1万吨,产品售价约10万元/吨,毛利率达40-70%,具有很高的附加值。   据万华化学官网信息公开,2021年3月,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柠檬醛及其衍生物一体化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第二次公示,项目建设异异戊烯醇装置、异戊烯醛装置、柠檬醛装置、柠檬醛衍生物装置,总投资23.7亿元。   据福清市人民政府信息公开,2021年3月15日,万华化学(福建)有限公司年产80万吨PVC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产品包括VCM80万吨/年、PVC80万吨/年、副产品25%wt盐酸7.52万吨/年,总投资46.3亿元。   海外竞对:   【巴斯夫】   据上海市建设项目环评信息公开,2021年3月19日,巴斯夫化工有限公司抗氧剂生产及配套设施项目-复配生产线扩建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批前公示,项目建设新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0页
    2021-04-12
  • 化工行业周报:醋酸价格快速上涨,建议关注相关投资机会

    化工行业周报:醋酸价格快速上涨,建议关注相关投资机会

    化工行业
      建议关注醋酸价格上涨带来的行情:醋酸价格自2020年三季度以来价格震荡上行,于2020年2月底达到6500元/吨(索普出厂价),随后基本稳定在该水平达一个半月,但从上周开始,醋酸价格快速上涨,目前江苏索普的出厂价达到7000元以上,而其他厂家的出厂价也出现不同幅度的上涨。醋酸属于壁垒较高的行业之一,对技术、资金和上下游配套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国内产能较为集中,其中前五大醋酸厂家总产能占到国内总产能的一半以上,上市公司中江苏索普和华鲁恒升位列前五,建议关注近期醋酸价格上涨带来的投资机会。   石化产品价格:上周我们所观测的44种石油石化产品中涨幅排名前五位分别是:醋酸(+15.45%)、航空煤油(+2.38%)、合成氨(+1.94%)、甲醇(+1.31%)、己二胺(+0.79%);跌幅排名前五名分别是:苯胺(-12.09%)、丙烯酸(普酸)(-11.35%)、丙烯腈(-5.28%)、顺丁橡胶(-5.14%)、丁二烯(-4.41%)。   石化产品价差:上周我们所观测的32种石化产品-原料价差中涨幅前五位分别是:醋酸(+19.25%)、聚合MDI(+13.93%)、涤纶(+13.48%)、苯酚(+9.59%)、ABS(+7.98%);跌幅前五位分别是:顺丁-天胶(-192.31%)、乙二醇(-58.28%)、丙烯酸(-23.35%)、苯乙烯(-22.5%)、丙烯腈(-11.21%)。   投资建议:本周化工板块继续上涨且跑赢大盘,目前化工行业景气度较高,我们预计一季报将有较多业绩方面的利好。因此当前化工龙头重新进入了一个较好的投资窗口,短期来看建议关注业绩确定性强、风险充分释放的化工龙头企业(卫星石化、万华化学、恒力石化等),同时建议关注近期由于醋酸价格上涨所带来的行情(江苏索普、华鲁恒升)。长期来看我们建议关注以下几条投资主线:1)具有资源和规模优势的油气油服行业龙头;2)能源行业的成长赛道天然气;3)具有技术、成本、资源优势,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一体化行业龙头;3)具有高技术壁垒、进口替代属性或高成长属性的细分龙头公司;4)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氢能)和绿色化工(如降解塑料)公司。   风险提示:1)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宏观经济增速回落会导致石化产品需求增长不及预期。2)油价/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风险:石化产品的成本和价格跟油价/原材料价格关系极为紧密,油价和原材料价格的剧烈波动会导致厂家成本管理和产品定价极为困难,影响行业盈利水平。3)装置不可抗力风险:石化装置的稳定运行对原料和产品市场的健康运行极为重要,不可抗力因素可在极短的时间内导致供需失衡造成原料成本或者产品价格的剧烈波动。4)环保因素导致下游客户工厂停产减产或者上游原料涨价,近两年来日益趋严的环保政策和环保督查使得众多中小企业停产或者减产,影响行业内公司的生存和盈利。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2页
    2021-04-12
  • 化工行业周报:醋酸价格大涨,PVC利润随电石降价回暖

    化工行业周报:醋酸价格大涨,PVC利润随电石降价回暖

    化工行业
      旺季来临,需求继续修复。化工行业库存整体绝对水平仍然较低。预计四月份大部分化工品价格仍将维持高位。短期建议把握一季报超预期行情,中长期仍关注优质龙头企业。   行业动态:   本周跟踪的101个化工品种中,共有41个品种价格上涨,34个品种价格下跌,26个品种价格稳定。涨幅前五的品种分别是液氯、三氯乙烯、硝酸、硫酸、环氧氯丙烷;而跌幅前五的品种分别是苯胺、电石、聚合MDI、纯MDI、丙烯腈。   本周WTI原油收于59.34美元/桶,周跌幅3.43%;布伦特原油收于63.05美元/桶,周跌幅2.79%。周内没有重大消息面指引市场,波动率有所下降。OPEC+担忧需求复苏缓慢并下调2021年原油需求增长预估导致油价承压,另外美伊重回伊核协议协商也使得市场对未来伊朗可能增加出口及OPEC+增加的供应有所担忧。油价表现相对疲软。   本周醋酸价格高位再涨,主要原因在于供应偏紧且需求面坚挺顺畅消化厂家库存。全国各地区醋酸市场价格普遍上调,4月9日,国内醋酸指数涨至6926元/吨,较上周上涨16%。华东及华北地区部分存在醋酸厂家装置故障存停车情况,短期内市场资源供应紧张的局面难以扭转。下游醋酸酯类价格多随成本面上涨,短期内运行稳定。   硫酸价格稳中有升。本周多地区硫酸价格上调,如河北东部、江苏等,涨幅在20-80元/吨。供应方面多地均有设备检修计划,山东、四川、等地呈现硫酸资源紧张局面,硫酸供应端对价格支撑充分。硫酸成本面高位持稳。原料成本市场价格稳定在1350-1380元/吨之间。下游方面,随着磷肥春耕市场走弱,硫酸需求减弱,磷酸一铵、二铵价格持稳,多地市场价格倒挂明显,对硫酸价格上行形成阻力。   近期国内PVC现货市场行情延续了上涨的态势,上游库存及社会库存处于同期低位水平,本周社会库存在29.14万吨,环比减少7.02%,同比去年同期减少43.42%。而乌海地区电石价格已从3月高位5000元/吨逐渐回落,4月后继续震荡下滑,截止目前主流出厂价格为3750-3800元/吨。因此在PVC价格坚挺而成本快速下跌的情况下,PVC加工价差本周均值环比增加49%。   投资建议:   本月观点:   3月份,过半数产品价格上涨。截止3月25日,国际油价环比上个月下跌3.9%,跟踪的产品中约58%化工产品价格环比上个月上涨,其中涨幅超过10%的产品占比20%。与2020年同期相比,约84%的化工产品价格同比上涨。   旺季来临,需求继续修复。根据微观数据大致判断,随着开工率提升,大部分产品库存最低点已过,但库存绝对水平仍然较低。预计四月份绝大部分化工品价格仍将维持高位。   市场方向不明,且波动加剧。我们认为,经过前期调整,行业优秀一二线公司再次回到估值合理区间。短期建议把握一季报超预期行情,中长期仍关注优质龙头企业。   本月金股:联化科技。   风险提示   1)地缘政治因素变化引起油价大幅波动;2)全球疫情形势出现变化。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1页
    2021-04-12
  •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油价下跌,碳酸二甲酯DMC、环氧树脂、三氯乙烯、钛白粉等产品价格上涨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油价下跌,碳酸二甲酯DMC、环氧树脂、三氯乙烯、钛白粉等产品价格上涨

    化学制品
      核心推荐   基础化工重点   核心资产(万华化学、华鲁恒升、扬农化工、新和成);   钛白粉(龙蟒佰利)、碳纤维(光威复材)、氨纶与聚氨酯(华峰化学)、食品添加剂(金禾实业)、沸石/OLED(万润股份)、农药(扬农化工、广信股份)、复合肥(新洋丰)等。   石油化工重点   OPEC+联合减产形成油价底部支撑,但仍需关注非OPEC产量(加拿大重质油、巴西、中亚)、全球宏观经济下行风险与贸易风险进一步发酵对油价的影响。推荐聚酯产业链一体化建设加快并进军大炼化、布局C2/C3轻烃裂解的优秀民营炼化企业(荣盛石化、恒逸石化、东方盛虹、卫星石化、桐昆股份、恒力石化);关注宝丰能源。   每周行业动态更新   本周化工品价格指数下跌,核心原料油价下跌,LPG气下跌,LNG气下跌,煤价上涨;C1、C2、塑料、氯碱部分产品价格上涨。本周中国化工品价格指数CCPI-0.5%;核心原料价格布油-2.9%,进口LPG-0.8%,国产LNG气-6.2%,烟煤+0.3%。   原料端,C1、C2部分产品价格上涨,C5部分产品价格下跌;制品端,塑料、氯碱部分产品价格上涨,农药、聚氨酯、橡胶、维生素、氨基酸部分产品价格下跌。   本周油价下跌,市场担忧伊朗原油供应增长,全球疫情严重程度有增无减。本周布油结算价从64.9跌至63.0美元/桶(跌幅2.9%)、美油结算价从61.5跌至59.3美元/桶(跌幅3.5%);美国商业原油库存4.98亿桶(周环比-0.7%),美国原油钻井数337口(周环比持平)。   供应端,根据隆众资讯,市场担忧伊朗原油供应将增长。需求端,欧洲乃至亚太多国疫情的严峻程度依然有增无减,根据隆众资讯,市场担心一些国家和地区新冠感染人数再次激增抑制需求复苏。政策面来看,美国2万亿基建投资的落实尚需时日,对油价仍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地缘政治来看,中东地区虽然仍有船舶遭袭,但均未形成恶性事件,对油价的影响有限。   重点化工品观点更新:   化工品价格涨跌幅:   本周价格涨幅靠前的重要产品为醋酸+15%、醋酸乙酯+10%、碳酸二甲酯DMC+10%、环氧树脂(E51)+10%、2,4D(96%)+9%、丙二醇+9%、环氧氯丙烷+9%、双酚A+7%、三氯乙烯+6%、钛白粉(锐钛型钛白粉+6%、金红石型钛白粉+4%)等。本周价格跌幅靠前的重要产品为丙烯酸-12%、丙烯酸丁酯-8%、维生素(维生素B9-8%、维生素B12液相1%-4%等)、丙烯腈-5%、促进剂M-5%、顺丁橡胶(BR9000)-5%、SBS(791)-5%、噻虫嗪-5%、甲基硫菌-4%、啶虫脒-4%、高回弹聚醚(330N)-4%等。   丙烯给予成本端支撑,部分下游价格高位,碳酸二甲酯DMC价格上涨。本周碳酸二甲酯DMC(华东)涨10.0%至6600元/吨。成本端,本周丙烯涨3.1%至8200元/吨,给予碳酸二甲酯DMC价格支撑;需求端,电解液方面,电解液溶剂碳酸甲乙酯/碳酸二乙酯对碳酸二甲酯品质含量方面要求较高,整体开工负荷情况尚可,刚需跟进为主,聚碳酸酯方面刚需少量跟进,涂料及胶黏剂以华东、华南地区为主,相关产品近期价格高位,对碳酸二甲酯需求量大幅增加形成利好;供给端,根据百川,当前开工率保持高位,重庆东能、浙石化装置负荷偏低,德普大装置运行稳定、中科惠安装置调试中,其余装置多运行稳定。   双原料价格支撑业者心态,下游刚需采购,环氧树脂价格继续上涨。本周环氧树脂(E51,华东)涨10.0%至38500元/吨。成本端,本周双酚A(华东)涨6.5%至29400元/吨,环氧氯丙烷涨9.1%至14400元/吨,成本端支撑业者心态;需求端,根据百川,下游终端企业刚需采购,消耗库存为主;供给端,据百川资讯,国内液体环氧树脂开工率维持在80%附近,固体环氧树脂工厂整体开工率约在50%左右。   下游价格上涨维持刚需,市场现货流通紧张,推高双酚A价格。本周双酚A(华东)涨6.5%至29400元/吨。需求端,下游环氧树脂和PC走势坚挺,环氧树脂涨幅较大,对双酚A存刚性需求,给予挺价支撑;供给端,据百川资讯,山东利华益维远双酚A装置例行维护5-7天,国内工厂供应下游自用和合约户为主,市场现货流通紧张,给予供给端利好。   液氯形成强力成本支撑,供应有所下滑,对三氯乙烯价格形成利好。本周三氯乙烯(华东)涨6.0%至8583元/吨。成本端,本周液氯(华东)涨11.1%至2000元/吨,给予三氯乙烯价格支撑;需求端,当前下游R134a市场运行良好;供给端,根据百川,周内三氯乙烯供应有所下滑,山东滨化装置开启检修,形成供给端利好。   辅料价格上涨,下游多行业复苏,大厂存检修计划,钛白粉价格上行。本周钛白粉价格上涨,钛白粉(锐钛型,华东)涨5.9%至18000元/吨,钛白粉(金红石型,华东)涨4.0%至20800元/吨。成本端,本周辅料液氯(华东)涨11.1%至2000元/吨,给予价格支撑;需求端,根据百川,下游汽车、涂料、白色家电、造纸、家居用品等行业均有复苏,形成较强刚需;供给端,根据百川,华东地区个别厂家大修进展过半,周内尚未开工,另有一大厂将有为期3天线路检修,形成供给端利好。   风险提示:原料价格波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等。
    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1-04-12
  • 全年业绩符合预期,生长激素增长有望加速

    全年业绩符合预期,生长激素增长有望加速

    个股研报
      安科生物(300009)   事件: 公司发布年报, 2020 年全年实现收入 17.01 亿元(-0.65%,YoY 下同)、归母净利润 3.59 亿元(+188.4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16 亿元(+202.41%);实现基本 EPS 为 0.26 元。公司公布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 2 元、 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转增 2 股。 整体业绩符合预期。   公司同时发布 2020 年一季度业绩预告, Q1 实现归母净利润1.14-1.30 亿元,同比增长 40%-60%,业绩略超预期。   母公司受益于生长激素放量稳定增长。合并报表Q4整体收入5.49亿元,同比大体持平,其中母公司(主要是生长激素和干扰素)表现良好,单季度实现收入 2.54 亿元(+15.99%) 。 全年来看,母公司合计收入 8.78 亿元(+5.33%), 根据草根调研 20 年生长激素新患入组增速超过 25%,带动生长激素收入稳健增长; 干扰素由于受库存消化影响,全年收入预计有所下滑下降。 以母公司产品为主的生物制品全年实现收入 8.95 亿元(+3.97%),毛利率为 88.31%,保持相对稳定。   子公司全年业绩受疫情影响,盈利能力有所提升。 以余良卿药业为主的中成药 H1 受疫情影响收入下滑, H2 有所恢复,下半年中成药收入 2.51 亿元(-0.88%) ,全年毛利率 86.77%(+0.59pct),余良卿药业全年净利润 3951.84 万元(+5.67%) ,下半年净利率提升明显;以安科恒益为主的化学合成药全年收入 1.26 亿元(-0.49%),同样在下半年恢复增长,全年毛利率 25.84%有所下滑,安科恒益全年实现净利润 887.11 万元(+50.05%);以苏豪逸明为主的原料药业务收入5925.62 万元(-23.72%),毛利率 60.57%下降 4.11pct,苏豪逸明全年实现净利润 2770.72 万元,同比有所下滑;技术服务收入 1.18 亿元元(-10.64%), 毛利率 49.96%提升明显, 中德美联法医检测服务业务下半年快速恢复,全年实现净利润 2096.30 万元,同比基本持平。   费用端支出相对平稳, 21 年利润增长有望重回快车道。 整体来看,得益于毛利率更高的生物制品增长相对稳定, 20 年公司总体毛利率提升 0.75pct 至78.78%。费用端受疫情影响以及公司费用管控情况较好,各项费用均保持相对稳定,合计费用率为 53.55%略有减少。 净利润增速方面, 19 年若仅加回资产减值损失净利润约 3.14 亿元(暂不考虑对所得税的影响), 20 年对应增速则约为 10%。 公司公告 21Q1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40%-60%,对应中值为 1.22 亿元, 预计 Q1 生长激素实现快速增长,根据草根调研公司新患入组和在手新患数同样表现优异,为全年快速增长打下坚实基础。   生长激素水针规格补全有望于年中落地,单抗在研项目稳步推进。 公司生长激素水针补全规格的补充申请已获得受理, 有望于 21年年中有望获得批准;长效水针生产线安装调试工作已经完成, 即将申报 NDA, 生长激素产品线持续丰富。单抗方面曲妥珠单抗类似物目前正整理临床资料, 即将报产; 贝伐珠单抗类似物处于临床 III 期;PD-1 单抗处于 I/II 期; 子公司瀚科迈博抗 HER2 HuA21 单抗获得 IND默许, 预计公司单抗布局即将进入兑现期,曲妥珠单抗类似物等上市将分享庞大肿瘤用药市场,为公司开拓全新销售领域,贡献业绩增量。   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是国内生长激素龙头企业巨头之一, 剂型和规格的扩充将持续提升公司产品竞争力, 法医检测和多肽原料药等业务经营稳健,在研单抗进展顺利, 预计 21-23 年归母净利润为5.05/6.36/8.13 亿元,对应当前 PE 为 46/37/29 倍,维持“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生长激素集采招标降价风险, 在研产品获批不及预期的风险,生长激素竞争加剧的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1-04-11
  • 新材料行业周报:碳中和系列五:分子筛在碳捕捉和植物转化大有可为

    新材料行业周报:碳中和系列五:分子筛在碳捕捉和植物转化大有可为

    化工行业
      本周行情回顾   新材料指数下跌 0.26%,表现强于创业板指。 OLED 材料跌 0.05%,半导体材料跌 1.06%,膜材料涨 1.11%,添加剂跌 0.87%,碳纤维涨 0.33%,尾气治理涨 1%。涨幅前五为共创草坪、凯美特气、阿科力、时代新材、宏昌电子;跌幅前五为广信材料、金禾实业、鼎龙股份、赛伍技术、福斯特。   新材料周观察: 碳中和系列( 五) 分子筛在碳捕捉和植物转化大有可为中国力争于 2030 年左右实现 CO2排放达到峰值, 2030 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 CO2排放比 2005 年下降 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 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 12 亿千瓦以上;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两大方向:减少碳排放、增加碳吸收,对于化工新材料的影响包括:提升光伏、风电新能源的比例,带动上游材料的需求增长;部分替换以化石能源为原料的产品需求,如生物基聚酰胺、 PLA 可降解塑料,以及生物柴油;通过碳捕捉、利用与封存技术( CCUS)实现 CO2循环再利用。   新型碳捕捉材料的开发成为行业发展的重点, 分子筛是吸附分离法的主要材料,具有分离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优点,适用于温度较低的情况,未来分子筛吸附剂有望随着碳捕捉装置放量。另外,在植物转化方面,沸石分子筛可作为保水剂、修复剂固定水分进行土壤保湿和修复,从而达到沙漠固水造林、盐碱地修复等。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统计, 2016 年至 2018 年全球分子筛吸附剂消费量从 30.4 万吨增长至 33.52 万吨,复合增长率为 5.01%。据 TechNavio 统计, 2018 年全球吸附分子筛市场容量为 14.97 亿美元,预计到 2023 年市场容量将增长到 20.1 亿美元。从供给端来看,全球分子筛市场产能集中,有 9 家分子筛吸附剂生产商的产能达到万吨以上,前五大厂商 UOP、 CECA、 Zeochem、日本东曹与美国格瑞斯占据全球产能的 55%以上。建龙微纳是国内吸附类分子筛龙头企业,其 13X 分子筛、 JLOX-300 系列分子筛、 JLPM 系列分子筛均可用于 CO2 的选择性吸附,目前拥有成型分子筛总产能 2.9 万吨,未来随着泰国 1.2 万吨成型分子筛、吸附材料产业园改扩建项目 1.41 万吨成型分子筛项目的推进,建龙微纳有望不断提升在吸附分子筛领域的全球份额,并充分受益碳中和政策的推进。   重要公司公告及行业资讯   【OLED】 Omdia 数据显示, 2021 年 OLED 材料市场规模将增长 40%达到 17.54亿美元,远高于 2020 年 16%的年增率。 2021 年 OLED 材料市场增长将得益于智能手机、电视和 PC 端提升对 OLED 采用,以及 QLED 量产的影响。   受益标的   我们看好 OLED 材料、军工材料的高确定性成长,看好高端电子材料国产替代实现从 0 到 1 的突破, 看好生物制造在新材料领域的广阔空间。 受益标的:昊华科技、斯迪克、 江化微、 万润股份、濮阳惠成、瑞联新材、 彤程新材、 凯赛生物等。   风险提示: 技术突破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3页
    2021-04-11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