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93926)

  •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业绩兑现期,优先关注景气赛道卡脖子环节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业绩兑现期,优先关注景气赛道卡脖子环节

    化学制品
      本周化工市场综述   本周申万化工指数上涨3.27%,跑赢沪深300指数0.05%。细分子行业中本周涨幅最大的三个子行业分别为民爆制品(8.93%)、其他橡胶制品(7.33%)、炭黑(7.14%);本周没有子行业下跌。   本周大事件   大事件一:央行、银保监会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和同比连续3个月均下降的城市,可阶段性维持、下调或取消当地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住建部部长倪虹指出,要大力支持购买第一套住房,首付比、首套利率该降的都要降下来。   投资建议   估值方面,本周化工板块估值有所修复,其中PB历史分位数为45%,PE历史分位数为13%,整体估值仍位于中枢线之下。市场方面,本周主线为新能源化工材料,相关标的强劲反弹,而基本面发生变化的标的有所承压。产品价格方面,我们观察到部分产品的价差分位数已经位于历史较低水平,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化工产品价格指数历史分位数仍处于中枢水平-为45%,往后看,建议关注原材料端的价格变化,如果其价格进一步下行,产品价格仍有下行的风险。量方面,我们这周重点调研了电子材料产业链,部分企业反馈2022Q4以及近期需求有边际改善之势,站在当下,我们更建议关注需求端较为确定的方向,比如:光伏赛道的卡脖子材料。投资方面,建议重点关注景气赛道的卡脖子环节以及需求刚性方向。   投资组合推荐   国瓷材料、龙佰集团、中旗股份、东材科技、万润股份   风险提示   疫情影响国内外需求,原油价格剧烈波动,国际政策变动影响产业布局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4页
    2023-01-09
  • 2022年业绩预告超预期,疫情管控放松开喉剑需求大增

    2022年业绩预告超预期,疫情管控放松开喉剑需求大增

    个股研报
      贵州三力(603439)   事项:   2023年1月8日,公司公告2022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1.26亿元-12.44亿元,同比增长19.92%-32.49%;归母净利润1.96亿元-2.17亿元,同比增长28.71%-42.5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87亿元-2.06亿元,同比增长37.55%-51.53%。   平安观点:   疫情管控放松带动核心品种开喉剑需求大增,公司全年业绩超此前预期。2022年前三季度受国内疫情管控等因素影响,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增长均放缓,其中收入7.10亿元(+15.59%),归母净利润1.04亿元(-7.40%)。但自2022年10月以来,随着新冠疫情防控新十条、对新冠实施“乙类乙管”等方案出台,国内对新冠感染治疗相关药品需求大增。开喉剑喷雾剂属于呼吸系统和口腔用药,用于肺胃蕴热所致的咽喉肿痛等症状,已被纳入《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第六版)》、《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等多个目录。根据此前公告,当前公司开喉剑喷雾剂产能利用率接近200%,每天可生产超20万瓶。按照预告范围,则2022Q4公司收入同比增长28%-64%,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30%-18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24%-171%。   GMP改造二期扩建项目有望23年7月试生产,新增开喉剑产能规模6000万瓶/年。公司IPO募投项目“GMP改造二期扩建项目”已在公司新取得的毗邻现厂区的土地持续建设中,将于23年1月中旬开始净化工程的实施,预计6月可完成全部生产线的安装,7月完成调试并开展试生产工作。届时新增产能规模预计达到开喉剑喷雾剂6000万瓶/年,总产能接近1亿瓶/年,满足市场需求。   看好公司通过外延并购持续扩大产品管线,增加利润增长点。为摆脱对开喉剑单品依赖,公司持续推进外延并购战略。2022年5月收购德昌祥,获得妇科再造丸、杜仲补天素丸等优质品种。2022年12月,又以对价1.05亿元收购贵州好司特60.98%的股份,控股云南无敌制药,涉足骨科中成药。无敌制药为中华老字号,“无敌”近300年传承,具有无敌丹胶囊、外用无敌膏、无敌止痛搽剂等特色药品。我们看好公司通过外延并购持续扩充优质产品管线,同时收购公司并表有望带来表观业绩快速增长。   开喉剑喷雾剂保持快速增长,外延并购带来新增长点,维持“推荐”评级。我们认为核心品种开喉剑喷雾剂是国家专利及独家品种,疫情进一步加速需求释放,同时具备纳入新版基药可能。外延并购持续推进带来新的增长点。我们暂维持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3亿、2.44亿、3.13亿元的预测,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产品降价风险:随着带量采购政策实施,公司核心产品存在降价可能。2)产品集中风险:开喉剑喷雾剂为公司绝对核心品种,占比9成以上,存在单品种依赖风险。3)整合不及预期风险:公司外延并购企业存在整合不及预期的可能。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1-09
  • 2022年中国专精特新系列研究报告:CXO行业——淘金的“卖水人”

    2022年中国专精特新系列研究报告:CXO行业——淘金的“卖水人”

    化学制药
      创新趋势下的医药CXO欣欣向荣   医药研发投入持续增长,医药企业为提高效率、减少成本、降低风险,将部分环节外包,推动CXO行业发展。新时代下中国生物药研发投入将更上一层楼,大量的研发投入提供了更多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带动CXO产业稳步增长   CRO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其纵向一体化、专业化及特色化趋势逐步显现   在中国对药物研发过程的质量管理标准向西方国家标准体系靠拢的背景下,小型CRO企业可能面临被淘汰的局面,而有一定规模的CRO企业具备强大的实力能够满足制药企业的要求,从而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因此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另一方面也说明其他企业想要突围需要具备特色业务能力,因此行业纵向一体化、专业化及特色化趋势逐步显现   中国CDMO行业的市场规模持续稳定增长,随着MAH制度全面放开,其占全球市场规模的比重有望进一步提高   医药研发生产工作外包给CDMO有利于医药灵活转移产能压力以控制成本,并能受益于CDMO的成熟技术来优化工艺流程,这一需求端的因素推动了中国CDMO市场规模的增长。2017年中国CDMO市场仅占全球CDMO市场总规模的5.0%,到2021年已扩大至13.2%。受益于MAH制度试点施行,中国CDMO市场占比全球市场的比重在2017年到2021年得到了显著的提升,随着MAH制度全面放开,未来有望进一步提高。
    头豹研究院
    13页
    2023-01-09
  • 医药行业周报(23年第2周):第十版新冠诊疗及防控指南发布,关注创新药械配置

    医药行业周报(23年第2周):第十版新冠诊疗及防控指南发布,关注创新药械配置

    化学制药
      关注景气赛道合理估值标的。本周全部A股上涨2.45%(总市值加权平均),沪深300上涨2.82%,中小板指上涨2.30%,创业板指上涨3.21%,生物医药板块整体上涨2.41%,生物医药板块表现弱于整体市场。分子版块来看,生物制品上涨5.04%,医疗服务上涨3.31%,化学制药上涨1.90%,医药商业上涨2.85%,医疗器械上涨1.53%,中药上涨0.69%。本周恒生指数上涨6.12%,港股医疗保健板块上涨5.99%,生物科技上涨11.90%,制药板块上涨4.31%,医疗服务上涨2.10%,医疗保健设备上涨0.39%。建议关注:恒瑞医药、联影医疗、迈瑞医疗、爱尔眼科、药明康德、惠泰医疗、爱博医疗、金斯瑞生物科技、康方生物-B、先瑞达医疗-B。   第十版新冠诊疗及防控指南发布,关注疫苗、治疗药物、检测、连锁药店及互联网医疗板块。1)1月6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印发,增加抗原检测阳性作为诊断标准、将指氧饱和度监测指标等加入重症早期预警指标。2)1月6日国家医保局印发《新冠治疗药品价格形成指引(试行)》,有望实现合理定价机制。3)国家医保局优化医保支付政策,提高基层就医报销水平,增加临时医保药品目录及互联网首诊报销。新冠住院个人负担费用,中央财政按实际发生费用60%予以补助,执行期至2023年3月31日。基层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参保患者新冠救治门急诊费用报销比例不低于70%,执行期至2023年3月31日。4)1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方案(第十版)》,实施“乙类乙管”后的疫情防控工作。该方案强调重点人群监测及重症预防。   医保谈判启动,关注创新药产业链。2022年6月29日,国家医保局发布《2022年医保目录调整工作方案》首次公布简易续约规则,共343种药品正式通过形式审查。通过形式审查进入谈判环节包括首个国产新冠口服药阿兹夫定片、辉瑞新冠口服药Paxlovid(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等198种目录外西药和中成药,以及阿达木单抗注射液等145种目录内西药和中成药,共涉及229家企业。医保谈判于2023年1月5日启动。建议关注恒瑞医药、科伦药业、康方生物等创新药板块中潜在受益标的,以及药明康德、药明生物创新药产业链相关标的。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医保控费、药品及高值耗材集采降价超过预期;疫情反复的风险。
    国信证券
    13页
    2023-01-09
  • 医药行业周报:医保谈判进行时,医药回归创新本源

    医药行业周报:医保谈判进行时,医药回归创新本源

    医药商业
      投资要点   行情回顾:本周医药生物指数上涨 2.41%,跑输沪深 300指数 0.41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 18。2023年初以来至今,医药行业上涨 2.41%,跑输沪深300 指数 0.41 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 18。本周医药行业估值水平(PE-TTM)为 25倍,相对全部 A 股溢价率为 85.6% (-0.9pp),相对剔除银行后全部 A 股溢价率为 38.5% (-1.1pp),相对沪深 300溢价率为 132.4% (-0.8pp)。医药子行业来看,本周 13 个子行业板块全线上涨,其他生物制品为涨幅最大子行业,涨幅为 8.2%,其次是医疗研发外包、疫苗,涨幅分别为 7.1%和 5.5%。年初至今表现最好的子行业是其他生物制品,上涨幅度为 8.2%。   医保谈判进行时,医药回归创新本源。2023 年 1 月 5 日医保谈判正式开启,从降幅上来看降幅趋于稳定,在“简易续约”续约谈判规则下独家品种降幅预计会进一步趋于缓和。从量上来看,绝大部分创新药进入医保之后能实现放量增长。医保谈判的常态化趋势下,将驱动企业加快创新,医药也将回归创新驱动主线。2023年医药看好三条主线:确定性之 1——创新仍是医药行业持续发展的本源;确定性之 2——疫后医药复苏亦是核心主线。确定性之 3——自主可控/产业链安全。   本周港股组合:金斯瑞生物科技(1548)、和黄医药(0013)、康方生物-B(9926)、科济药业(2171)、微创机器人-B(2252)、海吉亚医疗(6078)、锦欣生殖(1951)、启明医疗-B(2500)、药明生物(2269)、君实生物(1877)。   本周弹性组合:寿仙谷(603896)、祥生医疗(688358)、上海医药(601607)、福瑞股份(300049)、贝达药业(300558)、迈得医疗(688310)、三诺生物(300298)、美好医疗(301363)、普门科技(688389)、欧林生物(688319)。   本周稳健组合:恒瑞医药(600276)、爱尔眼科(300015)、迈瑞医疗(300760)、云南白药(000538)、太极集团(600129)、华润三九(000999)、我武生物(300357)、爱美客(300896)、智飞生物(300122)、通策医疗(600763)。   本周科创板组合:百济神州(688235)、荣昌生物(688331)、泽璟制药(688266)、联影医疗(688271)、澳华内镜(688212)、奥浦迈(688293)、康希诺(688185)、华大智造(688114)、诺唯赞(688105)、爱博医疗(688050)。   风险提示:医药行业政策风险超预期;新冠疫情爆发风险;业绩不及预期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4页
    2023-01-09
  • 药明生物(02269):与GSK达成多款双、多抗合作,CRDMO商业模式持续兑现

    药明生物(02269):与GSK达成多款双、多抗合作,CRDMO商业模式持续兑现

  • 行业周报:Q4业绩前瞻,关注疫后医美终端复苏行情

    行业周报:Q4业绩前瞻,关注疫后医美终端复苏行情

  • 生猪供给端压力犹存,关注生物育种商业化

    生猪供给端压力犹存,关注生物育种商业化

  • 中药配方颗粒行业领先,药械全面发展

    中药配方颗粒行业领先,药械全面发展

    个股研报
      红日药业(300026)   产品线丰富,全产业链布局。公司以研发精药、生产良药为己任,专注重症领域、肿瘤及免疫、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神经退行性疾病领域的研究与创新,业务横跨成品药、中药配方颗粒及饮片、原辅料、医疗器械、医疗健康服务、药械智慧供应链等六大领域。随着业务领域拓展,公司从优秀中药产品制造商向卓越大健康产业服务提供商不断转型。   中药配方颗粒长期前景广阔,公司为行业龙头企业之一。2021年11月试点结束后,配方颗粒的使用终端将由二级及其以上中医院拓展至所有具备中医执业资格的各级医疗机构,使用范围大大拓宽,叠加医保覆盖等支付端利好,行业有望迎来数倍增长空间。目前行业虽受限于品种数量短期受挫,但长期前景广阔。作为中药现代化的重要一步,配方颗粒标准化势不可挡,随着后续更多国标品种的颁布实施,配方颗粒行业将逐步恢复,有望于2023年迎来拐点,进入市场扩容的机遇期。公司作为中药配方颗粒行业龙头企业之一,有望持续受益。   成品药和医疗器械板块增长空间充足。成品药方面,公司坚持自主创新为主、仿创结合的总体思路,持续加强创新及临床能力建设,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血必净注射液在脓毒症、重症新冠肺炎救治中具有明确疗效,且成功续约国谈,仍具有充足市场空间等待开拓,为业绩增长提供支撑;在研项目众多,新药上市有望进一步促进成品药业务发展。医疗器械方面,血氧系列产品在新冠疫情期间国际业务拓展顺利,在研产品储备丰富,国际渠道顺畅+后续新品上市,促进业务持续增长。综上,我们认为成品药和医疗器械板块仍具备充足增长空间。   原辅料、药械智慧供应链:业务发展稳定。原辅料方面,俄乌战争对出口的影响有望逐渐减弱,客户粘性较强,预计原辅料业务未来将维持平稳增长。药械智慧供应链方面,短期受到高值耗材集采影响,公司通过积极调整业务发展方向,后续有望逐步趋于稳定。原辅料和药械智慧供应链板块合计占公司收入比重约为1-2成,业务有望维持稳定。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配方颗粒推进及新品推出不及预期;商誉减值风险;竞争加剧风险   投资建议:国标颁布势在必行,配方颗粒有望迎来恢复,维持“增持”评级。2022年公司因配方颗粒品种数目不足业绩有所承压,从中长期维度来看,配方颗粒是中药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一步,随着2023年国标的陆续出台,业务有望迎来同比拐点,迎来强势恢复。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2-2024年整体收入65.66/81.33/98.02亿元,同比增速-14.40%/23.87%/20.52%,归母净利润5.53/7.13/9.39亿元,同比增速-19.50%/+28.86%/+31.66%,当前股价对应PE=32/25/19x。综合绝对估值和相对估值,公司合理估值为6.74-7.30元,相较当前股价有15.2%-24.7%溢价空间。公司是配方颗粒领先企业,业务横跨成品药、医疗器械、原辅料、药械智慧供应链等六大领域,增长稳健,随着配方颗粒业务恢复,带动业绩增长,维持“增持”评级。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2页
    2023-01-08
  • 化工行业2023年1月周报:国际油价大幅走跌,光伏辅料板块表现强势

    化工行业2023年1月周报:国际油价大幅走跌,光伏辅料板块表现强势

    化学制品
      本周板块表现   本周市场综合指数整体上行,上证综指报收3157.64,本周上涨2.21%,深证成指本周上涨3.19%,创业板指上涨3.21%,化工板块上涨3.92%。   本周各细分化工板块多有上涨,其中橡胶、盐湖提锂板块涨幅最为明显,板块指数分别上涨了5.53%、5.21%;能源、化肥农药板块涨幅相对较小,板块指数分别上涨了0.78%、1.83%。   本周化工个股表现   本周涨幅居前的个股有金三江、镇洋发展、艾艾精工、雅运股份、联泓新科、新瀚新材、航锦科技、高争民爆、回天新材、天铁股份等。本周金三江大涨22.7%领涨化工板块,公司主营牙膏变色粒子产品,并在气凝胶方面有所布局。本周光伏辅材板块大涨,联泓新科、东方盛虹等EVA标的均有较大涨幅。另外,本周民爆板块表现强势,高争民爆上涨了15.02%。   本周重点化工品价格   原油:本周布伦特原油期货下跌9.3%,至78.57美元/桶,主要系中美12月制造业PMI指数下滑,及美联储12月会议纪要释放了更加鹰派的加息态度。   化工品:本周我们监测的化工品涨幅居前的为丁二烯(+9.31%)、丙烷(+8.65%)、加氢二甲苯(+7.66%)、BDO(+5.71%)、加氢纯苯(+5.67%)。本周丁二烯下游终端轮胎厂受购置税等利好开工小幅提升,带动上游橡胶、丁二烯需求提升,丁二烯价格宽幅上涨;本周丙烷下游年前积极备货,推升丙烷价格上行;本周BDO下游氨纶需求疲软,但行业开工低位致厂内货源紧张,BDO价格小幅回升。   投资建议   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俄乌冲突下我国工业相对优势提升,叠加化工产业链不断完善升级,我们持续看好化工行业前景,给予“强于大市”评级。碳酸锂价格持续回落,推荐建龙微纳;内循环标的推荐精功科技、岳阳兴长、鼎际得;合成生物板块推荐梅花生物;锂电化学品板块关注黑猫股份、元力股份、圣泉股份、永东股份;其他推荐博汇股份。另外,建议关注长阳科技、惠城环保、花园生物、嘉必优。   风险提示:经济紧缩风险;油价大幅波动;国际贸易摩擦风险;疫情反复
    国联证券
    12页
    2023-01-08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