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98196)

  • 和邦生物(603077)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3H1盈利承压,拟投资印尼联碱及草甘膦项目

    和邦生物(603077)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3H1盈利承压,拟投资印尼联碱及草甘膦项目

  • 业务快速扩张,前期投入影响利润释放

    业务快速扩张,前期投入影响利润释放

    个股研报
      皓元医药(688131)   事项:   公司发布2023年中报,上半年实现收入8.81亿元(+41.78%),实现归母净利润9485.60万元(-18.5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8562.10万元(-22.10%)。   平安观点:   Q2维持收入高增长,前期投入影响利润率   公司Q2实现营收4.63亿元(+43.9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44亿元(-14.58%)。上市后公司加快研发、生产等能力建设,更多的设施和人员投入作为前置成本造成了更低的毛利率和更高的管理费用率。Q2公司整体毛利率为49.87%(-5.26pct),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7.22%(-0.58pct)、12.99%(+2.79pct)、12.51%(-2.82pct)。随着公司业务规模增大、运营效率提升,公司前期投入的固定成本将被充分稀释,利润率也将逐步回归理想状态。   从上半年业务模块来看,公司分子砌块实现收入1.42亿元(+26.10%),较为激烈的同业竞争影响了业务增速;工具化合物实现收入3.93亿元(+44.87%),延续高增长;仿药板块实现收入1.32亿元(+40.05%),创新药业务实现收入2.08亿元(+49.63%),后端两大业务处于业绩释放期,在外部环境不甚理想的情况下帮助公司实现高增长。   多方面进行能力建设,竞争力持续强化   公司持续追加投入,推动各业务板块能力增强。在前端的砌块与工具化合物业务,公司完成2.3万种产品的研发与合成,累计储备7.4万种分子砌块、3万种工具化合物(22年底是6.3+2.4万种)。同时,为贯彻向大分子业务延伸的战略,公司继续拓展生物试剂品种,截止23H1已累计储备超1万种生物大分子试剂(22年底是5900种)。研发中心上,公司22年大力建设并投入使用多个新场地,包括合肥研发中心、烟台研发中心及上海生化生物研发中心,为公司进一步开拓特种试剂数量和品系打下基础。   在后端的原料药、中间体及制剂生产业务,公司追加的多个CMC研发中心及并购的药源研发中心正逐步提高运转效率;马鞍山基地、山东菏泽基地、启东制剂生产基地承担了不同细分领域的生产功能,也正处于规模扩建、利用率爬坡阶段。公司最具特色的ADC业务保持领先优势,现已储备超80个毒素、超400个连接子,并具备领先的合成、分析和质控经验。基于上述能力的持续提升,公司仿制药、创新药CDMO(包括ADC药物)在手项目与金额持续提升。   维持“推荐”评级。考虑当前行业竞争环境下公司持续追加投入对利润率的影响,调整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2.33、3.34、4.89亿元(原3.21、4.71、7.05亿元),因转增导致的稀释,2023-2025年EPS预测调整为1.55、2.22、3.25元。公司业务增长迅速,前期投入对利润的影响有望在未来数年中逐渐被消化,不影响公司中长期价值,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若不能满足客户需求,公司可能丢失订单甚至丢失客户;药物的研发、销售存在不确定性,若进度低于预期,可能影响公司盈利;高速扩张期时若公司管理能力提升跟不上节奏,可能影响运营质量。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8-30
  • 美好医疗(301363)2023年半年报点评:呼吸机组件业务收入放缓,看好新业务拓展潜力

    美好医疗(301363)2023年半年报点评:呼吸机组件业务收入放缓,看好新业务拓展潜力

  • 朗姿股份(002612)2023年中报点评:医美业务盈利能力持续向好,Q3新机构并表有望继续增厚利润

    朗姿股份(002612)2023年中报点评:医美业务盈利能力持续向好,Q3新机构并表有望继续增厚利润

  • 上海医药(601607)公司点评:疫苗减值一过性影响净利,主业强劲增两成

    上海医药(601607)公司点评:疫苗减值一过性影响净利,主业强劲增两成

  • 百洋医药(301015):业绩增长符合预期,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百洋医药(301015):业绩增长符合预期,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 迈瑞医疗(300760):稳健依旧,强者恒强

    迈瑞医疗(300760):稳健依旧,强者恒强

  • 华熙生物(688363):23H1业绩增长承压,费用率有所优化

    华熙生物(688363):23H1业绩增长承压,费用率有所优化

  • MNC驱动业务快速增长,大订单基数影响表观业绩

    MNC驱动业务快速增长,大订单基数影响表观业绩

    个股研报
      凯莱英(002821)   事项:   公司发布2023中报,上半年实现营收46.22亿元(-8.33%),实现归母净利润16.86亿元(-3.0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5.68亿元(-7.72%)。   平安观点:   常规业务实现高增长,在手订单为全年业绩提供保障23H1大订单结算约19亿元,上年同期该订单结算约30亿元,大订单基数影响公司表观业绩。剔除大订单上半年实现收入26.77亿元(+33.27%),其中小分子业务剔大订单后收入21.42亿元(+32.96%),新兴业务实现收入5.31亿元(+34.89%)。截 止8/29,公司在手订单总额9.1亿美元(不含上半年已确认收入的订单),相比上年同期,粗略估算剔除大订单后在手订单增长20%左右。从规模来看,9.1亿美元能够覆盖23H2及少量24H1的待执行订单,为23年全年业绩提供保障。CDMO业务订单一般在Q4前后密集签订。考虑到海外投融资数据企稳、疫情防控政策放松后客户拜访活跃度提升,未来半年公司有望实现较好签单表现。   新兴业务持续发展,化学大分子产能落地驱动项目放量上半年新兴业务实现收入5.31亿元(+34.89%),其中化学大分子CDMO同比+29.58%,临床CRO同比+26.59%,制剂CDMO同比+34.63%,生物大分子CDMO同比+160.85%。新兴业务里国内业务占比较大,受国内医药投融资环境影响,部分业务增速相比之前稍显逊色。国内激烈的竞争及新产能的爬坡也导致新兴业务毛利率有所下降(33.74%,-9.03pct)。   上半年公司天津西厂区化学大分子生产车间投入使用并快速实现产能爬坡,目前已具备500kg/年的寡核苷酸生产能力。公司正在建设多肽商业化产能,预期23下半年及24年会有更多多肽规模化产能启用,以匹配订单需要。客户和收入结构理想,受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冲击相对小   23H1来自大制药公司的收入31.14亿元,剔除大订单11.69亿元(+74.14%);来自中小制药公司的收入15.08亿元(+12.75%),订单客户增长21.21%,公司进一步开拓新客户来对冲医药投融资低迷的影响。   公司在CDMO领域深耕20余年,拥有很深的客户积淀。在目前宏观环境及医药投融资状况下,与公司深度绑定的多家MNC客户能够成为公司保持稳健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维持“强烈推荐”评级。考虑国内外医药投融资情况的影响及大订单结算进度,调整2023-2025年EPS预测为6.40、5.73、7.26元(原6.40、6.42、8.22元)。公司股价前期已有调整,在行业相对困难的情况下,订单向龙头企业集中,公司的能力、口碑优势进一步显现,未来随医药投融资改善,公司有望取得更好的行业地位,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若全球药物创新投入和外包比例不及预期,会影响CDMO行业发展;2)药品研发失败将导致项目终止,CDMO丢失对应订单;药品上市销售不及预期,将导致CDMO订单无法顺利放量;3)若出现生产事故、监管机构警告信或其他不能满足客户需求的情况,企业可能丢失订单乃至客户;4)主要客户来自欧美,订单以外币计价,汇率波动可能造成汇兑损益。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8-30
  • Q2多重压力叠加利润下滑,期待Q3逐渐改善

    Q2多重压力叠加利润下滑,期待Q3逐渐改善

    个股研报
      力诺特玻(301188)   公司于8月29日发布2023年中报,Q2公司收入增长27.10%,但受制于成本上行以及新点火及炉窑爬坡不及预期,利润率下滑较多,我们预计Q3炉窑顺利达产后,公司业绩将逐步修复,维持增持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Q2收入稳步增长,利润承压下行。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2亿元,同比增长23.03%,归母净利润0.41亿元,同比下降34.95%,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0.41亿元,基本与归母净利润持平,上半年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16.86%、8.69%,分别同比减少7.34、7.75个百分点。单二季度公司营业收入2.38亿元,同比增长27.10%,归母净利润0.17亿元,同比下降43.36%,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0.41亿元,二季度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14.15%、7.26%,分别同比减少10.92、9.03个百分点。   硼砂硼酸价格与新炉窑爬坡不顺是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上半年耐热玻璃收入增长12.05%,但毛利率下降10.70pct,毛利下降1951万元,收入恢复增长,但毛利下降较多,主要是上半年硼砂、硼酸价格上涨30%,天然气采购价上涨13%,同时上半年公司多个炉窑复产爬坡以及2条新产线爬坡,产能爬坡良率达产前原料、能源、人工费较高。上半年药用玻璃收入增长23.73%,毛利率下降3.21pct,药用玻璃收入增速较快,但因成本上升利润率小幅下滑。   Q2遭遇多重压力,后续或将逐季改善。二季度公司多条复产及新点火炉窑处于产能爬坡阶段,利润率遭受较显著冲击,但我们预期产能爬坡将在三季度逐渐完成,良率达标后毛利率有望逐渐修复。另外第八批集采在7月开始执行,公司关联审批预计即将完成“I”到“A”的转换,模制瓶产品有望在这之后开始销售,带来利润的增量。   估值   公司Q2业绩承压较显著,我们下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5年公司实现营收9.41、13.93、15.12亿元;归母净利1.02、2.48、2.78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0.44、1.07、1.19元,对应市盈率30.2、12.4、11.1倍。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风险提示:硼砂成本持续高位,模制瓶产能释放不及预期。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3-08-30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