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98196)

  • 盈利能力同比改善,多元化布局助力成长

    盈利能力同比改善,多元化布局助力成长

    个股研报
      利安隆(300596)   事件:公司发布半年度报告,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8.20亿元,同比增长12.54%;实现归母净利润2.20亿元,同比增长20.51%。其中,24Q2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66亿元,同比增长11.08%、环比增长8.23%;实现归母净利润1.13亿元,同比增长13.30%、环比增长5.45%。   规模扩张叠加盈利能力改善,公司24H1业绩稳步增长。一方面,公司主营产品市场规模持续扩张。24H1公司抗氧化剂、光稳定剂、U-pack、润滑油添加剂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69、10.22、2.88和5.2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81%、10.62%、4.95%和26.44%。另一方面,公司盈利能力同比改善。24H1公司销售毛利率为21.41%,同比增加2.11个百分点;分产品来看,抗氧化剂、光稳定剂、U-pack、润滑油添加剂毛利率分别为19.80%、34.16%、8.63%和7.95%,同比分别变化3.71、3.77、2.16和-6.59个百分点。下游塑料、橡胶、合成纤维、胶黏剂等高分子材料的发展与抗老化助剂行业发展息息相关。24H1公司抗老化助剂盈利能力同比改善或与终端需求提升有关。24H1我国初级形态的塑料产量为6285万吨,同比增长5.9%;合成橡胶产量为439万吨,同比增长2.0%;化学纤维产量为3885万吨,同比增长13.2%。   抗老化助剂盈利能力改善,产能扩张巩固龙头地位。公司是国内唯一、全球两家之一的高分子材料抗老化行业产品门类配套最完整的公司,建立了天津、宁夏、常山、衡水、内蒙古、珠海六大生产基地,几乎所有产品都有备份工厂,拥有坚实的供货保障。2023年公司抗老化助剂(含U-pack)产能21.54万吨/年,2024年将新增珠海基地3万吨/年抗氧化剂产能。与国际同行相比,公司具有低成本、快速响应等优势,近年来公司抗老化助剂市占率持续提升。我们认为,一方面,随终端需求逐步增长,公司抗老化助剂业务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改善;另一方面,珠海基地新产能释放将助力业务规模持续扩张。   润滑油添加剂国产替代空间广阔,静待康泰二期逐步放量。全球润滑油添加剂市场集中度较高,路博润、润英联、雪佛龙奥伦耐和雅富顿占据了全球85%以上的市场份额,尤其是高端市场当前仍然为国际四大所占据。锦州康泰是我国润滑油添加剂行业第一梯队供应商,在单剂产品上已经取得一定的市场份额,并开始在部分高端复合剂产品市场参与市场竞争。2022年公司完成对锦州康泰的并购重组,2023年公司润滑油添加剂(不含中间体)设计产能13.3万吨/年,其中,康泰二期5万吨/年产能正逐步爬坡。随着市场空间的逐步打开,公司润滑油添加剂规模有望持续扩张,为公司发展注入新动能。   高端PI国产替代需求强烈,间接并购IPI加码新材料。PI被誉为高分子材料金字塔的顶端材料,可广泛应用于航天、机械、医药、电子等高科技领域。全球超过一半的PI需求量在中国,但目前国内高端产品大多依赖进口,国产替代需求强烈。公司通过宜兴创聚间接并购处于PI材料领域技术前沿的韩国IPI公司。目前公司持宜兴创聚51.1838%股份,宜兴创聚持股韩国IPI公司100%股份。公司计划在宜兴筹备建设PI材料国产化生产线,预计于2025年投入使用,届时将为公司打开电子级高端新材料市场。   投资建议: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收分别为62.12、75.96、92.4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84、6.14、7.7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3.56%、26.87%、26.31%;EPS分别为2.11、2.68、3.38元,对应PE分别为11.37、8.96、7.10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风险,新建项目达产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8-28
  • 2024年中报业绩点评:业绩稳健增长,制剂&原料药释放新增长潜能

    2024年中报业绩点评:业绩稳健增长,制剂&原料药释放新增长潜能

    个股研报
      仙琚制药(002332)   事件:2024年8月26日,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1.38亿元,同比增长0.93%;归母净利润3.4亿元,同比增长12.56%;扣非归母净利润3.3亿元,同比增长11.78%;单Q2实现营业收入11亿元,同比下滑5.25%,归母净利润1.89亿元,同比增长11.8%;扣非归母净利润1.86亿元,同比增长13.35%。   制剂端克服集采压力,新产品展现增长潜能。今年上半年制剂收入12.15亿元,同比增长10.6%,其中制剂自营产品收入11.63亿元,同比增长9%;制剂配送销售收入0.52亿元。分科室看,妇科计生类实现收入2.33亿元,同比下降1%;麻醉肌松类实现收入0.63亿元,同比增长28%;呼吸类实现收入3.93亿元,同比增长30%;皮肤科实现收入1.2亿元,同比增长26%;普药实现收入3亿元,同比下降6%,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受集采影响同比减少2600万;其他外购代理产品0.08亿元。分产品看,妇科产品黄体酮胶囊(益玛欣)区域集采影响下收入企稳,新产品庚酸炔诺酮注射液、屈螺酮炔雌醇片逐步形成新的增长潜力;麻醉肌松类主要产品在过去两年均已集采,集采影响后恢复性增长,新产品舒更葡糖钠增长较快。呼吸科产品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和噻托溴铵粉雾剂保持较好增长。未来公司将加快新产品市场导入,培育新产品梯队,在制剂专科领域高质量发展。   原料药端价格短期承压,发挥新产能优势持续拓展规范市场。今年上半年原料药及中间体销售收入9.1亿元,同比下降9%,其中自营原料药销售收入4.89亿元,同比下降1.2%,Newchem收入2.97亿元,同比下降15%,仙曜贸易收入1.1亿元,其他原料药贸易0.12亿元。原料药行业国内外市场竞争加剧,非规范市场产品销售价格仍处于底部区间,采购订单比较谨慎,但是公司积极拓展市场,以销售量的增长克服销售价格下跌的不利影响。意大利Newchem公司受到海外市场下游客户去库存、一些国家受经济环境和汇率因素影响,采购端的皮质激素类产品上游价格波动影响,销售收入同比下降,预计明年将恢复正增长。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甾体激素行业原料药及制剂一体化龙头企业,随着存量大品种集采风险出清、新品逐步放量、叠加公司原料药持续拓展规范市场,我们看好公司长期成长,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94/8.59/10.29亿元,对应PE分别为16/13/11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在研产品推进不及预期的风险;原料药规范市场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原料药价格波动的风险;制剂品种进一步集采降价的风险等。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8-28
  • 2024年中报点评:Q2业绩符合预期,经营效率持续优化

    2024年中报点评:Q2业绩符合预期,经营效率持续优化

    个股研报
      上海医药(601607)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公布24H1业绩,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收入1394亿元(+5.1%),归母净利润29.4亿元(+12.7%),扣非归母净利润27亿元(+23%)。   其中Q2实现收入693亿元(+4.4%),实现归母净利润14亿元(+28%),扣非归母净利润13.3亿元(+58%),业绩整体符合预期。   商业板块增长稳健,CSO业务表现亮眼。   24Q2公司商业板块实现收入635亿元(+6.7%),实现净利润9.6亿元(+5.7%),整体增长稳健。其中CSO业务Q2实现收入23亿元(+217%),持续实现高速增长。24H1非药业务实现收入218亿元(+11.1%),实现快速增长。   工业板块收入有所承压,但盈利能力改善明显。   24Q2公司工业板块实现收入57.9亿元(-16.1%),收入下滑主要系子公司第一生化下滑所致(24H1收入-64%),24Q2工业板块实现净利润6.4亿元(+2.9%,23Q2基数还原减值等一次性损益),利润在收入承压情况下逆势增长,盈利能力改善明显。   财务分析:盈利能力和运营效率同步改善。   Q2公司实现毛利率11.75%(-0.94pct),净利率2.5%(+0.29pct),扣非净利率1.92%(+1.79pct);运营能力来看,24H1公司应收账款周转天数99.3天(相比2023年年底增加2.74天),存货周转天数52.5天(-3.39天),应付账款周转天数73.2天(-0.35天),现金周期78.7天(-0.3天),运营效率持续优化。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维持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2898/3205/3513亿元,同比增长11.3%/10.6%/9.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2.4/58.4/65.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9%/12%/12%,对应当前PE分别为13.7/12/11倍。考虑到公司商业和工业板块均贡献较大的利润占比,我们分别选取医药商业板块中的重药控股、九州通、国药股份、国药一致、柳药集团,医药工业板块中的复星医药、华润三九、丽珠集团(剔除最低值和最高值白云山、恒瑞医药)作为可比公司,上海医药估值高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考虑到公司创新业态逻辑持续兑现,业绩增长确定性较强,估值溢价合理。公司作为全国流通行业龙头之一,商业板块创新业务快速发展,工业板块创新转型持续落地,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研发风险、应收账款风险、行业政策风险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3页
    2024-08-28
  • 药明生物(02269):非新冠收入保持增长,全球运营持续赋能

    药明生物(02269):非新冠收入保持增长,全球运营持续赋能

  • 东软教育(09616):教育板块稳健增长,康养板块未来可期

    东软教育(09616):教育板块稳健增长,康养板块未来可期

  • 2024半年报点评:Q2短期业绩承压,看好PDO长期放量节奏

    2024半年报点评:Q2短期业绩承压,看好PDO长期放量节奏

    个股研报
      华恒生物(688639)   事件:2024年8月28日,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0.16亿元,同比增长19.57%;实现归母净利润1.50亿元,同比降低21.72%;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48亿元,同比降低22.14%。其中2024Q2,公司实现营收5.15亿元,同比增长14.64%;实现归母净利润0.63亿元,同比降低42.63%,环比降低27.08%;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62亿元,同比降低44.58%,环比降低28.31%。   缬氨酸价格下降+新品费用提升系利润下降主因。据wind引用自博亚和讯数据,缬氨酸因23年行业产能快速释放,导致其价格自23年下半年开始下滑。23年缬氨酸均价为22.82元/kg,其中23H1缬氨酸均价为25.94元/kg;24H1缬氨酸均价为15.10元/kg,同比下降41.43%;同时,公司新产品1,3-丙二醇、丁二酸、苹果酸、色氨酸、精氨酸等产品按计划投向市场,经营规模进一步扩大,相关费用益有所增加,系公司利润下降主要因素。   生物基产品(PDO/丁二酸):看好长期市场空间。1,3丙二醇系PTT等高性能聚酯纤维的重要生产原料,有望受益下游PTT纤维的发展而快速增长;但PDO-PTT产业发展一度受制于国外巨头美国杜邦的技术垄断,特别是PDO的生物法合成一直未能实现有效的大规模突破。公司1,3-丙二醇生物法的研发和量产取得的成功,不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有效解决了长期依赖进口原料的问题,为国内PDO-PTT产业链的独自自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丁二酸作为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及有机合成中间体,可用于生产生物基PBS、BDO等产品,同时也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农业等领域,具备良好的市场前景。   精、色氨酸:小品种氨基酸的进一步延伸。2024年3月、8月,公司分别发布公告与关联方欧合生物签署《技术许可合同》,欧合生物将其拥有的生物法生产精氨酸/色氨酸技术授权公司使用。精氨酸是一种多功能的半必需或条件性必需的碱性氨基酸,色氨酸因对人和动物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起着重要作用,被称为第二必需氨基酸,近年来产品价格高位震荡,且欧合生物突破的生物法技术克服了传统蛋白水解法的缺点,同时具备生产条件温和、产品纯度高、生产成本低等优势。我们认为,精、色氨酸的产品布局有利于丰富公司产品结构,巩固和提升公司在行业内的地位。   投资建议:公司是合成生物学领先企业,主业丙氨酸、缬氨酸厌氧工艺行业领先,三大新产品及新品种氨基酸产品有望贡献新的利润增量。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将实现归母净利4.51亿元、6.56亿元和8.84亿元,EPS分别为1.97元、2.87元和3.87元,对应8月28日收盘价的PE分别为16、11和8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市场竞争加剧,核心技术或核心技术人员流失。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08-28
  • 泓博医药(301230):收入实现稳定增长,订单环比改善明显

    泓博医药(301230):收入实现稳定增长,订单环比改善明显

  • 我武生物(300357):粉尘螨滴剂稳健增长,下半年为粉尘螨发病旺季,环比有望增长

    我武生物(300357):粉尘螨滴剂稳健增长,下半年为粉尘螨发病旺季,环比有望增长

  • 收入端稳健增长,持续加大销售和研发投入

    收入端稳健增长,持续加大销售和研发投入

    个股研报
      澳华内镜(688212)   核心观点   2024H1收入端稳健,利润端受股份支付和研发投入影响较大。2024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3.54亿元(+22.29%),归母净利润566万元(-85.13%),剔除股份支付的归母净利润4774万元(+7.19%)。其中24Q2单季营收1.84亿元(+12.61%),归母净利润290万元(-86.52%),剔除股份支付的归母净利润2318万元(-6.36%)。2024上半年公司收入端稳健,利润端受股份支付和研发投入影响较大,二季度业绩增速放缓,主要系行业整顿影响下招投标需求较平淡所致。   分业务,2024上半年公司内窥镜设备收入3.42亿元(+23%),内窥镜诊疗耗材0.07亿元(-9%),内窥镜维修服务0.04亿元(-3%)。分地区,国内收入2.86亿元(+22%),海外收入0.68亿元(+22%)。   毛利率保持稳定,费用率有所提升。2024上半年毛利率71.46%,表观毛利率下降4.82pp,主要系会计准则变更,保证类质保费用从销售费用调整至营业成本所致,调整后2023H1毛利率对应为71.37%,毛利率基本保持稳定。销售费用率34.69%(+5.42pp),管理费用率16.60%(+2.68pp),研发费用率24.70%(+0.63pp),财务费用率-0.11%(+0.61pp),四费率75.88%(+9.34pp),公司持续加大产品推广力度、完善营销体系,注重对人员的投入和激励,费用率提升明显。   研发投入持续加大,拓展产品应用领域。公司持续加大自主创新科技投入,积极推动内窥镜系统及其相关耗材、软性内镜机器人等相关联产业的研发,24H1研发投入8733万元(+25.48%)。新产品管线取得进展,2024年3月相继推出电子经皮胆道镜以及电子膀胱镜,从消化科、呼吸科领域迈入了肝胆外科以及泌尿领域。   投资建议:公司2024上半年收入稳健增长,销售、研发投入持续加大,考虑行业整顿对招投标影响,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营收9.0/14.4/20.2亿元(原为9.9/14.4/20.2亿元),同比增速33%/60%/40%,归母净利润0.2/1.4/3.0亿元(原为0.3/1.4/3.0亿元),同比增速-68%/679%/107%,当前股价对应PS=6/4/3x,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推广不及预期风险;竞争加剧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4-08-28
  • 高基期影响增速,糖尿病护理板块高速增长

    高基期影响增速,糖尿病护理板块高速增长

    个股研报
      鱼跃医疗(002223)   结论及建议:   公司业绩:公司2024H1实现营收43.1亿元,YOY-13.5%,录得归母净利润11.2亿元,YOY-25.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9.6亿元,YOY-23.2%,公司净利增速符合预期。其中Q2单季度实现营收20.8亿元,YOY-8.8%,录得归母净利润4.6亿元,YOY-4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1亿元,YOY-25.1%。公司Q2业绩下滑,主要是疫情导致的基期较高(23Q2,净利YOY+141.3%),由于23Q3基期仍偏高,我们预计Q4业绩开始恢复增长。   糖尿病护理板块及急救板块快速增长,外销也增长较好:(1)呼吸制氧板块实现营收16.4亿元,YOY-29%,主要是去年同期疫情高峰期,抗疫相关需求较高垫高基期所致,但较2022年同期实现了双位数的复合增长率,并且其中非抗疫类的的雾化产品和家用呼吸机产品产品实现了较好的增长;(2)糖尿病护理板块实现营收5.6亿元,YOY+55.0%,在产品创新及渠道拓展下,传统BGM产品市占率持续攀升,CGM产品新品销售快速拓展,新品研发工作也在稳步推进;(3)感控业务板块营收3.1亿元,YOY-26.8%,主要也是基期因素;(4)家用电子检测及体外诊断板块实现营收9.3亿元,YOY-12.5%,测温仪由于基期因素下滑明显,血压计稳健;(5)急救板块实行营收1.1亿元,YOY+34.7%,自研AED产品M600获证后上量;(6)康复及临床器械板块营收7.3亿元,YOY+3.1%;(7)随着公司诸多产品海外注册落地,海外团队本地化布局日益完善,公司海外销售快速增长,24H1营收4.8亿元,YOY+30.2%。   Q2毛利率持平,销售费用增长:公司24Q2综合毛利率为50.2%,同比微降0.3个百分点,我们认为主要是产品结构变化。Q2期间费用率为26.3%,同比增4个百分点,主要疫情后销售回归正常,家用品类销售推广支出增加。其中销售费用增加2.6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增加1.3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增加0.9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下降0.8个百分点。   中期分红发布:公司拟实施中期分红,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元(含税)。半年度股息率约为1.2%。   盈利预计及投资建议:短期随受到高基期因素影响表观增速,但从公司家用产品来看,均实现了较好增长,并且从长远来看,公司良好的品牌价值、新品陆续推出以及院端市场的开拓将助力公司长远的发展。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分别实现净利润22.1亿元、24.9亿元、28.1亿元,yoy分别-7.7%%、+12.5%、+13.0%,折合EPS分别为2.21元、2.48元、2.81元。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14倍、13倍、11倍,估值合理,我们维持“买进”的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新品销售不及预期;外延整合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超预期;
    群益证券(香港)有限公司
    3页
    2024-08-28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