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95464)

  • 业绩符合预期,Q3收入环比继续提升

    业绩符合预期,Q3收入环比继续提升

    个股研报
      美好医疗(301363)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2024年单三季度实现收入4.50亿(同比+55.7%),归母净利润0.88亿(同比+49.9%),扣非归母净利润0.84亿(同比+55.5%);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11.5亿(同比+10.9%),归母净利润2.57亿(同比-14.1%),扣非归母净利润2.47亿(同比-11.1%)。   Q3同比增速亮眼,利润环比核心受汇兑损益影响:2024单三季度同比增速亮眼,环比来看,收入端环比提升5.9%,延续正增长趋势;利润端表观核心受汇兑损益及股权激励费用影响拖累。费用端,销售费用率3.2%(同比+0.3pct),管理费用率7.0%(同比-1.8pct),研发费用率10.2%(同比+0.7%),费用端总体维持稳定。   主业去库存结束+面罩增长加速,夯实收入基本盘。当前公司家用呼吸机组件大客户去库存压力已经逐渐消退、回到正常水平。同时,呼吸机组   件业务上半年毛利率对比23年全年已有所提升,主业进入拐点向上阶段。公司新股权激励24年净利润同比增速25%,对应全年3.9亿利润目标。从大客户收入季度拆分来看,24Q2面罩销售额增长加速明显,公司作为代工厂同步加速受益。   第二增长曲线注射笔稳步推进,新客户拓展打开成长天花板:公司订胰岛素注射笔的订单目前与相关客户的商务合作稳步推进,处于逐步放量的发展过程。公司自主研发胰岛素组装自动化设备,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能、有望降低成本,后续自主专利、产能扩张带动客户拓展,有望开启新一轮成长曲线。同时2024H1惠州生产基地不断增强、扩充,马来二期NP1能力建设和产能扩产,深圳总部在建,马来三期工程开始建设,进一步满足了客户的全球化生产供应需求,海内外产能释放进一步带动公司代工能力延伸,有望打开远期天花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考虑到公司三季报业绩符合此前预期,我们维持此前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6.3/19.8/23.7亿元,同比增长22%、21%、2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4.9、6.1亿元,同比增长25%、25%、25%,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新业务进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客户集中度高风险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3页
    2024-10-25
  • 新产品增量明显,公司净利率显著提升

    新产品增量明显,公司净利率显著提升

    个股研报
      微电生理(688351)   业绩简评   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91亿元,同比增长23.21%;实现归母净利润4173万元,同比增长262.2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75万元。单Q3实现营业收入9250万元,同比减少1.54%;单Q3实现归母净利润2471万元,同比增长163.92%;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67万元。   24年前三季度经营分析   公司前三季度维持快速发展,剔除2023年委外研发收入后主营业务同比增长26%。截至2024年三季度,公司累计营业收入达到2.91亿,同比上升23.2%;若排除上一年度的外包研发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幅达到26%。在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9250万元,与第二季度相比略有下降。海外营业收入同比增加超过20%,这一增长主要受到国内某些地区更换配送商以及海外部分项目收入确认推迟的影响。   公司前三季度国内压力导管手术量超过3000例。2024年三季度公司的三维电生理手术数量突破6000台,其中国内约5000台,国外约1000台。前三季度公司海外市场展现出了迅速的增长势头,手术数量的同比增长率超过了国内市场。压力导管的使用量呈现出逐月上升的趋势,前三季度中,国内的压力导管手术量超过了3000例,海外则超过了1000例,其中有三分之一的手术量用于房颤治疗。   公司现有产品持续扩大市场覆盖,在研产品进度顺利。压力导管与磁定位环肺导管已成功获得欧盟CE认证,目前正积极推动高密度标测导管在年底前获得相同认证。冷冻消融系列产品的注册工作正加速进行,以期后续能够覆盖更为复杂与精密的手术场景。公司自主研发的压力脉冲导管已完成临床入组阶段,并于近期进入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流程。此外,我司参股的商阳医疗所研发的PFA一代产品正处于注册过程中,预计将于2025年上半年顺利获得NMPA的注册证书。   盈利预测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端分别为4.21亿元、5.80亿元和7.70亿元,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27.9%、37.8%和32.8%,归母净利润预计2024年-2026年分别为0.43亿元、0.70亿元和1.18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649.0%,64.5%和68.1%。2024年-2026对应PE分别为229.6、139.6和83.1。我们看好公司未来在电生理领域的发展前景,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产品市场认可度不及预期、带量采购等
    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5页
    2024-10-25
  • 2024年三季报业绩点评:业绩符合预期,海外产品注册顺利推进

    2024年三季报业绩点评:业绩符合预期,海外产品注册顺利推进

    个股研报
      万孚生物(300482)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度报告,2024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21.81亿元(+8.83%),归母净利润4.36亿元(+9.04%),扣非净利润3.88亿元(+14.88%),经营性现金流1.73亿元(+577.95%)。2024Q3实现营业收入6.06亿元(+17.51%),归母净利润0.80亿元(+22.70%),扣非净利润0.63亿元(+49.89%)。   淡季经营表现符合预期,汇兑损益影响表观业绩。Q3通常为检验需求淡季,公司收入及利润表现符合此前市场预期。在国内院端整体诊疗量较为低迷的外部环境下,公司业绩仍实现较好增长,体现公司经营具备一定韧性。此外,由于汇率波动引起汇兑损益变动,2024Q3公司财务费用同比增加约0.18亿元、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增加355万元,对表观利润产生一定负面影响。随着国内高基数效应减弱、入院节奏逐步修复及海外新品顺利导入,我们预计未来公司业务节奏有望进一步提速。   盈利水平进一步提升,海外产品注册顺利推进。公司2024年三季度毛利率为61.07%,较去年同期略有提升(+0.3pct),预计主要受益于产品结构的持续优化。2024Q3公司期间费用率显著降低,体现公司降本增效工作卓见成效,经营效率稳步提升,其中:销售费用率25.33%(-3.84pct),管理费用率7.56%(-1.07pct),研发费用率12.19%(-1.13pct)。此外,近期公司多项检测产品在海外获证取得进展,有望助力未来海外业务保持快速增长,据公司公告:①公司疟疾检测产品已通过世界卫生组织预认证,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体外诊断产品推荐采购清单;②公司自研开发的芬太尼尿液检测试剂获美国FDA 510(k)上市许可,可用于家庭自测或专业机构检测、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③公司新型冠状病毒家庭检测(OTC)产品获美国FDA 510(k)上市前通知,可在产品应急使用授权结束后在美持续销售。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POCT诊断龙头,在技术平台及产品管线方面拥有显著优势,随着国内及国际市场共同发力,多领域战略布局稳步推进,未来长期前景良好。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6.55/8.12/9.82亿元,同比+34.42%/23.82%/21.01%,EPS分别为1.36/1.69/2.04元,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PE为19/15/13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上市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降价幅度超预期的风险、海外市场推广效果不及预期的风险。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10-25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Q3业绩创新高,营养品景气上行、新材料放量可期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Q3业绩创新高,营养品景气上行、新材料放量可期

    个股研报
      新和成(002001)   营养品量价齐升,2024Q3业绩创历史新高,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发布2024三季报,实现营收157.82亿元,同比+43.31%;归母净利润39.90亿元,同比+89.87%;扣非净利润38.82亿元,同比+99.03%。其中Q3单季度营收59.37亿元,同比+65.21%、环比+11.06%;归母净利润17.85亿元,同比+188.87%、环比+33.75%;扣非净利润17.25亿元,同比+199.77%、环比+32.67%,单季度创历史新高,主要受益于营养品量价齐升。考虑维生素景气上行,我们上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58.00、66.93、75.09亿元(原值44.21、52.66、60.84),对应EPS为1.88、2.17、2.43元/股,当前股价对应PE为12.6、10.9、9.7倍。我们看好公司坚持“化工+”和“生物+”战略主航道,坚持创新驱动,有序推进项目建设,维持“买入”评级。   巴斯夫复产推迟有望助力维生素景气上行,蛋氨酸、新材料成长动力充足营养品方面,据Wind数据,2024三季度VA(50万IU/g)、VE(50%)、固蛋市场均价分别为194.0、125.3、21.0元/公斤,环比Q2分别+124.5%、+78.4%、-4.3%;2024年均价(截至10月24日)分别为127.1、90.5、21.6元/公斤,较2023年均价分别+52.0%、+29.0%、+14.6%,营养品景气回升明显。10月17日,巴斯夫对受不可抗力影响的产品复产时间进行调整,预计将于2025年4月初重新开始生产VA,在2025年7月初重新开始生产VE和类胡萝卜素产品,此前8月21日巴斯夫预计部分VA、VE、类胡萝卜素产品的复产时间不会早于2025年1月。我们认为,巴斯夫复产推迟或造成供给偏紧,有望支撑维生素价格延续上行。此外,随着与中石化合资规划的18万吨液体蛋氨酸(计划2024年底建成)及山东新和成氨基酸蛋氨酸一体化提升项目(增加7万吨)陆续建成,远期公司蛋氨酸年产能将达到55万吨,规模优势有望助力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新材料方面,公司2024年7月公告建设包括一期10万吨/年己二腈-己二胺、二期40万吨/年己二腈-己二胺并向下游材料端延伸建设40万吨/年尼龙66。   风险提示:维生素、蛋氨酸行业竞争加剧,项目投产不及预期,汇率波动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10-25
  • 公司简评报告:业绩符合预期,研发顺利推进

    公司简评报告:业绩符合预期,研发顺利推进

    个股研报
      丽珠集团(000513)   投资要点   业绩基本符合预期。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0.82亿元(-5.94%),归母净利润16.73亿元(+4.44%),归母扣非净利润16.31亿元(+3.51%);其中,Q3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7.99亿元(-5.59%),归母净利润5.02亿元(+7.45%)。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毛利率为65.81%,同比提升1.88pct,销售净利率为21.43%,同比提升4.61pct;公司销售费用率为27.05%(-2.10pct),管理费用率为5.20%(+0.16pct),研发费用率为8.09%(-2.12pct)。公司降本增效成效明显,业绩整体符合预期。   消化道领域短期承压,生殖、精神、诊断试剂板块表现良好。2024Q1-Q3,化学制剂板块实现营业收入47.14亿元(-8.52%),分领域看,1)消化道领域实现收入18.54亿元(-18.66%),主要是艾普拉唑针剂今年初开始执行谈判价格,以及受行业政策影响处方药销售承压等,后续将加强覆盖医院上量和空白医院开发。2)促性激素领域实现收入23.08亿元(+5.46%),去年基数较低,亮丙瑞林微球联盟集采后扩大覆盖面,销售收入同比稳定增长;曲普瑞林微球前列腺癌适应症进入医保放量,子宫内膜异位症获批有望进一步上量3)精神领域实现收入4.43亿元(+3.11%),后续阿立哌唑微球上市有望带动板块的进一步增长。原料药及中间体板块实现收入25.21亿元(-2.55%),收入同比略微下滑,但利润端仍有增长,其中高端抗生素产品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产品市占率仍居全球前列。中药制剂板块实现收入10.41亿元(-16.49%),主要是受去年同期高基数影响,抗病毒颗粒今年恢复常态化,参芪扶正稳定增长。诊断试剂及设备板块营收5.66亿元(+21.03%),主要是呼吸道产品销售持续增长。生物制品板块营收1.31亿元(+15.98%),我们看好该板块未来新品上市带来的业绩增量。   研发管线加速推进。公司积极布局高壁垒复杂制剂和特色生物制品的研发,在研管线快速推进。亮丙瑞林微球通过一致性评价,是全球首个按照美国FDA个药指南完成BE研究获批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长效缓释制剂,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注射用曲普瑞林微球前列腺癌去年已上市,新适应症子宫内膜异位症近期获批上市,中枢性性早熟适应症正开展临床研究。注射用阿立哌唑微球2023年报产,目前已提交发补材料,预计2025年上半年获批。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糖尿病已申报上市,减重获批开展III期临床。重组抗人IL-17A/F人源化单克隆抗体银屑病III期临床完成入组,与北京鑫康合生物共同申报的强直性脊柱炎适应症也已于2024年7月完成III期临床入组。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1.59/23.82/26.63亿元(原预测21.59/23.84/26.64亿元),对应EPS分别为2.33元/2.57/2.87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6.03/14.53/13.00倍。公司经营稳健,长远布局高壁垒复杂制剂和特色生物药,产品逐渐进入收获期,有望带来新的业绩增量。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制剂产品降价风险;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10-25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印发《关于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的意见》,企业应收账款回款有望缓解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印发《关于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的意见》,企业应收账款回款有望缓解

    生物制品
      行情回顾   上周(2024年10月14日-10月18日),A股申万医药生物上涨1.04%,板块整体跑赢沪深300指数0.06pct,跑输创业板综指数5.81pct。在申万31个一级子行业中,医药板块周涨跌幅排名为第18位。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下跌4.17%,板块整体跑输恒生指数2.06pct。在恒生12个一级子行业中,医疗保健行业周涨跌幅排名为第10位。   核心观点   10月1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的意见》,《意见》要求,要健全拖欠企业账款清偿的法律法规体系和司法机制,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和项目资金监管,定期检查资金到位情况、跟踪资金拨付情况,加强政府采购支付监管,督促国有企业规范和优化支付管理制度。   结合10月12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提到将在近期陆续推出一揽子有针对性增量政策举措,其中提到加力支持地方化解政府债务风险,较大规模增加债务额度,支持地方化解隐性债务,地方可以腾出更多精力和财力空间来促发展、保民生。记者提问回答时提到,推动债务风险较低的北京、上海、广东实现存量隐性债务清零,在债务风险较高的县区开展化债试点,为了缓解地方政府的化债压力,除每年继续在新增专项债限额中专门安排一定规模的债券用于支持化解存量政府投资项目债务外,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加大力度支持地方化解债务风险;即将实施的政策,是近年来出台的支持化债力度最大的一项措施。   我们认为,近期财政部表态和《意见》发布,将有力地缓解地方财政压力,对于企业应收账款的回款有积极作用。   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金额靠前、且近3年应收账款坏账损失增幅较大的医药企业,如金域医学、迪安诊断等。   风险提示   销售不及预期风险,医药政策影响不确定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甬兴证券有限公司
    8页
    2024-10-25
  • 医药生物行业深度报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药物市场广阔,新企入局百亿蓝海

    医药生物行业深度报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药物市场广阔,新企入局百亿蓝海

    化学制药
      我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药物市场前景广阔,亟待开发   目前我国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均呈现上升态势。据GBD统计,2005-2019年15年间,我国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由106/10万上升至202/10万,患病率由983/10万上升至1700/10万,死亡率自51/10万增至72/10万,三项指标均呈现上升态势,且缺血性脑卒中疾病的复发率、病死率和致死/致残率均较高。此外,我国脑卒中整体呈现发病年轻化、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农村患病率和死亡率高于城市地区、经济负担持续上升等特点,人民群众的疾病负担较高。因此,整体来看,我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药物具备较广阔的市场前景,亟待开发。   缺血性脑卒中用药规模持续扩增,上市AIS专科药品数量有限   据PDB统计,AIS含子适应症(即IS相关用药,含脑梗死、脑栓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获批适应症)治疗药物市场销售规模自2020年起呈现稳步增长态势,2022全年销售额约为364亿元。截至2024年9月,国内获批适应症中明确可应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改善脑血液循环药物及神经保护类药物目前主要有三款化药产品,其销售总额在2018-2022年间稳步提高,CAGR达22.4%,占IS总市场规模比重由2018年的10%提升至2022年约25%。NDA方面,先声药业已于2023年6月提交依达拉奉右莰醇舌下片的上市申请,随后悦康药业在2023年12月提交中药1.2类新药-注射用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上市申请。   丁苯酞及依达拉奉右莰醇为AIS临床主要治疗方案,羟A临床疗效优质   目前国内已上市的AIS治疗药物分别以丁苯酞和依达拉奉右莰醇两成分为主要治疗方案,其各自在临床III期实验中,以用药90天后mRS评分≤1分的受试者比例为主要临床实验终点,均呈现疗效显著的临床治疗结果。治疗费用方面,参考说明书上的用法用量以及《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3年)》披露的医保支付价格,计算得丁苯酞软胶囊、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和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每日治疗费用分别为20.16元、233.52元和198元,存在一定差异。悦康药业的注射用羟基红花黄色素A临床III期实验共入组全国45家中心共1100例患者,旨在评价羟A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实验结果显示,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羟A在主要疗效指标(用药90天后mRS评分≤1分的受试者比例)展示出优效性,且安全性特征良好,未报告新的安全性警示。我们认为产品若能够成功获批,将有望为AIS患者带来更多的药品选择,与已上市产品共同打开AIS药品市场规模的天花板,同时为将中药创新药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投资建议:   AIS药物市场空间大,叠加人口老龄化持续以及发病年轻化态势的出现,未来市场规模有望实现稳健增长,伴随化药和中药新药的积极研发,相关标的有望受益。推荐标的:悦康药业、华东医药、昆药集团、康缘药业;受益标的:石药集团、先声药业。   风险提示:政策变化风险,市场需求增长不及预期,产品销售不及预期。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6页
    2024-10-25
  • 2024年三季报点评:国内收入持续增长,海外市场持续开拓

    2024年三季报点评:国内收入持续增长,海外市场持续开拓

    个股研报
      甘李药业(603087)   事件。2024年10月23日公司发布三季度报告,2024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3亿元,同比增长37.6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08亿元,同比增长57.47%。   胰岛素续约实现量价齐升,国内收入增长稳健。2024年第三季度,国内收入为6.8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2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25%,主要归因于公司制剂产品价格的上涨。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国内销售收入18.6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9亿元,其中国内制剂销售收入18.0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1亿元。2024年第二季度,公司积极参加了国家组织的胰岛素专项接续的投标工作,所有产品均成功中选。本次集采公司中选产品价格上涨。新一轮胰岛素集采在二、三季度陆续由各省开始执行,公司产品价格上涨带来的收入增长效应在三季度初步部分体现。具体而言,价格上涨对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收入产生了积极影响,使得总收入增加了1.50亿元。   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新兴市场拓展成效显著。2024年前三季度,国际销售订单增加,国际销售收入为2.4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7.63%。其中,第三季度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72.10%。2024年7月,本土化灌装生产的门冬胰岛素注射液预填充笔及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预填充笔获得阿尔及利亚医药监管机构的注册批件,公司出口至阿尔及利亚的订单已在第三季度完成发货,标志着公司在非洲市场的首次本土化项目成功落地。此外,公司在欧美市场合作开发也取得新的进展,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特许经营权服务收入为1.3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4.49%,主要系公司按照协议约定确认的里程碑节点收入增加所致。   管线研发稳步推进,GZR18数据亮眼。公司管线中重点产品主要有GZR18、GZR4、GZR101以及GZR18口服片剂。GLP-1受体激动剂GZR18在2024年10月公布数据,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开展的I期临床研究达到主要终点,在降低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体重方面相较于司美格鲁肽(诺和泰)更为优效。超长效胰岛素周制剂GZR42024年10月公布数据,在I期临床研究中达到主要终点,在降低HbA1C方面相较于德谷胰岛素(诺和达)更为优效。新型预混双胰岛素复方制剂GZR10110月公布数据,在I期临床研究中达到主要终点,在降低HbA1c和餐后血糖方面相较于德谷门冬双胰岛素(诺和佳)更为优效。   投资建议:甘李药业在胰岛素续约中实现量价齐升,国内收入稳健增长,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21/47.53/57.43亿元,归母净利润为6.55/12.15/15.41亿元,对应PE为47/26/20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释放不能与集采降价对冲风险;产品研发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集采风险;仿制药风险。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10-25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单Q3收入恢复正增长,利润亏损环比持续收窄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单Q3收入恢复正增长,利润亏损环比持续收窄

    个股研报
      博腾股份(300363)   单Q3收入恢复正增长,利润亏损环比持续收窄   2024Q1-3,公司实现营收21.25亿元,同比下滑30.02%,剔除重大订单影响后收入同比增长约6%;归母净利润-2.06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2.13亿元。单看Q3,公司实现营收7.73亿元,同比增长10.73%,环比增长14.65%,剔除大订单同比增长约29%;归母净利润-3639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3939万元,亏损较Q2收窄;毛利率31.09%,环比增长9.28pct;净利率-6.52%,环比增长7.13pct。制剂、ADC与CGT CDMO三大新兴业务还处于早期阶段,前三季度合计影响归母净利润约-1.66亿元。考虑公司新兴业务对利润端影响较大,我们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2.51/0.61/1.53亿元(原预计-0.95/1.11/2.88亿元),EPS为-0.46/0.11/0.28元,2025-2026年PE为138.8/55.9倍,鉴于公司亏损环比收窄、小分子CDMO在手订单稳健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小分子原料药CDMO项目数量与质量稳健增长,在手订单稳健增长   2024Q1-3,公司小分子原料药CDMO业务实现营收19.68亿元,同比下滑约33%,剔除大订单影响同比增长3%。截至2024年9月底,小分子原料药CDMO业务未完成在手订单金额同比增长超40%。2024H1公司已签订单项目数(不含J-STAR)533个,同比增长约14%;实现交付项目数408个,同比增长约26%。2024H1公司服务API产品数146个,同比增加约40个;API产品实现收入2.98亿元,同比增长42%。随着前端培育项目向后端逐步导流及持续向API转型,小分子原料药CDMO业务有望恢复稳健增长。   新业务能力持续推进,新签订单金额快速增长   2024Q1-3,制剂与CGT业务分别实现营收1.01/0.40亿元,同比增长65%/27%;多肽与寡核苷酸及ADC实现收入约1304万元。2024H1,制剂业务已为108家客户提供约124个制剂项目服务;新签制剂订单金额约1.13亿元,同比增长40%。CGT业务引入新客户29家、新项目62个,新签订单0.62亿元,同比增长188%。   风险提示:订单交付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环保和安全生产风险。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10-25
  • 订单增长带动收入好转,亏损有所收窄

    订单增长带动收入好转,亏损有所收窄

    个股研报
      博腾股份(300363)   事项:   公司Q3实现营收7.73亿元(+10.73%)。实现归母净利润-0.36亿元(-187.7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0.39亿元(-211.61%)。   平安观点:   核心业务签单加速,实现较快剔新冠增长   在内外部因素共同驱动下,公司自24Q1开始小分子CDMO签单持续改善,截止24Q3公司小分子在手订单增长超40%。随部分订单在下半年进入交付阶段,这种恢复得以开始在利润表端展现。Q3单季度实现收入7.73亿元,剔大订单增长约29%。   考虑到CDMO规模生产业务的执行周期,预期这种改善趋势会在24Q4及未来继续体现。   产能错配改善叠加提质增效,利润率有所提升   Q3单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为31.09%,延续逐季改善趋势(Q115.84%,Q221.81%)。毛利率的改善主要源自(1)高附加值项目放量,收入占比提升;(2)收入确认增加,固定成本得到更好分摊。(3)上半年公司推进提质增效,固定支出得到控制。另一方面,收入的增长也使得费用率向常态回归。按此趋势,公司有望在25年重回盈利状态。   维持“推荐”评级。根据公司订单执行及费用控制节奏,调整2024-2026年盈利预测为归母净利润-2.22、1.34、4.10亿元(原-1.85、0.53、3.12亿元)。行业环境改善+盈利能力恢复,有望推动公司市值修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地缘政治因素可能影响海外业务承接;2)创新药物投入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10-25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