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工行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非洲猪瘟疫苗的成功研制将间接利好维生素行业,特别是生物素、维生素K3和维生素E等品种。 近期维生素价格普遍上涨,主要受国内复工、海外供应链影响以及非洲猪瘟疫苗研制成功带来的饲料需求增加等因素驱动。 新和成、圣达生物(生物素)、兄弟科技(维生素K3)等相关企业将从中受益。 然而,报告也提示了疫情影响、环保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以及原材料价格波动等潜在风险。
维生素价格上涨及驱动因素分析
近期维生素价格普遍上涨,涨幅显著。以生物素为例,价格涨幅超过80%,逼近历史最高价。维生素K3和维生素E的涨幅也分别达到55%和32%。 这些价格上涨主要由以下因素驱动:
非洲猪瘟疫苗研制成功: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成功研制非洲猪瘟疫苗,这将显著提升生猪养殖业的恢复速度,进而带动饲料需求的增加,最终推动维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需求的增长。
海外供应链影响: 例如,朗盛间甲酚供应受阻导致DSM瑞士工厂减产,影响了全球维生素E的供应,从而推高了价格。
国内复工影响: 疫情期间的停工停产对维生素的生产和供应链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复工后需求的回升也推高了价格。
主要维生素品种及相关企业分析
报告重点关注了生物素、维生素K3和维生素E三种维生素品种,并分析了相关企业的市场地位和竞争优势:
生物素: 全球需求量约为230吨,中国厂商几乎垄断了全球供应。新和成和圣达生物是主要的供应商,各自占据近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生物素价格上涨直接利好这两家企业。
维生素K3: 2018年全球产量约为7030吨,兄弟科技是全球最大的供应商,市场份额达到35.56%。维生素K3主要用于水产和家禽养殖,非洲猪瘟疫苗的成功研制将间接提升其需求。兄弟科技凭借其联产技术优势,在成本和环保方面具有竞争力。
维生素E: 全球最大预混料生产企业DSM减产,将增加全球维生素E的采购需求,从而推高价格。
主要内容
本报告以行业动态点评的形式,分析了近期维生素价格上涨的现象及其背后的原因。报告首先概述了维生素价格上涨的事实,并列举了生物素、维生素K3和维生素E等几种维生素的具体涨幅数据。随后,报告对价格上涨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将非洲猪瘟疫苗的成功研制、海外供应链的波动以及国内复工的影响等因素作为主要驱动因素。
报告还对生物素、维生素K3和维生素E这三种维生素的市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包括全球和国内的需求量、主要生产企业以及市场份额等信息。 报告特别强调了新和成、圣达生物和兄弟科技这三家企业在各自领域的领先地位和竞争优势。
最后,报告列出了与维生素相关的上市公司,并指出了潜在的风险因素,例如疫情影响、环保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以及原材料价格波动等。
维生素市场分析及企业竞争格局
报告对维生素市场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涵盖了市场规模、需求结构、供给格局以及主要企业竞争态势等方面。 通过对生物素、维生素K3和维生素E等主要维生素品种的市场数据分析,揭示了中国企业在全球维生素市场中的主导地位,以及部分企业在特定品种上的技术优势和市场份额优势。
风险提示及投资建议
报告最后列出了潜在的风险因素,提醒投资者关注疫情影响、环保政策、下游需求波动以及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因素对维生素行业的影响。 虽然报告没有明确给出投资建议,但通过对市场趋势和企业竞争力的分析,间接地暗示了相关企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投资机会。
总结
本报告对近期维生素价格上涨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非洲猪瘟疫苗的成功研制、海外供应链波动以及国内复工等因素共同推动了维生素价格上涨。 报告重点分析了生物素、维生素K3和维生素E这三种维生素的市场情况,并指出新和成、圣达生物和兄弟科技等相关企业将从中受益。 然而,报告也提醒投资者关注潜在的风险因素,并建议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应充分考虑自身情况,并结合其他信息进行综合判断。 本报告为投资者提供了对维生素行业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参考信息,但并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