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0711)

  • 化工行业月度报告:BOPLA成功量产,电池级PVDF价格创新高

    化工行业月度报告:BOPLA成功量产,电池级PVDF价格创新高

    化工行业
      投资要点:   Wind 新 材料行业指数本周跑输上证综指 1.50 个百分点。 本周(20210719- 20210723,下同)Wind 新材料行业指数上涨 0.82%,跑赢上证综指 1.50 个百分点,跑赢创业板指 3.73 个百分点;截止至2021.7.23,近一年 Wind 新材料行业指数累计上涨 42.82%,跑赢上证综指 32.04 个百分点,跑赢创业板指 18.88 个百分点。   新材料各细分板块周行情。可降解材料方面, PLA 价格维持稳定,PBAT 因成本上升均价抬升。截止至 7.23 日,PLA 平均报价为 29750元/ 吨,价格与上周持平,PBAT 平均报价为 21750 元/吨,较上周五上涨 2.35%。半导体材料方面,本周半导体材料行业大幅上涨,创下历史新高。截止至 7.23 日,申万半导体材料指数收盘于 10364.72 点,环比上周五 9008.18 点大幅上涨 15.06%,创下历史新高。美国费城半导体指数收盘于 3280.06 点,环比上周五 3145.45 点上涨 4.28%。锂电新材料方面,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持续提升,今年上半年累计装机量达22.2GWh,占总装车量的 42.3%,同比上升 368.5%;PVDF 价格上涨至 20 万元/吨,处于历史高位。   新材料板块及个股推荐。维持行业“领先大市”评级;我们建议从以下四条主线寻找投资机会:1、可降解材料板块。可降解材料是我国政策的热点,目前来说最为成熟的,最有可能大规模推广使用的是 PLA与 PBAT 材料,建议关注具备 PLA 丙交酯核心技术的金丹科技和联泓新科,具备 PBAT 一体化产业链的恒力石化,具备巴斯夫 PBAT 核心专利的彤程新材。 2、半导体材料板块。半导体材料国产化是大势所趋,建议关注上游半导体材料细分板块优质公司,包括半导体光刻胶领域:目前我国唯一具备 ArF 光刻胶生产能力的南大光电,布局半导体光刻胶全产业链的晶瑞股份,以及国产光刻胶优质企业彤程新材、上海新阳等;电子特气领域:细分头部企业南大光电,雅克科技,华特气体、金宏气体等。3、新能源锂电板块。随着磷酸铁锂装回量占比的回升,上游原材料的磷酸需求将快速上涨,建议关注磷化工相关企业如云图控股、新洋丰、云天化等标的。PVDF 将在短期内供不应求难改变,建议关注行业内布局 R142b 和 PVDF 一体化生产的企业如东岳集团,三美股份等。4、盐湖提锂板块。预计未来我国盐湖提锂主流的技术是吸附法、膜法和萃取法,从当前时点来看,蓝晓科技的吸附法提锂已经在藏格和锦泰中运用且效果较好,重点推荐蓝晓科技。同时,建议关注膜法标的久吾高科和三达膜,萃取法标的新化股份。另外,由于目前处于中报披露的窗口期,建议短期内多关注中报可能超预期的企业。   风险提示:政策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中美贸易摩擦加剧造成下游需求增速放缓。
    财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7页
    2021-07-28
  • 2021年中报点评:业绩低于我们预期,短期业绩波动不改长期发展逻辑

    2021年中报点评:业绩低于我们预期,短期业绩波动不改长期发展逻辑

    个股研报
      东诚药业(002675)   事件:202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3亿元,同比增长10.9%;实现归母净利润1.5亿元,同比增长减少29.3%;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5亿元,同比减少31.3%,业绩低于我们预期。   原料药业务毛利率下降明显,制剂业务有所下滑:2021年上半年公司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是肝素钠成本上升叠加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导致毛利率下降。其中原料药相关产品实现收入10.5亿元,同比增长11.6%,毛利率为14.07%,同比下降11.63个百分比;制剂产品实现收入2亿元,同比减少25.7%,毛利率为76.81%,同比下降7.25个百分点。   核药业务高速增长,产业链布局完善:2021年上半年公司核药产品实现收入5.3亿元(+32%),其中重点产品18F-FDG实现收入1.9亿元(同比+43%,下同),云克注射液实现收入1.7亿元(+32%),公司近年来重点打造从诊断用核药到治疗用核药的全产业链体系,全面布局诊疗一体化和精准医疗。公司核素药物产品丰富,包括诊断类正电子药物18F-FDG、单光子药物锝[99mTc]标记药物和其他药物尿素[14C]胶囊,治疗类药物云克注射液、碘[125I]密封籽源、碘[131I]化钠口服液等,同时,公司也通过加强与通用医疗、北京肿瘤医院等的合作,提前布局行业前沿的诊断类及治疗类核药品种,进一步完善核药产品线布局,满足市场对于精准诊疗的需求,我们认为核药业务未来有望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研发顺利推进,布局阿尔兹海默诊断前景广阔:18F-NaF注射液临床试验进展顺利,截至6月底,临床病例入组数已接近一半;铼[188Re]依替膦酸盐注射液Ⅱb期临床试验病例入组已接近尾声。那屈肝素钙注射液已提交ANDA申请;其他创新研发项目进展正在按照预期计划进行。2021年公司参股APRINOIATherapeutics,目标公司用于诊断阿尔茨海默的PET示踪剂18F-APN-1607正在美国与台湾同步进行二期临床试验,并于2020年10月在中国获得三期临床批件。未来APRINOIATherapeutics在中国的CMO业务将独家委托给公司实施;在中国所需要的CSO和CRO服务同等条件下将优先委托给公司实施。本次投资有利于公司完善放射性药物平台的产品线,增强公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肝素钠成本上升及人民币兑美元升值,我们将2021-2023年EPS从0.63/0.79/0.99元下调至0.54/0.72/0.96元,当前市值对应2021-2023年PE分别为34倍、26倍、19倍,考虑到公司是国内核药龙头,未来成长空间广阔,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料药价格大幅下降的风险;产品研发不及预期的风险;汇兑损益风险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1-07-28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核药恢复增长,原料药波动拖累整体业绩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核药恢复增长,原料药波动拖累整体业绩

    个股研报
      东诚药业(002675)   业绩基本符合预期,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发布 2021 年中报,实现营业收入 18.26 亿元(+10.93%),归母净利润 1.55亿元(-29.32%),扣非归母净利润 1.48 亿元(-31.13%)。 公司核药业务在疫情之后迅速恢复增长, 各项业务利润结构回归正常, 我们维持原盈利预测,预计 2021-2023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04/6.14/7.75 亿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为29.3/24.1/19.1 倍,EPS 分别为 0.63/0.77/0.97 元,维持“买入”评级。   核素药物恢复增长,18F-FDG 表现亮眼,核药研发进展顺利2021 年上半年公司核素药物收入 5.28 亿元(+24.32%) 。18F-FDG 收入 18956 万元(+43%) ,预计安迪科业绩同比大幅增长,PET -CT 保有量持续增长有望进一步打开18F-FDG 的市场空间。 云克注射液收入 17110 万元(+32%),云克药业收入 1.86 亿元 (+28.67%),归母净利润 8403 万元(+29.20%),但尚未恢复到 2019年同期水平,预计与医保政策调整有关,考虑到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学疾病庞大的患者基数,预计云克注射液未来仍可保持稳健增长。 其他核素药物合计收入 1.68 亿元(+21.3%),预计东诚欣科各品种销售(锝[99mTc]标记药物、碘[125I]密封籽源等) 已经恢复正常。 公司核素药物研发进展顺利,18F-NaF 注射液临床病例入组数已接近一半, 铼[188Re]依替膦酸盐注射液Ⅱb 期临床试验病例入组已接近尾声,我们测算后公司核药管线中多个品种的市场空间后认为其具有较大潜力,未来上市后有望进一步提升核素药物收入体量天花板。   原料药业务短期拖累业绩,中长期看影响将逐渐减小   20201 年上半年原料药业务实现毛利 1.48 亿元,同比减少约 9400 万元,拖累公司整体业绩,主要原因包括:(1)肝素粗品成本上涨,随着猪肉价格下降,预计2021 年下半年成本有望得到控制;(2) 人民币兑美元升值。中长期来看,随着核药收入和利润体量提升,原料药占比将逐步下降,对公司业绩的影响也将逐步减弱。   风险提示:原料药价格波动;核素药物销售/研发进度不及预期。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1-07-28
  • 化工行业周报:油价大幅反弹,油头产业链底气仍足

    化工行业周报:油价大幅反弹,油头产业链底气仍足

    化工行业
      投资要点:   本周态势: 目前石油石化板块本周(7.19-7.23)震荡下行,截至本周最后交易日市净率LF1.02xPB,较上周估值有所下降,市场热度小幅下降,日均交易额11951.97亿元(周环比-2.11%),本周美元指数温提升,对油价有一定压制效应,原油期现价格经过市场情绪消化后维持反弹态势,油价走出自身温和上升逻辑,市场对于油价上升的一致性预期维持,当然美联储taper是否会在今年Q4实施成为后续制约油价的潜在风险。   增产协议及delta病毒变异情绪逐步消化,油价转入第二轮动态平衡。 第19次欧佩克和非欧佩克部长级会议(ONOMM)达成共识为: 从2021年8月开始,每月将总产量向上调整40万桶/天,直到逐步取消580万桶/天的调整,并在2021年12月评估市场发展和参与国的表现,并致力于在2022年9月底结束产量调整。协议达成及变异病毒感染人数大增将油价短时间打击产生较大回撤,然而情绪消化后,需求端整体维持较好需求,且库存维持较低水平给予油价提振的充分底气。   油价未来中期走势仍然面临较多约束,但目前国内下游需求较好提振板块利润。近两周,聚酯下游的景气度近期维持在高位,目前聚酯工厂的开工负荷维持在较高水平,且下游的需求信心及海外订单情况维持在较好水平,炼化项目公司发布的业绩预盈公告展示了炼化上半年极强的盈利能力。未来,基于油价整体维持高位震荡,对于整个炼化板块仍维持较好的盈利预期。   油价传导路径有长有短,炼化相关产业链受影响明显,基础化工子板块多,且供需处于更下游,自有其价格周期及发展阶段。 油价波动对于石油石化及下游基础化工的传导路径及力度会有所差异,油价波动对于与原油出发的产业链越近,感受到“波动性”越强,如同在一条链条上,当抖动油价的价格一端,产业链上的所有产品价格不可避免发生震荡,但是对应随着产业链的拉长,其震荡的影响力及冲击波会逐步降低,因此越往上游的相关产品价格预期越要关注油价的变化,越往下游,则要更多关注对应产品的“微环境”,需要关注更多该产品的应用场景变化及供需逻辑。   市场表现   本周石油石化行业指数下跌0.01%,表现好于大盘。本周上证综指上涨0.31%,深圳成指上涨0.38%,创业板指上涨1.08%,沪深300指数下跌0.11%。石油石化同业分层来看,建议关注优质炼化龙头(荣盛石化、恒力石化、东方盛虹)、稳扎稳打中游(桐昆股份、恒逸石化、新凤鸣)、优秀油服(中海油服、石化油服、海油发展、海油工程、中油工程)。   风险提示   地缘政治危机提升、油价大幅波动、国内外经济恶化等。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4页
    2021-07-27
  • 2021年中报点评:CDMO业务高增长,制剂一体化及产能扩张持续推进

    2021年中报点评:CDMO业务高增长,制剂一体化及产能扩张持续推进

    个股研报
      美诺华(603538)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2021年H1实现营收6.92亿元,同比增长6.21%;实现归母净利润1.16亿元,同比增长9.84%;扣非归母净利润9798万元,同比增加1.39%;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11亿元,同比减少6.80%。   各业务板块稳步推进,CDMO实现高速增长。公司2021Q2实现营业收入3.53亿元,同比下滑3.42%;归母净利润6601万元,同比增长5.93%。分业务看,2021H1,公司原料药CDMO业务实现营收1.06亿元,同比增长113.4%,特色原料药业务实现营收4.54亿元,较上年同期略有下降;制剂业务实现营收0.64亿元,同比增长47.08%(其中自研制剂业务实现营收0.17亿元,同比增加3309.49%)。2021H1,公司与默沙东在宠物药、兽药、动物保健领域签订了十年期CDMO战略合作协议,截至报告期末,该项目已经启动三个产品的研发工作。我们认为与默沙东的合作对公司CDMO新业务有深远影响,将不断提升公司技术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和交付能力,CDMO未来有望带动公司业绩快速增长。   制剂新产品申报不断推进,依靠集采有望实现一体化放量。2021年5月,公司此前中标的培哚普利叔丁胺片和普瑞巴林胶囊开始集采执行,截至报告期末,培哚普利叔丁胺片发货量已超过首年约定量的56%,普瑞巴林胶囊发货量已超过首年约定量的47%,制剂业务放量明显。此外2021H1,公司联合科尔康美诺华共同提交注册审评品种1项。截至报告期末,累计实现欧洲制剂定制生产服务产品13项,累计8个战略联合开发制剂产品正在进行中国CDE审评,预计下半年至2022年有望陆续获批上市;自研制剂方面,公司阿哌沙班片、异烟肼片一致性评价审批进展顺利,有望在下半年或2022年获批上市。磷酸西格列汀片、盐酸莫西沙星片已通过BE研究,计划下半年递交CDE审评,维格列汀片等2个研发项目即将进入BE试验阶段,另有14个在研项目同步推进。依靠集采品种放量及新品种申报,公司原料药制剂一体化不断推进。   产能扩张进展顺利,持续构建规模化能力。截至2021H1,公司在建工程中安徽美诺华“年产400吨原料药技改项目”部分主体基本完工,其中部分车间已达试生产条件;浙江美诺华“年产520吨原料药(东扩)项目”土建部分主体基本完工,目前正在进行罐区基础施工;“年产30亿片(粒)出口固体制剂建设项目”主体二次结构已完工,预计2021年12月完成机电安装工作。“美诺华医药科技高端制剂项目”桩基部分基本完成,继续进行主体工程建设。我们认为,公司在建工程项目进展顺利,未来充裕的产能将对CDMO、API、制剂三大业务形成有力支撑。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由于公司CDMO业务的高速增长和下半年制剂产品的预期放量,我们维持此前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2.40/3.46/4.51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021-2023年PE分别为22/15/1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制剂申报进度不及预期,CDMO订单交付不及预期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1-07-27
  • 化工行业周观点:PTA市场价格先抑后扬,黄磷价格高位盘整

    化工行业周观点:PTA市场价格先抑后扬,黄磷价格高位盘整

    化工行业
      上周市场回顾:   上周,CS基础化工指数上涨1.93%,同期沪深300指数下跌0.11%,基础化工指数同期领先大盘2.04个百分点。石油石化指数下跌0.01%,同期领先大盘0.10个百分点。其中,斯迪克(36.86%)、华软科技(33.59%)、天铁股份(29.82%)、*ST澄星(27.76%)、明冠新材(25.43%)位列涨幅前五;跌幅前五分别是:新化股份(-11.81%)、华峰化学(-11.78%)、长鸿高科(-10.66%)、华康股份(-10.16%)、ST辉丰(-10.03%)。   行业核心观点:   PTA:上周PTA市场价格先抑后扬。据百川数据显示,7月23日,PTA均价为5390元/吨,7日环比上涨5.27%,30日环比上涨10.45%。从供给端来看,逸盛石化PTA装置降负后恢复,洛阳石化装置检修后重启,市场供应整体小幅上涨。从库存方面来看,上周PTA工厂库存预期由于下游需求高位出现一定下滑,同时由于主流大厂减少7月合约供应量,现货市场货源流通偏紧,以及台风影响船货到港速度,现货市场货源紧俏局面加剧,期货库存继续向现货市场转移。而需求端方面,下游聚酯产品开工维持在较高位置,对原料PTA维持刚性需求,同时下游聚酯产销偶有放量迹象,工厂生产利润仍存,对原料的需求暂未有明显下滑预期。综合来看,成本与供需支撑仍相对强势,但继续上行阻力也相对明显,预计国内PTA市场涨后或面临小幅回调。建议关注相关龙头企业。   黄磷:上周黄磷价格高位盘整,需求减少。据百川数据显示,7月23日,黄磷均价为25101元/吨,7日环比上涨4.15%,30日环比上涨31.45%。从供应端来看,云南地区多数企业仍旧错峰生产,个别企业开工量小幅增加。四川雷波地区一主流企业检修结束,恢复正常开工;绵阳地区一主流企业由降负荷状态恢复正常开工;贵州开阳地区一主流企业恢复4台电炉生产,瓮安地区一主流企业开工计划推迟,黄磷供应有所增加。需求端方面,企业对高价黄磷有抵触情绪,多数企业停机或降负荷,部分企业维持生产,以消耗库存原料为主,按需少量补货维持订单。从主要下游产品看,草甘膦、三氯化磷对黄磷有少量拿货,其他产品价格传导困难,对黄磷保持观望。整体来看,云南限电结束尚不明确叠加四川环保影响,黄磷市场持续观望,主发订单为主,短期预计黄磷价格高位运行。建议关注相关龙头企业。   投资建议:我们建议关注2条主线:1.顺周期阶段下价格及景气度持续上涨的传统化工品及相关龙头企业;2.具有政策支撑的国产替代相关的新材料板块,如碳纤维、涉及5G、半导体产业链的相关新材料。   风险因素:海外疫情严重,国际原油价格持续震荡,PTA、黄磷市场需求不及预期。
    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2页
    2021-07-27
  • 化工行业周报:原油先跌后涨,继续关注优质赛道龙头

    化工行业周报:原油先跌后涨,继续关注优质赛道龙头

    化工行业
      本周要点   石化方面,受周日达成的新增产协议影响,原油价格先跌后涨。新一轮增产协议达成,确定阿联酋等国新基线,并将在8月开启增产,避免了协议破裂。市场需求的快速恢复缓解原油供应过剩的担忧,美国库欣地区原油库存降至18个月来新低,且美国成品油需求增加而库存下降。油价止跌回升符合我们上周的预期,我们认为需求端复苏逐步验证,存在短期供给紧张的可能性,油价仍有上行空间。后续需继续关注伊核问题、德尔塔病毒传播、OPEC+减产执行率及美国原油库存情况。   基础化工方面,本周国内外大宗商品价格呈震荡上涨趋势,化工指数上涨。整体市场需求仍然较好,油价维持高位对于偏上游产品形成了一定利好支撑,但整体来看,前期暴涨产品多数有回落,未来将逐步回归基础面。环丙价格受供给端环比收缩影响,价格企稳回升,下游聚醚产业链价格传导顺利,可以关注环丙-聚醚产业链龙头(滨化股份、红宝丽等)。近期,受新能源市场需求火热影响,上游原材料供给端短期偏紧,且未来需求增量较大,如光伏级EVA、磷矿、PVDF等,建议关注行业龙头(东方盛虹、联泓新科、云天化、川金诺、巨化股份等)。   化工品涨跌幅情况   上周化工品涨幅居前的有:氯化钾(18.36%)、磷酸(18.21%)、DINP(14.76%)、PBT(13.00%)、硝酸(12.37%)。   跌幅居前的有:天然气现货(-14.37%)、三氯甲烷(-7.18%)、页岩油(-6.81%)、PVA(-6.78%)、醋酐(-6.70%)。   A股涨跌幅情况   个股方面,永和股份、斯迪克、华软科技、天铁股份、ST澄星领涨,涨幅为61.13%、36.86%、33.59%、29.82%、27.76%,中科电气、新化股份、华峰化学、长鸿高科、ST辉丰,跌幅为18.13%、11.81%、11.78%、10.66%、10.03%。   关注成长性较好企业   周期方面,我们持续推荐顺周期中α属性强的龙头企业(扬农化工、新和成等)以及业绩弹性较大的优质企业(巨化股份)。此外,建议关注油价中枢提升受益的烯烃龙头(卫星石化)及高能耗炭黑行业(黑猫股份等)。重点关注巨化股份。   优质赛道方面,我们认为优质赛道主要集中在精细化工及新型材料等领域。经历了前期的股价上行,2021-2022年将会是更加关注成长性的时期,能否消化拔高的估值是选股的重要评判标准,因此,建议关注优质赛道的低PEG细分龙头,如代糖领域(无糖化大趋势,龙头:金禾实业等)、化妆品领域(线上高增长、国产品牌成长,龙头:珀莱雅、科思股份等)、胶粘剂(国产替代提速,龙头:回天新材、硅宝科技等)、特种表面活性剂(国产替代提速,国内消费市场增量空间大,龙头:皇马科技)、碳纤维(国产突破型号增多,民用提速,龙头:中简科技等)、纳米分子筛(国产替代加速,龙头:建龙微纳)、半导体材料(化学耗材到物理耗材逐步突破,龙头:晶瑞股份、鼎龙股份、安集科技等)、尾气处理材料等(国六标准实施,龙头:奥福环保、万润股份等)。重点关注金禾实业、建龙微纳。   风险提示   原油价格存在波动风险;下游需求不振;化工企业重大安全事故及环保事故;货币政策风险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2页
    2021-07-27
  • 纯碱行业系列报告二:光玻如期带动纯碱需求,密集点火下纯碱或加速上行

    纯碱行业系列报告二:光玻如期带动纯碱需求,密集点火下纯碱或加速上行

    化工行业
      光伏玻璃产能置换限制放开,2021年H1纯碱价格持续上涨   2020年底,工信部宣布光伏压延玻璃项目可不制定产能置换方案。此后多家光伏玻璃企业纷纷宣布扩产计划,行业对未来纯碱需求持乐观态度。2021年H1,纯碱厂家持续维持高开工、高库存,纯碱行业开工率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2021年H1,纯碱累计产量为1,474.40万吨,分别较2019年、2020年同期大幅增长11.31%、10.72%。需求端,2021年以来,陆续有浮法玻璃、光伏玻璃产线点火,浮法玻璃、光伏玻璃的日熔量均高于2020年同期,对重质纯碱需求呈现持续增长趋势。根据卓创资讯数据,2021年H1,纯碱表观消费量累计值为1,438.91万吨,分别较2019年、2020年同期大幅增长14.36%、11.87%。但光伏玻璃产线投产普遍集中在下半年,上半年纯碱供给仍显宽松,厂家库存水平持续处于高位。在行业一致预期推动下,厂家“惜售”情绪渐浓,纯碱价格一路上扬。根据Wind数据,截至2021年7月23日,全国重质纯碱市场价(中间价)为2,136元/吨,较2021年初大幅上涨45.21%。   2021年下半年浮法玻璃需求或有增无减,浮法玻璃日熔量有望维持高位   房地产进入后周期时代,大幅提振玻璃需求。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2019年,房地产新开工面积逐年增长,分别达16.17、18.89、20.52亿平方米,累计同比+6.90%、+16.80%、+8.60%。我们认为,2017年-2019年房屋新开工面积逐年增长,对应2021年应为竣工大年,加之部分工程竣工周期受疫情推迟至2021年,2021年浮法玻璃需求有望同比大幅增长。根据Wind数据。2021年1-6月,房屋竣工面积达3.65亿平米,较2019年同期大幅增长12.51%。进入2021年Q3,房屋竣工端迎来冬季前的最后一轮赶工潮,房屋销售也将迎来传统旺季。预计2021年H2浮法玻璃需求有增无减,高盈利下浮法玻璃日熔量有望维持高位。   2021年H2光伏玻璃将密集点火,纯碱或将出现至少60万吨左右的供给缺口   需求端,根据卓创资讯数据,2020年纯碱表观消费量为2,658.54万吨,其中光伏玻璃对应纯碱需求为160万吨。根据卓创资讯数据,2021年下半年预计或有合计20,930吨/日的光伏玻璃产能点火投产,对应将新增纯碱年化需求152.79万吨,若所有新增产能全部如期投产,2021底光伏压延玻璃日熔量或将增加至56,870吨/日,对应纯碱年化需求将增加至415万吨。供给端,目前纯碱行业产能为3,349万吨/年,较2020年仅增加32万吨/年。新增产能方面,2021年,河南骏化预计于年底新增20万吨纯碱产能,此外再无新增产能。我们根据光伏玻璃点火进度进行中性测算,预计2021年下半年,国内纯碱行业或将出现60万吨左右的供给缺口。当前纯碱厂库处于历史分位的18.83%,供给已到达“天花板”,随着需求逻辑逐渐兑现,纯碱价格将加速上涨。受益标的:三友化工、远兴能源、山东海化、云图控股、中盐化工、和邦生物、华昌化工、金晶科技等。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下游需求下滑、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7页
    2021-07-27
  • 2021年中国神经介入行业趋势展望

    2021年中国神经介入行业趋势展望

    医疗行业
      神经介入,新兴手术方案创造者,国产替代序章开启   神经介入可对累及人体神经血管系统的病变进行诊断和治疗,产品应用于脑与脊髓血管病的治疗,按照不同的功能及适应症,主要可将神经介入器械分为三类。2015年神经介入行业出现指导意义的治疗范畴,数据显示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机械血栓清除术明显优于静脉溶栓治疗,将推动行业在临床的应用范围扩展。神经介入技术为新兴技术,开辟了许多新临床思路和治疗途径,能使原来无法或难以治疗的疾病得到更好的临床疗效。   海外厂商美敦力、史赛克等占领着支架类等高值神经介入器械产品市,而本土厂商以生产微导管类、微导丝类产品为主,但逐步向高值产品靠拢.产业管线布局也遂步完善。
    头豹研究院
    47页
    2021-07-27
  • 业绩符合预期,门店扩张超预期

    业绩符合预期,门店扩张超预期

    个股研报
      一心堂(002727)   业绩符合预期,归母净利润高速增长   公司发布 2021 上半年业绩快报, 实现营收 67.02 亿元,同比增长 11.16%;实现归母净利润 5.24 亿元,同比增长 25.82%;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5.12亿元,同比增长 28.15%,其中包括股权激励费用 2361.08 万元。 业务利润高增长主要得益于上半年营销活动减少及一系列降本增效举措, 随着公司股权激励的不断完善,内部管理效率有望持续提升, 预计全年整体业绩增长势头有望延续。   门店扩张超预期, 省外市场打开发展空间   截止至 2021H1,公司共拥有直营连锁门店 8053 家,较 2020 年底净增门店848 家, 同比及环比分别增长 103.36%/62.45%。 公司持续发力异地扩张,2021 年以来陆续在山西、河南、四川等省份开展门店收购, 近期收购四川本草堂,进一步加强了川渝地区的品牌及规模效应, 加盟门店数量接近1500 家,省外市场逐步打开发展空间。   “双通道”促进处方外流, 药店龙头发展可期   门诊统筹基金延伸至定点药房为连锁药店提供了有力的支付保障, 有助于销售额及单店产出的提升,公司目前统筹支付药店数量占比超过 10%, 其中云南省外门店占比较高;“双通道” 政策的实施将药品从“先进医院,后进医保”变为“先进医保,再进医院”,进一步加速处方外流。随着统筹支付药店数量的逐步增长, 公司作为专业化的连锁药店龙头有望率先承接处方外流,长期发展可期。   估值与评级   公司作为连锁药店龙头,整体估值低于市场同类公司估值, 性价比较高,未来随着省外业务的逐步扩张及内部管理效率的提高, 公司基本面有望稳健增长,看好公司长期发展空间。 根据中期业绩快报业绩情况, 2021-2022年盈利预测维持 9.95/12.47 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店拓展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风险, 经营管理风险,政策风险。业绩快报是初步测算结果,以中报披露数据为准。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1-07-27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