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0711)

  • 业绩符合预期,制剂与CDMO业务占比提升

    业绩符合预期,制剂与CDMO业务占比提升

    个股研报
      美诺华(603538)   业绩总结:公司发布2021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收6.9亿元,同比+6.2%;实现归母净利润1.16亿元,同比约+10%;扣非后9798万元,同比+1.4%;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1亿元,同比约-11%。2021Q2单季度实现营收3.53亿元,同比-3.42%;实现归母净利润约6600万元,同比约+6%;扣非后约5300万元,同比约-8%。   制剂与CDMO业务占比提升,盈利质量有望迎来稳定提升。2021年上半年公司表观收入与净利润增速较为稳健,上半年毛利率37.1%,同比下降1.3pp。分业务来看,收入增速较弱和毛利率略有降低主要是原料药板块中的沙坦类市场价格大幅下滑所致,原料药子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约42%;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在2021年上半年实现了较好的制剂和CDMO业务增长,制剂子公司天康、CDMO子公司宣城美诺华收入分别同比增加47%、110%,净利润分别大幅增长556%、7937%,推算上半年公司制剂与CDMO净利润贡献占比约为20%。   CDMO战略合作落地,开启公司发展新篇章。宣城美诺华(宣美)是公司主要的CDMO生产基地,上半年实现收入超过1亿元,几乎达到2020年全年水平,上半年净利率约为4%,同比约提升4pp,公司积极开拓客户,不断补充CDMO在手订单,宣美基地产能有望持续提升,净利率有较大提升空间。上半年公司与默沙东签约十年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决定在宠物药、兽药、动物保健领域共同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标志着默沙东对公司在原料药领域研发技术、生产和质量等方面的充分认可。默沙东动物健康业务2020年收入约为47亿美元,2015~2020年复合增速约为7%(包含汇率影响)。随着双方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逐渐深入,公司CDMO业务板块收入占比有望在3~5年内提升至30~50%,开启发展新篇章。   新品研发加速推进,奠基长期发展。2021H1公司研发费用为2600万元,同比+18%。公司目前累计8个战略联合开发制剂产品正在进行中国CDE审评,另有17个在研制剂品种,下半年3-4个项目完成BE试验、3-4个品种将提交国内注册审评,阿哌沙班片、异烟肼片有望在2022年前获批一致性评价。公司不断加强研发能力,奠定长期发展基础。   盈利预测与评级:预计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亿元、3.1亿元和4.2亿元,对应当前估值分别为24倍、17倍和12倍,维持“持有”评级。   风险提示:1)原料药价格波动风险;2)战略合作项目落地速度不及预期的风险;3)固体制剂建设项目进度不及预期。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1-07-30
  • 化工行业日报:能源及公用事业产业链核心数据跟踪日报

    化工行业日报:能源及公用事业产业链核心数据跟踪日报

    化工行业
      每日点评   2021 年 7 月 29 日,上证综指报收 3411.72 点, 涨 1.49%;深证成指收 14515.32点, 涨 3.04%; wind 化工行业一级指数收 8639.82 点, 涨 4.34%。涨幅前三的化工概念板块为: 光刻胶指数(12.70%)、 锂电正极指数(7.36%) , 锂电电解液指数(6.20%),化工行业涨幅前三的公司为: 容大感光(8.66,+20.00%)、 广信材料(2.90, +16.76%)、 晶瑞股份(6.87, +13.73%)。今日化工细分板块中, 磷化工指数涨幅较好,达 4.36%, 主要得益于原材料供应短缺、秋季化肥行情来临及新能源汽车市场火爆。 供应端方面,受云南地区限电影响,黄磷供应持续受限,带动价格上涨,支撑下游磷化工产品高位运行。需求方面,随着秋季化肥行情即将来临,叠加国外相关产能受疫情冲击,国内磷肥市场需求旺盛。目前,企业和社会库存均处于历史地位, 现货供应紧张。此外, 磷酸铁锂重回主流电池材料, 进一步推动磷化工需求,未来磷化工需求有望持续超预期。 看好在原材料供给受限,需求旺盛下的国内磷化工行业, 相关标的有: 云天化、 兴发集团、 川恒股份、 川发龙蟒等。   行业要闻   1. 据《欧洲橡胶杂志》消息, 7 月 21 日,欧盟委员会在其官方公报上发布(EU) 2021/1199 指令,本指令修订 REACH 附件 XVII 第 50 条多环芳烃(PAHs)的内容,增加 5 项条款,涉及塑料/橡胶颗粒及覆盖物的管控。其中,欧盟委员会将用作人造草坪或游乐场填充材料的颗粒物和覆盖物中多环芳烃的浓度限值从目前的 100mg/kg 降至 20mg/kg,预计将于 2022 年 8 月 10 日起开始实施。 (中国化工网)   2. 7 月 28 日, 国家能源局例行发布会表示, 今年以来,我国能源消费快速增长,“淡季不淡”新特征凸显,能源供需总体处于紧平衡状态,全国最高用电负荷连续 6 个月均创历史同期新高,部分地区采取有序用电措施。煤炭供应偏紧,价格高位震荡。 (中国化工网)   3. 工信部数据显示,全国采矿业“5G+工业互联网”建设明显提速。市场需求快速增长。自 5 月 27 日“5G+工业互联网”现场工作会以来,截至 7 月中旬,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南、甘肃、安徽、陕西、广东、江苏等多省新上采矿类“5G+工业互联网”项目 28 个,签约金额约 3.5 亿元。 (中国化工网)   4. 据天然气加工和液化天然气 2021 年 7 月 28 日报道,北溪-2 天然气管道运营商表示,在管道铺设船 Akademik Cherskiy 完成了最初计划的工作量以后,备受政治影响的从俄罗斯到德国的北溪- 2 海底天然气管道的铺设作业迄今已完成 99%。 (中国石化新闻网)   公司动态   嘉化能源(600273)发布签订合作协议公告,公司及全资子公司浙江嘉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与巴斯夫高纯电子化学品(嘉兴)有限公司签订了《有关三期工厂的合作协议》,为巴斯夫(嘉兴)建设电子级硫酸厂提供厂房和配套设施及原料供应,建成后嘉福新材料将租赁厂房及土地给巴斯夫(嘉兴),并提供三氧化硫作为其生产原料。巴斯夫(嘉兴)电子级硫酸厂以其技术和设备生产电子级硫酸。   岳阳兴长(000819)发布签订协议公告, 公司拟于近期与惠州市环大亚湾新区管理委员会、惠东县人民政府签署《岳阳兴长聚烯烃新材料项目投资协议》,该项目计划投资总额 12 亿元,项目建设周期为 18 个月,主要建设内容为: 30 万吨/年特种聚丙烯和 15 万吨/年改性专用料生产装置及配套设施。鲁西化工(000830) 发布 2021 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44.71 亿元, 同比增长 94.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6.32 亿元,同比增长 1064.1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为 26.02 亿元,同比增长 1356.53%。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疲软,国际油价大幅下滑,宏观经济风险。
    川财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4页
    2021-07-30
  • 化工行业专题研究报告:技术与政策并进,光伏景气带动上游材料机遇

    化工行业专题研究报告:技术与政策并进,光伏景气带动上游材料机遇

    化工行业
      本期内容提要:   政策和技术推动光伏持续景气:全球能源转型是大势所趋,目前已有130多个国家提出了“零碳”或“碳中和”的气候目标,2020年,我国明确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国务院国资委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风电、光伏发电,对于新能源的支持政策也持续落地。2021年7月,我国正式上线碳排放交易市场;2021年7月工信部《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正式文件,对光伏压延玻璃产能置换实行差别化政策。与此同时,由于光伏技术的发展,光伏度电成本也有明显下降。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CPIA),2021年全球最低中标电价同比降幅超过20%,2021年沙特最低中标电价为1.04美分/kWh,我国甘孜最低中标电价为2.3美分/kWh。根据CPIA的预测,光伏度电成本在2022年将低于0.04美元/kWh,低于火电平均度电成本0.3624元/kWh,2022年可全面实现平价上网。在双碳目标和技术降本的双重作用下,光伏装机量预计在未来五年快速增长。根据CPIA的预测,中性情况下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有望从2020年130GW增长到2025年300GW,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有望从2020年48.2GW增长到2025年100GW。   胶膜推动高技术壁垒EVA产品需求。光伏胶膜是光伏组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光伏组件中成本占比约4%。2020年我国光伏级EVA实际消费量将近71万吨,而国内三家能生产光伏级EVA的企业最多能产出25万吨,光伏级EVA进口依赖度超过60%。根据CPIA对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量的预测,光伏胶膜需求增长进而拉动光伏级EVA的需求,我们预计保守情况下我国光伏级EVA的需求将分别为67、85、100万吨,而乐观情况下将达到98、123、146万吨。从新增产能方面来看,在相对乐观的假设之下,2021-2023年我国光伏级EVA产能上限分别为25、46、64万吨,产能依旧远不及需求。而新增产能还面临着投产时间、VA含量不能满足光伏级需求等方面的不确定性。海外新增产能方面,扩产或新产的公司较少,带来的产能增量不明显,预计2021-2023年全球光伏级EVA产能上限为79、100、122万吨,全球供需依然紧张。光伏胶膜在光伏组件成本中占比较低,在供需紧张的情况下,涨价更能够被下游企业接受,预计未来一两年价格将维持2021年上半年的高位。   光伏玻璃产能置换差别化政策,纯碱需求爆发:对光伏压延玻璃产能置换实行差别化政策直接解决了光伏玻璃产能的结构性短缺问题,对“碳中和、碳达峰”背景下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有推动作用。纯碱是光伏玻璃的原材料之一,随着光伏行业的景气,光伏玻璃将成为拉动纯碱需求的新动力。根据CPIA对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量的预测,我们预计保守情况下2021-2023年我国因新增光伏玻璃对纯碱的需求达到230、300、358万吨,纯碱的总需求相应达到2796、2866和2924万吨;乐观情况下2021-2023年我国因新增光伏玻璃对纯碱的需求达到335、437、521万吨,纯碱的总需求相应达到2900、3002和3086万吨。根据对新增产能和开工率的预测,纯碱新增产能受到“双控”等政策的影响,化学合成法的纯碱新增产能将受到限制,天然碱将发挥其环保、成本低、质量好的优势,成为拉动新增产能的主力。我们预计2021-2023年纯碱调整后的产能分别为3436、3441和3781万吨,产量分别达到2861、3002和3337万吨。我国纯碱产能在未来两年将供不应求,价格有望维持2021年的高位,整体价格我们预计在2000元/吨左右。在2022年底远兴能源340万吨纯碱项目建成投产后,2023年我国纯碱产量将新增约290万吨,预计届时纯碱价格将有所回落,价格回落至1600-1800元/吨。   相关标的:EVA方面:光伏级EVA产能最大的东方盛虹(斯尔邦),光伏级EVA产能确定性增量的联泓新科;纯碱方面:国内唯一拥有天然碱产能及纯碱新增天然碱产能的远兴能源。   风险因素:光伏新增装机量不及预期;疫情反复影响产能。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9页
    2021-07-30
  • 业绩企稳回升,创新步伐加速

    业绩企稳回升,创新步伐加速

    个股研报
      珍宝岛(603567)   事件: 公司今年六月发布两则重要公告: 一、 2021 半年度业绩预告, 公司预计 2021H1 实现归母净利润 2.40-2.78 亿元,同比增速在 30.13%-50.54%; 二、 公司拟与持股 5%以上股东龙鹏投资及其他非关联方共同投资特瑞思,其中公司投资 4 亿元, 占股比例为 16.67%。 公司基本面呈积极变化趋势,各项主营业务企稳向上,同时快速向创新药领域拓展,值得重点关注。   中药板块发展势头良好。 中药制剂是公司营收占比最大的板块, 2020 年销售额达 19.80 亿元。 注射用血塞通和血栓通胶囊为公司基于三七的药用价值开发的中成药, 舒血宁注射液为公司基于银杏叶的药用价值开发的中成药,三个产品主要用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注射用血塞通经过二、三级医院的积极推广和眼科市场的开拓,销量有望维持稳定增长; 血栓通胶囊为公司独家产品,目前处于快速放量阶段;舒血宁销量也逐步企稳。同时, 公司也在积极培育新的业绩增长点,复方芩兰口服液作为公司独家产品,有望持续高增长。 总体来看, 中药板块整体有望保持良好增长态势。 公司中药材贸易业务主要集中在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 该交易中心以大卖场为主体, 对接中药材主产区一手货源,具有品类丰富、价格优惠、货源充足等诸多优势。同时,公司通过互联网构建了完整的中药材现代市场流通体系。 目前,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运营情况良好,未来有望拉动中药材贸易规模的逐步扩大。   积极布局生物创新药。 特瑞思是吴幼龄博士创办的一家生物创新药公司。目前共有 11 项在研药物, 其中 3 项产品已获批临床。 TRS003——贝伐珠生物类似药是全球第一个被美国FDA 获批做可互换Ⅲ期临床的单克隆抗体生物类似药, 目前正在进行国际多中心临床Ⅲ期, 预计明年进行中美双报; ADC药物选定 CD20 作为靶点,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目前正在进行 I 期临床,预计今年下半年扩展 II 期临床,计划 II 期完成后申报附条件上市,有望成为国内第一个上市的CD20-ADC 药物。 另外, 特瑞思在工艺技术和规模生产上具备很大优势, 拥有中国首个符合国际 cGMP 标准的商业化生物药生产基地( 4x5000L=20000L), 能够在保证生物药质量的同时降低成本。在优秀的科学家团队的带领下, 特瑞思有望成为一家面向全球的生物创新药企业。 珍宝岛通过对特瑞思的股权投资,能够快速切入生物创新药领域,并且未来有望依托特瑞斯的平台开展更多创新药的研发布局。   盈利预测: 我们预测公司 2021-2023 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 5.81 亿元、 7.61 亿元、 9.72 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0.68 元、 0.90 元、 1.14 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24.6/18.8/14.7 倍, 我们看好公司的发展态势, 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政策风险; 应收账款管理风险; 药品研发失败风险。
    华鑫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2页
    2021-07-30
  • 化工行业动态点评:需求持续旺盛,磷化工产品价格上涨

    化工行业动态点评:需求持续旺盛,磷化工产品价格上涨

    化工行业
      事件   据百川数据显示,7月以来国内磷酸价格由月初的6040元/吨上涨至7640元/吨,涨幅达23.51%;磷酸一铵的价格由月初的3000元/吨上涨到3250元/吨,涨幅达8.33%;磷酸铁的价格也由月初的13700元/吨涨至15500元/吨,涨幅达13.14%。   点评   受原材料供应短缺、国内外磷肥需求持续向好以及磷酸铁锂用量增长等多重因素影响,本月国内磷化工产品价格持续上涨,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上行。1.新能源汽车市场火爆,磷酸铁锂进一步推动磷化工产品需求。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火爆,国内对磷酸铁锂的投资需求旺盛。2021年上半年,国内新启动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产能已达近150万年吨,总投资规模更是超过400亿元,磷酸铁锂产量也占到动力电池总产量的50%以上。7月27日,马斯克表示未来特斯拉电池构成转变,将使用2/3的磷酸铁锂电池。我们预计2025年中国磷酸铁锂需求量超过200万吨,年化增速超50%,将进一步加大对工业磷酸一铵、工业级磷酸和磷矿石的需求。   2.秋季化肥行情即将来临,国内磷肥需求持续释放   目前磷肥市场较为景气,受国内秋季化肥行情即将来临的影响,下游采购备货意愿强烈,企业和社会库存均处于历史低位,现货供应紧张,叠加疫情对海外产能造成冲击,磷肥出口形势持续向好。据Wind数据显示,2021年1-6月份磷酸一铵出口总量为189.50万吨,同比上涨53.29%;磷酸二铵出口总量为281.92万吨,同比上涨38.77%。磷化工下游磷肥市场需求有望持续释放。3.云南地区限电,黄磷价格维持高位。受云南地区限电影响,黄磷供应持续受限,价格维持高位。据百川数据显示,截至7月28日,国内黄磷参考价为24101元/吨,相较于月初的19045元/吨涨幅达26.5%。原材料价格上涨支撑磷化工高位运行,利好我国磷化工企业业绩持续提升。   相关标的   磷化工的相关标的主要有川发龙蟒、川恒股份、云天化、兴发集团等。   风险提示:磷酸铁锂需求持续下降、农产品价格大幅下跌、宏观经济风险。
    川财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2页
    2021-07-30
  • 冠脉支架系列报告之二: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国内冠脉支架“亮剑”

    冠脉支架系列报告之二: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国内冠脉支架“亮剑”

    医疗行业
      核心观点   国外公司发展经验   梳理国外心血管介入巨头发展经验,可分为两种发展模式:   ①研发模式:公司相对“年轻”,依托研发团队的技术优势,引领行业技术发展,成为先行者,依拖技术优势路径做T字布局,各业务部门联动发展,如美敦力、波士顿科学;   ②并购模式:公司相对“成熟”,传统主营业务与行业关联相对较弱,通过资本运作,整合业内优质公司,利用渠道及品牌优势协同创新发展,如雅培、泰尔茂。   国内重点公司情况   复盘国内重点公司的发展,我们发现,国内公司经过多年发展,产品质量稳中向好,业务架构逐步明晰,整体已初具规模,其中:   研发模式:微创医疗、乐普医疗、赛诺医疗;   并购模式:威高股份、蓝帆医疗。   行业问题及未来展望   技术方面:目前,市场上以DES为主,尤其是第三代DES,疗效稳定,品类丰富,相对于可吸收支架而言,更具性价比和可消费性。   政策方面:国内冠脉支架市场竞争格局直接受带量采购政策影响,将国内冠脉支架厂商竞争格局一分为二。   ①进入集采内厂家:以大幅降价换取采购量,以采购量换取终端医院市场份额,以终端医院市场份额换取企业产品协同发展并争取创新产品研发时间,最终形成从产品应用到品牌形成的序贯联动,以平滑大幅降价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相对稳定连续增长;   ②未纳入集采的厂家:对公司的入院渠道、销售能力、费用管理及产品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解决之道:鉴于冠脉支架行业的高成长性和高科技属性,保证一定的研发支出是保障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一方面,基于技术和产品的基本面要稳中有进;另一方面,外延式发展要有想象力,或基于产业链上下游整合,或基于优势技术或产品产线的获得,以丰富产品矩阵,借力资本市场,实现企业快速、茁壮成长。   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微创医疗、乐普医疗、赛诺医疗、威高股份、蓝帆医疗。   风险提示   政策环境风险;市场竞争风险;临床试验进度不及预期风险;产品注册不及预期风险。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2页
    2021-07-30
  • 原料药成本和汇兑拖累短期业绩,核医学高景气趋势未改

    原料药成本和汇兑拖累短期业绩,核医学高景气趋势未改

    个股研报
      东诚药业(002675)   事项:   公司发布 2021 年半年度报告,实现收入 18.26 亿元,同比增长 10.93%;实现归母净利润 1.55 亿元,同比下降 29.32%;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1.48 亿元,同比下降 31.13%。公司业绩略低于此前预期。   平安观点:   成本上升叠加汇兑损失导致净利润同比下降: 2021H1 公司实现收入 18.26亿元(+10.93%),归母净利润 1.55 亿元(-29.32%),净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肝素钠原料药成本上升,同时叠加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导致毛利率下降。 2021H1 肝素钠业务收入 10.53 亿元(+11.64%),毛利率为 14.07%,较上年同期下降 11.63 pp。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 2021 年 6 月我国累计生猪出栏 3.37 亿头(+34.40%),供给增加有望带动肝素粗品价格回落,从而改善公司毛利率。2021H1 公司整体毛利率 40.49%(-8.14 pp),净利率 11.24%(-4.71 pp)。   核药板块保持快速增长,已成为公司主要业绩驱动力:2021H1 核药板块收入 5.28 亿元(+31.95%),增速持续恢复,其中重点品种 18F-FDG 收入 1.90 亿元(+43%),云克注射液收入 1.71 亿元(+32%)。我们认为伴随 PET -CT 装机量的提升,FDG 放量速度有望进一步提升。从 2021H1核药板块各子公司利润贡献来看,南京安迪科单体 6234 万元,云克药业(持股 52%)8403 万元,上海欣科(持股 51%)2264 万元,合计 1.18亿元,加上其他子公司则更多,核药板块已经成为公司业绩主要增长来源。   核药管线持续丰富,2021 下半年或迎多项重要进展:目前公司各项创新研发项目进展顺利,18F-NaF 注射液临床入组数已接近一半;188Re 依替膦酸盐注射液 2b 期临床入组接近尾声; 99mTc 标记替曲膦即将向 CDE提交注册申报资料;18F-FP-CIT 即将提交 IND 申请;99mTc 标记美罗华和 18FAI-PSMA 处在药学研究或补充研究阶段。2021 年上半年公司参股新旭生技,预计持股比例达到 16%,成为其第一大股东。新旭专注于 AD、PD 等神经退行性疾病核药研发,其中 Tau 蛋白显像剂 18F-APN-1607处于国内三期临床 FDA“孤儿药”认证,处于美国和中国台湾二期临床。该产品获批后将有效补充公司核药管线,市场空间广阔。我们认为 2021 年下半年开始公司核药创新管线有望逐步迎来重要进展。   投资建议:目前公司已构建起完整核药生态圈,先发优势明显。核医学由于其高壁垒、负面政策免疫和创新药属性,未来发展空间广阔。考虑到短期内受肝素原料药成本和汇兑拖累,我们将公司 2021- 2023 年 EPS 预测调整为 0.55 元、 0.72 元和 1.00元(原预测为 0.63 元、0.80 元和 1.01 元),当前股价对应 2021 年 PE 仅为 35 倍,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原料药价格波动风险:肝素原料药价格目前仍处于上升趋势,但随着生猪出栏增加,价格有下降趋势,若价格下降幅度过大,或影响公司收入表现;2)核医学市场放量低于预期:受政策、资金等因素影响,PET -CT 装机量和 FDG 放量存在一定不确定性;3)研发风险:核药产品具有创新药属性,研发难度较大,存在不及预期或失败可能。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1-07-29
  • 内生业绩延续高增长,康复机器人和医美产品逐步兑现

    内生业绩延续高增长,康复机器人和医美产品逐步兑现

    个股研报
      伟思医疗(688580)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中报,上半年收入1.9亿元(+21.9%),归母净利润6918万元(+29%),扣非归母净利润5765万元(+17.7%),经营现金流净额4196万元(+329.9%)。   内生业绩延续高增长。股份支付费用的影响税后净利润823万元,剔除此影响,2021H1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741万元(+44.3%)和6588万元(+34.5%),内生业绩延续稳健增长态势;Q2单季度收入1.1亿元(+11.2%),同比增速放缓主要因2020Q2单季度由于疫情滞后的装机需求释放形成高基数。从盈利能力看,2021H1毛利率73.5%(-0.4pp),基本持平,预计剔除新会计准则将运费计入成本的影响,受益产品结构变化,预计公司内生毛利率在持续提升,四费率41%(+2pp),主要因研发费用率大幅提升5pp至14.7%,同时部分被财务费用率下降3.9pp至-4.3%所抵消(募集资金贡献利息收入),总体上看,公司归母净利率36%(+2pp),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磁刺激类产品贡献主要增长点,康复机器人和医美产品逐步兑现。分业务看,上半年磁刺激产品收入6619万元(+102.8%),其中盆底磁刺激仪经多年“磁电联合”培育市场认可度大幅提升,上半年同比增速超过100%;电刺激产品收入6519万元(-10.7%),耗材和配件收入2968万元(+15.3%),主要因电刺激康复治疗量的增长;电生理类收入2439万元(+25.7%),主要因传统产品低基数下实现高增长。在研重磅产品逐步进入收获期,其中康复机器人产品Xwalk200/300系列于6月30日获批上市,目前正在做正式上市准备,此外以射频、激光等能量平台为基础的医美产品研发正在有序推进,未来新的增长点在逐步形成。   新型康复器械龙头,股权激励有望为高成长护航。公司为电刺激、磁刺激、电生理等康复器械创新龙头,拥有技术、产品、渠道、品牌、服务五位一体的综合优势,有望持续受益于行业红利和份额提升,业绩有望高速成长。此外公司积极布局研发,主要布局康复机器人、电刺激新产品、下一代磁刺激仪、医美产品的开发,新的业绩增长点逐步形成。1月26日公司发布股权激励计划,业绩考核目标为2021-2022年收入或净利润实现30%+增长,将进一步加强核心人员与股东利益的绑定,后续有望为高成长护航。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考虑股权激励费用摊销的影响,预计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1.9、2.5、3.3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风险、外协风险、政策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1-07-28
  • 2021年中报点评:业绩符合我们预期,磁刺激产品高速增长

    2021年中报点评:业绩符合我们预期,磁刺激产品高速增长

    个股研报
      伟思医疗(688580)   事件:202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亿元,同比增长21.9%;实现归母净利润6918万元,同比增长29%,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5765万元,同比增长17.7%,业绩符合我们预期。   股权支付费用影响业绩,经营性现金流大幅增长:2021H1公司股权支付费用为823万元,若不考虑股权费用影响,公司2021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7741万元,同比增长44.3%。分季度看,Q2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亿元(同比+11.2%,下同);实现归母净利润3790万元(+3.4%)。2021H1公司销售费用为4033万元(+24.6%),销售费用率为21.07%(+0.46pp);管理费用为1774万元(+29.6%),管理费用率为9.27%(+0.55pp);财务费用为-771万元,较上年同期74万元大幅减少,财务费用率为-4.03%(-3.93pp),研发费用为2812万元(+84.2%),研发费用率为14.69%(+9.72pp)。2021H1公司共实现经营性现金流4196万元,同比增长330%。   电刺激类产品竞争力显著增强,磁刺激类产品推广取得卓越成效:分业务看,2021H1公司电刺激类产品实现收入6519万元,同比减少10.7%,公司已于2021年6月与TT公司签署了《技术转让协议》,以3197万元的价格取得了对方拥有的MyOnyx技术在中国大陆地区的所有权利,未来有望有效降低公司电刺激产品的原材料采购成本,帮助公司降低供应商依赖,提高公司产品竞争力。2021H1公司磁刺激类产品实现收入6619万元,同比增长102.9%,公司持续开展盆底磁刺激的规范化培训、临床医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磁电联合”在盆底及产后康复市场获得广泛认可,公司盆底磁刺激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00%。此外,2021H1电生理类产品实现收入2439万元,同比增长25.7%。   康复机器人商业化在即,布局医疗美容领域前景广阔:公司外骨骼机器人已经开始产品转化,Xwalk200/300下肢步行外骨骼辅助训练装置顺利取得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进入上市准备;Xwalk100康复减重步行训练车、X-Locom系列上下肢主被动康复训练系统正在注册过程中。此外,公司新增了能量源类技术平台的研发项目,扩大公司产品线及目标市场,目前已完成射频、激光等新增技术平台核心功能的预研工作,且设计完成了射频概念样机并实现了基本功能,对医疗美容领域进行业务规划和布局,有望打开公司中长期成长空间。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股份支付费用的影响,我们将2021-2023年EPS从2.84/4.01/5.31元下调至2.69/3.71/5.01元,当前市值对应2021-2023年PE分别为48倍、35倍、2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产品研发注册不及预期的风险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1-07-28
  •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公募基金配置化工行业水平接近十年最高值,价值风格向成长风格切换明显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公募基金配置化工行业水平接近十年最高值,价值风格向成长风格切换明显

    化工行业
      行业观点   2021Q2公募基金配置化工行业水平接近近十年最高值,新能源汽车及半导体材料等新材料股票持仓大幅提升,万华化学、华鲁恒升等核心资产重仓市值整体明显下降。2021Q2公募基金配置化工行业比例环比小幅提升1.1%至6.3%,突破2013年以来高点,接近近十年最高值。从重仓市值看,加仓前五大标的是恩捷股份、天赐材料、天奈科技、容百科技、星源材质;减仓前五大标的是华鲁恒升、万华化学、光威复材、中国巨石、东方盛虹。从基金持有数量看,公募基金持仓数量前五分别为恩捷股份、万华化学、天赐材料、华鲁恒升、星源材质,基金数量环比增加前五为恩捷股份、天赐材料、星源材质、容百科技、天奈科技。   新晋重仓与退出重仓来看,新晋重仓标的方面,按2021Q2重仓市值排序前十分别为天原股份、湖北宜化、斯迪克、三孚股份、道氏技术、上海新阳、山东海化、华恒生物、和邦生物、利安隆。退出重仓标的方面,按2021Q1退出前的重仓市值排名前十标的分别为利民股份、利尔化学、先达股份、奥福环保、和顺石油、森麒麟、辉隆股份、赞宇科技、国恩股份、新农股份。   化工细分子板块重仓市值来看,2021Q2公募基金持仓市值前五为其他化学制品、涤纶、聚氨酯、无机盐、氮肥;加仓前五子板块为其他化学制品、日用化学产品、涤纶、维纶、石油加工;减仓前五子板块为氮肥、聚氨酯、玻纤、其他纤维、农药。   公募基金积极拥抱中盘成长股,配置化工行业价值股风格向成长股风格切换明显。前十大重仓股总市值占公募基金重仓化工行业比例由2021Q1的58.17%下降到2021Q2的56.91%,表明在化工龙头相对高仓位情况下,在2021Q2公募基金降低白马龙头配置,积极拥抱中盘成长股。其中,公募基金重仓化工龙头占重仓A股市值比变化为万华化学(0.81%降至0.61%)、华鲁恒升(0.26%降至0.13%)、扬农化工(0.06%降至0.05%);玲珑轮胎(0.10%降至0.09%);龙佰集团(0.19%升至0.25%);国瓷材料(0.25%降至0.24%)。   投资建议   我们持续看好并提示新材料板块投资机会,我们认为对于新材料公司来说,最重要的是技术及客户;技术方面,行业经历了几十年的持续积淀,已经有所突破,也就是说,客户端为卡脖子环节,正常情况下,高端材料客户的突破需要较长周期,而近两年整个产业链对于供应链安全的重视大大加速了下游客户对于高端材料认证放量进程;往后看,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的新材料企业会走出来,进而形成板块行情。沿着这条思路,我们建议关注光学膜赛道、锂电材料赛道、光伏材料赛道、电子化学品赛道、分子筛赛道、LCP赛道、可降解材料赛道、生物合成赛道以及coc-cop赛道等。   风险提示   疫情影响国内外需求下滑,原油价格剧烈波动,贸易政策影响产业布局。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7页
    2021-07-28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