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0701)

  • 生物制药行业研究:2022年1-2月生物制品批签发回顾分析

    生物制药行业研究:2022年1-2月生物制品批签发回顾分析

    生物制品
      行业观点   2022 年 1 至 2 月,国内血制品主要品种批签发批次基本稳定或稳健增长。疫苗行业总计实现批签发 398 批次,H PV 疫苗等品种仍维持高速增长。   血制品:白蛋白签发批次数量基本稳定,静丙批次数稳健上升。2022 年 1至 2 月,我国白蛋白合计实现批签发 524 次(-2.78%),进口白蛋白实现批签发 312 次(-1.89%);静丙合计批签发 144 次(+8.27%)。从上市公司层面看,天坛生物人血白蛋白批签发 58 次(-6%);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批签发34 次(-15%) 。华兰生物人血白蛋白批签发 28 次(+87%);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批签发 16 次(+129%) 。上海莱士人血白蛋白批签发 20 次(-17%);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批签发 18 次(+100%)。博雅生物人血白蛋白批签发 13次(-32%)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批签发 9 次(+13%) ;人纤维蛋白原批签发7 次(+17%) 。派林生物人血白蛋白批签发 10 次;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批签发 8 次(-33%)。卫光生物人血白蛋白批签发 4 次(-20%)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批签发 5 次。   疫苗:HPV 疫苗仍呈现出快速上涨趋势。2022 年 1 至 2 月,我国疫苗行业总计批签发 398 次。智飞生物九价 HPV 疫苗批签发 18 次,去年同期无批签发;四价 HPV 批签发 7 次(+40%) 。万泰生物 HPV 疫苗批签发 43 次(+438%) 。沃森生物 13 价肺炎结合疫苗批签发 7 次(-30%) 。百克生物水痘减毒活疫苗批签发 11 次(-45%) 。欧林生物破伤风疫苗批签发 3 次(-67%)。康华生物人二倍体狂犬病疫苗批签发 12 次(+140%)。Pfizer 13 价肺炎结合疫苗批签发 1 次(-90%) 。   投资建议   血液制品行业后疫情时代的复苏态势明显,2022 年以来白蛋白批签发批次基本稳定,静丙批签发批次稳健增长,行业整体呈现持续回暖趋势,当前国内疫情防控态势总体较好,国内血制品厂商的采桨、投浆和生产供应不断回暖,血制品行业平稳发展的基础仍然扎实。建议关注未来具备较大血浆采集供应弹性的头部厂商。   2 月,经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批准,国家卫健委已开始部署序贯加强免疫接种。结合此前新冠疫苗同源加强的推进以及新冠口服小分子药物的使用,有望推动国内疫情进一步受控。常规疫苗具备消费属性,未来有望迎来放量。建议重点关注 H PV 疫苗、13 价肺炎结合疫苗、人二倍体狂犬疫苗等大品种放量节奏。   重点公司   万泰生物、博雅生物、智飞生物、天坛生物、康泰生物等。   风险提示   数据统计误差;批次统计数据和实际批签发瓶/支数量间可能存在一定背离;需求恢复不及预期;新冠疫苗毒株变异;常规疫苗接种恢复不及预期等。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1页
    2022-03-07
  • 医药行业周报:震荡行情,看好三大方向

    医药行业周报:震荡行情,看好三大方向

    生物制品
      行情回顾:本周医药生物指数上涨0.18%,跑赢沪深300指数1.86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10。2022年初以来至今,医药行业下跌11.62%,跑输沪深300指数2.63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25。本周医药行业估值水平(PE-TTM)为28.87倍,相对全部A股溢价率为86%(-0.5pp),相对剔除银行后全部A股溢价率为41%(0pp),相对沪深300溢价率为133%(-0.4pp)。医药子行业来看,本周5个子行业板块上涨,医药流通为涨幅最大的子行业,涨幅约9.1%。原料药、体外诊断子行业位列涨幅第二、第三,分别约为5.5%、1.8%。年初至今涨幅最大的子行业是医药流通,上涨约0.7%。   震荡行情,看好三大方向。本周医药板块震荡,前期热度较高的中药板块继续延续较好表现,CXO板块也持续小幅反弹,供应链自主可控板块受东富龙定增影响,药机板块出现小幅调整。整体来看,医药板块当前估值为29倍,已经逐渐消化到历史中枢以下,且持仓比处于历史低位,配置性价比凸显。进入3月份,2021年年报和2022年一季报开始逐步披露,建议关注业绩预期。当前时点,看好三大方向:1、中药板块,推荐太极集团,寿仙谷,华润三九,中新药业等;2、供应链自主可控,推荐楚天科技、东富龙等;3、低估值,推荐润达医疗,健麾信息等。   本周推荐组合:润达医疗(603108)、太极集团(600129)、寿仙谷(603896)、中新药业(600329)、华润三九(000999)、楚天科技(300358)、健麾信息(605186)、海思科(002653)。   风险提示:药品降价风险;医改政策执行进度低于预期风险;研发失败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7页
    2022-03-07
  • 替糖行业隐形冠军,战略布局CBD打造第二增长极!

    替糖行业隐形冠军,战略布局CBD打造第二增长极!

    个股研报
      莱茵生物(002166)   编者按: 近年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高以及全球相关机构对减糖理念的推广加速了替糖产业链的发展,从外资食品饮料巨头到本土传统企业和新锐品牌,均推出多种新型替糖产品,“替糖”成为健康消费下的大势所趋。这是今年我们“替糖产业链”系列首篇报告,后续将对该产业链进行深度跟踪研究,帮助投资者更好的挖掘替糖产业投资机会!   深耕植物提取领域 20 余年,业内唯一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公司于 2000 年 11 月成立,主营天然植物提取业务, 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甜味剂、风味剂)、保健品、美妆、医药等领域。公司在植物提取行业深耕 20 余年,是国内植物提取行业的首家上市公司。 2016-2020 年营业收入复合年增长率为 8.25%。 2021Q1-Q3,公司实现收入 7.12 亿元,同比增加 60.56%,净利润为 0.95 亿元,同比增长 43.89%, 净利率为 13.34%。   稳抓替糖市场发展机遇,持续获海外食品巨头大订单!   近年海外巨头加速天然甜味剂业务布局,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公司在天然甜味剂领域主要产品包括甜叶菊提取物、罗汉果提取物、甜茶提取物等,其中甜叶菊和罗汉果提取物获得美国 FDA 的 GRAS 认证,是全球首家同时获得该两项产品认证的企业,并已与可口可乐、百事等众多国际知名客户建立合作关系。 2021H1,公司天然甜味剂业务实现收入 2.64 亿元,同比增长 66.4%,占植物提取业务收入比重 61.7%。 2018 年,公司与美国最大香精香料公司芬美意签订累计目标收入 4 亿美元的独家分销合同,战略绑定大客户,仍有 20.7 亿元订单需求加速释放;同时公司于 2021 年筹划非公开发行项目,预计新增甜叶菊提取物年产量 4000 吨,产能持续扩张。   建立全球最大工业大麻提取工厂,享受行业快速增长红利   2021 年 10 月,美国加州宣告 CBD 及工业大麻衍生物可作为合法成分加入食品饮料、膳食补充剂、化妆品和宠物食品中,预计后续 CBD 应用范围将陆续放开,美国相关市场2025 年可达 168 亿美元。当前北美工业大麻提取规模化程度较低,产业提升空间大,公司于 2019 年正式布局工业大麻,截至 2021Q3 已累计投资 8000 万美元建设“工业大麻提取及应用工程建设项目”,该项目于 2021 年 10 月投产试运行,为目前美国最大的工业大麻提取工厂,已被印第安纳州政府列为示范项目;预计年处理原料 5000 吨,项目毛利率为 50%,保守测算全部投产后可为公司增厚毛利约 6000 万美金。未来公司有望复用其在植物提取领域打造的渠道、客户、品牌优势,快速打开 CBD 国际市场,享受行业快速增长红利。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公司是植物提取行业龙头,在消费升级背景下,受益于“ 减糖”大趋势,天然甜味剂业务将进入高速增长期,同时公司海外前瞻布局工业大麻, 建立全美最大工业大麻提取工厂, 有望充分享受 CBD 应用政策放开红利,预计公司 21-23 年营收为 11.81/17.96/22.97亿元,同比增长 50.73%/52.01%/27.94%,净利润为 1.18/1.96/2.91亿元,同比增长 37.02%/65.97%/48.66%;对应 21-23 年 PE 为 40.92/24.65/16.58x,参考可比公司, 给予 23 年 28 倍 PE,对应目标价 14.42 元,首次覆盖, 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风险, 技术风险,汇率波动风险,疫情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1页
    2022-03-06
  • 创新眼药龙头崛起,重磅新品大放异彩

    创新眼药龙头崛起,重磅新品大放异彩

    个股研报
      兴齐眼药(300573)   深耕眼药赛道四十余年,铸就兴齐眼药创新龙头   上市产品覆盖眼科药物的 10 个细分类别, 7 个主要产品在同通用名药物中占据绝对销售优势;重磅产品 0.05%环孢素滴眼液为国内目前唯一获批用于治疗干眼症的环孢素类药物。在研管线布局全面,共有 22 项研发项目,覆盖干眼症、近视、结膜炎、黄斑水肿、青光眼等疾病;核心在研产品 0.01%阿托品滴眼液有望成为全球首批用于治疗近视的低浓度阿托品药物。公司产品力较强,近年来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实现快速增长,增速明显增加,创新能力和领先的研发进度助力其成为研产销一体化的综合型创新眼药龙头。   0.01%阿托品滴眼液:开拓近视眼药新蓝海,多因素驱动未来增长动能   (1)国内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不断攀升, 2021 年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的患病率已超 60%,《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等各项国家政策拉动近视眼药需求;(2) 0.01%阿托品滴眼液能够有效控制近视屈光度和眼轴增长程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用药后期反弹效应小,是最为可靠的延缓近视进展的手段;(3)目前全球暂无适应症为近视的阿托品滴眼液获批,兴齐产品为国内首家进入Ⅲ期临床;研发进程遥遥领先,竞争格局极好, 有望成为全球首批药物;(4) 院内制剂的早期投放和使用将会提升品牌的知名度, 互联网医院的推广将有利于产品增加渗透率。预计于 2023 年获批,上市后第一年能为兴齐眼药创造4.11 亿元的收入,有望达到销售峰值 32.05 亿元。   0.05%环孢素滴眼液:为干眼病治疗最优选择,国内首家获批上市   (1)我国目前干眼病患者约为 2.2 亿人,干眼病市场前景可期,人工泪眼、糖皮质激素等传统眼药治疗效果有限, 拥有抗炎和促进泪液分泌双重功效的环孢素滴眼液迎来春天;(2)药物采用独家 Ailic-Tech创新技术,相比于原研药 Restasis 更加舒适安全,有更高的用药依从性和生物利用度;(3)药物已被纳入 2021 版国家医保目录,未来会实现快速放量。预计 2021 年兹润能为兴齐眼药创造 1.16 亿元的收入,未来有望达到销售峰值 17.63 亿元。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 2021-2023 年公司收入分别为 10.37 亿元、 14.72 亿元、 21.1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50.55%、 41.93%、 43.9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2 亿元、 3.06 亿元、 4.97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129.87%、 51.38%、62.34%;对应 EPS 分别为 2.30、 3.48 和 5.64 元/股;对应 PE 分别为43.60 倍、 28.80 倍、 17.74 倍。我们通过 DCF 法对环孢素滴眼液、阿托品滴眼液以及其他产品和服务进行估值,可得公司总合理市值为149.53 亿元,并参考可比公司估值,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药品推广不及预期风险;新药研发和审批风险;医药政策波动风险。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2页
    2022-03-06
  • 医药持续回暖,关注一季度业绩

    医药持续回暖,关注一季度业绩

    中泰证券
    11页
    2022-03-06
  • 行业周报:四环医药新品获批,胶原蛋白医用敷料未来可期

    行业周报:四环医药新品获批,胶原蛋白医用敷料未来可期

  • 海外周报: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反垄断和资本监管基本延续去年末会议表态

    海外周报: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反垄断和资本监管基本延续去年末会议表态

  • 北清环能(000803):餐厨垃圾处理产能再翻倍,UCO业务步入高增长快轨,布局二代生物柴油

    北清环能(000803):餐厨垃圾处理产能再翻倍,UCO业务步入高增长快轨,布局二代生物柴油

  • 行业周报:政府工作报告规划医药行业方向,短期关注年报业绩

    行业周报:政府工作报告规划医药行业方向,短期关注年报业绩

  • 中国分子诊断行业研究报告

    中国分子诊断行业研究报告

    健康界
    31页
    2022-03-06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