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电生理和血管介入领域,国产替代正当时

聚焦电生理和血管介入领域,国产替代正当时

研报

聚焦电生理和血管介入领域,国产替代正当时

  惠泰医疗(688617)   投资要点   推荐逻辑:1)电生理市场国产占有率低,国产替代空间较大。国内电生理器械市场规模由2017年24.2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65.8亿元,预计2025年电生理器械市场规模将达到157.3亿元,2021-2025年复合增长率为25%。目前竞争格局仍由外资主导,国产化率处于10-15%,国产替代空间较大。通过22年福建牵头的电生理集采项目,公司电生理产品在全国头部大中心的准入渗透率从27%提升至70%,未来可期;2)血管介入市场持续扩容,外周介入蓄力待发。2021年我国心血管介入器械市场规模达372亿元,外周介入领域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近50亿,公司外周介入收入从2019年的3300万上升至2022年约1.8亿(复合增速高达77%),外周产品线未来可期;3)公司国际业务呈现良好增长态势,PCI自主品牌及EP自主品牌为营收贡献主要来源。23H1PCI自主品牌同比增长96%,EP自主品牌同比增长98%,国际OEM同比增长78%,反映了公司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需求增加以及品牌影响力的提升。   预计2025年国内电生理市场规模约157亿,国产替代正值窗口期。据2022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心律失常介入质控中心调查及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中国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中使用导管消融治疗的手术量持续增长,预计从2015年的11.8万台增长至2024年的48.9万台,其中预计2020-2024年复合增速将达21.1%。需求端带动电生理市场增长,国内电生理器械市场规模由2017年24.2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65.8亿元。预计2025年电生理器械市场规模将达到157.3亿元,2021-2025年复合增长率为25%。纵览竞争格局,国内电生理市场由外资占据主导,进口替代空间广阔。我国的电生理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的自主创新阶段,2021年国产化率处于10-15%。国产主要集中在中低端标测导管和二维手术消融导管领域,惠泰医疗作为行业龙头,填补了电生理电极导管和可控射频消融电极导管的国产空白,公司三维电生理标测系统为国产三维消融手术产品注入强心针。目前,公司覆盖医院800+家,23H1公司在超过400多家医院完成了3500多例三维电生理手术,国内电生理业务逐步实现三维对传统二维手术的升级与市场份额的提升。此外,通过22年福建牵头的电生理集采项目,公司电生理产品在全国头部大中心的准入渗透率从27%提升至70%。   血管介入市场持续扩容,外周介入蓄力待发。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1年我国心血管介入器械市场规模达372亿元,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约1400亿元,预计2021-2030复合增长率为15.7%。公司冠脉通路产品与冠脉介入手术需求息息相关。根据2022全国心血管大会数据,2022年我国约有129万例PCI手术,同比增长超过11%,需求端增速稳健。此外,周围血管介入和脑血管介入手术处于发展初期。随着生产技术的日渐成熟,医生教育的加强和临床认可度的提高,该领域产品的渗透率将不断增加,并驱动血管介入器械总体市场继续高速增长。外周介入领域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近50亿。公司外周介入收入从2019年的3300万上升至2022年的约1.8亿(复合增速高达77%)。目前,公司的外周产品远端栓塞保护系统、造影球囊、经颈静脉肝内穿刺器械以及外周球囊扩张导管已获国内注册证。在研外周导丝、外周球囊扩张导管、颈动脉球囊扩张导管和支撑导管等产品均已进入注册审核阶段,外周产品线未来可期。   公司国际业务呈现良好增长态势,PCI自主品牌及EP自主品牌为营收贡献主要来源。23H1PCI自主品牌同比增长96%,EP自主品牌同比增长98%,国际OEM同比增长78%,反映了公司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需求增加以及品牌影响力的提升。为了进一步推动国际业务的发展,公司持续加强了国际学术活动,增强了国际专家对公司品牌的认可度和信心。通过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和举办相关活动,公司展示了核心产品在临床应用领域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巩固了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地位。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是国产电生理及血管介入的头部企业,公司产线丰富且产品性能优异。随着未来市场需求及市场份额的进一步扩大,预计头部效应将愈发明显,国产替代未来可期。我们预计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32.9%,首次覆盖给予“持有”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风险、政策控费风险、研发失败风险、新品放量不及预期风险。
报告标签:
  • 个股研报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833

  • 发布机构: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3-10-25

  • 页数:

    26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报告摘要

  惠泰医疗(688617)

  投资要点

  推荐逻辑:1)电生理市场国产占有率低,国产替代空间较大。国内电生理器械市场规模由2017年24.2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65.8亿元,预计2025年电生理器械市场规模将达到157.3亿元,2021-2025年复合增长率为25%。目前竞争格局仍由外资主导,国产化率处于10-15%,国产替代空间较大。通过22年福建牵头的电生理集采项目,公司电生理产品在全国头部大中心的准入渗透率从27%提升至70%,未来可期;2)血管介入市场持续扩容,外周介入蓄力待发。2021年我国心血管介入器械市场规模达372亿元,外周介入领域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近50亿,公司外周介入收入从2019年的3300万上升至2022年约1.8亿(复合增速高达77%),外周产品线未来可期;3)公司国际业务呈现良好增长态势,PCI自主品牌及EP自主品牌为营收贡献主要来源。23H1PCI自主品牌同比增长96%,EP自主品牌同比增长98%,国际OEM同比增长78%,反映了公司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需求增加以及品牌影响力的提升。

  预计2025年国内电生理市场规模约157亿,国产替代正值窗口期。据2022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心律失常介入质控中心调查及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中国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中使用导管消融治疗的手术量持续增长,预计从2015年的11.8万台增长至2024年的48.9万台,其中预计2020-2024年复合增速将达21.1%。需求端带动电生理市场增长,国内电生理器械市场规模由2017年24.2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65.8亿元。预计2025年电生理器械市场规模将达到157.3亿元,2021-2025年复合增长率为25%。纵览竞争格局,国内电生理市场由外资占据主导,进口替代空间广阔。我国的电生理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的自主创新阶段,2021年国产化率处于10-15%。国产主要集中在中低端标测导管和二维手术消融导管领域,惠泰医疗作为行业龙头,填补了电生理电极导管和可控射频消融电极导管的国产空白,公司三维电生理标测系统为国产三维消融手术产品注入强心针。目前,公司覆盖医院800+家,23H1公司在超过400多家医院完成了3500多例三维电生理手术,国内电生理业务逐步实现三维对传统二维手术的升级与市场份额的提升。此外,通过22年福建牵头的电生理集采项目,公司电生理产品在全国头部大中心的准入渗透率从27%提升至70%。

  血管介入市场持续扩容,外周介入蓄力待发。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1年我国心血管介入器械市场规模达372亿元,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约1400亿元,预计2021-2030复合增长率为15.7%。公司冠脉通路产品与冠脉介入手术需求息息相关。根据2022全国心血管大会数据,2022年我国约有129万例PCI手术,同比增长超过11%,需求端增速稳健。此外,周围血管介入和脑血管介入手术处于发展初期。随着生产技术的日渐成熟,医生教育的加强和临床认可度的提高,该领域产品的渗透率将不断增加,并驱动血管介入器械总体市场继续高速增长。外周介入领域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近50亿。公司外周介入收入从2019年的3300万上升至2022年的约1.8亿(复合增速高达77%)。目前,公司的外周产品远端栓塞保护系统、造影球囊、经颈静脉肝内穿刺器械以及外周球囊扩张导管已获国内注册证。在研外周导丝、外周球囊扩张导管、颈动脉球囊扩张导管和支撑导管等产品均已进入注册审核阶段,外周产品线未来可期。

  公司国际业务呈现良好增长态势,PCI自主品牌及EP自主品牌为营收贡献主要来源。23H1PCI自主品牌同比增长96%,EP自主品牌同比增长98%,国际OEM同比增长78%,反映了公司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需求增加以及品牌影响力的提升。为了进一步推动国际业务的发展,公司持续加强了国际学术活动,增强了国际专家对公司品牌的认可度和信心。通过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和举办相关活动,公司展示了核心产品在临床应用领域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巩固了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地位。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是国产电生理及血管介入的头部企业,公司产线丰富且产品性能优异。随着未来市场需求及市场份额的进一步扩大,预计头部效应将愈发明显,国产替代未来可期。我们预计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32.9%,首次覆盖给予“持有”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风险、政策控费风险、研发失败风险、新品放量不及预期风险。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26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