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医药行业2022年三季报总结:中药消费品、CXO、医疗器械等业绩持续高增,受疫情影响板块Q3逐步恢复

医药行业2022年三季报总结:中药消费品、CXO、医疗器械等业绩持续高增,受疫情影响板块Q3逐步恢复

研报

医药行业2022年三季报总结:中药消费品、CXO、医疗器械等业绩持续高增,受疫情影响板块Q3逐步恢复

  核心观点   我们选取了385家医药上市公司(包含科创板),2022 年前三季度收入总额17045. 1亿元(+11.9%);归母净利润1900. 6亿元( +11. 9%); 扣非归母净利润 1784.5 亿元( +17. 7% ),分别占申万医药全成分结果比例是:90. 6%、96.4 %、97.9% ,主要剔除了在2019 -2021年提取巨额商誉减值损失的企业、以及2022年以后上市的公司。剔除新冠的影响,前三季度收入总额13932.2亿元(+7. 5%),归母净利润总额952.2亿元(-4. 4%)。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正增长的公司有270 家, 占比70 % ;归母净利润正增长的公司有203 家 , 占比53 % 。 单三季度收入环比增加 ,净利润环比下降。22Q1/Q2 /Q3 单季度实现收入 5783.7/5526.7/5734. 7 亿元 ( +16.5%/+8. 2 %/+11 % ) ;实现归母净利润744/620.2/536.4 亿元 ( +32.6%/-1.4%/+5.4% ) ; 实 现 扣 非 归 母 净 利 润 725.2/548.5/510.7 亿元 (+40.5%/+1.1 %/+7.9%)。剔除新冠的影响,分季度看,22 Q1/Q2/Q3 单季度收入分别为4561.4/4548.4/4822.5 亿元(+7.4%/+6%/+9.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0/339 /303亿元(-5 %/-6 %/-2 %)。   中药消费品、CXO、医疗器械等2022Q1-Q3业绩表现亮眼,受疫情影响板块Q3逐步恢复。2022年Q1-Q3,5 家中药消费品收入278 亿元(+6.2%);归母净利润22 亿元(+22 %);扣非归母净利润22 亿元(+39 %),得益于行业政策边际向好,在疫情冲击中展现较强韧性。CXO和医疗器械板块均实现高速增长,主要原因是新冠订单带来的业绩增量。医疗服务、生命科学产品及服务、制药装备及耗材、药店等业务上半年受到疫情不同程度的影响,Q3随着疫情影响放缓,业绩已逐步复苏。   持续看好医药反弹,重点把握医保免疫/复苏、医保谈判和新冠主题三大机会。三季报基本落地,政策小波折不改医药上升趋势,重点把握医保免疫/复苏、医保谈判和新冠主题三大机会。1)医保免疫/复苏:随着疫情逐步复苏,政策端陆续释放正向信号,医保免疫/复苏仍是较好选择,重点关注中药消费品、自费生物药,医美上游产品、部分眼科器械以及具备“持续创新+国际化”的药械企业,比如爱美客、爱尔眼科、寿仙谷、福瑞股份、睡眠呼吸次新股等;2)医保谈判:本月国家医保谈判结果即将出炉,本次国谈首次明确“简易续约”降幅规则,最高降幅不超过25 %,重点关注贝达药业、恒瑞医药、百济神州、荣昌生物等;3 )新冠主题:开放国门的关键是构建“预防、检测、治疗”三位一体防治体系,重点关注新冠口服药、新冠疫苗等产业链主题投资,比如口服药(歌礼制药、众生药业、君实生物等)、疫苗相关(康希诺、上海医药、智飞生物等)、中药(太极集团、以岭药业等)。   风险提示:药品降价预期风险;医改政策执行进度低于预期风险;研发失败的风险;疫情风险。
报告标签:
  • 医药商业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2956

  • 发布机构: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2-11-13

  • 页数:

    153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核心观点

  我们选取了385家医药上市公司(包含科创板),2022 年前三季度收入总额17045. 1亿元(+11.9%);归母净利润1900. 6亿元( +11. 9%); 扣非归母净利润 1784.5 亿元( +17. 7% ),分别占申万医药全成分结果比例是:90. 6%、96.4 %、97.9% ,主要剔除了在2019 -2021年提取巨额商誉减值损失的企业、以及2022年以后上市的公司。剔除新冠的影响,前三季度收入总额13932.2亿元(+7. 5%),归母净利润总额952.2亿元(-4. 4%)。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正增长的公司有270 家, 占比70 % ;归母净利润正增长的公司有203 家 , 占比53 % 。 单三季度收入环比增加 ,净利润环比下降。22Q1/Q2 /Q3 单季度实现收入 5783.7/5526.7/5734. 7 亿元 ( +16.5%/+8. 2 %/+11 % ) ;实现归母净利润744/620.2/536.4 亿元 ( +32.6%/-1.4%/+5.4% ) ; 实 现 扣 非 归 母 净 利 润 725.2/548.5/510.7 亿元 (+40.5%/+1.1 %/+7.9%)。剔除新冠的影响,分季度看,22 Q1/Q2/Q3 单季度收入分别为4561.4/4548.4/4822.5 亿元(+7.4%/+6%/+9.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0/339 /303亿元(-5 %/-6 %/-2 %)。

  中药消费品、CXO、医疗器械等2022Q1-Q3业绩表现亮眼,受疫情影响板块Q3逐步恢复。2022年Q1-Q3,5 家中药消费品收入278 亿元(+6.2%);归母净利润22 亿元(+22 %);扣非归母净利润22 亿元(+39 %),得益于行业政策边际向好,在疫情冲击中展现较强韧性。CXO和医疗器械板块均实现高速增长,主要原因是新冠订单带来的业绩增量。医疗服务、生命科学产品及服务、制药装备及耗材、药店等业务上半年受到疫情不同程度的影响,Q3随着疫情影响放缓,业绩已逐步复苏。

  持续看好医药反弹,重点把握医保免疫/复苏、医保谈判和新冠主题三大机会。三季报基本落地,政策小波折不改医药上升趋势,重点把握医保免疫/复苏、医保谈判和新冠主题三大机会。1)医保免疫/复苏:随着疫情逐步复苏,政策端陆续释放正向信号,医保免疫/复苏仍是较好选择,重点关注中药消费品、自费生物药,医美上游产品、部分眼科器械以及具备“持续创新+国际化”的药械企业,比如爱美客、爱尔眼科、寿仙谷、福瑞股份、睡眠呼吸次新股等;2)医保谈判:本月国家医保谈判结果即将出炉,本次国谈首次明确“简易续约”降幅规则,最高降幅不超过25 %,重点关注贝达药业、恒瑞医药、百济神州、荣昌生物等;3 )新冠主题:开放国门的关键是构建“预防、检测、治疗”三位一体防治体系,重点关注新冠口服药、新冠疫苗等产业链主题投资,比如口服药(歌礼制药、众生药业、君实生物等)、疫苗相关(康希诺、上海医药、智飞生物等)、中药(太极集团、以岭药业等)。

  风险提示:药品降价预期风险;医改政策执行进度低于预期风险;研发失败的风险;疫情风险。

好的,我已阅读并理解您提供的医药行业2022年三季报总结报告,并根据您的要求生成以下内容:

中心思想

本报告对医药行业2022年三季报进行了全面总结,核心观点如下:

  • 整体业绩承压,但结构性亮点突出: 医药行业整体收入保持增长,但受疫情、集采等因素影响,利润增速放缓,结构分化明显。中药消费品、CXO、医疗器械等细分领域表现亮眼。
  • 政策影响逐步消化,关注三大投资机会: 医药行业政策小波折不改上升趋势,重点把握医保免疫/复苏、医保谈判和新冠主题三大机会。
  • 细分领域差异化发展,把握结构性机会: 各子行业受疫情影响程度不同,复苏节奏各异。需关注各细分领域的投资逻辑,把握结构性机会。

主要内容

医药行业2022年三季报业绩总览

  • 全行业整体情况:
    • 选取385家医药上市公司,前三季度收入总额17045.1亿元(+11.9%),归母净利润1900.6亿元(+11.9%),扣非归母净利润1784.5亿元(+17.7%)。
    • 剔除新冠影响,前三季度收入总额13932.2亿元(+7.5%),归母净利润总额952.2亿元(-4.4%)。
    • 单三季度收入环比增加,净利润环比下降。
  • 子行业收入和利润占比:
    • 收入占比:医药分销最高,其次是药品和医疗器械。
    • 利润占比:医疗器械最高,其次是药品和中药。
  • 主要增量贡献:
    • 收入:医药器械、医药分销、CXO。
    • 毛利:医疗器械、CXO、医疗服务。
    • 净利润:医疗器械、CXO、医疗服务。
  • 结构分化明显:
    • 收入增速:CXO、疫苗、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等板块快速增长。
    • 归母净利润增速:CXO、医疗服务、医疗器械等板块高速增长。
  • 盈利分析:
    • 四费率同比保持平稳。
    • 销售费用、研发费用投入提升。
  • 医药工业运行情况:
    • 医药制造业稳健恢复中。
    • 医药工业整体增速符合预期,但结构上分化明显。

中药2022年三季报总结

  • 板块整体情况:
    • 前三季度收入1966亿元(+4.3%),归母净利润209.17亿元(+3.6%),扣非归母净利润191亿元(+2.7%)。
    • 收入增速放缓主要系上半年全国各地疫情散发,销售推广活动部分出现暂停。
  • 盈利能力:
    • 毛利率为46%(-0.2pp),净利率为8.5%(-0.1pp),四费率为33.46%(-1.28pp)。
    • 盈利能力下降主要毛利率受到成本压力影响及部分企业出现非经常性损益影响。
  • 细分领域表现:
    • 院内端恢复情况较好,独家基药增速表现亮眼。
    • 中药消费品:收入端受到疫情影响,看好四季度逐步回暖。
    • 配方颗粒:国标替换加速,行业迎来拐点。
    • 中药创新药:结合人用经验评审制度逐步完善,中药创新药上市有望加速。
  • 国企混改释放红利,股权激励值得期待:
    • 中药行业国企混改以及公司治理改善加速推进。
    • 国企混改下引入新股东为公司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 部分国企在公司内部治理上锐意革新,提高效率。
  • 投资策略:
    • 重点看好医保免疫中药消费品、中药独家品种、中药配方颗粒,关注中药创新药和中药材业务。

创新药及制剂行业2022年三季报总结

  • 板块整体情况:
    • 前三季度收入3257亿元(+2.6%),归母净利润301.4亿元(-11.4%),扣非归母净利润264.3亿元(-4%)。
    • 收入增速放缓主要系上半年全国各地疫情散发,销售推广活动部分出现暂停。
  • 盈利能力:
    • 毛利率为53.5%(-2.2pp),净利率为10.2%(-1.5pp),四费率为42%(-2pp)。
    • 盈利能力下降主要毛利率受到成本压力影响及部分企业出现非经常性损益影响。
  • 医保谈判降价趋于缓和,集采冲击逐渐出清:
    • 2022年集采提出“简易续约”降幅规则,创新品种降价压力缓和。
    • 随着带量采购步入深水区,集采对行业的冲击正不断趋弱,行业有望迎来拐点。
  • 出海渐入佳境,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 创新药出海已成为企业谋求长远发展的重要方向。
    • License out交易愈发频繁,金额持续攀升。
  • 投资建议:
    • 转型pharma和新兴biotech。

医疗器械板块2022年三季报总结

  • 板块整体情况:
    • 前三季度收入2008亿元(+28.1%),归母净利润660亿元(+35.2%)。
    • 剔除新冠影响,前三季度收入1227亿元(-1.5%),归母净利润265.6亿元(-22.7%)。
    • 常规业务逐季回暖的态势较为明显。
  • 集采共识逐渐形成,关注“医保免疫+估值修复“赛道:
    • 器械板块受控费影响的总基调不变。
    • 医疗器械产业高端化升级、供应链安全稳定、核心技术补短板等方面亦成为主旋律。
  • 投资建议:
    • 常规业务逐步回暖,关注设备+集采估值修复的耗材+消费器械等板块。
    • 医疗设备:新基建和贴息贷款利好设备采购。
    • 集采估值修复:底线共识形成。
    • 消费器械:家用呼吸机、血糖监测、OK镜等。

医疗服务板块2022年三季报总结

  • 板块整体情况:
    • 前三季度收入约为750亿元(+27.9%)、归母净利润总额约为93.3亿元(+40.2%)。
    • 剔除新冠检测贡献收入增量的公司,专科/综合医院受疫情影响,收入增速放缓,利润负增长。
    • 医院类标的Q3单季业绩快速恢复。
  • 政策支持民营医疗服务,医疗服务价格体系调整值得期待:
    • 政策鼓励社会力量依法举办医疗卫生机构。
    • 民营医疗服务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并且享受自主定价权,医院运营效率更高。
  • 建议重点关注:
    • 建议关注细分领域龙头标的,如爱尔眼科、金域医学、润达医疗等。

血制品板块2022年三季报总结

  • 板块整体情况:
    • 剔除华兰生物疫苗业务后,前三季度收入总额约为139亿元(+17.7%),归母净利润总额约236亿元(+6.7%),扣非归母净利润34亿元(+2.6%)。
    • Q3单季度收入增速环比有所下滑,预计系多地散发疫情影响医疗终端诊疗及手术量,部分公司投浆季度分布差异以及2021Q3高基数。
  • 盈利能力:
    • 多数样本公司毛利率水平保持稳定。
    • 行业费用率整体稳中略降,预计系收入增速较快摊薄所致。
  • 因子类产品签发批次高增长:
    • 凝血因子VIII、PCC、纤原获批批次显著增长。
  • 投资建议:
    • 看好浆量具备高增长、高确定性,品种结构升级潜力大的个股。

线下药店2022年三季报总结

  • 业绩逐季复苏,“直营+并购+加盟”加速拓展门店:
    • 2022Q1-Q3,7家连锁药店公司实现收入657亿元(+22.9%);归母净利润为34.3亿元(+8.8%);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3.2亿元(+11.7%)。
    • 药店板块全年维持较高的门店扩张速度。
  • 短期聚焦“政策利好+疫后修复”,三季度环比改善明显:
    • 四类药政府管控趋松,经营品类逐步恢复。
    • 药店逐步恢复客流量,可比同店逐季改善。
    • 医药电商第三方平台的监管趋严,行业规范化发展。
  • 长期投资主线不变,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处方药加速外流:
    • 政策监管和开店限制趋严,倒逼小连锁和单体药店逐步淘汰出局。
    • 处方外流加速,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 投资建议:
    • 药店板块处于历史估值底部,已构筑中期底部拐点,全年业绩增长确定性强。
    • 建议关注低估值下的稳健大型连锁药店。

CXO行业2022年三季报总结

  • 2022年前三季度CXO收入、利润稳定高速增长:
    • 剔除新冠大订单贡献后预计收入为508.6亿元(+30.2%);归母净利润约131.4亿元(+42.4%);扣非归母净利润约150.9亿元(+107.1%)。
    • 收入端和利润端实现高速增长主要由于博腾股份、凯莱英、药明康德签订的大订单陆续交付带来高收入和高利润。
  • 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和人员数量高速增长,验证行业高景气度持续:
    • 我国CXO行业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仍保持高速增长。
    • 企业订单充足,业绩有望持续高增。
  • ROE整体呈上升趋势,现金流有望向好:
    • ROE提升主要与企业净利润率提升有关。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经营活动净收益率持续下降。
  • 2022年二线CXO表现较好,板块估值进入适配区间:
    • 博腾股份、九洲药业新业务快速成长,利润端增速较快,驱动股价表现亮眼。
    • CXO板块估值大幅回调,目前主要CXO公司的PE-TTM值已回落至50×以下的历史低位,进入适配区间。
  •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平台型CXO公司以及三季报业绩高成长标的。

疫苗行业2022年三季报总结

  • 板块整体情况:
    • 收入466亿元(+37%),归母净利润116.7亿元(-9%),扣非归母净利润115亿元(-8%)。
    • HPV疫苗延续较快增长,弥补了新冠疫苗量价齐跌带来的收入空缺。
    • 剔除新冠疫苗收入后,常规品种增长仍然较为快速。
  • 关注新冠疫苗加强针获批:
    • 针对奥密克戎的自主可控优效疫苗是重中之重。
    • 优势技术路线如mRNA、重组蛋白以及腺病毒载体有望首先获批。
  • 在研管线重磅品种有望迎来收获期:
    • HPV疫苗、肺炎球菌疫苗、带状疱疹疫苗等在研管线重磅品种有望迎来收获期。

生命科学上游2022年三季报总结

  • 板块整体情况:
    • 收入62亿元(+26.5%),归母净利润14.3亿元(-1.4%),扣非归母净利润12.6亿元(-9.3%)。
    • 收入体量环比增长主要系疫情影响放缓,常规试剂业务有所回暖。
    • 利润增速同比下降主要系新冠产品价格持续下降,各企业加大费用投,扩充品类所致。
  • 头部企业常规产品增长保持较快增长:
    • 诺唯赞、百普赛斯、义翘神州等头部企业常规产品增长保持较快增长。
    • 新冠产品来看,除诺唯赞外,其余企业新冠业务均呈下滑趋势。
  • 生命科学试剂行业受益于生物药市场快速扩容、政策支持,市场规模达百亿级别:
    • 国内生命科学领域资金投入增速迅猛。
    • 政策鼓励创新。
    • 市场规模全球千亿,国内百亿。
  • 海外龙头发展启示:
    • 不同试剂种类扩充,覆盖多品类产品,提升客户数量及范围。
    • 加强产业链体系建设,逐步拓展产业链上游、中游制造能力、下游服务能力建设,提升品牌影响力及客户认可度。

制药设备及耗材板块2022年三季报总结

  • 板块整体情况:
    • 收入总额157亿元(+8.9%),归母净利润17.5亿元(+12.3%),扣非归母净利润16.4亿元(+22.3%)。
    • 制药装备板块三季度已逐步从疫情中恢复。
  • 新冠基数利润率较高:
    • 整体毛利率提升主要是收入体量较大的新华医疗毛利率有所提升。
    • 多数样本公司销售毛利率略有下降,主要系去年高基数、2022年疫情及上游成本压力等。
  • 国产药机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 头部制药装备企业纷纷布局海外市场。

总结

医药行业2022年三季报显示,行业整体业绩承压,但结构性亮点突出。各子行业受疫情影响程度不同,复苏节奏各异。中药消费品、CXO、医疗器械等细分领域表现亮眼,为行业增长提供支撑。政策影响逐步消化,医保免疫/复苏、医保谈判和新冠主题成为三大投资机会。建议关注各细分领域的投资逻辑,把握结构性机会。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153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