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合成生物产业深度报告之一:工程化合成万物,生物经济颠覆性力量

合成生物产业深度报告之一:工程化合成万物,生物经济颠覆性力量

研报

合成生物产业深度报告之一:工程化合成万物,生物经济颠覆性力量

  工程化合成生物,提高生物产品竞争力。合成生物制造按照特定目标对生物体理性设计、改造乃至从头重新合成生物体系,通过生物学的工程化来造福人类。CBInsights预测2024年全球合成生物学市场规模或达到189亿美元,2019-2024年期间CAGR或为28.8%,麦肯锡预测2025年合成生物学产生的全球经济影响将达到1000亿美元。   合成生物制造相比传统化学工程三大优势:1)原料可再生,反应条件温和,有效降低排放。2)工艺优化潜力大,降本空间显著。3)技术平台性强,研发经验和设备可迁移,拓品空间广阔。   合成生物仍处于发展早期,未来两大驱动因素:1)欧盟碳关税造成“绿色贸易壁垒”,生物基材料渗透率有望提升。CBAM与欧盟内外碳排放成本差额及碳排放量挂钩,未来CBAM将提升欧盟外地区出口至欧盟的成本,生物基材料凭借低碳减排优势,渗透率有望提升;2)非粮化路线力图解决碳源隐忧。长期看,以粮食为碳源的合成生物制造面临“与人争粮”隐忧,生物质资源利用技术将逐步转向非粮生物质技术。   他山之石:虽较国外技术与应用开发有差距,但中国企业仍大有可为。   虽然我国企业在DBTL循环和应用开发等领域与国外企业存在差距,但依托发酵工程与分离纯化技术的优势、底层技术的追赶以及市场应用的持续开发,我们认为国内企业在合成生物制造领域具备赶超机会。我们复盘全球首家产品型上市公司Amyris和首家平台型上市公司Ginkgo,得到以下结论:   1)Amyris破产之鉴:a)选品决定下游市场的进入难度,成本领先为产业化必需条件。b)“ToB”和“ToC”商业模式差异大,企业切换面临应用开发风险。   2)Ginkgo成长之思:平台型是合成生物产业长期必经之路,但短期业绩受规模效应约束。平台型企业须通过并购投资拓展自身平台能力,通过扩张项目数量以降低成本。后发中国企业选择与科研机构合作是降低短期经营风险的选择之一。   投资建议:   合成生物学产业投资逻辑:短期看选品,长期看平台,首选具备平台化能力的产品型公司。当前合成生物学底层技术仍有较大的进步空间,产业仍处于生命周期早期,产品型公司更易成长。短期角度看,选品能力将对产品型公司的短期财务业绩产生关键性影响。我们认为优秀的选品应具备“下游应用成熟”及“成本领先”两大特征,以解决真实的商业需求:   下游应用成熟:1)潜在市场规模广阔;2)需求具备确定性,市场成本教育低。成本领先:技术落地概率高,相比现存替代产品具备成本优势。   长期看,平台化能力决定了合成生物企业的研发延伸和产品拓展空间,具备扎实研发能力、自动化、AI化的合成生物学研发平台是持续成长的根本,因此“强劲的研发能力”和“丰富的储备品类”也较为关键。在此背景下,我们建议关注华恒生物(买入-B)、凯赛生物(增持-B)、梅花生物、圣泉集团、嘉必优、莱茵生物、无锡晶海、蓝晓科技。   风险提示:行业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研发失败的风险:选品壁垒较低导致行业竞争加剧及商业化不及预期的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报告标签:
  • 化学原料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120

  • 发布机构:

    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4-04-02

  • 页数:

    54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工程化合成生物,提高生物产品竞争力。合成生物制造按照特定目标对生物体理性设计、改造乃至从头重新合成生物体系,通过生物学的工程化来造福人类。CBInsights预测2024年全球合成生物学市场规模或达到189亿美元,2019-2024年期间CAGR或为28.8%,麦肯锡预测2025年合成生物学产生的全球经济影响将达到1000亿美元。

  合成生物制造相比传统化学工程三大优势:1)原料可再生,反应条件温和,有效降低排放。2)工艺优化潜力大,降本空间显著。3)技术平台性强,研发经验和设备可迁移,拓品空间广阔。

  合成生物仍处于发展早期,未来两大驱动因素:1)欧盟碳关税造成“绿色贸易壁垒”,生物基材料渗透率有望提升。CBAM与欧盟内外碳排放成本差额及碳排放量挂钩,未来CBAM将提升欧盟外地区出口至欧盟的成本,生物基材料凭借低碳减排优势,渗透率有望提升;2)非粮化路线力图解决碳源隐忧。长期看,以粮食为碳源的合成生物制造面临“与人争粮”隐忧,生物质资源利用技术将逐步转向非粮生物质技术。

  他山之石:虽较国外技术与应用开发有差距,但中国企业仍大有可为。

  虽然我国企业在DBTL循环和应用开发等领域与国外企业存在差距,但依托发酵工程与分离纯化技术的优势、底层技术的追赶以及市场应用的持续开发,我们认为国内企业在合成生物制造领域具备赶超机会。我们复盘全球首家产品型上市公司Amyris和首家平台型上市公司Ginkgo,得到以下结论:

  1)Amyris破产之鉴:a)选品决定下游市场的进入难度,成本领先为产业化必需条件。b)“ToB”和“ToC”商业模式差异大,企业切换面临应用开发风险。

  2)Ginkgo成长之思:平台型是合成生物产业长期必经之路,但短期业绩受规模效应约束。平台型企业须通过并购投资拓展自身平台能力,通过扩张项目数量以降低成本。后发中国企业选择与科研机构合作是降低短期经营风险的选择之一。

  投资建议:

  合成生物学产业投资逻辑:短期看选品,长期看平台,首选具备平台化能力的产品型公司。当前合成生物学底层技术仍有较大的进步空间,产业仍处于生命周期早期,产品型公司更易成长。短期角度看,选品能力将对产品型公司的短期财务业绩产生关键性影响。我们认为优秀的选品应具备“下游应用成熟”及“成本领先”两大特征,以解决真实的商业需求:

  下游应用成熟:1)潜在市场规模广阔;2)需求具备确定性,市场成本教育低。成本领先:技术落地概率高,相比现存替代产品具备成本优势。

  长期看,平台化能力决定了合成生物企业的研发延伸和产品拓展空间,具备扎实研发能力、自动化、AI化的合成生物学研发平台是持续成长的根本,因此“强劲的研发能力”和“丰富的储备品类”也较为关键。在此背景下,我们建议关注华恒生物(买入-B)、凯赛生物(增持-B)、梅花生物、圣泉集团、嘉必优、莱茵生物、无锡晶海、蓝晓科技。

  风险提示:行业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研发失败的风险:选品壁垒较低导致行业竞争加剧及商业化不及预期的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好的,我将根据您提供的报告内容和指令,生成一份专业、分析性的中文Markdown报告摘要。

化学原料合成生物产业深度报告摘要

中心思想

本报告深入分析了合成生物产业的现状、驱动因素和未来发展趋势,强调了工程化合成生物在提高生物产品竞争力方面的关键作用。报告的核心观点包括:

  • 工程化合成生物的优势: 相较于传统化学工程,合成生物制造在原料可再生、反应条件温和、工艺优化潜力大以及技术平台性强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能够有效降低排放和成本,并拓展产品空间。
  • 未来发展的两大驱动因素: 欧盟碳关税构成的“绿色贸易壁垒”将推动生物基材料渗透率提升,而非粮化路线则力图解决长期碳源隐忧,为合成生物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 投资逻辑: 短期看选品,长期看平台,首选具备平台化能力的产品型公司。优秀的选品应具备“下游应用成熟”及“成本领先”两大特征。

主要内容

1. 产业分析:工程化合成万物,提高生物产品竞争力

  • DBTL循环是生物制造开发关键: DBTL(设计-构建-测试-学习)循环是合成生物制造的核心流程,通过持续迭代优化微生物性能,打破最终产物的生产瓶颈。底层技术的进步,如基因测序、基因编辑和基因合成成本的降低,推动了合成生物学研发成本的大幅降低。
  • 产业链分析:市场空间广阔,政策及资本高度关注: 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链可划分为微生物菌株构建、发酵工程、分离纯化和应用开发四个环节。全球合成生物学市场规模持续增长,预计2024年将达到189亿美元。各国政府高度重视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并出台相关扶持政策。
  • 合成生物制造减碳降本,技术迁移性强,拓品空间大: 合成生物制造相比传统化工具有三大优势:原材料可再生、反应条件温和,有效降低碳排放;生物制造相对化学工艺能耗成本降低,且菌种能够实现迭代优化,因此部分精细化学品仍具备显著的降本空间;合成生物制造研发经验和设备可共用,拓品空间广阔。

2. 未来驱动:全球低碳化加速产品渗透,非粮基工艺开发解决原料隐忧

  • 欧盟碳关税构成“绿色贸易壁垒”,生物基材料渗透率有望提升: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的实施构成“绿色贸易壁垒”,将提升欧盟体外地区出口欧盟的成本。生物基材料凭借低碳减排优势,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 非粮化路线力图解决长期碳源隐忧: 以粮食为碳源的合成生物制造长期或面临“与人争粮”问题。探索以非粮生物质为原料的合成生物学产业化发展是长期必经之路。华恒生物与睿嘉康合作,探索运动发酵单胞菌在非粮原料生产大宗醇酸领域应用。圣泉集团掌握生物质精炼一体化技术,以秸秆等为原料打造合成树脂产业链。

3. 他山之石:中国企业大有可为,寻找具备平台化能力的产品型公司

  • Amyris破产之鉴:大宗品须具备成本优势,消费品关注转型风险: Amyris的破产表明,选品决定下游市场进入难度,成本领先为产业化必需条件。“ToB”和“ToC”商业模式差异大,企业切换面临应用开发风险。
  • Ginkgo成长之思:平台型企业领先者,以“骑士定律”对标“摩尔定律”,商业模式待验证: Ginkgo是全球知名的合成生物学平台型企业,其核心资产为Codebase与Foundry。骑士法则(Knight’s Law)是合成生物学平台型模式的增长逻辑,扩大项目数量+提升自动化能力为具体手段。
  • 投资建议:推荐具备平台化能力的产品型公司,关注在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基材料领域探索的公司: 短期看选品,长期看平台,首选具备平台化能力的产品型公司。建议关注华恒生物、凯赛生物、圣泉集团、嘉必优、梅花生物、莱茵生物、无锡晶海、蓝晓科技。

4. 风险提示

  • 行业风险提示: 行业发展不及预期、研发失败、选品壁垒较低导致行业竞争加剧及商业化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等风险。
  • 公司风险提示: 华恒生物、凯赛生物、嘉必优、梅花生物、圣泉集团、莱茵生物、无锡晶海、蓝晓科技等公司分别面临原材料价格波动、市场竞争、下游需求、在建项目进度、客户认证、汇率变动、技术外泄等风险。

总结

本报告全面分析了合成生物产业的机遇与挑战,强调了技术创新、成本控制和市场选择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在全球低碳化趋势和非粮化路线的推动下,合成生物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建议投资者关注具备平台化能力的产品型公司,并密切关注行业和公司的风险因素。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54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