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
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医药行业专题报告:GLP-1RA引领全球降糖减重时代变革
下载次数:
1631 次
发布机构: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3-09-19
页数:
86页
全球GLP-1RA市场已突破200亿美元,我国仍处于市场培育期。1)全球:全球糖尿病领域GLP-1RA放量持续加速,市场份额已超胰岛素。根据诺和诺德公司财报,截至2023Q1全球GLP-1类销售额约1570亿丹麦克朗(约合235.5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约39.8%;预计2031年有望达1650亿美元规模;2018-2022年DPP-4i、胰岛素市场份额不断下降,GLP-1RA已超过胰岛素成为全球第一大糖尿病治疗药物类型;2)中国:GLP-1RA在国内还处于市场培育期,据PDB样本医院放大版数据,2022年我国GLP-1RA市场规模约60.5亿元,2018-2022年CAGR达70.5%,呈快速发展态势,但市场份额(~16%)较美国(~55%)仍差距明显。
降糖适应症:重磅新品迭出,诺和诺德、礼来瓜分GLP-1RA市场。GLP-1RA降糖适应症全球市场集中度较高,诺和诺德、礼来两大巨头瓜分。2022年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共占近51%市场份额、利拉鲁肽共占15%市场份额;礼来度拉糖肽2022年销售额74.4亿美元(31%),其首款双靶GLP-1R/GIPR受体激动剂替尔泊肽2022年5月FDA获批上市,2022/2023Q1分别实现销售额4.8/5.7亿美元,销售爬坡速度远超同期度拉糖肽及司美格鲁肽,辉瑞预计2030年GLP-1RA在2型糖尿病领域全球市场规模可达350-400亿美元;国内已上市GLP-1受体激动剂共8款,诺和诺德占据最高份额。中国糖尿病处方中GLP-1RA仅占2%,有较大提升空间。国内巨头抢占先机,自主研发与仿制扎堆并进,创新药降糖适应症已有2项NDA,7项处于III期临床,9项处于II期临床;仿制药中利拉鲁肽仅华东医药(2023.3)上市,司美格鲁肽进入竞速期。
减重适应症:全球长效减肥药选择较少,司美格鲁肽成为爆款。FDA仅批准6款肥胖症长期治疗药物,诺和诺德利拉鲁肽(Saxenda)2014年12月获批,是首款获批减重的GLP-1RA药物;司美格鲁肽Ozempic(2017,降糖)、Rybelsus(2019,降糖)、Wegovy(2021,减重)陆续获批均实现高速放量;礼来的Tirzepatide(替尔泊肽,Mounjaro)是全球首款GIPR/GLP-1R双重激动剂,2022年5月获批上市用于改善成人II型糖尿病的血糖控制。国内GLP-1减肥适应症创新药竞争激烈,仿制药仅有华东医药(2023.7)获批上市。
多靶点、口服制剂、长效化、多种适应症开拓成为研发趋势。1)多靶点激动剂成为糖尿病领域研发热门方向,集中在GLP-1R/GIPR、GLP-1R/GCGR等组合。GLP-1R/GIPR和GLP-1R/GCGR双靶点组合礼来、阿斯利康、默沙东等均有布局,其中信达生物引自礼来的GLP-1R/GCGR双激动剂IBI362已进入临床III期;GLP-1R/GIPR/GCGR三靶点研究也在积极开展,其中礼来Retatrutide计划启动III期临床;诺和诺德的GLP-1R/AMYR复方制剂CagriSema推进III期;2)司美格鲁肽口服制剂添加吸收促进剂的方法提高生物利用度,口服GLP-1RA除多肽外,小分子以礼来的Orforglipron、辉瑞的Danuglipron、Lotiglipron为典型代表。Orforglipron三个适应症(II型糖尿病、肥胖、心血管风险)均处于III期临床阶段,目前进展最快;3)GLP-1RA长效化机制主要包括氨基酸替换、脂肪酸侧链修饰、Fc融合蛋白、PEG化等。赛诺菲/韩美药业在研长效GLP-1类药efpeglenatide已进入III期临床,为艾塞那肽的长效生物改良制剂,有望实现每月注射一次,成为超长效的降糖药;4)全球GLP-1类似物研发适应症逐步拓展至非酒精性脂肪肝、儿童及成人2型糖尿病、帕金森病及改善糖尿病并发症等领域。
多肽合成技术不断突破,GLP-1产业链乘风起航。肽类具备优良药理特征及内在特性,是新型疗法设计的绝佳起点之一。与小分子药物不同,肽类疗法因其复杂性及与蛋白质药物相似的特性,具有较高壁垒;与生物药相比生产成本较低、产量较高,是小分子与生物药间的绝佳平衡点。近年来多款多肽药物FDA获批上市,目前重磅多肽类药物均为生物合成法制备,国内多肽合成大多采用化学法合成。GLP-1RA药物终端销售额快速放量带动了对应原料药及中间体需求,上游多肽合成、固相合成载体及溶剂厂商、多肽CDMO等环节有望受益。
相关标的:华东医药、信达生物、恒瑞医药、甘李药业、通化东宝、药明康德、诺泰生物、圣诺生物、凯莱英、翰宇药业、九洲药业、蓝晓科技、昂博制药
风险提示:产品临床进展不及预期;产品商业化放量不及预期;重大不良反应风险;药品降价风险等。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全球GLP-1RA市场规模已突破200亿美元,并持续高速增长,预计2031年将达到1650亿美元;中国市场虽然仍处于培育期,但增长潜力巨大,预计未来几年将迎来快速发展。GLP-1RA在降糖和减重领域均展现出显著疗效,并成为研发热点,多靶点、口服制剂、长效化成为主要研发趋势。多肽合成技术的突破将进一步推动GLP-1产业链发展,相关企业有望受益。
全球糖尿病领域GLP-1RA药物的放量持续加速,市场份额已超过胰岛素,成为全球第一大糖尿病治疗药物类型。根据诺和诺德公司财报,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全球GLP-1类药物销售额约为235.5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约39.8%。预计到2031年,全球GLP-1类药物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650亿美元。
中国GLP-1RA市场目前仍处于市场培育期,但增长速度惊人。2018-2022年,中国GLP-1RA市场规模CAGR达70.5%,2022年市场规模约为60.5亿元人民币。然而,与美国市场相比,中国GLP-1RA市场份额差距明显,这预示着巨大的市场潜力。随着GLP-1类药物陆续进入医保、指南地位提升以及市场推广的加强,中国GLP-1RA市场份额有望快速提升。
GLP-1RA通过多种机制实现降糖,包括延缓胃排空、抑制肝糖输出、增加胰岛素分泌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等。此外,GLP-1RA还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长效GLP-1RA与短效GLP-1RA的降糖机制类似,但长效GLP-1RA的半衰期更长,通常每周给药一次,减重效果也更佳。
全球GLP-1RA市场规模已突破200亿美元,诺和诺德和礼来两大巨头占据主导地位。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和利拉鲁肽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礼来的度拉糖肽和替尔泊肽也表现强劲。
全球糖尿病发病率持续上升,降糖治疗市场空间巨大。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居全球首位,降糖药物市场规模也十分可观。
国内外最新的糖尿病治疗指南均肯定了GLP-1RA在治疗2型糖尿病中的重要地位,尤其是在合并心血管疾病或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的应用。
国内降糖市场竞争激烈,创新药和仿制药均在积极研发和上市。目前,国内已上市8款GLP-1RA,其中包括进口药和国产药。创新药方面,已有2项NDA获批,7项处于III期临床,9项处于II期临床;仿制药方面,利拉鲁肽仿制药已上市,司美格鲁肽仿制药也进入竞速期。
报告详细对比了艾塞那肽、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注射剂和口服剂)、度拉糖肽、利司那肽、阿必鲁肽和贝那鲁肽等已上市GLP-1RA的疗效,包括降糖效果、减重效果、不良反应等方面。
全球长效减肥药选择较少,GLP-1RA成为重要的减重药物选择。中国超重和肥胖人口众多,减重市场潜力巨大。
司美格鲁肽(Wegovy)成为减重领域的爆款药物,其减重效果显著,市场份额较高。
国内外GLP-1RA减重适应症竞争激烈,创新药研发进展迅速。替尔泊肽作为全球首款GIPR/GLP-1R双重激动剂,在减重领域展现出优异的疗效。
报告对GLP-1RA在肥胖和减重领域的市场规模进行了测算,预测未来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
多靶点激动剂成为糖尿病领域研发热点,GLP-1R/GIPR、GLP-1R/GCGR等组合是主要研发方向。信达生物的IBI362已进入临床III期。
口服GLP-1RA研发火热,礼来的Orforglipron进展最快。
GLP-1RA与基础胰岛素联用可实现更好的血糖控制和体重管理,并降低低血糖风险。
GLP-1RA长效化机制不断更新,提高了患者用药依从性。
GLP-1RA的适应症正在拓展至非酒精性脂肪肝、儿童及成人2型糖尿病、帕金森病及改善糖尿病并发症等领域。
多肽合成技术不断突破,GLP-1RA药物终端销售额快速放量带动了对应原料药及中间体需求,上游多肽合成、固相合成载体及溶剂厂商、多肽CDMO等环节有望受益。
报告列举了华东医药、信达生物、恒瑞医药、甘李药业、通化东宝、药明康德、诺泰生物、圣诺生物、凯莱英、翰宇药业、九洲药业、蓝晓科技、昂博制药等相关标的。
报告列出了产品临床进展不及预期、产品商业化放量不及预期、重大不良反应风险、药品降价风险等风险提示。
本报告对全球和中国GLP-1RA市场进行了深入分析,涵盖了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研发趋势、产业链等多个方面。报告指出,GLP-1RA市场潜力巨大,多靶点、口服制剂、长效化将成为未来研发趋势,多肽产业链相关企业有望受益。同时,报告也指出了潜在的风险因素,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医药行业周报:关注美国针对药品关税后续进展
医药行业创新药周报:2025年9月第三周创新药周报
医药行业周报:关注创新药械和AI医疗底部个股
中成药持续造血,创新管线值得期待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