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石油石化:多工艺竞争下的环氧丙烷
下载次数:
1694 次
发布机构:
申港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1-09-13
页数:
20页
每周一谈:
环氧丙烷下游最广泛的运用是聚醚多元醇,占需求总量的四分之三。2020年,中国PO表观消费量315万吨,下游消费结构中,聚醚多元醇、丙二醇和醇醚分别占比75%、9%、7%。聚醚多元醇的下游聚氨酯泡沫分为硬泡跟软泡,聚氨酯硬泡主要用于冰箱和冰柜、聚氨酯软泡运用于汽车和家具等领域。聚氨酯泡沫的消费量从2016年-2020年之间,年均增长率约为5%。2021年以来,下游汽车和冰箱产量增速回升拉动聚醚的需求,进而拉动PO需求恢复较快增长。
PO氯醇法因环保压力新增产能受限,造成环氧丙烷供需紧平衡。环氧丙烷生产工艺具有一定技术壁垒。主流工艺包括氯醇法、共氧化法(PO/SM法、PO/TBA法、CHP法)以及HPPO直接氧化法。目前国内环氧丙烷产能仍以氯醇法为主导,占比约为54%,两种共氧化法占比约为33.5%,直接氧化法占比约为12.5%。氯醇法工艺技术相对成熟,缺点是污水、废渣较多,三废处理综合治理投资较大。因此,共氧化法对新装置是更好的选择。氯醇法生产更多受到环保方面的压力,未来可能面临废水处理成本增加的问题;HPPO路线更多的是受到装置的稳定运行影响,无法稳定运行竞争力就将大打折扣。
未来PO拟建产能增多,氯醇法装置退出或低于预期。2022年后,国内PO拟在建产能合计为254万吨。从路线上来看,拟建产能中共氧化法是主流,其次是HPPO,氯醇法受政策制约难有新增。在较大扩张规模之下,若较为保守估计,新增环氧丙烷供给也将在约200万吨/年。近年国内PO氯醇法开工率较高,说明目前的运行情况满足现有的环保要求。未来或只有部分规模较小的装置会由于环保压力大、盈利性差而退出,大规模退出供应概率较低。我们统计国内小于10万吨/年的氯醇法生产企业一共有4家(合计29.2万吨产能),若3-5年内全部退出,PO供应能力仅影响30万吨。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环氧丙烷产业链中具有产能规模化优势、工艺技术领先的龙头企业。在标的筛选时,我们着重考虑产能规模较大且配套上游原料或下游产品的公司,建议关注万华化学、滨化股份、红宝丽、石大胜华、东方盛虹、齐翔腾达。
市场回顾:
板块表现:本周中信一级石油石化指数涨跌幅+7.37%,位居30个行业指数第4位。本周上证指数涨跌幅+3.39%,中信一级石油石化指数相对上证指数+3.98%。石油石化板块各个细分子行业均出现不同程度涨幅,石油开采(+10.10%)、油田服务(+8.63%)、其他石化(+7.19%)、炼油(+5.66%)、工程服务(+5.32%)、油品销售及仓储(+2.42%)。
个股涨跌幅:本周石油石化板块领涨个股包括蓝焰控股(+31.95%)、新潮能源(+26.11%)、广汇能源(+19.19%)、上海石化(+16.00%)、博迈科(+14.87%)、宝莫股份(+12.07%)等;领跌个股包括三联虹普(-6.62%)、博汇股份(-5.15%)、泰和新材(-2.45%)、国际实业(-1.32%)、ST中天(-0.56%)等。
风险提示:政策风险;地缘政治加剧风险;原油价格剧烈波动风险,全球新冠疫情持续恶化风险
首次覆盖报告:本土眼部护理龙头 彩妆驱动高增长
医药生物行业点评报告:政策与市场双重驱动,SPD行业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泽璟制药半年报点评:多纳非尼商业化稳步推进 产品矩阵进一步优化
医药生物行业点评报告:透过现象看本质 人口结构变化决定医改方向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