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生命科学服务产业链:景气上行,国产替代正当时

生命科学服务产业链:景气上行,国产替代正当时

研报

生命科学服务产业链:景气上行,国产替代正当时

  生命科学服务市场扩容迅速,景气度持续高涨   生命科学服务主要包括科研试剂、模式生物、实验室设备与耗材、测序与建库服务等细分赛道。在不考虑实验室设备(国产化率极低)的情况下,我们估计2020年总体市场规模超过600亿元,2020-2024年CAGR约为20%,行业增长驱动力主要为:   生物药产业蓬勃发展:全球生物药市场规模超万亿美元,带来生命科学服务需求持续增长,mRNA疫苗、细胞与基因治疗等新兴领域有望带来额外增量;   生命科学研发支出高速增长:全球生物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研发支出持续高速增长(中国医药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20年同比增长28.7%),新冠疫情进一步拉动行业景气度;   国产替代空间广阔,新冠疫情提供难得窗口期   科研服务行业多学科交叉,具备较高壁垒,国际巨头长期垄断市场,中国市场每年约占其总营收的10%,疫情之后迎来国产替代加速期:   国内产品质量逐渐接近国际水平:国内部分企业经过十余年技术积累,主流产品性能逐渐媲美进口品牌,为国产替代奠定基础;且国内产品价格约为进口50%-80%,响应速度快,服务优质,存在本土优势;相较之下科研试剂、实验室设备与耗材具备更大的国产替代空间(70%-90%);   上游企业降本需求提升:生命科学服务在部分生物企业成本中占比可达60%以上,医保谈判、集采等逐渐成为常态化,价格降幅大,企业利润端承压,存在强烈的降成本需求;   新冠疫情催化剂:新冠疫情下的物流货运、疫情防控等问题为国内企业带来难得窗口期,大大推动了国产替代进程;同时疫情催生了全球生命科学领域的新需求,为国内企业出海提供优良契机,短期带来营收增量,长期利好品牌建设;   政策引导支持:疫情前后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强调上游供应链安全稳定,为国产替代保驾护航。   关注维度:   ①底层技术平台与产品性能:国产替代的基础是产品质量,需要企业具备扎实的底层技术,可媲美进口的产品性能以及批间稳定性;②业务横向拓展能力:生命科学服务细分赛道天花板低,复盘赛默飞等国际巨头的发展,我们认为企业长远发展需要深耕于自身领域的同时不断拓宽业务布局;③疫情窗口期加速抢占进口份额:新冠疫情下凸显国内企业的本土优势,我们认为未来3-5年为国产替代关键期,需要关注相关企业开拓国内客户并增强黏性的进程;④海外市场开拓进展:新冠疫情同样为生命科学服务企业提供了难得的出海机会,利好产品质量过硬的企业加强海外品牌建设,海外市场更为广阔,我们认为国内外协同发展能为公司打开成长天花板。   投资建议:   生物试剂推荐金斯瑞,建议关注百普赛斯、诺唯赞、义翘神州、菲鹏生物、康为世纪、优宁维等;化学试剂建议关注阿拉丁、泰坦科技等;模式生物建议关注百奥赛图、集萃药康、南模生物等;基因测序建议关注华大基因、华大智造、诺禾致源等;实验室设备与耗材推荐海尔生物、纳微科技,建议关注奥浦迈、洁特生物、拱东医疗等;   风险提示:市场推广不及预期;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新冠疫情反复影响海外业务拓展等。
报告标签:
  • 生物制品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2965

  • 发布机构: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2-03-10

  • 页数:

    66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生命科学服务市场扩容迅速,景气度持续高涨

  生命科学服务主要包括科研试剂、模式生物、实验室设备与耗材、测序与建库服务等细分赛道。在不考虑实验室设备(国产化率极低)的情况下,我们估计2020年总体市场规模超过600亿元,2020-2024年CAGR约为20%,行业增长驱动力主要为:

  生物药产业蓬勃发展:全球生物药市场规模超万亿美元,带来生命科学服务需求持续增长,mRNA疫苗、细胞与基因治疗等新兴领域有望带来额外增量;

  生命科学研发支出高速增长:全球生物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研发支出持续高速增长(中国医药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20年同比增长28.7%),新冠疫情进一步拉动行业景气度;

  国产替代空间广阔,新冠疫情提供难得窗口期

  科研服务行业多学科交叉,具备较高壁垒,国际巨头长期垄断市场,中国市场每年约占其总营收的10%,疫情之后迎来国产替代加速期:

  国内产品质量逐渐接近国际水平:国内部分企业经过十余年技术积累,主流产品性能逐渐媲美进口品牌,为国产替代奠定基础;且国内产品价格约为进口50%-80%,响应速度快,服务优质,存在本土优势;相较之下科研试剂、实验室设备与耗材具备更大的国产替代空间(70%-90%);

  上游企业降本需求提升:生命科学服务在部分生物企业成本中占比可达60%以上,医保谈判、集采等逐渐成为常态化,价格降幅大,企业利润端承压,存在强烈的降成本需求;

  新冠疫情催化剂:新冠疫情下的物流货运、疫情防控等问题为国内企业带来难得窗口期,大大推动了国产替代进程;同时疫情催生了全球生命科学领域的新需求,为国内企业出海提供优良契机,短期带来营收增量,长期利好品牌建设;

  政策引导支持:疫情前后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强调上游供应链安全稳定,为国产替代保驾护航。

  关注维度:

  ①底层技术平台与产品性能:国产替代的基础是产品质量,需要企业具备扎实的底层技术,可媲美进口的产品性能以及批间稳定性;②业务横向拓展能力:生命科学服务细分赛道天花板低,复盘赛默飞等国际巨头的发展,我们认为企业长远发展需要深耕于自身领域的同时不断拓宽业务布局;③疫情窗口期加速抢占进口份额:新冠疫情下凸显国内企业的本土优势,我们认为未来3-5年为国产替代关键期,需要关注相关企业开拓国内客户并增强黏性的进程;④海外市场开拓进展:新冠疫情同样为生命科学服务企业提供了难得的出海机会,利好产品质量过硬的企业加强海外品牌建设,海外市场更为广阔,我们认为国内外协同发展能为公司打开成长天花板。

  投资建议:

  生物试剂推荐金斯瑞,建议关注百普赛斯、诺唯赞、义翘神州、菲鹏生物、康为世纪、优宁维等;化学试剂建议关注阿拉丁、泰坦科技等;模式生物建议关注百奥赛图、集萃药康、南模生物等;基因测序建议关注华大基因、华大智造、诺禾致源等;实验室设备与耗材推荐海尔生物、纳微科技,建议关注奥浦迈、洁特生物、拱东医疗等;

  风险提示:市场推广不及预期;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新冠疫情反复影响海外业务拓展等。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生命科学服务市场规模迅速扩张,景气度持续高涨,国产替代正当时。报告从科研试剂、模式生物、测序建库和实验室设备与耗材四个细分赛道分析了市场现状、增长动力、国产替代机遇以及投资建议。主要增长动力源于生物药产业蓬勃发展和生命科学研发支出高速增长,而新冠疫情则提供了难得的国产替代窗口期。报告建议关注具备底层技术平台、产品性能优异、业务横向拓展能力强、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的企业。

生命科学服务市场高景气与国产替代机遇并存

生命科学服务市场涵盖科研试剂、模式生物、实验室设备与耗材、测序与建库等多个细分赛道,2020年市场规模已超过600亿元,预计2020-2024年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约为20%。 这一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生物药产业的蓬勃发展(全球市场规模超万亿美元)和生命科学研发支出的持续高速增长(中国医药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20年同比增长28.7%)。新冠疫情进一步催化了行业景气度,同时也为国产替代提供了难得的窗口期。国内企业在产品质量逐渐接近国际水平、价格优势明显、响应速度快、服务优质等方面具备本土优势,加上上游企业强烈的降本需求和国家政策的支持,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尤其在科研试剂、实验室设备与耗材领域(国产化率70%-90%)。

国产替代的关键因素及未来发展方向

国产替代的成功取决于几个关键因素:① 底层技术平台与产品性能: 国产产品必须在质量和性能上与进口产品媲美,并保证批间稳定性;② 业务横向拓展能力: 生命科学服务细分赛道天花板较低,企业需要深耕自身领域的同时,不断拓宽业务布局,向全产业链发展;③ 疫情窗口期加速抢占进口份额: 未来3-5年是国产替代的关键时期,企业需要抓住机遇,开拓国内市场并增强客户黏性;④ 海外市场开拓进展: 新冠疫情也为国内企业提供了出海机会,拥有优质产品的企业应积极加强海外品牌建设,拓展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主要内容

一、生命科学服务市场扩容迅速,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本节详细阐述了生命科学服务市场的应用场景、科研投入与医药市场的高景气度、行业技术壁垒、国际巨头垄断现状以及国产替代的机遇。数据显示,全球和中国生命科学服务市场规模均在持续增长,而国内市场国产化率较低,为国产替代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新冠疫情加速了这一进程,为国内企业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遇。

1.1 生命科学服务应用场景丰富,涵盖医药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全流程

本小节从科研试剂、模式生物、设备与耗材、测序与建库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生命科学服务的应用场景,涵盖了医药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全流程,并列举了相关标的企业。

1.2 科研投入与医药市场持续高景气

本小节通过数据展示了全球和中国医药市场规模及科研投入的持续增长,为生命科学服务市场的高景气度提供了有力支撑。

1.3 科研服务跨多学科领域,高筑技术壁垒

本小节分析了生命科学服务行业的技术壁垒,强调了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和高技术门槛。

1.4 国际巨头长期垄断,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本小节分析了国际巨头在生命科学服务市场的长期垄断地位,以及中国市场巨大的国产替代空间。

1.5 国产替代迎来机遇:国内公司多年积淀逐渐取得技术突破、下游降成本、稳供应需求强烈、新冠疫情为国内企业提供助推力

本小节从技术突破、下游需求、新冠疫情等多个角度分析了国产替代的机遇,并通过图表展示了部分国内企业在技术和市场上的突破。

二、科研试剂:高毛利高壁垒,国产替代蓄势待发

本节重点分析了科研试剂市场,特别是生物试剂和化学试剂的市场规模、增长速度、竞争格局以及国产替代的可能性。数据显示,生物试剂市场增长迅速,但国产化率较低,高毛利和高壁垒的特点也为国产替代提供了机会。

2.1 细分赛道-科研试剂:生物试剂市场处于迅速增长阶段

本小节分析了全球和中国生物科研试剂市场的规模和增长速度,并对不同类型的生物试剂进行了细分。

2.2 各细分赛道快速扩容,核酸类试剂占据最大份额

本小节分析了中国生物试剂市场的细分领域,并指出核酸类试剂占据最大市场份额。

2.3 高毛利高壁垒,国际巨头长期垄断

本小节分析了生物试剂行业的高毛利和高壁垒特性,以及国际巨头长期垄断的现状。

2.4 国内企业逐渐发力,国产替代蓄势待发

本小节分析了国内生物试剂企业的崛起,以及国产替代的趋势。

2.5 国产替代的先决条件:产品质量提升与SKU不断扩充

本小节强调了产品质量和SKU数量对国产替代的重要性。

2.6 业务拓展与海外市场为生物试剂企业长期发展方向

本小节指出业务拓展和海外市场是生物试剂企业长期发展的关键。

2.7 化学试剂:国际巨头垄断,国内公司逐渐起步

本小节分析了化学试剂市场的规模、竞争格局以及国内企业的现状。

2.8 生产工艺不断成熟,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本小节分析了高端化学试剂的技术壁垒,以及国产替代的可能性。

2.9 电商平台日趋完善,拓宽产品布局为发展方向

本小节分析了化学试剂电商平台的发展,以及企业拓宽产品布局的重要性。

三、模式动物:高增速蓝海市场,发展后劲充足

本节分析了模式动物市场的规模、增长速度、竞争格局以及国产替代的机遇。数据显示,模式动物市场增长迅速,但国产化率较低,创新药研发为其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3.1 细分赛道-模式动物:CRISPR基因编辑技术促进模式生物普及

本小节介绍了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对模式动物产业的影响。

3.2 模式生物下游服务于新药研发和基础科学研究

本小节分析了模式动物的下游应用场景。

3.3 蓝海市场,扩容迅速

本小节分析了模式动物市场的规模和增长速度。

3.4 乘创新药东风,发展后劲充足

本小节分析了创新药研发对模式动物市场的影响。

3.5 高技术壁垒,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本小节分析了模式动物行业的技术壁垒,以及国产替代的空间。

3.6 国内企业高速发展,国产替代值得期待

本小节分析了国内模式动物企业的快速发展。

3.7 业务拓展与海外市场为重点关注方向

本小节指出业务拓展和海外市场是模式动物企业发展的关键。

四、测序建库:产业链分工明确,规模化效应强

本节分析了基因测序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包括上游的测序仪器和试剂供应商、中游的测序服务提供商以及下游的使用者。数据显示,基因测序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产业链分工明确,规模化效应显著。

4.1 基因测序技术应用场景广泛

本小节介绍了基因测序技术的应用场景。

4.2 基因测序技术迭代升级,市场规模持续扩容

本小节分析了基因测序技术的迭代升级,以及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容。

4.3 政策+资本助力行业高增长

本小节分析了政策和资本对基因测序行业的影响。

4.4 产业链分工明确,上下游竞争格局具有差异

本小节分析了基因测序产业链的竞争格局。

4.5 基因测序:规模化效应强,技术壁垒是关键

本小节分析了基因测序行业的规模化效应和技术壁垒。

五、实验室设备与耗材:应用场景广泛,国产化率极低

本节分析了实验室设备与耗材市场,特别是耗材的市场规模、增长速度、竞争格局以及国产替代的机遇。数据显示,实验室耗材市场增长迅速,但国产化率较低,国产替代空间巨大。

5.1 细分赛道-实验室耗材:应用场景广泛

本小节介绍了实验室耗材的应用场景。

5.2 需求持续增长带动行业迅速扩容

本小节分析了实验室耗材市场的规模和增长速度。

5.3 国际巨头垄断市场,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本小节分析了国际巨头在实验室耗材市场的垄断地位,以及国产替代的空间。

5.4 多数产品媲美进口,高端产品仍存差距

本小节分析了国产实验室耗材与进口产品的差距。

5.5 长期需关注主营业务外的横向拓展

本小节指出业务横向拓展对实验室耗材企业的重要性。

六、投资建议

本节提出了具体的投资建议,建议关注具备底层技术平台、产品性能优异、业务横向拓展能力强、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的企业,并列举了部分推荐标的。

七、风险提示

本节列出了报告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包括市场推广不及预期、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以及新冠疫情反复影响等。

总结

本报告对生命科学服务市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指出该市场规模迅速扩张,景气度持续高涨,国产替代正当时。报告从四个细分赛道出发,深入分析了市场现状、增长动力、国产替代机遇以及投资建议,并对相关标的企业进行了评估。 报告强调了产品质量、技术创新、业务拓展和国内外市场开拓的重要性,为投资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然而,报告也指出了市场推广、新产品研发、市场竞争加剧以及新冠疫情反复等潜在风险,投资者需谨慎决策。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66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