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
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医疗服务行业专题:2023年,医疗机构变革元年,如何评价民营医疗机构经营与发展
下载次数:
1023 次
发布机构:
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3-08-20
页数:
31页
坚持以公立医疗为主体,民营医疗作为有效补充。
长期以来,中国的医疗体系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体,民营医疗机构是公立医疗体系外的有效补充。根据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民营医院的数量从2012年的9,786家增长至2021年的2.48万家,但是三级医院占比不到2%左右。与公立医院相比,民营医院的医生资源、病床数量、病床使用率、诊疗人次、手术量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可提升空间较大。从需求端来看,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大势所趋,医疗需求面临较大增长压力;从支付端来看,从人口年龄规律来看,预计未来10年医保基金运行压力较大;从供给端来看,公立医疗运转相对复杂,扩张受到限制,民营医疗的灵活性可以提供更多支持。
公立医疗以公益化为导向,民营医疗更加市场化。
过去5年中,政府文件多次强调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导向,结合当下的医疗反腐整治,我们认为未来公立医院将以“患者”为中心,专注于提升服务能力,减少药耗使用,杜绝过度医疗,回归公益化属性。过去几年市场对于社会办医的讨论较多,曾多次引发资本市场大幅波动,事实上新医改以来,国家对于社会办医的监管态度长期稳定,考虑到中国医疗市场未来将面临供需错配问题,公立医疗体系扩张相对受限的情况下,民营医疗将发挥重要作用,打造多层次的医疗服务体系是未来必经之路。行业顶尖的民营医院多为连锁机构,市场化程度较高:(1)凭借规模优势开展药品和耗材的集中采购,药品耗材费用占比较低,成本管控能力较强;(2)求贤若渴,重视医务人员待遇,薪酬水平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三年新冠疫情终结,民营医院复苏能力更强劲。
随着新冠疫情的放开,医疗机构逐步恢复正常的就医秩序,诊疗复苏成为市场关注的重点方向。根据卫健委统计,从诊疗人次来看,2023年1-3月公立医院合计诊疗人次为8.03亿人次,同比2019年同期增长9%;民营医院合计诊疗人次为1.63亿人次,同比2019年同期增长22%。从出院人数来看,2023年1-3月公立医院合计出院人数4,691万人,同比2019年同期增长17%,民营医院合计出院人数1,073万人,同比2019年同期增长26%。与公立医院相比,民营医院的复苏能力更强劲,我们认为主要与民营医院自身的灵活性和产能不饱和有关,后疫情时代,民营医疗的可提升空间更大。
医疗服务赛道分为消费医疗和严肃医疗,其中消费医疗包括眼科、口腔、中医、体检、辅助生殖等细分领域,严肃医疗包括综合、肿瘤、康复、神经等细分领域。
1)眼科: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及青少年近视发病率的提升,眼科市场方兴未艾,头部连锁已经基本实现资本化,形成“一超多强”的竞争格局,龙头企业各有千秋,建议关注爱尔眼科、华厦眼科、普瑞眼科、何氏眼科、朝聚眼科等。
2)口腔:受益于诊疗需求和消费者支付能力的提升,口腔医疗服务市场规模高速增长,民营医疗参与度高,行业集中度低,通过资本市场实现上市的标的非常稀缺,建议关注通策医疗、瑞尔集团等。
3)中医:中医在慢病管理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中医医疗服务参与者高度分散,单体机构较多,具有跨区域扩张能力的连锁机构非常少见,建议关注固生堂等。
4)体检:随着公众健康意识的提升,健康体检人次逐年增长,公立医院体检中心占据主导地位,民营竞争格局走向集中,连锁龙头影响力不断增强,建议关注美年健康等。
5)辅助生殖:随着生育年龄的推迟,不孕不育率大幅提升,辅助生殖需求旺盛,受牌照限制,公立医院占据主导,民营医疗参与度不高,龙头公司的市场份额相对较高,建议关注锦欣生殖等。
6)综合:国企医院改革浪潮结束,龙头企业已经发展成为覆盖全国范围的连锁医疗集团,行业进入存量整合时代,建议关注国际医学、新里程、华润医疗、环球医疗等。
7)肿瘤:随着癌症发病率的提升,中国肿瘤医疗需求高速增长,公立医疗占据主导地位,民营肿瘤专科医院数量高速增长,放疗为重要增长点,建议关注海吉亚医疗、信邦制药、盈康生命等。
8)康复:与海外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康复行业起步较晚,尚处于发展早期,未来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龙头公司已经实现连锁化发展,未来市场集中度有望提升,建议关注三星医疗等。
9)神经:中国居民脑血管死亡率较高,神经外科医疗需求旺盛,作为高壁垒赛道,公立医院占据主导地位,民营医疗机构较少,资本化标的稀缺,建议关注三博脑科等。
风险提示
医疗行业政策变动风险;医疗安全事故风险;行业增长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2023年有望成为中国医疗机构变革元年,公立医院将回归公益属性,而民营医疗机构将作为重要补充,在满足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中发挥关键作用。 报告通过数据分析和政策解读,阐述了民营医疗机构高速发展、复苏能力强劲以及在不同医疗细分领域中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医疗体系长期以来以公立医院为主体,但人口老龄化加剧、医保基金压力增大以及公立医院扩张受限等因素,为民营医疗机构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然而,民营医疗机构在医生资源、高等级医院占比、病床使用率等方面仍与公立医院存在差距,需要进一步提升自身竞争力。
国家政策持续支持社会办医,并推动公立医院回归公益属性,这将促进公立医院和民营医疗机构的协同发展,形成多层次的医疗服务体系。 公立医院专注于提升服务能力和效率,而民营医疗机构则可以发挥其市场化优势,满足多样化的医疗需求。
本报告从宏观层面分析了中国医疗服务市场现状,并深入探讨了不同医疗细分领域的市场格局和投资机会。
报告首先分析了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在数量、医生资源、床位数量、病床使用率、诊疗人次和手术量等方面的差异,数据显示民营医院数量快速增长,但仍以低等级医院为主,在医生资源和业务规模方面与公立医院存在较大差距。 报告进一步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医保基金压力以及公立医院扩张受限等因素对医疗服务供需错配的影响,指出民营医疗机构在缓解供需矛盾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最后,报告分析了国家政策对公立医院改革和社会办医的支持,认为公立医院将回归公益属性,而民营医疗机构将作为重要补充,在多层次医疗服务体系中发挥关键作用。 报告还特别提及了“三明医改”的经验,并分析了其对公立医院改革的启示。
报告对医疗服务细分领域进行了深入分析,涵盖眼科、口腔、中医、体检、辅助生殖、综合、肿瘤、康复和神经等九个领域。 对于每个领域,报告都分析了市场规模、增长趋势、竞争格局以及重点上市公司,并提供了相应的投资建议。 例如,在眼科领域,报告分析了爱尔眼科、华厦眼科、普瑞眼科、何氏眼科和朝聚眼科等公司的发展情况;在口腔领域,分析了通策医疗和瑞尔集团;在中医领域,分析了固生堂;在体检领域,分析了美年健康;在辅助生殖领域,分析了锦欣生殖;在综合医院领域,分析了国际医学、新里程、华润医疗和环球医疗;在肿瘤领域,分析了海吉亚医疗、信邦制药和盈康生命;在康复领域,分析了三星医疗;在神经领域,分析了三博脑科。 每个细分领域分析都包含了市场规模数据、行业发展趋势、竞争格局以及重点公司业绩分析等内容。
报告详细分析了眼科市场的快速增长,以及爱尔眼科等头部连锁机构的资本化进程和竞争格局。
报告指出口腔医疗服务市场规模高速增长,民营医疗参与度高,但行业集中度低,资本化标的稀缺。
报告分析了中医在慢病管理方面的优势,以及中医医疗服务行业高度分散、加速整合的现状。
报告指出公众健康意识提升推动体检人次增长,民营体检机构市场格局走向集中。
报告分析了辅助生殖需求旺盛,但受牌照限制,公立医院占据主导地位的现状。
报告分析了国企医院改革浪潮结束,龙头企业进入存量整合时代的现状。
报告分析了肿瘤医疗需求高速增长,民营肿瘤专科医院数量高速增长,放疗为重要增长点的现状。
报告分析了中国康复行业起步较晚,未来发展空间巨大,连锁化模式可行的现状。
报告分析了神经外科高壁垒、公立医院占据主导地位,资本化标的稀缺的现状。
报告对部分重点上市公司进行了盈利预测和估值分析,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报告最后列出了医疗行业政策变动风险、医疗安全事故风险、行业增长不及预期以及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本报告对中国医疗服务市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指出2023年有望成为医疗机构变革元年,公立医院将回归公益属性,民营医疗机构将作为重要补充,在满足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中发挥关键作用。 报告对九个医疗服务细分领域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部分重点上市公司进行了盈利预测和估值分析,为投资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然而,投资者仍需关注报告中提到的各种风险因素,并进行独立的投资判断。
新药周观点:ADC海外授权迎来收获期,看好后续多个国产ADC海外授权
医药2024年度策略:迎接医药新周期,新“四化建设”引领未来
新药周观点:看好国产ADC海外授权潜力,ADC领域又一重磅交易诞生
新药周观点:国产新药出海进展不断,亿帆长效升白药美国获批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