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服务行业专题:2023年,医疗机构变革元年,如何评价民营医疗机构经营与发展

医疗服务行业专题:2023年,医疗机构变革元年,如何评价民营医疗机构经营与发展

券商报告

医疗服务行业专题:2023年,医疗机构变革元年,如何评价民营医疗机构经营与发展

  坚持以公立医疗为主体,民营医疗作为有效补充。   长期以来,中国的医疗体系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体,民营医疗机构是公立医疗体系外的有效补充。根据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民营医院的数量从2012年的9,786家增长至2021年的2.48万家,但是三级医院占比不到2%左右。与公立医院相比,民营医院的医生资源、病床数量、病床使用率、诊疗人次、手术量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可提升空间较大。从需求端来看,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大势所趋,医疗需求面临较大增长压力;从支付端来看,从人口年龄规律来看,预计未来10年医保基金运行压力较大;从供给端来看,公立医疗运转相对复杂,扩张受到限制,民营医疗的灵活性可以提供更多支持。   公立医疗以公益化为导向,民营医疗更加市场化。   过去5年中,政府文件多次强调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导向,结合当下的医疗反腐整治,我们认为未来公立医院将以“患者”为中心,专注于提升服务能力,减少药耗使用,杜绝过度医疗,回归公益化属性。过去几年市场对于社会办医的讨论较多,曾多次引发资本市场大幅波动,事实上新医改以来,国家对于社会办医的监管态度长期稳定,考虑到中国医疗市场未来将面临供需错配问题,公立医疗体系扩张相对受限的情况下,民营医疗将发挥重要作用,打造多层次的医疗服务体系是未来必经之路。行业顶尖的民营医院多为连锁机构,市场化程度较高:(1)凭借规模优势开展药品和耗材的集中采购,药品耗材费用占比较低,成本管控能力较强;(2)求贤若渴,重视医务人员待遇,薪酬水平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三年新冠疫情终结,民营医院复苏能力更强劲。   随着新冠疫情的放开,医疗机构逐步恢复正常的就医秩序,诊疗复苏成为市场关注的重点方向。根据卫健委统计,从诊疗人次来看,2023年1-3月公立医院合计诊疗人次为8.03亿人次,同比2019年同期增长9%;民营医院合计诊疗人次为1.63亿人次,同比2019年同期增长22%。从出院人数来看,2023年1-3月公立医院合计出院人数4,691万人,同比2019年同期增长17%,民营医院合计出院人数1,073万人,同比2019年同期增长26%。与公立医院相比,民营医院的复苏能力更强劲,我们认为主要与民营医院自身的灵活性和产能不饱和有关,后疫情时代,民营医疗的可提升空间更大。   医疗服务赛道分为消费医疗和严肃医疗,其中消费医疗包括眼科、口腔、中医、体检、辅助生殖等细分领域,严肃医疗包括综合、肿瘤、康复、神经等细分领域。   1)眼科: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及青少年近视发病率的提升,眼科市场方兴未艾,头部连锁已经基本实现资本化,形成“一超多强”的竞争格局,龙头企业各有千秋,建议关注爱尔眼科、华厦眼科、普瑞眼科、何氏眼科、朝聚眼科等。   2)口腔:受益于诊疗需求和消费者支付能力的提升,口腔医疗服务市场规模高速增长,民营医疗参与度高,行业集中度低,通过资本市场实现上市的标的非常稀缺,建议关注通策医疗、瑞尔集团等。   3)中医:中医在慢病管理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中医医疗服务参与者高度分散,单体机构较多,具有跨区域扩张能力的连锁机构非常少见,建议关注固生堂等。   4)体检:随着公众健康意识的提升,健康体检人次逐年增长,公立医院体检中心占据主导地位,民营竞争格局走向集中,连锁龙头影响力不断增强,建议关注美年健康等。   5)辅助生殖:随着生育年龄的推迟,不孕不育率大幅提升,辅助生殖需求旺盛,受牌照限制,公立医院占据主导,民营医疗参与度不高,龙头公司的市场份额相对较高,建议关注锦欣生殖等。   6)综合:国企医院改革浪潮结束,龙头企业已经发展成为覆盖全国范围的连锁医疗集团,行业进入存量整合时代,建议关注国际医学、新里程、华润医疗、环球医疗等。   7)肿瘤:随着癌症发病率的提升,中国肿瘤医疗需求高速增长,公立医疗占据主导地位,民营肿瘤专科医院数量高速增长,放疗为重要增长点,建议关注海吉亚医疗、信邦制药、盈康生命等。   8)康复:与海外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康复行业起步较晚,尚处于发展早期,未来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龙头公司已经实现连锁化发展,未来市场集中度有望提升,建议关注三星医疗等。   9)神经:中国居民脑血管死亡率较高,神经外科医疗需求旺盛,作为高壁垒赛道,公立医院占据主导地位,民营医疗机构较少,资本化标的稀缺,建议关注三博脑科等。   风险提示   医疗行业政策变动风险;医疗安全事故风险;行业增长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报告标签:
  • 医疗服务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1023

  • 发布机构:

    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3-08-20

  • 页数:

    31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报告摘要

  坚持以公立医疗为主体,民营医疗作为有效补充。

  长期以来,中国的医疗体系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体,民营医疗机构是公立医疗体系外的有效补充。根据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民营医院的数量从2012年的9,786家增长至2021年的2.48万家,但是三级医院占比不到2%左右。与公立医院相比,民营医院的医生资源、病床数量、病床使用率、诊疗人次、手术量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可提升空间较大。从需求端来看,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大势所趋,医疗需求面临较大增长压力;从支付端来看,从人口年龄规律来看,预计未来10年医保基金运行压力较大;从供给端来看,公立医疗运转相对复杂,扩张受到限制,民营医疗的灵活性可以提供更多支持。

  公立医疗以公益化为导向,民营医疗更加市场化。

  过去5年中,政府文件多次强调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导向,结合当下的医疗反腐整治,我们认为未来公立医院将以“患者”为中心,专注于提升服务能力,减少药耗使用,杜绝过度医疗,回归公益化属性。过去几年市场对于社会办医的讨论较多,曾多次引发资本市场大幅波动,事实上新医改以来,国家对于社会办医的监管态度长期稳定,考虑到中国医疗市场未来将面临供需错配问题,公立医疗体系扩张相对受限的情况下,民营医疗将发挥重要作用,打造多层次的医疗服务体系是未来必经之路。行业顶尖的民营医院多为连锁机构,市场化程度较高:(1)凭借规模优势开展药品和耗材的集中采购,药品耗材费用占比较低,成本管控能力较强;(2)求贤若渴,重视医务人员待遇,薪酬水平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三年新冠疫情终结,民营医院复苏能力更强劲。

  随着新冠疫情的放开,医疗机构逐步恢复正常的就医秩序,诊疗复苏成为市场关注的重点方向。根据卫健委统计,从诊疗人次来看,2023年1-3月公立医院合计诊疗人次为8.03亿人次,同比2019年同期增长9%;民营医院合计诊疗人次为1.63亿人次,同比2019年同期增长22%。从出院人数来看,2023年1-3月公立医院合计出院人数4,691万人,同比2019年同期增长17%,民营医院合计出院人数1,073万人,同比2019年同期增长26%。与公立医院相比,民营医院的复苏能力更强劲,我们认为主要与民营医院自身的灵活性和产能不饱和有关,后疫情时代,民营医疗的可提升空间更大。

  医疗服务赛道分为消费医疗和严肃医疗,其中消费医疗包括眼科、口腔、中医、体检、辅助生殖等细分领域,严肃医疗包括综合、肿瘤、康复、神经等细分领域。

  1)眼科: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及青少年近视发病率的提升,眼科市场方兴未艾,头部连锁已经基本实现资本化,形成“一超多强”的竞争格局,龙头企业各有千秋,建议关注爱尔眼科、华厦眼科、普瑞眼科、何氏眼科、朝聚眼科等。

  2)口腔:受益于诊疗需求和消费者支付能力的提升,口腔医疗服务市场规模高速增长,民营医疗参与度高,行业集中度低,通过资本市场实现上市的标的非常稀缺,建议关注通策医疗、瑞尔集团等。

  3)中医:中医在慢病管理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中医医疗服务参与者高度分散,单体机构较多,具有跨区域扩张能力的连锁机构非常少见,建议关注固生堂等。

  4)体检:随着公众健康意识的提升,健康体检人次逐年增长,公立医院体检中心占据主导地位,民营竞争格局走向集中,连锁龙头影响力不断增强,建议关注美年健康等。

  5)辅助生殖:随着生育年龄的推迟,不孕不育率大幅提升,辅助生殖需求旺盛,受牌照限制,公立医院占据主导,民营医疗参与度不高,龙头公司的市场份额相对较高,建议关注锦欣生殖等。

  6)综合:国企医院改革浪潮结束,龙头企业已经发展成为覆盖全国范围的连锁医疗集团,行业进入存量整合时代,建议关注国际医学、新里程、华润医疗、环球医疗等。

  7)肿瘤:随着癌症发病率的提升,中国肿瘤医疗需求高速增长,公立医疗占据主导地位,民营肿瘤专科医院数量高速增长,放疗为重要增长点,建议关注海吉亚医疗、信邦制药、盈康生命等。

  8)康复:与海外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康复行业起步较晚,尚处于发展早期,未来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龙头公司已经实现连锁化发展,未来市场集中度有望提升,建议关注三星医疗等。

  9)神经:中国居民脑血管死亡率较高,神经外科医疗需求旺盛,作为高壁垒赛道,公立医院占据主导地位,民营医疗机构较少,资本化标的稀缺,建议关注三博脑科等。

  风险提示

  医疗行业政策变动风险;医疗安全事故风险;行业增长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31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