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
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磷酸铁锂深度报告:大宗商品化,群雄逐鹿,一体化成本为王
下载次数:
290 次
发布机构: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1-10-26
页数:
61页
核心观点:大宗商品化,群雄逐鹿,一体化成本为王
1、磷酸铁锂供需快速增长,朝大宗商品化方向发展
1)磷酸铁锂供需快速增长:2020年,我国磷酸铁锂产能34.7万吨,产量13.31万吨,进口量0.03万吨,表观消费量13.28万吨,同比增长35.2%。2021年1-8月份,我国磷酸铁锂产量21.97万吨,进口量0.1万吨,表观消费量22.01万吨,同比增长254.12%。2021年9月,国内动力电池产量继续提升,磷酸铁锂电池产量13.5GWh,同比+252.0%,环比+21.9%,产量占比继5月首次超过三元后,继续提升至58.3%。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9.5GWh,环比+32.3%,占比60.8%,环比提升3.3个百分点。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快速发展,渗透率提升,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占比提升,叠加其在储能领域未来发展可期,若推广顺利,我们预计2025年全球磷酸铁锂需求量有望从2020年的13.6万吨增长至2025年的272.4万吨,GAGR高达82%。除了传统磷酸铁锂企业纷纷扩产,磷化工、钛白粉等生产企业凭借各自资源优势相继切入磷酸铁/磷酸铁锂产业链,发展第二成长曲线。
2)磷酸铁锂大宗商品化:磷酸铁锂生产工艺包括固相法、液相法,不同工艺路线产品质量差异化不大,产品单耗与产品价格相近。综上,基于磷酸铁锂产品可交易、同质化、标准化特点,产销量预计快速增长,作为原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我们认为其正朝大宗商品化方向发展。
3)针对磷酸铁锂,我们构建元素分析法,价值量角度,锂源>磷源>铁源>碳源。
2、有“锂”走遍天下,碳酸锂成为磷酸铁锂产业链盈利王者
1)碳酸锂供不应求:2020年,我国碳酸锂产能41.49万吨,产量17.21万吨,进口5.01万吨,表观消费量21.47万吨,同比+14.2%,对外依存度23.3%。2021年1-8月份,产量15.11万吨,进口5.56万吨,表观消费量20.09万吨,同比+63.36%,对外依存度27.7%。2021年8月份单月进口0.83万吨,表观消费量2.94万吨,对外依存度28.2%。
2)碳酸锂价格持续上涨:2021年初磷酸铁锂价格3.70万元/吨,2021年10月15日报8.50万元/吨,较年初上涨130%;今年以来均价5.18万元/吨。2021年初电池级碳酸锂价格5.38万元/吨,2021年10月15日19.34万元/吨,较年初上涨259%,涨幅高于磷酸铁锂;今年以来均价9.79万元/吨。
3)碳酸锂盈利良好:我们测算碳酸锂毛利从2021年初的1.07万/吨,上涨至2021年10月中旬的11.6万/吨。生产1吨磷酸铁锂需要0.22-0.24吨碳酸锂。碳酸锂是磷酸铁锂材料生产中最大的单一原料成本
3、磷铁资源不可或缺,一体化成本为王
1)钛白粉企业具有铁资源优势:硫酸法生产1吨钛白粉副产3.5-4吨硫酸亚铁。通过资源再利用,单吨磷酸铁锂生产成本可节省约1676元。
2)磷化工企业具有磷资源优势:对于“磷矿-高纯磷酸/工业磷酸一铵-磷酸铁”产业链,磷酸铁锂大幅提高了磷资源附加值。中短期角度,企业现有高纯磷酸、工业级磷酸一铵产能资源和相关技术储备具有先发优势,长期看磷矿石资源同样非常重要。我们根据21H1市场均价测算,以外购85%高纯磷酸作为磷源,则单吨磷酸铁锂的磷源成本约为4124元,而对于磷矿资源企业采用湿法净化技术自产磷酸,其单吨磷酸铁锂的磷源成本约为1989元/吨,自给磷源的磷酸铁锂企业具有约2135元/吨的成本优势。对于磷酸铁锂生产,磷源自给的磷化工企业相比铁源自给的钛白粉企业成本优势更大。
3)热法磷酸工艺具有能耗高、污染大、成本高的缺点。湿法磷酸工艺能耗低、污染小是发展方向,但产品杂质较多,需进一步的提纯净化,湿法磷酸的净化提纯工艺是磷化工企业的技术壁垒所在。
4)生产1吨磷酸铁锂需要磷矿石2.26吨(30%丰度考虑),环保及能源双控背景下,磷矿石的产量逐年下降,拥有丰富磷矿石资源企业占优。
5)切入磷酸铁/磷酸铁锂行业的钛白粉和磷化工企业众多,群雄逐鹿,随着磷酸铁/磷酸铁锂朝着大宗商品化方向发展,一体化成本为王。除了成本因素,由于我国电池生产商集中度高,绑定下游电池大客户至关重要。
4、建议关注
产业链价值量角度,若不考虑估值,关注顺序为锂源>磷源>铁源>碳源。锂源、磷源、铁源公司主要如下:
1)锂源公司:盐湖股份、天齐锂业、赣锋锂业等。
2)铁源公司:中核钛白、龙佰集团、安纳达、鲁北化工等。
3)磷源公司:川发龙蟒、云图控股、川恒股份、新洋丰、湖北宜化、司尔特、川金诺、云天化、兴发集团等。
风险提示:项目进度及盈利不及预期,竞争加剧风险,产品价格波动,政策不确定性,流动性收紧的风险等。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磷酸铁锂产业正朝着大宗商品化的方向发展,市场竞争激烈,一体化成本优势将成为企业制胜的关键。报告从供需关系、主要原材料价格及盈利能力、产业链一体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锂源、磷源、铁源企业进行了投资建议。
磷酸铁锂产品具有可交易性、同质化和标准化等特点,且产销量快速增长,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和储能领域,因此呈现出大宗商品化的发展趋势。不同工艺路线(固相法和液相法)的产品质量差异不大,产品单耗和价格也较为接近。
碳酸锂作为磷酸铁锂生产中最大的单一原料成本,其供不应求的市场现状导致价格持续上涨,从而使得锂源企业成为磷酸铁锂产业链的主要盈利者。
报告首先分析了磷酸铁锂供需快速增长的现状。2020年我国磷酸铁锂产量同比增长35.2%,2021年1-8月同比增长254.12%。磷酸铁锂电池产量和装车量占比持续提升,预计2025年全球磷酸铁锂需求量将大幅增长。此外,磷化工、钛白粉等企业也纷纷切入磷酸铁/磷酸铁锂产业链,加剧市场竞争。
报告指出,碳酸锂供不应求,价格持续上涨,涨幅高于磷酸铁锂。2021年初至10月中旬,碳酸锂价格上涨259%,毛利从1.07万元/吨上涨至11.6万元/吨。由于每吨磷酸铁锂需要0.22-0.24吨碳酸锂,因此碳酸锂价格上涨对磷酸铁锂产业链盈利影响巨大,锂源企业盈利显著。
报告强调了磷铁资源在磷酸铁锂生产中的重要性,并分析了不同企业的一体化成本优势。钛白粉企业拥有铁资源优势,硫酸法生产钛白粉副产硫酸亚铁可用于生产磷酸铁,降低成本;磷化工企业则拥有磷资源优势,自产磷酸可显著降低磷源成本。报告通过数据对比,说明磷源自给的磷化工企业相比铁源自给的钛白粉企业具有更大的成本优势。热法磷酸工艺因能耗高、污染大、成本高等缺点,湿法磷酸工艺将成为发展方向。拥有丰富磷矿石资源的企业也具有竞争优势。
报告从产业链价值量角度出发,建议关注顺序为锂源>磷源>铁源>碳源。并分别列出了锂源公司(盐湖股份、天齐锂业、赣锋锂业等)、铁源公司(中核钛白、龙佰集团、安纳达、鲁北化工等)和磷源公司(川发龙蟒、云图控股、川恒股份、新洋丰、湖北宜化、司尔特、川金诺、云天化、兴发集团等)。
报告详细介绍了磷酸铁锂的制备工艺,包括固相法和液相法,并比较了两种工艺的优缺点。固相法操作简单、成本低,是大多数企业的选择;液相法产品均一度高,但成本较高。报告指出,不同工艺制备的磷酸铁锂产品差异性不大,价格趋同,这构成了大宗商品的重要条件之一。
报告分析了磷酸铁锂市场需求快速增长的驱动因素,包括新能源汽车的高景气度和储能市场的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政策的支持、碳中和目标的推动以及磷酸铁锂电池成本优势的凸显,都促进了磷酸铁锂电池的市场份额提升。储能市场对磷酸铁锂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报告探讨了磷酸铁锂电池技术的进步,例如CTP、刀片电池、JTM等技术,这些技术提升了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改善了其续航能力,增强了其市场竞争力。同时,报告也分析了磷酸铁锂电池产量反超三元电池的趋势,以及未来市场竞争加剧的可能性。
本报告对磷酸铁锂产业链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指出磷酸铁锂正朝着大宗商品化的方向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锂资源成为产业链盈利的主要驱动力,而磷铁资源的一体化布局和成本控制能力将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报告建议投资者关注锂源、磷源和铁源企业,并提示了项目进度、竞争加剧、价格波动、政策不确定性和流动性收紧等风险。 报告中提供的详细数据和分析,为投资者提供了对磷酸铁锂产业链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小核酸行业:MNC加大BD,慢病 + 肝外领域潜力无限
医药生物行业跟踪周报:美降息利于CXO复苏,重点推荐药明康德、皓元医药等
基础化工周报:尿素价格回调
创新管线进展点评:BGM0504片剂中美均进入I期临床,在研管线顺利推进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