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学习二十大报告看高质量发展之:化工新材料行业-新材料,化工行业迈向高端的必然选择

学习二十大报告看高质量发展之:化工新材料行业-新材料,化工行业迈向高端的必然选择

研报

学习二十大报告看高质量发展之:化工新材料行业-新材料,化工行业迈向高端的必然选择

  投资要点: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报告亮点纷呈,其中多处提到能源安全、加快新能源新材料发展等。报告更是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在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后,并结合当前化工行业的发展特点,我们认为未来中国将会在减少能源消耗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尤其是出口产品的溢价,化工新材料将成为重点发展方向。   化工新材料是新能源、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生物技术等战略新兴材料的重要基础材料,与传统材料相比,化工新材料具有性能更优、附加值更高、技术难度更大等特点,细分领域包括工程塑料、特种橡胶及弹性体、高性能纤维等传统合成材料的高端产品,以及高性能膜材料、电子化学品、新能源和生物化工领域高性能专用和精细化学品等。   从全球格局看,过去十年,中国化工品销售额在全球占比快速提升。根据CEFIC数据,2010年中国化工品销售额占全球份额仅25.8%,2020年中国化工品销售额达1.5万亿欧元,占全球的份额提升至44.6%;预计2030年中国销售额将达3万亿欧元,占全球份额为48.6%。   同时,我们观察到,中国化工品研发投入也在不断加大,中国将进入化工品高附加值区。根据CEFIC数据,在化工品研发投入方面(R&Dexpenditure),2020年中国为140亿欧元,在全球占比为29.4%;而2010年的投入仅为43亿欧元,在全球占比为14.7%。   从国内行业发展看,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引领及企业技术进步等推动下,我国化工新材料行业发展已具备一定基础。根据石化联合会数据,2020年,我国化工新材料产业规模约6500亿元,消费规模约9600亿元,消费量约3770万吨,自给率约71%。   随着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半导体、电子电器、新能源、信息通信、航空航天等相对新兴领域发展势头良好,有望带动上游化工新材料需求持续增长。预计“十四五”末我国化工新材料消费量将达到5700万吨,自给率上升到75%,占化工行业整体比重超过10%。   我们认为,未来我国化工新材料发展可关注两条路线:一是积极开拓突破目前自给率较低领域,例如自给率最低的为高端聚烯烃,仅有47%;工程塑料和电子化学品自给率在62%左右;高性能合成橡胶和高性能膜材料为68%;二是通用化工材料、传统材料的产品升级与高性能化,如聚乙烯、聚丙烯等通用合成树脂材料,通过新的聚合技术(如茂金属聚合)实现高性能化,以及与己烯共聚、辛烯共聚制成聚烯烃弹性体等;我国大炼化在EVA已经形成突破,未来在POE等方面有望形成新的增长点。   化工新材料领域是化工行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核心的竞争壁垒为研发能力、产业链验证门槛、服务能力等,我们认为在政策引领及产业资本投入增长等驱动下,国内化工新材料产业链迎来布局良机,已具备产能规模或技术储备的相关企业有望充分受益。   风险提示:原油价格大幅波动风险;化工产品需求不达预期风险;政策落地不及预期风险。
报告标签:
  • 化学原料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1053

  • 发布机构:

    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2-10-25

  • 页数:

    2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投资要点: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报告亮点纷呈,其中多处提到能源安全、加快新能源新材料发展等。报告更是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在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后,并结合当前化工行业的发展特点,我们认为未来中国将会在减少能源消耗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尤其是出口产品的溢价,化工新材料将成为重点发展方向。

  化工新材料是新能源、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生物技术等战略新兴材料的重要基础材料,与传统材料相比,化工新材料具有性能更优、附加值更高、技术难度更大等特点,细分领域包括工程塑料、特种橡胶及弹性体、高性能纤维等传统合成材料的高端产品,以及高性能膜材料、电子化学品、新能源和生物化工领域高性能专用和精细化学品等。

  从全球格局看,过去十年,中国化工品销售额在全球占比快速提升。根据CEFIC数据,2010年中国化工品销售额占全球份额仅25.8%,2020年中国化工品销售额达1.5万亿欧元,占全球的份额提升至44.6%;预计2030年中国销售额将达3万亿欧元,占全球份额为48.6%。

  同时,我们观察到,中国化工品研发投入也在不断加大,中国将进入化工品高附加值区。根据CEFIC数据,在化工品研发投入方面(R&Dexpenditure),2020年中国为140亿欧元,在全球占比为29.4%;而2010年的投入仅为43亿欧元,在全球占比为14.7%。

  从国内行业发展看,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引领及企业技术进步等推动下,我国化工新材料行业发展已具备一定基础。根据石化联合会数据,2020年,我国化工新材料产业规模约6500亿元,消费规模约9600亿元,消费量约3770万吨,自给率约71%。

  随着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半导体、电子电器、新能源、信息通信、航空航天等相对新兴领域发展势头良好,有望带动上游化工新材料需求持续增长。预计“十四五”末我国化工新材料消费量将达到5700万吨,自给率上升到75%,占化工行业整体比重超过10%。

  我们认为,未来我国化工新材料发展可关注两条路线:一是积极开拓突破目前自给率较低领域,例如自给率最低的为高端聚烯烃,仅有47%;工程塑料和电子化学品自给率在62%左右;高性能合成橡胶和高性能膜材料为68%;二是通用化工材料、传统材料的产品升级与高性能化,如聚乙烯、聚丙烯等通用合成树脂材料,通过新的聚合技术(如茂金属聚合)实现高性能化,以及与己烯共聚、辛烯共聚制成聚烯烃弹性体等;我国大炼化在EVA已经形成突破,未来在POE等方面有望形成新的增长点。

  化工新材料领域是化工行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核心的竞争壁垒为研发能力、产业链验证门槛、服务能力等,我们认为在政策引领及产业资本投入增长等驱动下,国内化工新材料产业链迎来布局良机,已具备产能规模或技术储备的相关企业有望充分受益。

  风险提示:原油价格大幅波动风险;化工产品需求不达预期风险;政策落地不及预期风险。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中国化工行业正朝着高端化发展,新材料将成为重点发展方向。这一趋势由国家政策导向(例如,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科技创新和新能源发展)、国内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全球化工行业格局变化共同驱动。报告分析了中国化工新材料行业现状、发展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和值得关注的投资机会。

中国化工新材料行业发展趋势:高端化与高附加值

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科技创新和新能源发展,为中国化工新材料行业的高端化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同时,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特别是半导体、电子电器、新能源、信息通信和航空航天等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将持续拉动上游化工新材料的需求增长。 全球化工行业格局变化也为中国化工新材料行业提供了机遇,中国化工品销售额在全球占比持续提升,研发投入也在不断加大,这预示着中国将进入化工品高附加值时代。

化工新材料行业发展机遇与挑战

中国化工新材料行业发展机遇在于:国家政策支持、新兴产业需求增长、以及中国在全球化工行业市场份额的提升。然而,挑战也依然存在:部分高端化工新材料自给率较低,需要进一步技术突破;以及原油价格波动、市场需求变化和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等风险。

主要内容

本报告主要从宏观政策、行业现状、发展趋势以及投资建议四个方面对中国化工新材料行业进行了分析。

宏观政策背景:二十大报告与化工新材料发展

报告首先分析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关于能源安全、新能源新材料发展等方面的论述,指出报告强调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为化工新材料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指引。 报告认为,国家政策将引导中国化工行业在减少能源消耗的同时,提升产品附加值,尤其是在出口产品方面,从而促进化工新材料行业的发展。

行业现状分析:市场规模、研发投入及自给率

报告引用CEFIC数据,展示了中国化工品销售额在全球占比的快速提升,从2010年的25.8%上升到2020年的44.6%,并预测2030年将达到48.6%。 同时,报告也指出中国化工品研发投入的持续增长,2020年研发投入占全球比例达到29.4%。 此外,报告还分析了中国化工新材料产业的规模、消费规模、自给率等关键指标,并指出部分高端化工新材料的自给率较低,例如高端聚烯烃仅为47%。

未来发展趋势:两条发展路线及核心竞争力

报告预测“十四五”末我国化工新材料消费量将达到5700万吨,自给率上升到75%。 报告提出了未来我国化工新材料发展两条路线:一是积极开拓目前自给率较低的领域,例如高端聚烯烃、工程塑料、电子化学品等;二是通用化工材料、传统材料的产品升级与高性能化,例如通过新的聚合技术提升聚乙烯、聚丙烯等材料的性能。 报告还指出,化工新材料领域的竞争壁垒主要在于研发能力、产业链验证门槛和服务能力。

投资建议:关注具备产能规模或技术储备的企业

报告认为,在政策引领及产业资本投入增长等驱动下,国内化工新材料产业链迎来布局良机,建议关注已具备产能规模或技术储备的相关企业。 报告最后列出了相关的风险提示,包括原油价格大幅波动风险、化工产品需求不达预期风险以及政策落地不及预期风险。

总结

本报告基于对二十大报告精神的解读以及对中国化工新材料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分析,指出中国化工行业正经历从低端向高端的转型升级,新材料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报告强调了国家政策的支持作用,并分析了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报告最后给出了投资建议,建议关注具备产能规模或技术储备的企业,同时提醒投资者注意潜在的风险。 报告的数据主要来源于CEFIC和石化联合会等权威机构,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然而,报告也指出,未来发展仍存在不确定性,投资者需谨慎决策。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2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