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
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医药:集采降价冲击边际减弱,“仿创结合类药企”有望陆续迎来向上拐点
下载次数:
2765 次
发布机构:
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2-10-19
页数:
16页
本篇报告,我们针对“仿制药行业带量采购后的量价变化”、“相关化药制剂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拐点”两大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认为:(1)宏观行业层面, 集采降价幅度趋于稳定, 其引发的行业集中度提升等积极作用逐步体现;(2) 微观上市公司层面,在“存量品种”被充分集采、 集采降幅稳定且平稳接续的条件下, 集采降价对部分上市公司的冲击将持续边际减弱,创新品种将助力更多“仿创结合类药企”迎来向上拐点。
宏观行业层面: 带量采购推动仿制药行业集中度提升,整体价格降幅趋于稳定
从 2018 年至今已有 294 个品种被纳入国家集采, 通过对大量的集采中选品种进行量价分析,我们认为:集采降价幅度趋于稳定, 其引发的行业集中度提升等积极作用有望逐步显现。其中,价格方面, 国家集采的平均降幅从“4+7 带量采购”的-52%稳步下降至“第七批集采”的-48%,各厂家报价回归理性,国家集采降幅预期有望趋于稳定。 地方集采接续存在部分品种和部分地区接近原价甚至提价续标, 有别于全国集采的“全面性降价”,地方接续呈现“局部性降价”的特征。 用量方面,过评仿制药的市场用量占比从 2018 年的 33%快速提升至2021 年的 54%, 过评仿制药借助集采快速提升其市场份额。
微观上市公司层面: 集采降价的冲击边际减弱,创新品种助力“仿创结合类药企” 有望迎来向上拐点
通过对化药制剂上市公司“存量品种” 以及“创新品种”进行分析,我们认为:目前已有部分上市公司度过了集采对存量品种降价冲击的“阵痛期”,随着创新品种陆续取得积极进展,其基本面有望逐步迎来向上拐点。 其中,“存量品种”方面,化药制剂上市公司被纳入集采的品种的营收占比均值从 2019 年的 9.03%提升至 2022H1 的 46.02%,随着“存量品种”被充分集采,集采对上市公司的降价冲击有望逐步消退;“增量品种”方面,近年“仿创结合类药企”持续强化研发, 越来越多上市公司的创新品种取得积极进展。例如,科伦药业的 ADC 研发项目均取得关键性进展;立方制药的硝苯地平缓释片中选第七批集采、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处于申报上市阶段;京新药业治疗失眠的新药EVT201 处于 NDA 阶段等。
重点推荐: 立方制药等。
建议关注: 京新药业、 恩华药业、科伦药业、海思科、信立泰、一品红、苑东生物、东诚药业等。
风险提示: 新冠疫情导致核心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 产品研发及审批速度低于预期;产品降价超预期风险。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国家集采降价冲击边际减弱,“仿创结合类药企”有望迎来向上拐点。这一结论基于对仿制药行业带量采购后量价变化以及相关化药制剂上市公司基本面拐点的深入分析。报告指出,宏观层面,集采降价幅度趋于稳定,行业集中度提升;微观层面,部分上市公司已度过集采冲击的“阵痛期”,创新品种的进展将助力更多“仿创结合类药企”实现业绩增长。
报告指出,截至2022年10月,已有294个品种被纳入国家集采,带量采购进程已过半。数据显示,集采药品CR4从2018年的23.9%提升至2021年的32.2%,CR8从36.5%提升至48.4%,行业集中度显著提升。
集采规则有利于中标药企提升市场份额。过评仿制药的市场用量占比从2018年的33%快速提升至2021年的54%。
国家集采平均降幅从“4+7带量采购”的-52%下降至“第七批集采”的-48%,趋于稳定。地方集采续标呈现“局部性降价”特征,部分品种甚至接近原价或提价续标。
化药制剂上市公司被纳入集采品种的营收占比均值从2019年的11.58%提升至2022H1的45.24%,集采降价冲击边际减弱。
越来越多的“仿创结合类药企”的创新品种取得积极进展,例如科伦药业的ADC研发项目、立方制药的硝苯地平缓释片、京新药业的EVT201等。这些创新品种的成功将助力相关企业业绩增长。
报告重点推荐立方制药,并建议关注京新药业、恩华药业、科伦药业、海思科、信立泰、一品红、苑东生物、东诚药业等。报告还提供了相关公司的盈利预测数据。
报告列出了新冠疫情影响、研发审批速度低于预期、产品降价超预期等风险因素。
本报告通过对国家集采数据和上市公司数据的分析,得出结论:国家集采降价冲击边际减弱,行业集中度提升,创新驱动成为行业发展新动力。“仿创结合类药企”凭借其创新品种的研发进展和市场放量,有望迎来业绩向上拐点。报告同时提示了相关投资风险,建议投资者谨慎决策。 报告中详细的数据和图表分析支持了其核心观点,为投资者提供了较为全面的行业分析和投资参考。
新药周观点:ADC海外授权迎来收获期,看好后续多个国产ADC海外授权
医药2024年度策略:迎接医药新周期,新“四化建设”引领未来
新药周观点:看好国产ADC海外授权潜力,ADC领域又一重磅交易诞生
新药周观点:国产新药出海进展不断,亿帆长效升白药美国获批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