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医疗器械医疗器械:从数据维度深度剖析国内医用内窥镜行业投资
下载次数:
1105 次
发布机构:
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3-08-16
页数:
26页
行业近况:招采端口径下,我国整体内镜设备(软镜+硬镜)市场规模2022年估计达到约172亿元,同比增长46%;2023H1估计达到约83亿元,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9%,维持快速增长。
2022年,我国软镜市场规模实现约85.9亿元,占整体内镜设备市场比重达到49.8%,同比增长达47.8%;2023H1实现约44亿元,近三年复合增速达33%。细分来看,消化内镜市场规模约为74亿元,同比增长约53%;支气管镜市场规模约为12亿元,同比增长约23%。
2022年,我国硬镜市场规模实现约86.5亿元,占整体内镜设备市场比重达到50.16%,同比增长达44%;2023H1实现约39亿元,近三年复合增速达24%。硬镜市场的细分领域较多,可分为胸腹腔镜、关节镜、鼻咽喉镜、宫腔镜、脊柱内镜、泌尿外科内镜等。其中,体量占比最高的两大细分是胸腹腔镜和骨科内镜(关节、脊柱),22年分别占据将近50%和20%的份额。
长期空间:预计2032年我国整体医用内镜市场规模将有望超过500亿元(设备,招采端口径;耗材,假设长期来看集采降价50%),未来10年的CAGR预计约为8.7%。
结构方面,2032年,预计我国软镜市场规模达到约230亿元左右,未来10年CAGR约为10.6%;硬镜达到约180亿元左右,CAGR7.8%,硬镜细分领域众多,且较杂,若单看部分高景气细分,如胸腹腔镜、骨科等,预计CAGR会高于市场平均水平,介于硬镜平均增速与软镜平均增速之间;内镜耗材,若假设集采后降价50%,那么预计将达到约95亿元,CAGR约为6.6%。假若不考虑集采因素,2032年内镜耗材市场规模预计将接近190亿元,CAGR达14.2%,同时整体医用内镜市场有望超过600亿元,CAGR约10%+。
竞争格局:2023H1,消化内镜国产化率合计份额约15%,硬镜国产化率约40-50%。
2022年,我国硬镜市场外资企业份额合计约为52.17%,国产企业份额合计为34.27%;2023H1,外资企业份额合计为46.03%,近3年累计降幅达到26.89pct,国产企业份额合计为40.57%,近3年累计提升幅度达到29.42pct。软镜的市场格局相对集中,2022年外资三大家(奥林巴斯、富士、宾得)在国内软镜市场的占有率共为77.82%,其中消化内镜达到约85%;2023H1,合计市场份额达70.45%,近3年累计下降约16pct,其中消化内镜合计市场份额达到82%,近3年累计下降约8.4pct。开立+澳华在国内软镜市场的合计市占率于2022年达到11.92%,其中消化内镜市占率达到约13%;2023H1达到约14.62%,近3年提升约8.7pct,其中消化内镜达到15.4%,近3年提升约9.2pct。
内镜行业成长性强,底部配置价值高。
行业看未来10年的复合增速预计在10%左右,加上部分细分领域目前外资占比仍然较高(>80%),叠加国产替代的持续进行,开立、澳华、迈瑞等国产龙头的成长空间十分可观。假设2032年,我国软镜设备招采端年市场规模达到230亿,若国产龙头市占率能够达30%+,那么对应销售规模预计将达到70亿元左右(招采端),结合现有体量来看,单软镜这一条业务线的成长空间就在5-10倍这一区间。近期市场受短期因素影响出现较大波动,无需对内镜板块过度悲观,中长期人口结构变化、恶性肿瘤发病率提升、微创诊疗的普及、内镜开展率与治疗率(渗透率)和国产化率的提升对行业持续产生拉动的逻辑不变;中长期来看,医疗反腐有利于为行业正本清源,减少厂商的不必要的销售费用,为真正创新的产品、具有高临床获益的产品提供空间。在底部关注先前估值较高的高景气度内镜核心标的具有较高性价比。
建议关注标的:(1)内镜设备端:a)内镜业务现阶段以软镜为主:开立医疗、澳华内镜;b)内镜业务现阶段以硬镜为主:迈瑞医疗、海泰新光、西山科技等;(2)内镜诊疗耗材:南微医学、安杰思等。
风险提示:(1)行业政策端的不确定性;(2)行业需求端波动的风险;(3)有关公司产品推广不及预期;(4)测算模型存在统计误差的风险:本文中与市场规模、竞争格局、产品价格、厂商业务经营相关的数据仅代表从公开数据统计和在此基础上测算而来的结果,而由于数据获取可及性方面的局限和抽样统计本身的误差,其结果或与公司真实经营数据间客观存在差距,请投资者谨慎参考,尤其是具体公司的经营数据还应以公司披露口径为准。
新药周观点:ADC海外授权迎来收获期,看好后续多个国产ADC海外授权
医药2024年度策略:迎接医药新周期,新“四化建设”引领未来
新药周观点:看好国产ADC海外授权潜力,ADC领域又一重磅交易诞生
新药周观点:国产新药出海进展不断,亿帆长效升白药美国获批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