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医药行业集采专题跟踪报告:第九批集采常态化推进 采购周期延至4年

医药行业集采专题跟踪报告:第九批集采常态化推进 采购周期延至4年

研报

医药行业集采专题跟踪报告:第九批集采常态化推进 采购周期延至4年

  核心观点   前九批回顾与潜在集采品种   一致性评价快速推进,为带量采购奠定基础。早期我国仿制药市场竞争格局分散,国家在2013年发出了关于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通知,并在2015年正式开始推进一致性评价。2018年已经有部分品种通过了一致性评价,医保在通过一致性评价品种的基础上,展开带量采购,目前带量采购已经完成了9批10轮,随着通过一致性评价品种数量的增加,带量采购品种范围也在持续扩大。   带量采购常态化推进,第九批中选产品执行期均到2027年12月31日,采购周期长达4年。自从2018年的4+7城市带量采购开始后,目前带量采购已经进行了9次,另外在2019年还有一次针对4+7集采品种的扩围集采。第九批集采成功中标41个品种,采购药物品种逐步向手术用药(麻醉、急救类药物)倾斜。205家企业的266个产品获得拟中选资格,平均降价幅度58%,为历史第二高降幅,最高降幅高达99%。从品种类型上看,注射剂占比最高,为50%。从采购规则来看,第九批集采中选产品的执行期均到2027年12月31日,采购周期长达4年,为历次国采标期最长。并首次提出企业可组成联合体进行申报。   配套政策保障平稳接续,稳定当前价格。2021年11月4曰,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发布《关于做好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协议期满后接续工作的通知》,保障采购协议期满后平稳接续。省市级接续综合质量、产能、信用等多方面因素,坚持招采合一、量价挂钩,稳定当前价格,保障中选企业利益,确保药品正常供应。从前四批集采续约降幅统计来看,半数品种基本维持国采价格,整体续约价格有小幅下降。   过评企业数量(包括原研)≥4家的潜在集采品种数量约71个,其中≥5家的约28个。未来集采将大概率会集中在(包括原研)过评4家及以上的品种,共涉及约71个品种(过评5家及以上的共有28个)。自2018年以来,包括本次集采在内的九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覆盖374种药品,重点公司的核心仿制药几乎均已集采,仿制药集采的边际影响会大幅减弱。(截至2023年12月6日)   投资建议:国家带量采购从品种试点走向全面扩围,从原来过评且充分竞争的化药,逐步走向采购金额高、充分竞争、社会影响强烈的全品种,已步入深水区,对企业影响可控。在国家医保控费大背景下,持续看好能够转型升级,有望穿越“医保结界”的转型pharma和新兴biotech:a)创新药龙头:恒瑞医药,华东医药,信达生物,和黄医药,康方生物,贝达药业,荣昌生物等;b)Biotech:首药控股,康诺亚,海创药业,智翔金泰,科伦博泰,泽璟制药,亚虹医药,亚盛医药,基石药业,科济药业,盟科药业,金斯瑞,君实生物,前沿生物等;c)转型创新:亿帆医药,甘李药业,通化东宝,人福医药,恩华药业,先声药业,海思科,康辰药业,京新药业等。   风险提示:带量采购进度不及预期风险,药品价格大幅下降风险,其他政策风险。
报告标签:
  • 医药商业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2563

  • 发布机构: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4-01-03

  • 页数:

    73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核心观点

  前九批回顾与潜在集采品种

  一致性评价快速推进,为带量采购奠定基础。早期我国仿制药市场竞争格局分散,国家在2013年发出了关于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通知,并在2015年正式开始推进一致性评价。2018年已经有部分品种通过了一致性评价,医保在通过一致性评价品种的基础上,展开带量采购,目前带量采购已经完成了9批10轮,随着通过一致性评价品种数量的增加,带量采购品种范围也在持续扩大。

  带量采购常态化推进,第九批中选产品执行期均到2027年12月31日,采购周期长达4年。自从2018年的4+7城市带量采购开始后,目前带量采购已经进行了9次,另外在2019年还有一次针对4+7集采品种的扩围集采。第九批集采成功中标41个品种,采购药物品种逐步向手术用药(麻醉、急救类药物)倾斜。205家企业的266个产品获得拟中选资格,平均降价幅度58%,为历史第二高降幅,最高降幅高达99%。从品种类型上看,注射剂占比最高,为50%。从采购规则来看,第九批集采中选产品的执行期均到2027年12月31日,采购周期长达4年,为历次国采标期最长。并首次提出企业可组成联合体进行申报。

  配套政策保障平稳接续,稳定当前价格。2021年11月4曰,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发布《关于做好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协议期满后接续工作的通知》,保障采购协议期满后平稳接续。省市级接续综合质量、产能、信用等多方面因素,坚持招采合一、量价挂钩,稳定当前价格,保障中选企业利益,确保药品正常供应。从前四批集采续约降幅统计来看,半数品种基本维持国采价格,整体续约价格有小幅下降。

  过评企业数量(包括原研)≥4家的潜在集采品种数量约71个,其中≥5家的约28个。未来集采将大概率会集中在(包括原研)过评4家及以上的品种,共涉及约71个品种(过评5家及以上的共有28个)。自2018年以来,包括本次集采在内的九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覆盖374种药品,重点公司的核心仿制药几乎均已集采,仿制药集采的边际影响会大幅减弱。(截至2023年12月6日)

  投资建议:国家带量采购从品种试点走向全面扩围,从原来过评且充分竞争的化药,逐步走向采购金额高、充分竞争、社会影响强烈的全品种,已步入深水区,对企业影响可控。在国家医保控费大背景下,持续看好能够转型升级,有望穿越“医保结界”的转型pharma和新兴biotech:a)创新药龙头:恒瑞医药,华东医药,信达生物,和黄医药,康方生物,贝达药业,荣昌生物等;b)Biotech:首药控股,康诺亚,海创药业,智翔金泰,科伦博泰,泽璟制药,亚虹医药,亚盛医药,基石药业,科济药业,盟科药业,金斯瑞,君实生物,前沿生物等;c)转型创新:亿帆医药,甘李药业,通化东宝,人福医药,恩华药业,先声药业,海思科,康辰药业,京新药业等。

  风险提示:带量采购进度不及预期风险,药品价格大幅下降风险,其他政策风险。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集采)已进入深水区,从品种试点走向全面扩围,从化药逐步走向涵盖更多品种,对医药企业的影响可控。 报告通过对前九批集采数据的分析,揭示了集采常态化推进的趋势,并预测了未来潜在的集采品种。 投资建议方面,报告看好能够转型升级,有望穿越“医保结界”的创新药龙头企业和新兴生物技术公司。

集采常态化及深远影响

第九批集采标志着国家带量采购政策的常态化和深化。采购周期延长至4年,是历次集采最长周期,旨在稳定价格,保障药品供应。然而,平均降价幅度仍高达58%,显示出集采对价格的持续压制力。 未来集采将更倾向于选择过评企业数量较多、市场竞争充分的品种,仿制药集采的边际影响将逐渐减弱,创新药和生物技术将成为新的增长点。

潜在集采品种及投资策略

报告预测,未来潜在集采品种约71个,主要集中在过评企业数量(包括原研)≥4家的化药品种。 基于此,报告建议投资者关注以下几类企业:a) 创新药龙头企业;b) 新兴生物技术公司;c) 转型创新型医药企业。 这些企业具备较强的研发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有望在医保控费的大背景下保持持续增长。

主要内容

前九批带量采购回顾:持续扩围,降价常态化,规则持续完善

一致性评价与带量采购的协同效应

报告指出,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快速推进为带量采购奠定了基础。自2015年正式启动一致性评价以来,通过评价的品种数量不断增加,为集采提供了更多竞争充分的品种。 集采的持续扩围也反过来促进了一致性评价的推进,形成良性循环。

集采的规模、降幅及规则演变

前九批集采共涉及374种药品,平均降价幅度在52%-59%之间,降幅呈现常态化趋势。 集采规则也在不断完善,第九批集采首次允许企业组成联合体申报,采购周期也延长至4年,体现了政策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数据显示,第九批集采的采购规模相对较小,但降价幅度依然较高,这表明集采政策的重点已从单纯的降价转向更全面的市场规范和药品供应保障。

第九批带量采购具体分析

采购规模、周期及剂型分布

第九批集采共中选41个品种,涉及市场规模263亿元,采购周期为4年,注射剂占比约50%。 采购规模较小,但降价幅度依然显著,平均降价幅度达58%,最高降幅甚至高达99%。 这表明集采政策的重点已从单纯的降价转向更全面的市场规范和药品供应保障。

中选企业及品种数量

205家企业共266个产品获得拟中选资格。 中选品种数≥4个的企业有4家,分别为扬子江药业、辰欣药业、湖北津药药业和齐鲁制药。 这反映了头部药企在集采中的竞争优势。

销售额TOP10品种降幅分析

报告分析了销售额TOP10品种的平均降价幅度,发现降幅跨度较大,最高达93.6%,最低为47.6%。 这表明不同品种的市场竞争格局和议价能力存在差异。

第八批带量采购具体分析

采购规模、周期及剂型分布

第八批集采共中选39个品种,涉及市场规模超过600亿元,采购周期为3年,注射剂占比近70%。 平均降价幅度为56%,与前几批集采降幅相近。

中选企业及品种数量

174家企业共252个产品获得拟中选资格。 中选品种数≥5个的企业有8家,显示出头部药企的强大实力。

销售额TOP10品种降幅分析

报告分析了销售额TOP10品种的平均降价幅度,发现降幅跨度较大,最高达90%,最低为14%。

潜在集采品种预测

报告基于过评企业数量预测了未来潜在的集采品种,约71个化药品种有较大可能纳入集采。 这为医药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提供了参考。

总结

本报告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前九批的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对未来潜在的集采品种进行了预测。 报告数据显示,集采政策已进入深水区,对医药行业的影响日益深远。 在医保控费的大背景下,具备创新能力和转型升级能力的医药企业将更有竞争力。 报告建议投资者关注创新药龙头企业、新兴生物技术公司以及转型创新型医药企业,并提示了带量采购进度不及预期、药品价格大幅下降以及其他政策风险等潜在风险。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73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