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医药行业2024年中报总结:整体筑底企稳,院内标的复苏强劲

医药行业2024年中报总结:整体筑底企稳,院内标的复苏强劲

研报

医药行业2024年中报总结:整体筑底企稳,院内标的复苏强劲

  医药行业:405家医药上市公司2024H1同比2023H1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0.18%、0.57%、4.00%;2024Q2同比2023Q2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0.94%、0.57%、1.27%。   生物药&生物制品:54家生物药公司2024H1同比于2023H1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6.1%、67.2%、101.8%;2024Q2同比于2023Q2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7.7%、-11.7%、9.6%。反腐影响逐步消退,净利润快速增长。推荐:信达生物、上海莱士、派林生物等。   化学制剂:96家化学制剂公司2024H1同比2023H1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2.4%、18.1%、28.6%;2024Q2同比于2023Q2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3.7%、31.9%、54.5%。2023年下半年受医疗反腐影响较大,化学制剂公司业绩下滑,2024H1反腐影响减弱,业绩逐步恢复,尤其是2024Q2业绩加速增长,院内处方药放量超过市场预期。其次8、9月份医疗机构手术及商业公司发货数据同比有望显著改善,环比也将有所增长,预示医药板块三季报很值得期待。此外,越来越多创新药产品获批上市,进入到销售快速放量期,化学制剂板块业绩加速增长。随着国内创新研发进程的不断推进,化学制剂板块仍将不断分化,看好院内处方药下半年投资机会,建议重点关注恒瑞医药、科伦药业、人福医药等。   科研服务:14家科研服务公司2024H1同比2023H1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4.29%、-21.18%、-18.93%;2024Q2同比于2023Q2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7.7%、-21.5%、-16.3%。环比有所改善,主要系2023H1新冠相关收入基数较大,2024H1来看,海外投融资形势转好,整体趋势有所改善。科研服务公司受投融资情况、宏观环境及地缘政治等影响,以及需求具备前置性,我们认为Q3有望迎来业绩拐点,且赛道高成长逻辑不变,长期前景乐观。推荐:海尔生物、药康生物、诺唯赞、奥浦迈等。   医疗服务:A股11家医疗服务上市公司(剔除三方检测)2024H1同比2023H1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2.83%、-6.15%、-22.99%;营收放缓、利润总额有所下滑,主要由于2023H1高基数、经济环境因素导致需求疲软等。2024Q2同比于2023Q2单季度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3.74%、4.28%、-13.75%。医疗服务板块短期面临增长压力,但基于其增长可持续性和优质现金流属性,长期看依然是优质投资赛道。建议关注:通策医疗、固生堂等。   医疗器械:97家医疗器械公司2024年H1同比2023年H1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0.67%、-4.66%、-4.78%;2024Q1同比于2023Q1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2.48%、-5.72%、-8.79%;2024Q2同比于2023Q2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2.85%、-3.50%、-2.39%。2024H2投资逻辑:1)医疗设备以旧换新促进潜在市场需求。国产替代+海外出口推动长期稳定发展,建议关注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开立医疗、澳华内镜、新华医疗等;2)院内高值耗材/IVD:集采逐步出清、有望加速国产替代进程,行业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建议关注行业景气度高,替代空间大的惠泰医疗、新产业、微电生理-U、三友医疗等;3)老龄化趋势加速健康意识提升,看好渠道强、性价比高的自费产品,建议关注鱼跃医疗、三诺生物、爱博医疗等。   创新药产业链:22家CXO上市公司2024H1同比2023H1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10.96%、-36.08%、-32.35%;2024Q2同比于2023Q2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9.6%、-31.7%、-31.4%。短期看,生物医药投融资景气度下行带来了行业供给大于需求的问题,导致行业竞争加剧,行业面临调整与整合;中长期看,一方面CDMO企业海外业务拓展顺利,在成本低、效率高、质量优三重优势下竞争优势突出,另一方面监管趋严、新药研发向差异化发展导致新药研发难度和成本增加,CRO企业凭借项目经验优势和资源优势或成为药企的重要合作伙伴,因此我们认为CXO长期需求向上,看好管线结构合理的平台型企业、细分赛道竞争优势明显的龙头企业和业务差异化发展的创新企业。推荐泰格医药、药明合联等。   原料药:45家原料药上市公司2024H1同比2023H1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1.9%、-9.7%、-11.79%;2024Q2同比于2023Q2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7.5%、-7.1%、-0.38%。2024Q2开始收入明显提速,利润降幅收窄,去库存周期接近尾声。短期看,1)需求端:2023年H2开始全球原料药去库存导致短期承压,2024年下半年去库存有望结束,将逐季度恢复。2)成本端:随着目前大宗、石化工等原料的价格开始企稳并下滑(化工品降价30%+,石油40%+),2023-2024年板块盈利能力总体恢复。3)供给端:优质公司新产能逐步落地,加大全球市占率。4)筹码角度,筹码结构好,公募基金、尤其是药基持仓比例低;该板块估值低,2024年PE估值约13-20X不等。中长期看,且我国在中间体和原料药行业有非常强的成本、产业链等优势,无惧竞争,叠加大量沙班、列汀、列净等慢病品种专利期到期在即,将带来大量增量。推荐千红制药、川宁生物等。   中药:62家中药上市公司2024H1同比2023H1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2.68%、-8.61%、-5.48%;2024Q2同比于2023Q2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5.0%、-9.5%、-3.4%,同环比均有所承压。前期疫情放开后爆发式需求带来较高基数,此外,叠加医药院内外政策影响,24Q1-Q2增速明显放缓。我们认为:OTC逐步往有品牌效应的龙头集中,院内中药下半年低基数下具有较强的弹性。1)OTC产品兼备消费属性和刚需性,品牌力强的产品受院外比较政策影响小。短期看,疫情受益品种的终端库存已经逐步消化;中长期来看,自我保健及老龄化背景下的慢病诊疗需求提升。2)院内处方药下半年业绩具有弹性,短期看24年下半年院内中药企业基数小,中成药集采落地后中药板块压制因素有望释放,长期看学术能力强的企业有望突出重围。此外,基药目录调整有望带来主题性行情,重点推荐(1)集采风险落地标的,如佐力药业、方盛制药,建议关注基本面优秀、但存在集采风险压制的昆药集团、济川药业等;(2)具有强品牌议价能力的OTC,如华润三九、东阿阿胶、马应龙等;(3)政策倾斜的中药创新药标的等。   药店:7家药房上市公司2024H1同比2023H1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8.2%、-19.9%、-18.0%。2024Q2同比2023Q2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4.8%、-37.0%、-33.9%。推荐:益丰药房、老百姓。   医药流通:22家流通上市公司2024H1同比2023H1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1.0%、-4.2%、-0.9%;2024Q2同比2023Q2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2.1%、-7.0%、-0.8%。推荐:九州通等。   风险提示:药品和耗材降价超预期风险,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地缘政治风险,医改政策执行低于预期风险等。
报告标签:
  • 医药商业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2026

  • 发布机构: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4-09-03

  • 页数:

    61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医药行业:405家医药上市公司2024H1同比2023H1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0.18%、0.57%、4.00%;2024Q2同比2023Q2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0.94%、0.57%、1.27%。

  生物药&生物制品:54家生物药公司2024H1同比于2023H1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6.1%、67.2%、101.8%;2024Q2同比于2023Q2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7.7%、-11.7%、9.6%。反腐影响逐步消退,净利润快速增长。推荐:信达生物、上海莱士、派林生物等。

  化学制剂:96家化学制剂公司2024H1同比2023H1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2.4%、18.1%、28.6%;2024Q2同比于2023Q2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3.7%、31.9%、54.5%。2023年下半年受医疗反腐影响较大,化学制剂公司业绩下滑,2024H1反腐影响减弱,业绩逐步恢复,尤其是2024Q2业绩加速增长,院内处方药放量超过市场预期。其次8、9月份医疗机构手术及商业公司发货数据同比有望显著改善,环比也将有所增长,预示医药板块三季报很值得期待。此外,越来越多创新药产品获批上市,进入到销售快速放量期,化学制剂板块业绩加速增长。随着国内创新研发进程的不断推进,化学制剂板块仍将不断分化,看好院内处方药下半年投资机会,建议重点关注恒瑞医药、科伦药业、人福医药等。

  科研服务:14家科研服务公司2024H1同比2023H1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4.29%、-21.18%、-18.93%;2024Q2同比于2023Q2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7.7%、-21.5%、-16.3%。环比有所改善,主要系2023H1新冠相关收入基数较大,2024H1来看,海外投融资形势转好,整体趋势有所改善。科研服务公司受投融资情况、宏观环境及地缘政治等影响,以及需求具备前置性,我们认为Q3有望迎来业绩拐点,且赛道高成长逻辑不变,长期前景乐观。推荐:海尔生物、药康生物、诺唯赞、奥浦迈等。

  医疗服务:A股11家医疗服务上市公司(剔除三方检测)2024H1同比2023H1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2.83%、-6.15%、-22.99%;营收放缓、利润总额有所下滑,主要由于2023H1高基数、经济环境因素导致需求疲软等。2024Q2同比于2023Q2单季度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3.74%、4.28%、-13.75%。医疗服务板块短期面临增长压力,但基于其增长可持续性和优质现金流属性,长期看依然是优质投资赛道。建议关注:通策医疗、固生堂等。

  医疗器械:97家医疗器械公司2024年H1同比2023年H1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0.67%、-4.66%、-4.78%;2024Q1同比于2023Q1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2.48%、-5.72%、-8.79%;2024Q2同比于2023Q2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2.85%、-3.50%、-2.39%。2024H2投资逻辑:1)医疗设备以旧换新促进潜在市场需求。国产替代+海外出口推动长期稳定发展,建议关注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开立医疗、澳华内镜、新华医疗等;2)院内高值耗材/IVD:集采逐步出清、有望加速国产替代进程,行业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建议关注行业景气度高,替代空间大的惠泰医疗、新产业、微电生理-U、三友医疗等;3)老龄化趋势加速健康意识提升,看好渠道强、性价比高的自费产品,建议关注鱼跃医疗、三诺生物、爱博医疗等。

  创新药产业链:22家CXO上市公司2024H1同比2023H1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10.96%、-36.08%、-32.35%;2024Q2同比于2023Q2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9.6%、-31.7%、-31.4%。短期看,生物医药投融资景气度下行带来了行业供给大于需求的问题,导致行业竞争加剧,行业面临调整与整合;中长期看,一方面CDMO企业海外业务拓展顺利,在成本低、效率高、质量优三重优势下竞争优势突出,另一方面监管趋严、新药研发向差异化发展导致新药研发难度和成本增加,CRO企业凭借项目经验优势和资源优势或成为药企的重要合作伙伴,因此我们认为CXO长期需求向上,看好管线结构合理的平台型企业、细分赛道竞争优势明显的龙头企业和业务差异化发展的创新企业。推荐泰格医药、药明合联等。

  原料药:45家原料药上市公司2024H1同比2023H1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1.9%、-9.7%、-11.79%;2024Q2同比于2023Q2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7.5%、-7.1%、-0.38%。2024Q2开始收入明显提速,利润降幅收窄,去库存周期接近尾声。短期看,1)需求端:2023年H2开始全球原料药去库存导致短期承压,2024年下半年去库存有望结束,将逐季度恢复。2)成本端:随着目前大宗、石化工等原料的价格开始企稳并下滑(化工品降价30%+,石油40%+),2023-2024年板块盈利能力总体恢复。3)供给端:优质公司新产能逐步落地,加大全球市占率。4)筹码角度,筹码结构好,公募基金、尤其是药基持仓比例低;该板块估值低,2024年PE估值约13-20X不等。中长期看,且我国在中间体和原料药行业有非常强的成本、产业链等优势,无惧竞争,叠加大量沙班、列汀、列净等慢病品种专利期到期在即,将带来大量增量。推荐千红制药、川宁生物等。

  中药:62家中药上市公司2024H1同比2023H1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2.68%、-8.61%、-5.48%;2024Q2同比于2023Q2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5.0%、-9.5%、-3.4%,同环比均有所承压。前期疫情放开后爆发式需求带来较高基数,此外,叠加医药院内外政策影响,24Q1-Q2增速明显放缓。我们认为:OTC逐步往有品牌效应的龙头集中,院内中药下半年低基数下具有较强的弹性。1)OTC产品兼备消费属性和刚需性,品牌力强的产品受院外比较政策影响小。短期看,疫情受益品种的终端库存已经逐步消化;中长期来看,自我保健及老龄化背景下的慢病诊疗需求提升。2)院内处方药下半年业绩具有弹性,短期看24年下半年院内中药企业基数小,中成药集采落地后中药板块压制因素有望释放,长期看学术能力强的企业有望突出重围。此外,基药目录调整有望带来主题性行情,重点推荐(1)集采风险落地标的,如佐力药业、方盛制药,建议关注基本面优秀、但存在集采风险压制的昆药集团、济川药业等;(2)具有强品牌议价能力的OTC,如华润三九、东阿阿胶、马应龙等;(3)政策倾斜的中药创新药标的等。

  药店:7家药房上市公司2024H1同比2023H1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8.2%、-19.9%、-18.0%。2024Q2同比2023Q2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4.8%、-37.0%、-33.9%。推荐:益丰药房、老百姓。

  医药流通:22家流通上市公司2024H1同比2023H1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1.0%、-4.2%、-0.9%;2024Q2同比2023Q2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2.1%、-7.0%、-0.8%。推荐:九州通等。

  风险提示:药品和耗材降价超预期风险,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地缘政治风险,医改政策执行低于预期风险等。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2024年上半年,医药行业整体筑底企稳,院内标的复苏强劲。具体而言,报告从生物药、化学制剂、科研服务、医疗服务、医疗器械、创新药产业链、原料药、中药、药店和医药流通十个细分领域,利用405家医药上市公司2024年上半年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揭示了行业复苏的态势,并指出不同细分领域的增长动力和潜在风险。 医疗反腐影响逐渐减弱,院内市场需求回暖是推动行业复苏的主要因素。同时,报告也指出了行业面临的挑战和风险,例如药品和耗材降价、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以及市场竞争加剧等。

医药行业整体复苏态势

2024年上半年,405家医药上市公司整体表现出筑底企稳的态势。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0.18%、0.57%、4.00%。虽然2024年第二季度收入增速略微下降至-0.94%,但净利润增速依然保持在正增长区间,表明行业正在逐步恢复。这与2023年全年医药行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下降11.20%和19.46%形成鲜明对比,显示出医疗反腐影响的边际减弱。

院内市场需求回暖

样本医院药品销售数据显示,2023年第三、四季度受反腐影响出现下滑,但2024年第一季度环比有所提升,进一步印证了反腐影响的边际减弱。2024年第二季度,化学制剂板块业绩加速增长,院内处方药放量超过市场预期,这表明院内市场需求正在回暖。预计8、9月份医疗机构手术及商业公司发货数据同比有望显著改善,为医药板块三季报带来积极预期。

主要内容

各细分领域业绩表现及分析

本报告对医药行业十个细分领域进行了详细的财务数据分析,并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和政策环境,对各领域的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生物药&生物制品

54家生物药公司2024年上半年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6.1%、67.2%、101.8%。反腐影响基本消除,净利润快速增长。GLP-1类多肽药物的市场潜力巨大,有望带来板块利润的持续上涨。推荐信达生物、上海莱士、派林生物等。

化学制剂

96家化学制剂公司2024年上半年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2.4%、18.1%、28.6%。2024年第二季度业绩加速增长,院内处方药放量超过预期。看好院内处方药下半年投资机会,建议重点关注恒瑞医药、科伦药业、人福医药等。

科研服务

14家科研服务公司2024年上半年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4.29%、-21.18%、-18.93%。2023年上半年新冠相关收入基数较大,2024年上半年海外投融资形势转好,整体趋势有所改善。预计第三季度有望迎来业绩拐点,长期前景乐观。推荐海尔生物、药康生物、诺唯赞、奥浦迈等。

医疗服务

11家医疗服务上市公司(剔除第三方检测)2024年上半年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2.83%、-6.15%、-22.99%。营收放缓,利润下滑,主要由于2023年上半年高基数和经济环境因素导致需求疲软。建议关注通策医疗、固生堂等。

医疗器械

97家医疗器械公司2024年上半年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0.67%、-4.66%、-4.78%。看好下半年院内复苏,建议关注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开立医疗、澳华内镜、新华医疗等。

创新药产业链(CXO)

22家CXO上市公司2024年上半年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10.96%、-36.08%、-32.35%。短期受生物医药投融资景气度下行影响,但中长期看好管线结构合理的平台型企业。推荐泰格医药、药明合联等。

原料药

45家原料药上市公司2024年上半年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1.9%、-9.7%、-11.79%。2024年第二季度收入明显提速,利润降幅收窄,去库存周期接近尾声。长期看好,推荐千红制药、川宁生物等。

中药

62家中药上市公司2024年上半年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2.68%、-8.61%、-5.48%。同环比均有所承压,主要由于2023年疫情放开后高基数和政策影响。重点推荐集采风险落地标的和具有强品牌议价能力的OTC产品。

药店

7家药房上市公司2024年上半年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8.2%、-19.9%、-18.0%。2024年第二季度利润下滑明显,主要受高基数和政策影响。推荐益丰药房、老百姓。

医药流通

22家医药流通上市公司2024年上半年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1.0%、-4.2%、-0.9%。推荐九州通等。

风险提示

报告最后列出了医药行业面临的风险,包括药品和耗材降价超预期风险、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地缘政治风险以及医改政策执行低于预期风险等。

总结

本报告基于405家医药上市公司2024年上半年的财务数据,对医药行业十个细分领域的市场表现进行了深入分析。报告指出,2024年上半年医药行业整体筑底企稳,院内市场需求回暖是主要驱动力。虽然部分细分领域仍面临挑战,但长期来看,创新药、医疗器械、生物制品等领域仍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投资者需关注行业风险,谨慎投资。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61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