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医药生物行业报告简版:国家医保局发布新冠治疗药品定价机制,关注相关产业链投资机会

医药生物行业报告简版:国家医保局发布新冠治疗药品定价机制,关注相关产业链投资机会

研报

医药生物行业报告简版:国家医保局发布新冠治疗药品定价机制,关注相关产业链投资机会

  事件:2023年1月6日,国家医保局发布《新冠治疗药品价格形成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针对新冠治疗药品的定价机制,提出了适用范围、集中受理、价格构成、创新性和经济性、协同监管等13项要求。   点评:《指引》明确了新冠治疗药品的适用范围,并将议价权下放到地方省市,提高了药品进入市场的效率。《指引》明确,自2023年1月1日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上市(含附条件上市)的新冠治疗药品,适用本指引。其所称新冠治疗药品,是指直接针对新冠病毒发挥作用、具有阻断感染或病毒复制效果的药品,不包括缓解高热、咳嗽、疼痛等症状以及免疫调节、抗凝、生命支持等对症治疗的通用药品。《指引》指定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上海市、江苏省、四川省等6个省份医保局作为新冠治疗药品首发价格受理单位,企业可自主选择1家符合条件的受理单位申报首发价格。企业在药品上市申请被药监局受理之日起,即可提前提交资料,受理单位可预受理,推动新冠治疗药品正式批准后及时挂网销售。   新冠治疗药品定价机制综合考虑了成本和临床价值,关注具有成本优势和较强创新研发能力的药企投资机会。《指引》提出了13项要求,主要包括6个方面:1)集中受理和资料要求。改变各省分别受理、企业重复提交资料的模式,新冠治疗药品首发报价实行集中受理、全国通行。2)特别说明事项。企业应对首发报价的原料成本、研发费用、期间费用、创新性和经济性等作出特别说明,具体包括:①原料药成本上,自产原料药的,应提供原料药生产成本的具体构成、测算方法,以及行业相似结构化合物的询价结果,外采原料药的,需提供合同和发票;②研发成本上,研发费用建议以5年分摊,并结合潜在销量测算。限门诊处方的药品,不低于每年1000万人份的标准摊销;可在零售药店和互联网平台销售的按不低于每年2000万人份的标准分摊;③期间费用率上,首发报价中的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高于A股上市药企近3年平均水平的,应作出具体解释;高于科创板上市药企最近三年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以上的,需调整报价策略;④创新性和经济性上,治疗药物首发报价折算的疗程费用,需参考有效性、安全性数据,以及临床实验质量等因素,与对照药品的疗程治疗费用进行对比,原则上需要低于或相当于对照药品的费用。3)受理程序和省域价格协同。受理单位接到首发报价申请后5个工作日内完成受理工作。首发价格信息经公示无异议的,受理单位及时通知医药采购机构快速挂网,其他省份按首发价格开辟绿色通道直接挂网,保障群众及时用上新获批药品。4)价格再评估和动态调整。明确了企业对首发价格进行再评估并履行调价承诺的若干情形,有助于推动企业主动合理定价。5)社会共治。申报企业提交医疗机构出具的意见书和行业协会出具的推荐书,首发报价公示接受公众监督,推动社会各方共同参与价格治理。6)事中事后协同监管。对申报企业提供虚假信息和承诺等失信行为,根据情节采取失信处置措施,并配合市场监管部门做好执法检查。   投资建议:重点关注进度靠前的国内研发创新企业,如君实生物、先声药业、众生药业、远大医药、前沿生物、石药集团、歌礼制药、信立泰等,以及海外大药企创新药CDMO产业链以及仿制药产业链,如药明康德、凯莱英、博腾股份、API制剂一体化龙头、普洛药业、九洲药业、天宇股份、奥翔药业、司太立、奥锐特、同和药业、美诺华等。   风险提示:新产品和新工艺开发风险;政策变动风险;订单波动风险;质量与环保风险;降价风险;汇率波动风险;研究报告信息更新不及时风险。
报告标签:
  • 化学制药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1820

  • 发布机构:

    中泰证券

  • 发布日期:

    2023-01-09

  • 页数:

    4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事件:2023年1月6日,国家医保局发布《新冠治疗药品价格形成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针对新冠治疗药品的定价机制,提出了适用范围、集中受理、价格构成、创新性和经济性、协同监管等13项要求。

  点评:《指引》明确了新冠治疗药品的适用范围,并将议价权下放到地方省市,提高了药品进入市场的效率。《指引》明确,自2023年1月1日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上市(含附条件上市)的新冠治疗药品,适用本指引。其所称新冠治疗药品,是指直接针对新冠病毒发挥作用、具有阻断感染或病毒复制效果的药品,不包括缓解高热、咳嗽、疼痛等症状以及免疫调节、抗凝、生命支持等对症治疗的通用药品。《指引》指定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上海市、江苏省、四川省等6个省份医保局作为新冠治疗药品首发价格受理单位,企业可自主选择1家符合条件的受理单位申报首发价格。企业在药品上市申请被药监局受理之日起,即可提前提交资料,受理单位可预受理,推动新冠治疗药品正式批准后及时挂网销售。

  新冠治疗药品定价机制综合考虑了成本和临床价值,关注具有成本优势和较强创新研发能力的药企投资机会。《指引》提出了13项要求,主要包括6个方面:1)集中受理和资料要求。改变各省分别受理、企业重复提交资料的模式,新冠治疗药品首发报价实行集中受理、全国通行。2)特别说明事项。企业应对首发报价的原料成本、研发费用、期间费用、创新性和经济性等作出特别说明,具体包括:①原料药成本上,自产原料药的,应提供原料药生产成本的具体构成、测算方法,以及行业相似结构化合物的询价结果,外采原料药的,需提供合同和发票;②研发成本上,研发费用建议以5年分摊,并结合潜在销量测算。限门诊处方的药品,不低于每年1000万人份的标准摊销;可在零售药店和互联网平台销售的按不低于每年2000万人份的标准分摊;③期间费用率上,首发报价中的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高于A股上市药企近3年平均水平的,应作出具体解释;高于科创板上市药企最近三年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以上的,需调整报价策略;④创新性和经济性上,治疗药物首发报价折算的疗程费用,需参考有效性、安全性数据,以及临床实验质量等因素,与对照药品的疗程治疗费用进行对比,原则上需要低于或相当于对照药品的费用。3)受理程序和省域价格协同。受理单位接到首发报价申请后5个工作日内完成受理工作。首发价格信息经公示无异议的,受理单位及时通知医药采购机构快速挂网,其他省份按首发价格开辟绿色通道直接挂网,保障群众及时用上新获批药品。4)价格再评估和动态调整。明确了企业对首发价格进行再评估并履行调价承诺的若干情形,有助于推动企业主动合理定价。5)社会共治。申报企业提交医疗机构出具的意见书和行业协会出具的推荐书,首发报价公示接受公众监督,推动社会各方共同参与价格治理。6)事中事后协同监管。对申报企业提供虚假信息和承诺等失信行为,根据情节采取失信处置措施,并配合市场监管部门做好执法检查。

  投资建议:重点关注进度靠前的国内研发创新企业,如君实生物、先声药业、众生药业、远大医药、前沿生物、石药集团、歌礼制药、信立泰等,以及海外大药企创新药CDMO产业链以及仿制药产业链,如药明康德、凯莱英、博腾股份、API制剂一体化龙头、普洛药业、九洲药业、天宇股份、奥翔药业、司太立、奥锐特、同和药业、美诺华等。

  风险提示:新产品和新工艺开发风险;政策变动风险;订单波动风险;质量与环保风险;降价风险;汇率波动风险;研究报告信息更新不及时风险。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国家医保局发布的《新冠治疗药品价格形成指引(试行)》对新冠治疗药品的定价机制进行了规范,旨在提高药品进入市场的效率,保障群众及时用药,同时促进医药行业的健康发展。该指引对相关产业链的投资机会产生重要影响,值得关注具有成本优势和较强创新研发能力的药企。

新冠治疗药品定价机制的规范化与效率提升

《指引》通过集中受理、全国通行的方式,简化了药品审批流程,提高了效率。以往各省分别受理,企业需要重复提交资料,增加了企业负担和时间成本。《指引》的实施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加快新冠治疗药品的上市速度,让患者更快地获得所需药物。

投资机会与风险提示

《指引》的出台,为具有成本优势和较强创新研发能力的药企带来了投资机会。报告中推荐关注国内研发创新企业,以及海外大药企创新药CDMO产业链和仿制药产业链的相关企业。然而,投资者也需关注新产品和新工艺开发风险、政策变动风险、订单波动风险、质量与环保风险、降价风险、汇率波动风险以及研究报告信息更新不及时风险等。

主要内容

本报告主要分析了国家医保局发布的《新冠治疗药品价格形成指引(试行)》及其对医药行业的影响。

《新冠治疗药品价格形成指引(试行)》的主要内容

该指引明确了新冠治疗药品的适用范围,规定了首发价格受理单位,并对价格构成、创新性和经济性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具体包括:集中受理和资料要求、特别说明事项(原料成本、研发费用、期间费用、创新性和经济性)、受理程序和省域价格协同、价格再评估和动态调整、社会共治以及事中事后协同监管等六个方面。 指引旨在通过规范定价机制,平衡药品价格与临床价值,促进公平竞争,保障患者利益。

国内部分药企新冠治疗药物研发进展

报告列举了部分国内药企的新冠治疗药物研发情况,包括企业名称、产品名称、靶点、类型以及国内研发/上市进度等信息。这些信息为投资者评估相关企业的投资价值提供了参考依据。 图表2显示了部分企业及其产品研发进度,例如君实生物的VV116、先声药业的SIM0417等,这些信息反映了国内新冠治疗药物研发的竞争格局。

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报告建议重点关注进度靠前的国内研发创新企业,例如君实生物、先声药业、众生药业、远大医药、前沿生物、石药集团、歌礼制药、信立泰等,以及海外大药企创新药CDMO产业链和仿制药产业链的相关企业,例如药明康德、凯莱英、博腾股份等。 同时,报告也明确指出了投资风险,包括新产品和新工艺开发风险、政策变动风险、订单波动风险、质量与环保风险、降价风险、汇率波动风险以及研究报告信息更新不及时风险等。

总结

国家医保局发布的《新冠治疗药品价格形成指引(试行)》对规范新冠治疗药品定价机制,提高药品上市效率,保障群众用药具有重要意义。该指引的实施将对医药行业产生深远影响,为具有成本优势和创新能力的企业带来投资机会,但也存在一定的投资风险。投资者需谨慎评估,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做出投资决策。 报告提供的国内药企新冠治疗药物研发进展信息以及投资建议,为投资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然而,投资者应密切关注政策变化和市场动态,及时调整投资策略。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4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中泰证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