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生物行业报告简版:国家医保局发布新冠治疗药品定价机制,关注相关产业链投资机会

医药生物行业报告简版:国家医保局发布新冠治疗药品定价机制,关注相关产业链投资机会

研报

医药生物行业报告简版:国家医保局发布新冠治疗药品定价机制,关注相关产业链投资机会

  事件:2023年1月6日,国家医保局发布《新冠治疗药品价格形成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针对新冠治疗药品的定价机制,提出了适用范围、集中受理、价格构成、创新性和经济性、协同监管等13项要求。   点评:《指引》明确了新冠治疗药品的适用范围,并将议价权下放到地方省市,提高了药品进入市场的效率。《指引》明确,自2023年1月1日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上市(含附条件上市)的新冠治疗药品,适用本指引。其所称新冠治疗药品,是指直接针对新冠病毒发挥作用、具有阻断感染或病毒复制效果的药品,不包括缓解高热、咳嗽、疼痛等症状以及免疫调节、抗凝、生命支持等对症治疗的通用药品。《指引》指定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上海市、江苏省、四川省等6个省份医保局作为新冠治疗药品首发价格受理单位,企业可自主选择1家符合条件的受理单位申报首发价格。企业在药品上市申请被药监局受理之日起,即可提前提交资料,受理单位可预受理,推动新冠治疗药品正式批准后及时挂网销售。   新冠治疗药品定价机制综合考虑了成本和临床价值,关注具有成本优势和较强创新研发能力的药企投资机会。《指引》提出了13项要求,主要包括6个方面:1)集中受理和资料要求。改变各省分别受理、企业重复提交资料的模式,新冠治疗药品首发报价实行集中受理、全国通行。2)特别说明事项。企业应对首发报价的原料成本、研发费用、期间费用、创新性和经济性等作出特别说明,具体包括:①原料药成本上,自产原料药的,应提供原料药生产成本的具体构成、测算方法,以及行业相似结构化合物的询价结果,外采原料药的,需提供合同和发票;②研发成本上,研发费用建议以5年分摊,并结合潜在销量测算。限门诊处方的药品,不低于每年1000万人份的标准摊销;可在零售药店和互联网平台销售的按不低于每年2000万人份的标准分摊;③期间费用率上,首发报价中的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高于A股上市药企近3年平均水平的,应作出具体解释;高于科创板上市药企最近三年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以上的,需调整报价策略;④创新性和经济性上,治疗药物首发报价折算的疗程费用,需参考有效性、安全性数据,以及临床实验质量等因素,与对照药品的疗程治疗费用进行对比,原则上需要低于或相当于对照药品的费用。3)受理程序和省域价格协同。受理单位接到首发报价申请后5个工作日内完成受理工作。首发价格信息经公示无异议的,受理单位及时通知医药采购机构快速挂网,其他省份按首发价格开辟绿色通道直接挂网,保障群众及时用上新获批药品。4)价格再评估和动态调整。明确了企业对首发价格进行再评估并履行调价承诺的若干情形,有助于推动企业主动合理定价。5)社会共治。申报企业提交医疗机构出具的意见书和行业协会出具的推荐书,首发报价公示接受公众监督,推动社会各方共同参与价格治理。6)事中事后协同监管。对申报企业提供虚假信息和承诺等失信行为,根据情节采取失信处置措施,并配合市场监管部门做好执法检查。   投资建议:重点关注进度靠前的国内研发创新企业,如君实生物、先声药业、众生药业、远大医药、前沿生物、石药集团、歌礼制药、信立泰等,以及海外大药企创新药CDMO产业链以及仿制药产业链,如药明康德、凯莱英、博腾股份、API制剂一体化龙头、普洛药业、九洲药业、天宇股份、奥翔药业、司太立、奥锐特、同和药业、美诺华等。   风险提示:新产品和新工艺开发风险;政策变动风险;订单波动风险;质量与环保风险;降价风险;汇率波动风险;研究报告信息更新不及时风险。
报告标签:
  • 化学制药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1820

  • 发布机构:

    中泰证券

  • 发布日期:

    2023-01-09

  • 页数:

    4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报告摘要

  事件:2023年1月6日,国家医保局发布《新冠治疗药品价格形成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针对新冠治疗药品的定价机制,提出了适用范围、集中受理、价格构成、创新性和经济性、协同监管等13项要求。

  点评:《指引》明确了新冠治疗药品的适用范围,并将议价权下放到地方省市,提高了药品进入市场的效率。《指引》明确,自2023年1月1日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上市(含附条件上市)的新冠治疗药品,适用本指引。其所称新冠治疗药品,是指直接针对新冠病毒发挥作用、具有阻断感染或病毒复制效果的药品,不包括缓解高热、咳嗽、疼痛等症状以及免疫调节、抗凝、生命支持等对症治疗的通用药品。《指引》指定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上海市、江苏省、四川省等6个省份医保局作为新冠治疗药品首发价格受理单位,企业可自主选择1家符合条件的受理单位申报首发价格。企业在药品上市申请被药监局受理之日起,即可提前提交资料,受理单位可预受理,推动新冠治疗药品正式批准后及时挂网销售。

  新冠治疗药品定价机制综合考虑了成本和临床价值,关注具有成本优势和较强创新研发能力的药企投资机会。《指引》提出了13项要求,主要包括6个方面:1)集中受理和资料要求。改变各省分别受理、企业重复提交资料的模式,新冠治疗药品首发报价实行集中受理、全国通行。2)特别说明事项。企业应对首发报价的原料成本、研发费用、期间费用、创新性和经济性等作出特别说明,具体包括:①原料药成本上,自产原料药的,应提供原料药生产成本的具体构成、测算方法,以及行业相似结构化合物的询价结果,外采原料药的,需提供合同和发票;②研发成本上,研发费用建议以5年分摊,并结合潜在销量测算。限门诊处方的药品,不低于每年1000万人份的标准摊销;可在零售药店和互联网平台销售的按不低于每年2000万人份的标准分摊;③期间费用率上,首发报价中的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高于A股上市药企近3年平均水平的,应作出具体解释;高于科创板上市药企最近三年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以上的,需调整报价策略;④创新性和经济性上,治疗药物首发报价折算的疗程费用,需参考有效性、安全性数据,以及临床实验质量等因素,与对照药品的疗程治疗费用进行对比,原则上需要低于或相当于对照药品的费用。3)受理程序和省域价格协同。受理单位接到首发报价申请后5个工作日内完成受理工作。首发价格信息经公示无异议的,受理单位及时通知医药采购机构快速挂网,其他省份按首发价格开辟绿色通道直接挂网,保障群众及时用上新获批药品。4)价格再评估和动态调整。明确了企业对首发价格进行再评估并履行调价承诺的若干情形,有助于推动企业主动合理定价。5)社会共治。申报企业提交医疗机构出具的意见书和行业协会出具的推荐书,首发报价公示接受公众监督,推动社会各方共同参与价格治理。6)事中事后协同监管。对申报企业提供虚假信息和承诺等失信行为,根据情节采取失信处置措施,并配合市场监管部门做好执法检查。

  投资建议:重点关注进度靠前的国内研发创新企业,如君实生物、先声药业、众生药业、远大医药、前沿生物、石药集团、歌礼制药、信立泰等,以及海外大药企创新药CDMO产业链以及仿制药产业链,如药明康德、凯莱英、博腾股份、API制剂一体化龙头、普洛药业、九洲药业、天宇股份、奥翔药业、司太立、奥锐特、同和药业、美诺华等。

  风险提示:新产品和新工艺开发风险;政策变动风险;订单波动风险;质量与环保风险;降价风险;汇率波动风险;研究报告信息更新不及时风险。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4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中泰证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