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医药生物行业双周报2023年第3期总第77期:持续关注正常医疗需求修复的子行业

医药生物行业双周报2023年第3期总第77期:持续关注正常医疗需求修复的子行业

研报

医药生物行业双周报2023年第3期总第77期:持续关注正常医疗需求修复的子行业

  行业回顾   本报告期医药生物行业指数跌幅为 1.80%, 在申万 31 个一级行业中位居第 26, 跑平沪深 300 指数。 从子行业来看, 仅体外诊断、 医疗耗材、 其他生物制品上涨, 涨幅分别为 3.74%、 1.77%、 0.55%; 医疗研发外包、 线下药店、 疫苗跌幅居前, 跌幅分别为 7.00%、 5.10%、5.03%。   估值方面, 截至 2023 年 2 月 10 日, 医药生物行业 PE(TTM 整体法,剔除负值) 为 25.65x(上期末为 26.14x) , 估值小幅下降, 低于负一倍标准差。 医药生物申万三级行业 PE(TTM 整体法, 剔除负值) 前三的行业分别为医院(87.64x) 、 其他医疗服务(65.56x) 、 医疗设备(43.48x) , 中位数为 33.51x, 体外诊断行业(6.56x) 估值最低。   本报告期, 两市医药生物行业共有 45 家上市公司的股东净减持 26.42亿元。 其中, 6 家增持 0.35 亿元, 39 家减持 26.78 亿元。   截止 2023 年 2 月 10 日, 我们跟踪的 477 家医药生物行业上市公司中有 234 家披露了 2022 年业绩预告。 其中, 业绩预告类型为预增、略增、 扭亏的家数分别为 68/17/14 家; 预告净利润增速下限等于或超过 30%且 2021 年归母净利润为正的公司有 69 家。   重要行业资讯   2023 年全国药品注册管理和上市后监管工作会议召开   2022 医保目录新增药品加速挂网, 多地积极推进国谈药品“落地”   君实生物、 先声药业新冠药纳入临时医保   入局百亿减肥药市场, 礼来的 Tirzepatide 在中国 III 期临床获得成功   投资建议:   受益疫情管控政策调整及春节后经济活动显著回升, 医药行业指数触底回升, 虽本报告期有所波动, 但其影响因素持续向好、 不改向上趋势。 春节假期后, 全国重点城市地铁客运量已接近或超过 2019年底水平、 快递业务量连续稳步上涨恢复到日常水平。   我们建议继续关注受益疫后恢复, 正常医疗需求修复的子行业:   一是过去需求被抑制的消费性医疗服务行业, 关注眼科(爱尔眼科) 、 口腔科(通策医疗) 、 医美(华东医药、 爱美客、 华熙生物);   二是 CRO 行业(药明康德、 康龙化成、 昭衍新药) , 疫情期间临床试验受到疫情影响, 进度有所耽误, 疫后有利于加快推进积压的订单;   三是当城市地铁日客运量等指标回升后, 预计医院门诊量和手术量恢复, 建议关注手术相关的麻醉药品(人福医药) 、 血液制品(华兰生物、 天坛生物) 、 体外诊断、 高值耗材相关公司;   四是商业化能力成熟, 具备自我造血能力, 同时在创新药领域布局逐步进入收获期的传统药企, 如恒瑞医药、 科伦药业、 华东医药、丽珠集团。   此外, 《国家基本医疗保险、 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2年) 》 自 2023 年 3 月 1 日起正式执行, 建议关注此次有创新药新品种纳入、 续约品种价格降幅较小的上市公司。   风险提示:   医疗门诊恢复不及预期, 疫情反复。
报告标签:
  • 医药商业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1006

  • 发布机构:

    长城国瑞证券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3-02-15

  • 页数:

    19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行业回顾

  本报告期医药生物行业指数跌幅为 1.80%, 在申万 31 个一级行业中位居第 26, 跑平沪深 300 指数。 从子行业来看, 仅体外诊断、 医疗耗材、 其他生物制品上涨, 涨幅分别为 3.74%、 1.77%、 0.55%; 医疗研发外包、 线下药店、 疫苗跌幅居前, 跌幅分别为 7.00%、 5.10%、5.03%。

  估值方面, 截至 2023 年 2 月 10 日, 医药生物行业 PE(TTM 整体法,剔除负值) 为 25.65x(上期末为 26.14x) , 估值小幅下降, 低于负一倍标准差。 医药生物申万三级行业 PE(TTM 整体法, 剔除负值) 前三的行业分别为医院(87.64x) 、 其他医疗服务(65.56x) 、 医疗设备(43.48x) , 中位数为 33.51x, 体外诊断行业(6.56x) 估值最低。

  本报告期, 两市医药生物行业共有 45 家上市公司的股东净减持 26.42亿元。 其中, 6 家增持 0.35 亿元, 39 家减持 26.78 亿元。

  截止 2023 年 2 月 10 日, 我们跟踪的 477 家医药生物行业上市公司中有 234 家披露了 2022 年业绩预告。 其中, 业绩预告类型为预增、略增、 扭亏的家数分别为 68/17/14 家; 预告净利润增速下限等于或超过 30%且 2021 年归母净利润为正的公司有 69 家。

  重要行业资讯

  2023 年全国药品注册管理和上市后监管工作会议召开

  2022 医保目录新增药品加速挂网, 多地积极推进国谈药品“落地”

  君实生物、 先声药业新冠药纳入临时医保

  入局百亿减肥药市场, 礼来的 Tirzepatide 在中国 III 期临床获得成功

  投资建议:

  受益疫情管控政策调整及春节后经济活动显著回升, 医药行业指数触底回升, 虽本报告期有所波动, 但其影响因素持续向好、 不改向上趋势。 春节假期后, 全国重点城市地铁客运量已接近或超过 2019年底水平、 快递业务量连续稳步上涨恢复到日常水平。

  我们建议继续关注受益疫后恢复, 正常医疗需求修复的子行业:

  一是过去需求被抑制的消费性医疗服务行业, 关注眼科(爱尔眼科) 、 口腔科(通策医疗) 、 医美(华东医药、 爱美客、 华熙生物);

  二是 CRO 行业(药明康德、 康龙化成、 昭衍新药) , 疫情期间临床试验受到疫情影响, 进度有所耽误, 疫后有利于加快推进积压的订单;

  三是当城市地铁日客运量等指标回升后, 预计医院门诊量和手术量恢复, 建议关注手术相关的麻醉药品(人福医药) 、 血液制品(华兰生物、 天坛生物) 、 体外诊断、 高值耗材相关公司;

  四是商业化能力成熟, 具备自我造血能力, 同时在创新药领域布局逐步进入收获期的传统药企, 如恒瑞医药、 科伦药业、 华东医药、丽珠集团。

  此外, 《国家基本医疗保险、 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2年) 》 自 2023 年 3 月 1 日起正式执行, 建议关注此次有创新药新品种纳入、 续约品种价格降幅较小的上市公司。

  风险提示:

  医疗门诊恢复不及预期, 疫情反复。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2023年第3周医药生物行业指数小幅下跌,但疫情管控政策调整和春节后经济活动回升带来积极影响,行业整体趋势向好。报告建议关注受益于疫情后恢复和正常医疗需求修复的子行业,包括消费性医疗服务、CRO、与手术相关的医疗器械和耗材、以及具备创新药布局的传统药企。同时,建议关注2022年医保目录新增药品的挂网情况及相关上市公司。

行业指数波动与经济复苏的关联性分析

本报告期医药生物行业指数下跌1.80%,跑平沪深300指数,但部分子行业如体外诊断、医疗耗材和部分生物制品仍保持增长。 这与整体市场波动以及部分子行业受疫情影响程度不同有关。然而,春节后经济活动显著回升,全国重点城市地铁客运量和快递业务量均已恢复至2019年水平甚至更高,表明社会经济活力增强,这将利好医药行业长期发展,抵消短期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

投资建议:聚焦疫后恢复与医疗需求修复

报告认为,疫情管控政策的调整和经济复苏将持续利好医药行业。因此,建议投资者关注以下几个受益于疫后恢复和正常医疗需求修复的子行业:

  • 消费性医疗服务行业: 过去需求被抑制的眼科、口腔科和医美行业将迎来快速增长。
  • CRO行业: 疫情期间积压的临床试验订单将在疫后加速推进。
  • 与手术相关的医疗器械和耗材: 随着医院门诊量和手术量的恢复,相关公司将受益。
  • 具备创新药布局的传统药企: 这些公司具备自我造血能力,且创新药领域布局逐步进入收获期。

主要内容

行业回顾:指数表现与子行业差异

报告首先回顾了2023年1月30日至2月12日期间医药生物行业的市场表现。行业指数下跌1.80%,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6位。子行业表现分化明显,体外诊断、医疗耗材、其他生物制品上涨,而医疗研发外包、线下药店、疫苗则下跌。 估值方面,医药生物行业PE(TTM整体法,剔除负值)为25.65x,略低于上期,低于负一倍标准差。不同三级子行业的估值差异较大,医院、其他医疗服务和医疗设备估值较高,而体外诊断估值最低。 此外,报告期内,两市医药生物行业共有45家上市公司股东净减持26.42亿元。

行业重要资讯:政策动态与市场事件

报告总结了本报告期内医药生物行业的重要资讯,包括:

  • 2023年全国药品注册管理和上市后监管工作会议召开: 会议总结了2022年工作,并部署了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强调药品安全和监管效能提升。
  • 2022医保目录新增药品加速挂网: 多地积极推进国谈药品“落地”,这将影响相关药品的市场准入和销售。
  • 君实生物、先声药业新冠药纳入临时医保: 这体现了国家对新冠治疗药物的医保支持力度。
  • 礼来Tirzepatide减肥药中国III期临床成功: 这预示着礼来将正式进入中国庞大的减肥药物市场。

公司动态:业绩预告与股票增减持

报告分析了重点覆盖公司的投资要点、评级和盈利预测,并列出了医药生物行业上市公司重点公告、股票增减持情况以及2022年业绩预告披露情况。 截至2月10日,跟踪的477家医药生物行业上市公司中,有234家披露了2022年业绩预告,其中预增、略增、扭亏的公司数量分别为68、17、14家。预告净利润增速下限等于或超过30%且2021年归母净利润为正的公司有69家。

总结

本报告对2023年第3周医药生物行业进行了全面分析,指出行业指数短期波动不改长期向好趋势。 报告基于宏观经济复苏和政策利好,建议投资者关注受益于疫情后恢复和正常医疗需求修复的子行业,并密切关注医保政策变化对相关上市公司带来的影响。 投资者需谨慎评估风险,并结合自身情况做出投资决策。 报告中提供的投资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19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长城国瑞证券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