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化工新材料行业简评:碳纤维行业整合加速,关注具有规模和技术优势的龙头企业

化工新材料行业简评:碳纤维行业整合加速,关注具有规模和技术优势的龙头企业

研报

化工新材料行业简评:碳纤维行业整合加速,关注具有规模和技术优势的龙头企业

  投资要点:   事件:6月2日,陶氏宣布退出合资企业DowAksa,将其50%的股份出售给其合资伙伴——全球最大的丙烯酸纤维生产商Aksa Akrilik Kimya Sanayii A.S,此次资产出售预计将获得1.25亿美元净收益(已扣除债务),按此计算该交易的企业价值约为2025年预估经营性EBITDA的10倍。DowAksa是2012年由陶氏化学与土耳其阿克萨公司(AKSA)共同组建的合资企业。AKSA作为全球领先的腈纶纤维生产商,自1971年开始生产腈纶纱线,并于2009年实现碳纤维商业化生产。合资公司专注于碳纤维及其下游应用产品的研发与制造。   碳纤维行业结构性矛盾促使行业整合加速。一方面,近年全球碳纤维产能持续扩张,2024年全球碳纤维运行产能总量达到30.9万吨,预计2025年增幅达9.23%,但行业整体产能利用率不足70%,大丝束碳纤维市场竞争尤为激烈。另一方面,区域发展呈现分化态势,美国预计将占据全球风电碳纤维市场40%的份额,而中国厂商加速扩产。据百川盈孚数据,截至2024年底,国内碳纤维年产能达13.55万吨,新增产能1.53万吨,产能增速为12.73%近期,除了陶氏退出碳纤维市场,5月5日德国西格里碳素也宣布关闭葡萄牙工厂(据欧洲复合材料工业协会(EuCIA)统计,欧洲碳纤维产能占比已从2015年的35%降至2024年的不足15%),或说明行业整合正在加速。   2024年碳纤维需求回暖,国产大飞机、低空经济等有望继续贡献需求增量。碳纤维根据纤维内丝束的数量分类主要可分为大丝束(≥48K)、小丝束(1~40K)。大丝束碳纤维应用于风电、能源、建筑、交通、纺织等工业领域,小丝束碳纤维一般应用在航空航天、体育休闲领域。前几年风电市场对碳纤维的需求疲软,2024年由疲转强,实现了120%的高速增长;航空航天军工市场迅速回暖,并体现出20%强劲的增长。全球碳纤维应用数量需求来看,2024年风电叶片、体育休闲和航空航天需求量占比分别达28.2%、18.3%、16.9%碳纤维在航空领域被广泛应用于飞机的机身/机翼结构、连接件和细部构件,目前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波音787和空客A350中的用量占比已经达到50%以上,在我国国产客机C919的占比则约为12%。随着低空经济(如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物流无人机)的爆发,碳纤维的需求又被进一步提振。今年5月,吉林化纤发布涨价通知,公司旗下的湿法3K碳纤维,即日起各牌号产品每吨上调10000元。eVTOL飞行器作为低空经济的核心产品,其碳纤维复合材料使用量占比达75%以上。单台eVTOL飞行器对碳纤维的需求量在100公斤~400公斤之间。   我国碳纤维企业分攻三大赛道,规模扩张下加快技术攻关。航空航天军工应用方面,国内以光威复材、中简科技、太钢钢科为代表,以及中复神鹰和江苏恒神部分产能;中简科技自主研发并生产的国产ZT7系列(高于T700级)和ZT9系列碳纤维产品打破了发达国家对宇航级碳纤维的技术装备封锁,已稳定批量应用于我国航空航天领域,近期公告拟建2000吨/年高性能碳纤维及配套产品项目;国产碳纤维已在国产民航大飞机供应商体系中初露头角,光威复材、中复神鹰、长盛科技皆参与中国商飞C919国产碳纤维的验证。高性能工业应用方面,以中复神鹰、江苏恒神、长盛科技为代表;中复神鹰2024年持续开发了M55JM60J级等高性能高模碳纤维,对标世界一流企业,实现碳纤维产品全覆盖,在高强高模碳纤维产品族上,完成全球首款可工程化M50X级碳纤维产品开发,填补市场空白。低成本工业应用方面,以吉林化纤、上海石化等企业为代表,吉林化纤集团2024年正式发布“干喷湿法”T800碳纤维产品。   投资建议:碳纤维行业整体仍存在结构性矛盾,高端军用工用领域仍由日本东丽等企业占据技术高地。行业整合加速趋势下,我们认为更高壁垒的技术优势和更敏捷的市场响应能力仍是企业发展战略关键。建议关注具有规模和技术优势的龙头企业:光威复材、中复神鹰、中简科技、吉林化纤等。   风险提示:碳纤维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碳纤维产能投建超预期;海外技术封锁或反倾销政策。
报告标签:
  • 化学制品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2749

  • 发布机构:

    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5-06-09

  • 页数:

    3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投资要点:

  事件:6月2日,陶氏宣布退出合资企业DowAksa,将其50%的股份出售给其合资伙伴——全球最大的丙烯酸纤维生产商Aksa Akrilik Kimya Sanayii A.S,此次资产出售预计将获得1.25亿美元净收益(已扣除债务),按此计算该交易的企业价值约为2025年预估经营性EBITDA的10倍。DowAksa是2012年由陶氏化学与土耳其阿克萨公司(AKSA)共同组建的合资企业。AKSA作为全球领先的腈纶纤维生产商,自1971年开始生产腈纶纱线,并于2009年实现碳纤维商业化生产。合资公司专注于碳纤维及其下游应用产品的研发与制造。

  碳纤维行业结构性矛盾促使行业整合加速。一方面,近年全球碳纤维产能持续扩张,2024年全球碳纤维运行产能总量达到30.9万吨,预计2025年增幅达9.23%,但行业整体产能利用率不足70%,大丝束碳纤维市场竞争尤为激烈。另一方面,区域发展呈现分化态势,美国预计将占据全球风电碳纤维市场40%的份额,而中国厂商加速扩产。据百川盈孚数据,截至2024年底,国内碳纤维年产能达13.55万吨,新增产能1.53万吨,产能增速为12.73%近期,除了陶氏退出碳纤维市场,5月5日德国西格里碳素也宣布关闭葡萄牙工厂(据欧洲复合材料工业协会(EuCIA)统计,欧洲碳纤维产能占比已从2015年的35%降至2024年的不足15%),或说明行业整合正在加速。

  2024年碳纤维需求回暖,国产大飞机、低空经济等有望继续贡献需求增量。碳纤维根据纤维内丝束的数量分类主要可分为大丝束(≥48K)、小丝束(1~40K)。大丝束碳纤维应用于风电、能源、建筑、交通、纺织等工业领域,小丝束碳纤维一般应用在航空航天、体育休闲领域。前几年风电市场对碳纤维的需求疲软,2024年由疲转强,实现了120%的高速增长;航空航天军工市场迅速回暖,并体现出20%强劲的增长。全球碳纤维应用数量需求来看,2024年风电叶片、体育休闲和航空航天需求量占比分别达28.2%、18.3%、16.9%碳纤维在航空领域被广泛应用于飞机的机身/机翼结构、连接件和细部构件,目前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波音787和空客A350中的用量占比已经达到50%以上,在我国国产客机C919的占比则约为12%。随着低空经济(如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物流无人机)的爆发,碳纤维的需求又被进一步提振。今年5月,吉林化纤发布涨价通知,公司旗下的湿法3K碳纤维,即日起各牌号产品每吨上调10000元。eVTOL飞行器作为低空经济的核心产品,其碳纤维复合材料使用量占比达75%以上。单台eVTOL飞行器对碳纤维的需求量在100公斤~400公斤之间。

  我国碳纤维企业分攻三大赛道,规模扩张下加快技术攻关。航空航天军工应用方面,国内以光威复材、中简科技、太钢钢科为代表,以及中复神鹰和江苏恒神部分产能;中简科技自主研发并生产的国产ZT7系列(高于T700级)和ZT9系列碳纤维产品打破了发达国家对宇航级碳纤维的技术装备封锁,已稳定批量应用于我国航空航天领域,近期公告拟建2000吨/年高性能碳纤维及配套产品项目;国产碳纤维已在国产民航大飞机供应商体系中初露头角,光威复材、中复神鹰、长盛科技皆参与中国商飞C919国产碳纤维的验证。高性能工业应用方面,以中复神鹰、江苏恒神、长盛科技为代表;中复神鹰2024年持续开发了M55JM60J级等高性能高模碳纤维,对标世界一流企业,实现碳纤维产品全覆盖,在高强高模碳纤维产品族上,完成全球首款可工程化M50X级碳纤维产品开发,填补市场空白。低成本工业应用方面,以吉林化纤、上海石化等企业为代表,吉林化纤集团2024年正式发布“干喷湿法”T800碳纤维产品。

  投资建议:碳纤维行业整体仍存在结构性矛盾,高端军用工用领域仍由日本东丽等企业占据技术高地。行业整合加速趋势下,我们认为更高壁垒的技术优势和更敏捷的市场响应能力仍是企业发展战略关键。建议关注具有规模和技术优势的龙头企业:光威复材、中复神鹰、中简科技、吉林化纤等。

  风险提示:碳纤维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碳纤维产能投建超预期;海外技术封锁或反倾销政策。

中心思想

碳纤维行业整合加速及投资建议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碳纤维行业正经历整合加速,产能过剩与需求波动并存。 虽然2024年需求回暖,但行业整体产能利用率不足70%,尤其大丝束碳纤维市场竞争激烈。 陶氏退出合资企业DowAksa以及西格里碳素关闭葡萄牙工厂等事件印证了这一趋势。 未来,拥有规模优势和技术优势的龙头企业将更有竞争力。 报告建议关注光威复材、中复神鹰、中简科技、吉林化纤等具有规模和技术优势的龙头企业。 同时,报告也指出了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能投建超预期以及海外技术封锁或反倾销政策等潜在风险。

中国碳纤维产业发展策略与机遇

中国碳纤维产业正积极发展,企业在航空航天军工、高性能工业和低成本工业三大赛道展开竞争,并取得一定进展。 国产碳纤维在国产大飞机C919中应用,以及在高性能碳纤维领域的突破,展现了中国企业在技术攻关方面的努力。 然而,高端军用和工业领域仍被日本东丽等企业占据技术高地,中国企业仍需持续提升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低空经济的兴起也为碳纤维产业带来了新的增长机遇。

主要内容

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全球碳纤维市场竞争加剧

2024年全球碳纤维运行产能达到30.9万吨,预计2025年将增长9.23%,但产能利用率不足70%。大丝束碳纤维市场竞争尤为激烈,区域发展也呈现分化态势,美国预计将占据全球风电碳纤维市场40%的份额。 陶氏和西格里碳素的举动表明行业整合正在加速。

国内碳纤维产业发展现状

截至2024年底,国内碳纤维年产能达13.55万吨,新增产能1.53万吨,产能增速为12.73%。 国内企业正积极参与航空航天、高性能工业和低成本工业应用,并取得一定进展,但仍面临技术瓶颈和国际竞争的挑战。

碳纤维需求变化及驱动因素

2024年碳纤维需求回暖,风电市场增长迅速(120%),航空航天军工市场也展现强劲增长(20%)。 低空经济的兴起,特别是eVTOL飞行器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刺激了碳纤维需求。 不同类型碳纤维的应用领域有所不同,大丝束主要用于风电、能源等领域,小丝束则主要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

中国碳纤维企业竞争格局

三大应用赛道及代表企业

中国碳纤维企业主要在航空航天军工、高性能工业和低成本工业三大赛道展开竞争。 航空航天军工领域,中简科技、光威复材等企业取得显著进展;高性能工业领域,中复神鹰、江苏恒神等企业表现突出;低成本工业领域,吉林化纤、上海石化等企业占据优势。

技术攻关与产品升级

国内企业积极进行技术攻关,例如中简科技自主研发ZT7和ZT9系列碳纤维产品,中复神鹰开发M55J、M60J级等高性能碳纤维,吉林化纤发布“干喷湿法”T800碳纤维产品。 这些努力推动了国产碳纤维产品性能的提升和市场竞争力的增强。

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具有规模和技术优势的龙头企业:光威复材、中复神鹰、中简科技、吉林化纤等。

风险提示

碳纤维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碳纤维产能投建超预期;海外技术封锁或反倾销政策。

总结

本报告分析了碳纤维行业的现状、发展趋势及投资机会。 行业整合加速,产能过剩与需求波动并存是行业的主要矛盾。 中国碳纤维企业在技术攻关和市场拓展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但在高端领域仍面临挑战。 报告建议关注具有规模和技术优势的龙头企业,并提示了潜在的市场风险。 未来,技术创新、成本控制和市场开拓将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因素。 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将为碳纤维行业带来新的增长机遇。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3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